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人工湿地系统是模拟自然湿地,通过植物、土壤、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去除污染物,从而实现净化污水、美化环境的功能,是一种经济环保且高效的污水处理技术。微生物作为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对污水、废水中污染物的吸收和分解。本文从微生物种群分布特征和影响微生物生态分布及去污能力的三个因素,温度和营养物质、基质方面,总结归纳了人工湿地微生物去除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 标签: 人工湿地 微生物 除氮 活性
  • 简介:自发光学信号成像系统是近年来比较新颖的一项用于活体生物的基因或细胞活动的微观检测的光学技术,具有直观、操作简便以及分辨率高的特点。该技术主要分为生物发光成像技术和荧光成像技术,目前主要用于测定活体动物体内的细胞以及分子的活动或变化情况。由于该技术能够对动物体内的微观形态的变化进行精确的捕捉,对于癌症、基因表达、肿瘤以及其他病变均具有较好的监测作用。在本文中,将就自发光学信号成像系统在生物成像中的发展与应用进行详细的阐述。

  • 标签: 自发光学信号成像 生物成像 发展 应用
  • 简介:引起人泌尿道感染的大肠杆菌(UPEC)的α-溶血素分泌系统属于Ⅰ型分泌系统,能够分泌一种RTX毒素蛋白-α-溶血素。近年来α-溶血素分泌系统的应用日益广泛,特别是在减毒活载体疫苗中呈递外源抗原。本文分析了大肠杆菌α-溶血素分泌系统的遗传特性,详细介绍了其基因的表达调控,为构建更加有效的分泌型载体提供了理论基础。

  • 标签: 大肠杆菌 α-溶血素 分泌系统 基因 表达 调控
  • 简介:随着食品安全事故的接连出现,食品的安全检测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本文则以食品检验准确性的控制因素为研究课题,分别从检验过程、仪器、环境、人员等方面对食品检验准确性的控制因素进行了重点分析,旨在为食品检验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食品检验 准确性 控制因素 安全性
  • 简介:目的:对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自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实施免疫学检验的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收集整理,从临床标本、试剂及仪器等可能导致免疫检验结果出现误差的因素入手,探讨出控制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有效方法。结果:通过分析可知,标本质量、仪器设备、人员素质以及实验室的温度、湿度等都是影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在临床上,影响免疫检验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因此对实验室操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注意检验中存在的细节,从而有效的确保检验质量。

  • 标签: 临床免疫检验 质量控制 有效方法 控制效果
  • 简介: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是一种快速、高效、便捷的表达系统.将人可溶性CD14(sCD14)基因克隆入pFASTBAC1转移质粒中,重组质粒转化DH10BAC感受态细胞,目的基因通过同源重组插入BacmidDNA中,后者转染sf21昆虫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利用重组蛋白C-末端的6×His@Tag,经TALON金属螯合色谱将重组病毒感染昆虫细胞获得的无血清培养上清--步纯化得到重组蛋白,计算表明从1L培养基中可纯化到约8mg纯度大于95%的重组sCD14蛋白,免疫印迹结果表明重组蛋白具有与抗6×His单抗和抗CD14单抗结合的抗原性.疑胶迁移实验和细胞活性实验表明重组sCD14蛋白能在体外与LPS结合,并能增强LPS诱导THP-1细胞产生细胞毒性因子.

  • 标签: CD14 细菌脂多糖 杆状病毒 昆虫细胞表达系统
  • 简介:生命中无时无刻不存在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其中包括核酸之间、核酸与蛋白质之间以及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往研究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通常采用生化技术,如偶联、免疫共沉淀等方法。1989年,Fields和Song创立了一种崭新的遗传学方法用于研究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即酵母双杂交系统(Yeast

  • 标签: 酵母双杂交系统 蛋白质相互作用 报告基因 转录激活 杂交蛋白 细胞周期
  • 简介:目的分析研究复方山豆根颗粒剂的生产与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复方山豆根颗粒剂中的山豆根、黄芪、鱼腥草.结果生产工艺具有可行性,质量可以控制且有保证.结论实验研制出的复方山豆根颗粒剂生产工艺与检验方法,可靠性高,可控制产品生产与质量.

  • 标签: 复方山豆根颗粒剂 制备与质量 控制
  • 简介:2007年9月28日,在《Science》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的网站上,同时查询到3篇突破性的基础研究成果。这三篇文章的研究对象和领域完全不同,分别涉及了对人类基因组变异的研究,蜜蜂社会性的进化讨论以及灭绝的古生物线粒体全序列的测定。然而共同的一点是,这三篇文章使用的分析数据和实验结果都来自罗氏454公司研发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平台GenomeSequencer-TM。在1周的时间里就有3篇GS系统在不同研究领域的文章发表在《Science》上,由此累计已有近100篇GenomeSequencer-TM的应用成果发表在《Nature》,《Science》,

  • 标签: 基因组测序 高通量 《SCIENCE》 系统 第二代 《NATURE》
  • 简介:金属硫蛋白(MT)是一类富含半胱氨酸的低分子量非酶蛋白,具有重金属解毒、调节微量元素代谢、清除自由基抗氧化等多种生物学功能。MT可作为高效的内源性细胞保护剂,对多种心血管系统疾病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简要综述了MT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学特性,MT在心肌缺血再灌损伤、心力衰竭、阿霉素诱发的心脏毒性、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

  • 标签: 金属硫蛋白 心血管系统疾病 抗氧化作用
  • 简介:食品检验质量是食品安全的重要保证,食品检验过程中存在着多样的影响因素,对其进行有效控制是实现食品安全的保证,本文着重论述了控制食品安全影响因素。

  • 标签: 食品检验 准确性 影响 因素
  • 简介:西药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身体健康与人身安全,具有较高的质量标准.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西药生产过程中仍存在较多问题.鉴于此,本文就西药生产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性提出解决对策,希望能为西药生产质量的控制提供有益的借鉴.

  • 标签: 西药 生产过程 质量控制
  • 简介: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简要分析了新形势下军队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查找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问题,就如何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 标签: 军队 研究生 教育质量 体会 建议
  • 简介:利用酵母双杂交试验,鉴定了细胞内信号传导蛋白SMAD3和SMAD4的相互作用。通过SMAD3和SMAD4各突变体的同源和异源相互作用的双杂交反应,确定SMAD4介导信号传递的功能区在中间连接区,SMAD3的功能区在C末端。

  • 标签: SMAD3 SMAD4 酵母双杂交
  • 简介:目的: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N蛋白对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的影响。方法:检测分析144例SARS患者甘油三脂和总胆固醇含量在发病后的变化;将小鼠随机分组,分别注射生理盐水和SARS-CoVN蛋白,连续给药9d后检测小鼠血清中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的变化。结果:SARS患者的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随发病时间有升高变化(P〈0.05),在发病40d前后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超标的病例数占本时间段内的病例数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时间段,而且超标的含量也明显升高。SARS-CoVN蛋白使小鼠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甘油三酯含量在39和51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总胆固醇含量在21和39d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ARS-CoVN蛋白可以升高小鼠的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的含量,其升高最为明显的时间段与SARS患者的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升高的时间段基本一致。由此推测,SARS-CoVN蛋白可能是促使SARS患者发病后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升高的重要原因。

  • 标签: 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 冠状病毒 N蛋白 甘油三酯 总胆固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