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巨噬细胞不同极化状态下14-3-3ηmRNA表达及其生物信息,并构建14-3-3η蛋白原核表达载体,为研究其在巨噬细胞活化中的作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提取C57BL/6小鼠骨髓原代巨噬细胞mRNA,反转录后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14-3-3ηmRNA水平的改变。运用ProtParamtool、SOPMA等在线软件对14-3-3η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以小鼠巨噬细胞cDNA为模板,采用PCR的方法扩增14-3-3η基因,插入pGEX-4T-3载体中,双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的重组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菌株,用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诱导其原核表达并纯化,SDS-PAGE法和Westernblotting法对融合蛋白进行鉴定。采用Graphpadprism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样本比较均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M1型巨噬细胞14-3-3η表达降低,M2型趋势相反。生物信息学表明14-3-3η蛋白其二级结构中主要为α-螺旋(占62.60%)且疏水性较差(疏水系数为-0.607)。酶切和测序结果提示重组质粒pGEX-4T-3-14-3-3η构建成功。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结果表明融合蛋白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14-3-3η成功表达和纯化。结论本实验对14-3-3η进行了初步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成功表达并纯化融合蛋白GST-14-3-3η,为14-3-3η在巨噬细胞极化上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 标签: 计算生物学 巨噬细胞 原核表达 蛋白纯化 14-3-3η
  • 简介:患者男,12岁。因全身起红斑脓疱2年,加重1周入院,皮肤组织病理学:表皮内可见嗜中性粒细胞移入,真皮浅层血管周围可见嗜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诊断:脓疱型银屑病,经过阿维A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 标签: 儿童脓疱型银屑病 丙种球蛋白 阿维A胶囊
  • 简介:目的:观察针刺对泛素-蛋白酶体途径(UPP)的调控作用,探讨针刺干预海洛因脑损伤的作用.方法:将30只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针刺组.模型组和针刺组大鼠采用连续8d递增量肌肉注射海洛因,染毒后停止肌肉注射海洛因5d,自然戒断.按染毒(成瘾)-脱毒的方法,反复3个阶段,建立海洛因复吸大鼠模型.对照组按照建立海洛因复吸大鼠模型的周期,在染毒期给予大鼠肌肉注射生理盐水,在脱毒期不给予任何治疗;模型组在染毒期给予大鼠连续递增量肌肉注射海洛因,在脱毒期不给予任何治疗;针刺组在染毒期处理与模型组相同,在脱毒期给予针刺百会和大椎治疗,每次留针30min,每天1次,连续5d.于实验第39d取3组大鼠的海马、中脑腹侧被盖区(VTA)脑组织.运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脑神经细胞的凋亡情况.运用免疫组化法、定量实时PCR(RT-qPCR)法检测泛素(Ub)、泛素蛋白连接酶(E3)、26S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大鼠海马、VTA中TUNEL染色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P<0.01),Ub、E3、26SmRNA和蛋白表达表达明显减少(P<0.01).结论:减少神经细胞凋亡,调节大鼠海马、VTA区的Ub、E3、26SmRNA和蛋白的表达,可能是针刺干预海洛因脑损伤的作用机制之一.

  • 标签: 针刺疗法 泛素 蛋白酶体 物质禁断综合征 海洛因依赖 脑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胃癌诊断中胃蛋白酶原亚群检测的可行性。方法以我院2015年5月13日至2017年6月9日早期胃癌患者4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取同期60例非胃癌胃部疾病患者。两组均予以胃蛋白酶原亚群测定。观察两组检测指标结果。结果观察组PGⅠ/PGⅡ、PGⅠ低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与胃溃疡糜烂组、非萎缩性胃炎组差异较大,P<0.05,与萎缩性胃炎对比性不佳,P>0.05;在PGⅡ方面,两组均无高度对比价值,P>0.05;观察组PGⅠ/PGⅡ<3概率为45.00%,PGⅠ<70ug/L概率为52.50%,高于胃溃疡糜烂、非萎缩性胃炎,P<0.05;观察组与萎缩性胃炎组数据差别不显著,P>0.05。结论胃蛋白酶原亚群测定应用于早期胃癌中,可行性较高。

  • 标签: 早期胃癌 胃蛋白酶原亚群 PGⅠ/PGⅡ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对慢性肾脏病患者以复方α-酮酸片联合低蛋白饮食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本科室接收的患慢性肾脏病的6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参考组共30例,行常规临床治疗且辅以低蛋白饮食干预。研究组共30例,在参考组基础上加用复方α-酮酸片联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组的实验室指标变化与用药时的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BUN、SCr、P等指标水平与治疗前、参考组相比显著更低,ALB、Ca2+指标水平显著更高(P<0.05)。结论慢性肾脏病患者以复方α-酮酸片联合低蛋白饮食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进展,值得借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糖尿病肾病(DN)3~4期患者尿液中足细胞标志蛋白(PCX)的变化,探讨PCX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泰州市中医院和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的DN患者,根据Mogensen分期标准,选取DN3期组(微量蛋白尿组,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30~300mg)47例和DN4期组(大量蛋白尿组,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300mg)59例。另选择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尿蛋白正常者(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30mg)20例作为糖尿病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各组尿液中PCX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糖尿病对照组、DN3期组、DN4期组尿液PCX水平分别为(3.87±1.23)、(13.02±4.21)、(20.45±5.53)、(29.32±6.17),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1);尿液PCX水平与24小时尿蛋白排泄率水平呈正相关。结论DN患者尿液中PCX高表达,检测PCX有利于DN早期诊断和病变程度的评估。

  • 标签: 足细胞标志蛋白 糖尿病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糖尿病临床诊治应用糖化血清蛋白检验结果的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5月—2014年5月该院共选取了79例糖尿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研究组,同期选取77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研究组采取常规治疗,对治疗前后患者的糖化血清蛋白结果进行记录,和对照组的糖化血清蛋白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前后患者的糖化血清蛋白结果比对照组高,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糖化血清蛋白治疗后比治疗前有所下降,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患者临床诊治使用糖化血清蛋白水平作为依据的应用价值很高,获得的诊断准确率较高,能够为患者的病情判断提供参考,应该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糖化血清蛋白 糖尿病 诊治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变性后的毒性作用机理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来源不同的人免疫球蛋白采用静脉注射的毒性作用进行比较,分析毒性致死作用机理及主要原因。结果人免疫球蛋白变性后可由血细胞凝集,造成心脑缺血甚至迅速死亡,该产品由不同厂家生产的热稳定性具有一定的差异。结论人免疫球蛋白变性后具有致死性毒性,在运输保管中应控制好温度,以免由于高温导致药品发生变性。

  • 标签: 人免疫球蛋白 静脉注射 毒性机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4年到2016年收治的1341例重症手足口病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作为样本进行调查,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治疗方法,给予患儿抗炎、抗病毒、控制颅内压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早期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达到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80.00%的总有效率,同时观察组患儿在体温消退时间、食欲改善时间、神志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等各项指标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可以证实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恢复情况更好,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临床效果确切,患者总有效率更高,治疗后的恢复状况较好,有利于促进患儿尽快康复。

  • 标签: 早期静脉注射 人免疫球蛋白 重症手足口病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将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在老年人群诊断2型糖尿病应用分析,寻找更加有效的检验方案,使得糖尿病患者得到有效治疗。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2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抽取患者静脉血液三份,分别测定空腹血糖(FPG)、服糖后2小时血糖(2h-PG)以及HbAlc。结果HbAlc的平均水平自高到低的顺序是NDDM>IFG+IGT>IGT>IFG,总体人群糖尿病检出率为35.2%(NDDM占15.8%)。糖尿病患者的FPG诊断敏感度低于HbAlc和GCT,糖尿病患者HbAlc的诊断准确度、特异度、阳性以及阴性预测值高于FPG和GCT。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HbAlc检验方法进行病情筛查,HbAlc检测方式特异度和准确度显著较高,利于糖尿病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2型糖尿病
  • 简介:目的:建立注射用糜蛋白酶中组胺类物质检查方法。方法:采用组胺检查法对注射用糜蛋白酶中组胺类物质进行限度检查方法学研究,并与现行猫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加标回收率86%~117%;豚鼠法方法特异性(真阴性率)100%,灵敏度(真阳性率)70%,猫法方法特异性100%,灵敏度68%;四个实验室室内重复性分别为82%、75%、83%、81%;实验室间重复性为92.9%~96.4%.结论:该法准确度与猫法相当、重复性好,可作为降压物质检查法的替代方法。

  • 标签: 注射用糜蛋白酶 组胺类物质检查 豚鼠 离体回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乙肝患者实施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意义和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乙肝患者76例作为实验组,选取健康体检者76名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对两组受试者免疫球蛋白IgM、IgG、IgA水平进行测定,并予以组间比较。结果轻度乙肝、中度乙肝、重度乙肝、重症乙肝的免疫球蛋白IgM、IgG、Ig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免疫球蛋白的检验指标会随着病情的不断加重而显著升高。结论慢性乙肝患者实施免疫球蛋白检验可显著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为疾病分型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借鉴。

  • 标签: 免疫球蛋白 慢性乙肝 临床意义和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在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的方法检测Beclin1在声带息肉及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在喉鳞癌组织中Beclin1的表达高于声带息肉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eclin1在喉鳞癌组织中表达降低,可能参与喉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 标签: 自噬 Beclin1 鳞状细胞癌
  • 简介:采用湿热法将绿豆分离蛋白(MBPI)与葡聚糖(Dextran)进行糖基化反应,并对MBPI-Dextran共价复合物的空间结构及乳液性质进行研究。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MBPI-Dextran共价复合物的接枝度先迅速增加后增速变缓慢。糖基化作用对MBPI的分子结构影响显著,这是由于Dextran分子对色氨酸残基的屏蔽作用导致糖基化反应后MBPI-Dextran共价复合物的荧光强度显著降低,最大吸收波长发生不同程度的红移,糖基化反应后MBPI的三级结构变得更加松散。这对功能特性的发挥非常有利。糖基化反应能够显著改善MBPI的乳化性能及乳液稳定性.80℃及90℃糖基化反应2h制备的MBPI-Dextran共价复合物乳液的平均粒径和乳析指数最低,乳液稳定性最好;而反应超过2h后,乳液粒径和乳析指数又增大,使乳液稳定性有所下降,这可能是由于过多的亲水基团的引入破坏了油-水界面平衡所致。

  • 标签: 糖基化反应 绿豆分离蛋白 荧光光谱 乳液性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阐述免疫球蛋白检验对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旨在研制合理的乙型肝炎患者诊断方式。方法以本院2016年7月-2018年6月收治的100例乙型肝炎患者,依据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IgM、IgG、IgA水平,两组患者IgM、PTA、IgG、TBIL、IgA水平,分析免疫球蛋白检验对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IgM、IgG、Ig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IgM、PTA、IgG、TBIL、IgA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水平对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球蛋白检测在乙型肝炎患者疾病诊断中,可保障疾病诊断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合理判断疾病程度,为患者肝脏疾病治疗提供依据,提升患者疾病治疗速度,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大面积推广应用。

  • 标签: 免疫球蛋白 检验工作 乙型肝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以玉米胚为材料,找出药效蛋白含量最佳及营养价值最高的发育时期。方法:从 4个不同时期的玉米胚中提取总蛋白,通过 2-ED分析差异蛋白。结果:在变化显著差异的 1100±12蛋白点中,找到 6个蛋白为候选有意义蛋白。结论:寡肽酶 A(Oligopeptidase A, Spot1)在 25DAP中表达最高,表明活性肽相关蛋白含量最高,而谷胱甘肽 s-转移酶 III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III, Spot 5, 6)随着时间增加而含量升高,在 30 DAP是累积最高峰。

  • 标签: 玉米胚 药效成分 2-ED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空洞型肺结核患者血沉(ESR)以及C-反应蛋白(CRP)浓度检测结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17年1月~2017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30例空洞型肺结核患者及50例健康者的ESR、CRP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30例空洞型肺结核患者的ESR以及CRP显著升高,与健康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沉和C-反应蛋白检测对空洞型肺结核患者辅助诊断和诊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空洞型肺结核 血沉 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治疗角膜板栗刺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78只眼)角膜板栗刺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39只眼)与观察组39例(39只眼),对照组行裂隙灯下异物摘除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个月前OSDI指数低于对照组,SIT高于对照组,角膜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治疗角膜板栗刺伤,利于患者角膜愈合,效果显著。

  • 标签: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 裂隙灯下异物摘除术 角膜板栗刺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