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接受腋窝腔镜下无充气甲状腺手术的患者实施全期精准护理,分析其护理效果。方法 本研究纳入我院在 2018年 10月至 2019年 4月收治的进行经腋窝腔镜下无充气甲状腺手术的患者 60例,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在进行手术时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则进行全期精准护理,将两组患者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研究组存在的不良反应事件少于对照组, p<0.05。结论 针对接受腋窝腔镜下无充气甲状腺手术患者可以实施全期精准护理措施,有利于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经腋窝入路腔镜下无充气甲状腺手术 甲状腺 全期精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前庭腔镜甲状腺手术(transoral endoscopic thyroidectomy vestibular approach,TOETVA)中神经功能保护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TOETVA 66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11例,女55例,年龄22~64岁。良性患者19例,恶性患者47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解剖暴露与术中神经监测(intraoperative neuromonitoring,IONM)相结合的方法保护重要神经功能。总结良性与恶性患者的临床数据,并评估神经功能保护的效果。应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术后3周患者下颌及下唇的麻木刺痛症状基本缓解,无永久性颏神经麻痹;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2例,无永久性喉返神经麻痹;无喉上神经外支损伤的病例。66例患者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低3例次,颈部感染1例次,皮下积液2例次,颈部皮肤损伤1例次,术后眼结膜炎2例次。结论TOETVA中,解剖暴露的方法可以避免颏神经的损伤,解剖暴露结合IONM可以保护喉上神经外支和喉返神经的功能。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外科手术,微创性 口腔前庭 内镜 神经保护
  • 简介:目的总结内镜下鼻蝶切除鞍结节脑膜瘤的方法、疗效、手术指征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资料,均选择内镜下。结果SimpsonⅠ级切除5例,SimpsonⅣ级切除1例。术后视力减退改善4例,加重1例;视野障碍改善1例,无变化4例;视力视野术后未查1例。术后并发脑脊液漏2例,暂时性垂体前叶功能减退1例,死亡1例。随访5例,时间6个月~3年,MRI复查肿瘤均无复发。结论内镜下鼻蝶是鞍结节脑膜瘤外科治疗方法之一,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及可达SimpsonⅠ级切除的优点。但本方法并不适合所有鞍结节脑膜瘤,需有严格的手术指征。

  • 标签: 脑膜瘤 神经内镜 神经外科手术 手术入路 经鼻蝶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导航下鼻蝶垂体腺瘤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方法运用美国stealthstation手术导航系统对30例垂体腺瘤行经鼻蝶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结果全切除16例(53.3%),次全切除9例(30%),大部切除5例(16.7%),导航误差平均1.9mm。结论在显微手术中运用导航技术具有定位准确、损伤小的优点。

  • 标签: 垂体腺瘤 经鼻蝶显微手术 神经导航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三踝骨折患者采用后外侧先解剖复位固定后踝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8例三踝骨折患者为此次实验研究任务主要对象,按照数字表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其中参照组为54例,实施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为54例,予以后外侧先解剖复位固定后踝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手术治疗各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统计分析,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15%),要高于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7.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变化,均要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三踝骨折患者实施后外侧先解剖复位固定后踝治疗,应用价值十分优异,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 标签: 三踝骨折 后外侧入路 解剖 复位固定 后踝治疗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鼻蝶窦治疗垂体瘤患者手术后的护理经验和体会;方法回顾分析35例脑垂体瘤患者口鼻蝶窦切除术后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情况;结果术后并发症轻度脑脊液鼻漏2例,尿崩5例,垂体功能低下4例,通过积极治疗和细心护理,所有病人均痊愈出院;结论细心对口鼻蝶窦行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经口鼻蝶窦入路 垂体瘤切除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垂体瘤鼻蝶切除手术治疗患者接受临床护理的要点。 方法: 选取 2018 年 1 月 -2020 年 5 月 于 我 院收治并护理的脑垂体瘤 患者 30 例, 通过 完全双盲法 将其分为 比对 、 观察 两组, 各 15 例。比对 组 患者采用常规方案护理; 观察 组实施临床精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意外事件发生概率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意外事件发生概率( 6.66% )显著低于比对组( 40.00%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100.00% )显著高于比对组( 73.33% ),数据差异显著,均具统计学价值( P < 0.05 ) 。结论 : 临床精细护理干预可以通过术前心理引导、术中手术配合、术后灭菌杀毒等进行综合护理,帮助患者降低意外风险的发生概率,从而提升其护理满意度,推荐使用 。

  • 标签: 脑垂体瘤 经鼻蝶入路切除手术 临床护理 意外事件发生概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切眼袋行中面部提升术的应用及其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进一年收治的面部整形患者8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数字随机的方式将患者随机分为给予外切眼袋行中面部提升术进行治疗的观察组(n=43),以及给予外切眼袋矫正术的对照组(n=43),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并发症和满意度。结果:手术后观察组眼袋消除,下眼睑皮肤无疤痕,面部松弛、衰老部位明显改善的患者占比72.1%,有效率高达97.7%,对照组有8例患者手术后没有显著改善,有效率为81.4%,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仅发生感染1例,没有患者发生血肿和疤痕现象,并发症发生率为2.3%。对照组发生感染2例,血肿1例,疤痕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9.3%,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大部分患者都表示非常满意,仅有2例患者不满意,满意度为95.3%,对照组只有少数患者非常满意,满意度显著低于观察组,为79.1%,P<0.05。结论:外切眼袋行中面部提升术应用于面部整形中,可以大大改善患者的面部松弛、衰老、眼袋等问题,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手术方式,获得了患者的一致认可,可宣传应用。

  • 标签: 经外切眼袋入路 中面部提升术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研析腋窝腔镜下甲状腺肿瘤切除术的护理配合措施与疗效。方法:2019年1月-2021年12月,抽取在本院开展腋窝腔镜下甲状腺肿瘤切除术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主体,回顾相关资料,近护理形式的差异性将其分为对照组、实验组。2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25例实验组增加围术期护理,对比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结果:疼痛程度评分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少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经腋窝入路腔镜下甲状腺肿瘤切除术 围术期护理 疼痛程度 并发症发生率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腋窝腔镜下甲状腺肿瘤切除术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择取2021年9月至2022年3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单号尾数的奇偶数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各30例。参照组采用临床中常用的护理方式,研究组则应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前后的疼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及干预后的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前的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差异不大(P>0.05),实施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要低于参照组,生活质量评分要高于参照组,且护理满意度要高于参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为(P

  • 标签: 甲状腺肿瘤切除术 护理干预 疼痛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腋窝腔镜下甲状腺肿瘤切除术对患者治疗实施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于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在我院进行经腋窝腔镜下甲状腺肿瘤切除术共1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别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长和住院时长以及护理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长和住院时间均较参照组短,实验组患者通过护理干预模式的护理有效率为98.00%,参照组患者通过常规护理干预后的护理有效率仅为84.00%。结论:腋窝腔镜下甲状腺肿瘤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腋窝入路 腔镜下甲状腺肿瘤切除术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分析跗骨窦微创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间40例根骨关节骨折的病人为研究目标,依据随机法将纳入人员分为两组,即病例组、对照组,组内各20例,病例组治疗方式:跗骨窦微创,对照组治疗方式:广泛外侧 L 形钢板内固定术,评定两组治疗成果。结果:病例组治疗优良占比为(95%)、对照组为(65%),病例组治疗优良占比同预期目标相近(P

  • 标签: 经跗骨窦入路微创 跟骨关节 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对垂体腺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按照神经内镜下单鼻孔蝶窦手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遵照对比手术观察的方式展开探究,纳入在2021年3月至2022年4月所收治的垂体腺瘤68例为对象,双盲法划分为2个治疗小组,即对照组(34例,按照常规显微镜蝶窦切除术进行治疗)和观察组(34例,以神经内镜下单鼻孔蝶窦手术治疗)。分析两组两组手术效果。结果 结合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神经内镜下单鼻孔经蝶窦入路手术 垂体腺瘤
  • 简介:【摘要】本研究的目的:针对股动脉穿刺,行内血管病变介入治疗的患者,分析超声引导下开展的价值和意义。方法:选择使用超声引导进行股动脉穿刺以及介入治疗的患者75例进行介入治疗。其中包含了单纯全脑血管造影术32例、颈动脉狭窄球囊扩展+支架成形术7例,内动脉取栓术10例和脑血管动脉瘤栓塞术26例。结果:超声引导下股动脉穿刺的成功率是100%,同时平均穿刺的时间是3±1分钟。在穿刺之后,有1例患者产生了腹股沟穿刺部位小血肿,没有出现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或者是穿刺动脉狭窄闭塞等等相关的并发症。结论:在超声引导下开展股动脉穿刺构建介入治疗有着很高的安全性,同时能够减少并发症的产生,能够应用到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中。

  • 标签: 经超声引导 股动脉穿刺 介入治疗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口腔前庭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治疗的50例甲状腺癌患者,并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参照组,每组25例,给予不同的手术路径进行治疗,并对比观察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各项指标数据均优于参照组,p值

  • 标签: 经口腔前庭入路 手术 甲状腺癌
  • 简介:【摘要】总结口前庭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围手术期临床护理经验,为腔镜甲状腺切除个体化精准护理提供依据,制订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及早发现和处理并发症,提高甲状腺围手术期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快速康复[1]。

  • 标签: 经口腔前庭入路 甲状腺切除术 围手术期 精细化护理
  • 简介:摘要:胸腰椎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脊柱骨折类型,治疗方法的选择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皮螺钉固定和Wiltse固定是目前常用的两种手术方法。本文旨在比较这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并发症以及临床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经皮螺钉固定 Wiltse入路 比较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椎间孔与椎板间脊柱内镜下治疗老年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及对VAS,JOA评分的影响。方法:从2021年1月—2022年6月本院收入的老年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筛选出82例研究对象,并将其分椎间孔组和椎板间组,每组41例。椎间孔组采用椎间孔脊柱内镜手术治疗,椎板间组采取经椎板间脊柱内镜手术治疗。结果:椎板间组的手术时间短于椎间孔组、术中透视次数少于椎间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孔组和椎板间组临床治疗效果的显效率、住院时间、术后1个月VAS、术后1个月JOA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孔与椎板间脊柱内镜下治疗老年椎间盘突出症均能获得良好的疗效,且能有效改善VAS和JOA,但椎板间脊柱内镜手术时间更短、术中透视次数更少。

  • 标签: []椎间孔入路 椎板间入路 脊柱内镜 老年 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腔镜甲状腺癌手术颈部V区淋巴结清扫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9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肿瘤外科和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收治的2例行经胸口联合腔镜甲状腺切除和中央区及颈侧区淋巴结清扫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资料。两例均为女性患者。术前甲状腺原发灶及转移淋巴结均细针穿刺病理确诊,术前完善彩超、CT及喉镜等检查。结果两例手术均在腔镜下顺利完成,例1颈部V区检出1枚淋巴结,未见转移淋巴结。例2颈部V区检出7枚淋巴结,两例术后均未出现肩部功能障碍。结论两例腔镜甲状腺癌手术颈部V区淋巴结清扫是安全并可行的,后续需增加病例数量后进一步分析,并逐渐推广此术式。

  • 标签: 甲状腺癌 腔镜 颈侧区淋巴结清扫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行肾上腺切除术患者应用腹腔和腹膜后肾周脂肪外平面两种途径的手术效果进行探究分析。方法 选择2018年2月~2020年12月到我我院接收肾上腺切除术的100例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对这100例患者进行分组,分别是对照组50例,采取经腹腔手术途径,实验组50例,采取经腹膜后肾周脂肪外平面,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指标、免疫指标和术后恢复状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为(61.9±18.9)min、术中失血量为(39.1±14.2)ml,均高于对照组(P0.05,2=0.00)。结论 在展开腹腔肾上腺切除术时可采用腹或者腹膜后肾周脂肪外平面,两种手术方式均具有安全性、高效性等优势,其疗效较显著。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肾上腺切除术 解剖层面 手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