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京剧流派诞生以来,关于传人的风格总有争论,究竟是酷似乃师、不折不扣的“搬”下来为好,还是继承发展、融入自己的特色为好。苟派传人唐禾香演出的《苟灌娘》,七八分是继承,两三分是发展,让这部已有近百年历史的文武并重的剧目重新登上舞台,焕发出新的生机。

  • 标签: 姓氏 继承发展 京剧流派 百年历史 传人
  • 简介:28集电视连续剧《苟慧生》在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播出是我们京剧界的一件大事,非常引人注目。我没有能够全看,但是每天晚上都有电话打来,有的询问剧情与史实有哪些区别,有的让我来评价这部电视剧。首先应该说明我不懂电视剧,因为话剧人搞不了京剧,要搞也是糟蹋,我们京剧人也不要去电视剧那里瞎指挥。但是从各种电话来分析,某些京剧界内人士意见比较多,但是界外人士却是赞不绝口,从这个角度来看,这部电视剧基本是成功的,起到了宣传京剧,宣传苟慧生的目的。让苟慧生走近今天的大众,无疑是完全成功的,所以我衷心祝贺这部电视剧的成功播出。

  • 标签: 电视剧频道 荀慧生 中央电视台 电视连续剧 苟慧生 京剧
  • 简介:唐禾香作为“70后”的京剧演员,迄今已登台逾30载,在绚烂多姿的国粹舞台上,她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艺术形象,给观众带来了高雅的艺术享受。

  • 标签: 鲜活 艺术形象 “70后” 京剧演员
  • 简介:2015年9月25日上午,由文化部、安徽省文化厅组织的第七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第三场演出剧目评论会举行,现场7位专家对《寂寞汉》和《县令陈廉》两部展演剧目进行了点评。

  • 标签: 寂寞 大气 演出剧目 文化部 艺术节 黄梅戏
  • 简介:金秋季节,我有幸观看了陕西省京剧院李素萍主演的派名副《金玉奴》。她精湛的表演,甜美的唱腔,深刻地体现出了派艺术的风格,栩栩如生地塑造了金玉奴的人物形象。

  • 标签: 荀派艺术 人物形象 京剧院 陕西省 主演 唱腔
  • 简介:近年来,整个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甚至提高到“抛弃传统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的高度。作为积淀着民族道德观念和审美意识,具有丰富的人民性和鲜明的民族性的我国灿烂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戏曲,尤其是流派纷呈,剧目繁多的京剧,在新的形势下如何传承,

  • 标签: 传统戏曲 传承 成功 传统文化 审美意识 道德观念
  • 简介:技艺革新,是一般戏曲演员都少不了的,只是多少有别罢了。演戏常要根据演员的理解和身体条件做些变动,为的是观众看得舒服,演员演得过瘾。但这其中有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得按照戏曲演出规律办事,而不是乱改、瞎改。

  • 标签: 戏曲演出 革新 出奇 戏曲演员 身体条件 演戏
  • 简介:2011年3月6日凌晨,小王桂先生匆匆驾鹤西游了,京剧界又少了一位长者。一天,我收到了来自上海小王桂先生家的大信封,我以为是王先生给我的回信,或是王先生寄给我的资料,打开一看,是一张单子,上面密密麻麻地印着“小王桂参加音配像剧目一览”和“演出剧目一览”。

  • 标签: 悼念 演出剧目 京剧
  • 简介:關漢《竇娥冤》在當下已經成爲文學史與戲曲史上的經典作品。不過,它在元代並未受到關注,《録鬼簿》最初的版本裏甚至没有收録。明人認爲關漢擅長寫作風月題材,朱權説他是"可上可下之才",何良俊、胡應麟等認爲他在"元曲四家"中應當排在末尾。《元曲選》收録八種關劇,《竇娥冤》排在倒數第二位。直到王國維在1912年底完成《宋元戲曲史》,纔推許關漢爲"元人第一",把《竇娥冤》與《趙氏孤兒》放到與世界大悲劇相並提的高度。王氏的評價,其實是受西方漢學界影響的結果。1958年,關漢被推舉爲"世界文化名人",更被强調"鬥士"身份,從此《竇娥冤》作爲反抗黑暗時代的偉大作品,確立了它的經典地位。

  • 标签: 關漢卿 竇娥冤 元雜劇 王國維
  • 简介:演好主角固然不易,但演好配角也并不简单,因为剧本提供给配角演员再创造的机会少。但是作为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一出戏对配角演员的要求是并不低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说过:“除了由演员演好主要角色以外,还有什么可以创造出演出的舞台气氛呢?”首先,要求导演和演员对剧中的次要角色也能像对主要角色那样细致地进行工作。—可见演好配角,对一出好作品的呈现至关重要。

  • 标签: 演员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寂寞 舞台气氛 配角 再创造
  • 简介:1957年,一幅反映鹰厦铁路热火朝天建设场面的大幅山水画《移山填谷》,毫无悬念地入选1958年在前苏联莫斯科举办的“社会主义造型美术展览”,并被悬挂在中央大厅,让东欧的艺术家们第一次观赏到来自东方中国,具有民族传统理念、反映现实生活的“现实主义”绘画。我国著名文艺评论家王朝闻在1958的8月30日《人民日报》上称誉道:“中国画能不能反映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曾经有过争论。

  • 标签: 中国画艺术 社会主义建设 《人民日报》 文艺评论家 美术展览 传统理念
  • 简介:值此京剧界纪念慧生,尚小云诞辰百年之际,本刊编发此稿,意在引起对京剧艺术的深层反思:在新千年里,中国京剧要不要发展?怎样发展?向何处发展?文章观点犀利,代表一家之言。欢迎有不同意见者参与争鸣。

  • 标签: 荀慧生 京剧流派 纪念 研讨会 发言 风格
  • 简介:孙钧先生是票友出身.自幼酷爱京剧艺术.曾拜名艺人产保福为师.同时又向名艺人穆春山、单德元学武生戏。昆曲曾向徐凌云、童曼秋领授。由于他孜孜不倦地苦学苦练.在京剧表演艺术上有了很深的造诣。其基础之深厚.继承之全面,实可称文武昆乱不挡。

  • 标签: 京剧表演艺术家 诞辰100周年 京剧艺术 艺人 票友 武生
  • 简介:今年77岁的无锡艺术学校退休教师徐再蓉,回忆起58年前由恩师王玉蓉引荐,拜王瑶与梅兰芳学艺,神情振奋,感悟万千。一、拜师学艺徐再蓉自幼得前辈名票及其父启蒙,立志要当一名京剧演员。1947年,李万春在无锡演出全本《武松》,年方14岁的徐再蓉同台插演了《宇宙锋》,锋芒初试。

  • 标签: 梅兰芳 王瑶卿 感悟 恩师 师风 情缘
  • 简介:“咽音”这一术语——是以意大利文(Vocefaringea)翻译过来的。这一术语对许多学习声乐的人来说并不陌生,其实咽音练声法早在50年代起就已在我国掀起,但真正了解咽音练声法人并不多。造成此原因的,除传授此练声法的师资较缺乏外,我认为主要的原因还在于过去大部分学习声

  • 标签: 咽音练声法 歌唱家 男中音 声乐研究 学习声乐 歌唱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