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针对互联网+模式下社区教育运行特征,着重探讨互联网+背景下社区教育模式创新及其发展前景问题。从现代信息技术对当今社区教育发展影响等方面入手,指出互联网在融入社区教育活动中所具有的自主学习便捷性、学习内容丰富性以及学习成果高效性等特点,进而提出了以“资源共享策略研究”“组织模式体系研究”“课程体系建构研究”“特色活动开展研究”为主互联网+社区教育创新发展模式,并对其未来推广前景进行分析与展望。

  • 标签: 互联网+ 社区教育 创新
  • 简介:探讨了地形图数据库中地物自动更新般过程,着重研究了如何利用最新高分辨率正射遥感影像与现存地形图数据库进行比较,利用空间叠置分析来探测地物发生变化.最后,指出了需要进步研究问题.

  • 标签: 地形图数据库 变化检测 矢量 栅格
  • 简介:针对海底采样点较少时,监督学习训练分类模型困难问题,研究无监督学习K-均值聚类分析算法在多波束海底底质分类中应用。在探讨K-均值聚类分析算法原理基础上,构建海底底质分类器,针对分类器需预先输入分类结果种类(K值)这问题,提出了基于底质采样点和分类效果连续性为原则K值确定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基于K-均值聚类分析算法海底底质分类器能较好实现海底底质类型自动划分,适用于海量多波束底质特征参数分类。

  • 标签: 多波束测量 海底底质分类 特征参数 K-均值算法 聚类分析
  • 简介:利用图形处理开发软件包(MGS)显示各种形式地图数据,并在底图上标绘出海上井架及障碍物符号;可以查询海上井架平台、渔礁障碍物精确位置信息、属性信息和概率分布,可为舰船航行、布雷和登陆等任务提供参考信息。

  • 标签: 数字海图 井架 障碍物 MGS
  • 简介:应用双频GPS动态后处理高精度定位技术,建立了套完整GPS无验潮海洋深度测量作业模式,通过海上试验与传统作业模式作了数值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该作业模式不仅无需验潮,而且能够有效消除传统作业模式中船只动态吃水和涌浪等因素对测量成果影响,显著提高水深测量成果精度.

  • 标签: 水深测量 GPS动态后处理 深度基准面 无验潮
  • 简介:介绍了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碎石基础结构测量控制内容,针对沉管隧道水下标高测量精度高特点,通过对多波束测深数据对比分析,验证了测深数据精度及可靠性.并基于多波束数据量大、相对精度高优点,提出特制单波束数据与多波束数据相结合水下标高点面控制法和深水深槽结构物尺寸图上测量法,实现了沉管隧道碎石基础质量全面控制,并为管节安装快速决策提供依据.

  • 标签: 多波束测深 沉管隧道 碎石基床 港珠澳大桥 数据分析
  • 简介:首先给出了两种瞬时海面高模型并进行了精度分析。通过模拟定位,验证了这两种模型在地球同步卫星定位应用中可行性。最后讨论了这两种模型在地球同步卫星定位中应用前景,指出了进步提高这两种模型精度关键。

  • 标签: 大地水准面 海面地形 平均海平面 潮汐 波浪 地球同步卫星定位
  • 简介:本文详细介绍了我们在辽宁省鲅鱼圈港用美产EG&G260侧扫声纳完成搜寻丢失六座浮标的工作,并籍此讨论了应用侧扫声纳安装、调试、设置、图象判读应用情况,并谈了几点体会。

  • 标签: 侧扫声纳 四波束加密测量 扫海 声图
  • 简介:MB-System软件包是套运行于Linux系统下针对多波束测深数据处理软件工具,它可以对原始数据和波束数据进行灵活编辑,并利用强大绘图功能对结果进行显示.利用MB-System软件包对国外典型多波束测深数据进行了处理与结果显示,结果体现了此软件相较于其他同类软件兼容性强、应用灵活特点;然后,文中对国产首台便携式多波束测深仪湖试数据进行了格式转换,并对转换后数据使用MB-System进行处理,结果验证了数据有效性与正确性.

  • 标签: 多波束测深系统 MB-System软件包 数据处理
  • 简介:天然气水合物是天然气和水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种透明冰状结晶体。天然气水合物发现为寻找清洁高效新型能源,以取代日益枯竭传统能源提供广阔领域和新思维方式。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具有广阔勘探领域和良好勘探前景。本文对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在总结前人关于天然气水合物研究基础上,总结归纳了天然气水合物地震、地球物理测井、沉积岩石、地球化学、地形地貌等识别标志。企望对加速天然气水合物勘探提供有益线索。

  • 标签: 天然气水合物 识别标志 勘探
  • 简介:本文以高分辨率后报风场资料为输入,采用SWAN波浪模式,模拟了渤海海域1985年至2004年共20年间波浪场。通过有效波高数据比较,可看出波浪数值结果与实测资料符合较好,可以用数值结果分析渤海海域波浪特征。利用计算年极值波要素,本文给出并分析了渤海海域不同重现期下极值参数分布情况。

  • 标签: 渤海 SWAN 有效波高 极值参数
  • 简介:考虑观测仪器系统参数以及异常观测数据对参数估值影响,讨论了平差中系统参数、重力基准选择,并采用抗差剔除或削弱异常观测数据影响,采用实际观测数据进行了试算.

  • 标签: 重力控制网 抗差估计 系统参数 重力基准
  • 简介:采用载波无几何组合和星间单差无电离层组合历元间高次差作为周跳检验量,因组合观测值中不包含伪距,其理论噪声与波长相比几乎可以忽略。利用两种组合观测值联合进行周跳探测,可避免各自探测盲点。将两载波组合联立进行周跳求解,由于组合噪声较小,直接取整即可求得周跳大小。提出方法在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周跳探测与修复算法中,由于引入伪距带来探测能力不强、修复精度不高等问题。通过对IGS站观测数据模拟周跳探测与修复情况统计,新提出算法周跳探测成功率为99%,周跳修复成功率为94%。

  • 标签: GPS 周跳 高次差法 载波无几何组合 无电离层组合
  • 简介:首先对海洋测量交叉点误差分析中系统误差分析进行了回顾,指出系统误差分析是模型选择和模型参数估计双重问题,而传统方法中大多仅涉及了后者而忽略了前者。然后对常用种模型选择方法,即假设检验、交叉检核、基于信息论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指出后者更具优越性。最后对以Akaike信息量准则为核心基于信息论模型选择方法进行了介绍,给出了Akaike信息量准则计算公式,比较了同其他模型选择方法关系,并介绍了基于该准则模型平均方法和模型选择不确定性评估方法。

  • 标签: 海洋测量 交叉点误差 系统误差 模型选择 Akaike信息准则
  • 简介:本文使用HYCOM数值模式,根据两种海气通量数据集(COADS、ECMWF)和两种海气通量块体参数化方案(常数块体参数化方案和非常数块体参数化方案)不同结合,构成4组数值实验,分别模拟了赤道及北太平洋气候态海表温度。实验结果表明:1)在本文实验中,非常数块体参数化方案优于常数块体参数化方案:在太平洋40°N-20°S区域内,采用前者得到年平均海表温度比Pathfinder卫星资料高约0.21℃,而采用后者得到年平均海表温度比Pathfinder卫星资料高约0.63℃。2)HYCOM数值模式很好模拟了赤道及北太平洋气候态海表温度变化及西太平洋暖池空间分布月变化。特别是实验2(采用COADS数据集和非常数块体参数化方案),在太平洋40°N-20°S区域内,冬春两季平均SST仅比Pathfinder卫星数据集高0.02℃。3)不同海气通量数据会对模式结果产生明显影响。对比采用COADS数据集实验2结果与采用ECMWF数据集实验4结果可以发现,在模拟区域西北部,实验2比实验4年平均SST高约1℃;在模拟区域东南部,实验4比实验2年平均SST高约1℃。两者差最大值出现在58°N、140°E附近及中国渤海,约为4℃(实验2比实验4年平均SST高约4℃)。

  • 标签: 海洋模式 海气通量 海表温度 HYCOM模式
  • 简介:本文由两部分组成:第部分简要介绍利用我国最新海陆实测重力数据(范围:O°~55°N,70°~140°E),对目前国际上最新OSU91A模型进行局部改善基本原理及主要结果。第二部分进步将改进后360阶位模型依频段反演为分层点质量模型,详细介绍了分层解算点质量Toeplitz矩阵求逆法,并对解算结果进行了外部检核。

  • 标签: 位模型 点质量模型 重力异常 分层点 TOEPLITZ矩阵 模型解
  • 简介:标准海图数据在ENC物标类目基础上新增了部分物标、属性和扩展属性值,导致现有的S-58质检规则无法完全满足标准海图数据质量检查需要。针对这实际情况,研究了多源地理数据成果质量评定标准和IHOS-58标准,概括出标准海图数据6类质量元素,并提出了标准海图数据质量控制方法,制定出整体质检规则和物标质检方案。质检规则应用于程序自动质量检查,实验结果表明,质检规则能够满足自动质检需要,达到了预期效果。

  • 标签: 标准海图数据 数据质量控制 质量检查 新增物标与属性 质检规则
  • 简介:卫星星历计算涉及种近点角,利用近点角间几何关系,借助计算机代数系统推导出近点角间差异极值点及对应差异极值符号表达式,并将其表示为关于偏心率e幂级数形式。分别取偏心率e=0.01、e=0.1和e=0.2(小偏心率)为例,将近点角间差异明确在数值上面。结果表明,近点角间差异极值绝对值与偏心率e密切相关,近似为偏心率e倍或者两倍关系。这些分析结果可为研究近点角之间关系、卫星星历计算以及卫星精密定轨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平近点角 偏近点角 真近点角 差异极值 极值点 符号表达式
  • 简介:联合国赔偿委员会对于环境索赔影响深远,环境有效索赔程序需要从传统国内观点向注重有关社区群体健康利益和受损环境可持续发展转变,因为环境索赔有别于其他索赔。从联合国赔偿委员会处理海湾战争范围内环境损害索赔中可以获得六点经验,这可以为将来环境索赔提供有益指导。

  • 标签: 环境索赔 联合国赔偿委员会 基本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