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在我单位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实施舒适护理的方法,研究舒适护理的临床价值,为临床护理和类似研究提供经验。方法选取我单位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84例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性分组方法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42例患者。其中,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手术室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观察组患者采取手术室舒适护理进行护理。在经过不同的护理方法后,对两组患者的满意程度、并发症产生率、手术出血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在进行不同的护理方式后,发现观察组在患者的满意程度、并发症产生率和手术出血情况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实施舒适护理的干预方法对手术患者具有积极的效果,并且显著优于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水平,值得进行研究和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舒适护理 临床价值 比较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服务在血液透析护理工作中积极作用以及取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45例患者定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的血液透析护理,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45例患者定为观察组,在护理工作当中增加了人性化服务理念,观察护理的效果。结果经过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取得了更好的护理效果,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另外,观察组护理的满意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将人性化服务的理念应用在血液透析护理当中可以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人性化服务 血液透析 护理实践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9月200例在手术室进行手术的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采取舒适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所有手术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通过舒适护理的运用,观察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运用于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提高了患者心理、生理的舒适度,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也强化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整体护理理念。

  • 标签: 舒适护理 手术室 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外科常见护理风险及防范对策。方法回顾性总结2013年1月-2014年5月胸外科发生的49例护理风险事件,将其分类并分析影响因素,制定防范措施。结果2014年6月-2015年11月,胸外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下降53%,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增强,护理安全得到保障。结论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建立高危人群风险评估机制,落实防范措施,对预防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减少护理纠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胸外科 护理 风险 防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选择40例儿科住院患儿,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改革护理工作模式,强化基础护理,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的效果,治疗过程中对两组每例患儿家属发放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结果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3%,健康教育覆盖率100%,出院回访率100%,通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护理工作质量,护理人员积极性得到提到,护理人员主动服务意识增强。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儿科 护理工作
  • 简介:摘要为加强我院的药品质量监督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并将我科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落到实处,2017年药学部药品质量监控小组在院、部两级领导的支持下,依据《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医疗机构药品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处方管理办法》等相关要求,对全院药品采购、供应及使用的全过程进行了质量监督、检查、监控。现将一年的工作总结如下院、部及科室的质控人员每月对药学部各个部门质量管理工作进行针对性的检查,检查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

  • 标签: 药品质量 监督管理 落实情况 意义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妇产科开展优质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妇产科所收治的患者78例,采用奇偶法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39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结果护理前两组心理状态评分对比(P>0.05),护理后研究组评分低于参照组,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研究组总满意度97.44%高于参照组76.92%,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针对妇产科护理工作开展临床优质护理干预,可全面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其患者护理满意度也相对较高。

  • 标签: 妇产科 临床护理 优质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护理管理工程中“情绪管理”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我院10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名。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方式,实验组采取“情绪管理”,对两组护理人员综合评分。结果实验组护理人员在解决问题、寻求帮助方面评分高于对照组,在受到非理性信念影响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情绪管理”可提高护理效率与水平,值得推广。

  • 标签: 情绪管理 临床护理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护理对小儿呼吸衰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间收治的90例小儿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重症监护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7%,与观察组的8.9%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小儿呼吸衰竭患者重症监护护理,既可减少并发症,又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呼吸衰竭 重症监护护理 并发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免疫组化技术是病理诊断工作中的重要手段和技术,对诊断肿瘤、肿瘤分类、判断预后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人们通过免疫组化技术对各种疾病的形成以及肿瘤的形成过程的认识大大增加,提高了病理诊断水平。然而,人们慢慢发现免疫组化技术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逐渐出现一系列问题,本次研究将从免疫组化技术的局限出发,就如何提高病理诊断的准确性等进行探讨和分析。

  • 标签: 免疫组化技术 病理诊断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妇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于我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78例妇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平均分为两组,一般组和观察组,一般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方式,观察组采取个体化健康教育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健康行为评分、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44%,一般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9.49%,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健康行为评分明显高于一般组患者,同时观察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明显短于一般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护理工作中采取个体化健康教育,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缓解患者病情,促使患者更快更好的恢复健康,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 简介:本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编高校教师工作压力调查问卷,对陕西省319名高校教师进行了关于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结果如下:①男性教师在工作压力维度社会支持上低于女性;自然科学类的教师在工作压力学校管理维度上高于人文社科类教师;讲师比其他职称在3个维度上有较高的工作压力。②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国内普通人群,主要表现为: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及其他等方面的症状。③高校教师工作压力来源排序由高到低依次为业务负荷、社会支持、职业期许、学校管理、个人生活。④工作压力大小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相关,并存在明显线性关系,与心理健康关系最密切的是社会支持方面的压力,其中,各因子对心理健康具有有效的单独和共同预测作用。

  • 标签: 压力 行为医学 高校教师
  • 简介:摘要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是负责全院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工作的场所。由于工作任务的特殊性致使工作人员经常接触被血液、体液污染的器械、物品,也面临着较多影响身体健康的因素。如何做好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教育,加强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职业危害 防护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价值,为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精神科2016—2017年收治的116例患者,随机分为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的对照组以及采取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干预的实验组,每组58例。对比两组精神科患者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结果实验组精神科患者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常规护理干预,精神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优势更为明显,可以在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健康知晓率的基础上,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

  • 标签: 精神科 常规护理 优质护理模式 满意度 健康知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护人员的社会支持情况与工作倦怠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155名在职医护人员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包括一般资料问卷、工作倦怠问卷以及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来评估医护人员的工作倦怠情况和社会支持情况的关系。结果155名医护人员工作倦怠检出率是78.71%,轻度工作倦怠率是36.89%,中度工作倦怠率是32.79%,重度工作倦怠率是30.33%;情绪衰竭检出率是27.74%,成就感降低检出率48.39%,缺乏人情味检出率是46.45%;医护人员的情绪衰竭、成就感降低、缺乏人情味、总工作倦怠情况分别和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以及总社会支持存在不同程度的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医护人员存在一定程度的工作倦怠情况,和社会支持存在密切相关性,应从组织、人际以及工作特征支持等层面来对医护人员的工作倦怠情况进行调节。

  • 标签: 医护人员 社会支持 工作倦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南京市六合区2016—2018年三年严重精神障碍管理各项工作指标,分析影响严重精神障碍管理规范性的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南京市六合区所有登记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论六合区近三年来严重精神障碍管理工作的规范性逐步提升,得益于社区医院、精防医生、疾控中心以及精神专科医院共同发力,相互配合。

  • 标签: 严重精神障碍 管理 规范性
  • 简介:摘要目的统计分析医务人员工作倦怠状况并进一步探讨其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本文研究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职医务人员561名,对其分别采用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工作倦怠问卷(CMBI)进行调查。结果561例医务人员中,具有工作倦怠现状的456例,检出率为81.28%,其中轻度工作懈怠率较高。医护人员情绪衰竭、去个性化、成就感降低及总工作倦怠分别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结论医务人员的工作倦怠与社会支持的关系密切。

  • 标签: 医务人员 工作倦怠 社会支持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妇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结合140例妇科住院患者入院时间的顺序前后将其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70例)与优质护理服务(观察组70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评分、平均住院时间两项指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护理效果评分高于对照组而平均住院时间则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94.3%)与对照组患者(84.3%)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提高妇科临床护理效果有明显作用,患者护理满意度提升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妇科 护理效果评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护理风险,并探讨其相应的防范策略。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病例100例,平均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防范对策,对比两组病例患者满意度及护理事故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6%,护理事故1例(2%),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8%,护理事故7例(14%),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及时发现总结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的潜在护理风险,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防范对策,能够充分保障护理安全性,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神经内科 护理风险 防范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