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口人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30例行经口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美容评分、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患者无颈部切口,具有极佳美容效果,平均手术时间(97.3±13.4)min;术中出血量24.0(12.3~28.3)ml;平均住院天数(2.0±0.5)d,美容评分为(8.2±0.3)分。术后无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出血、抽搐、甲状旁腺损伤等并发症,2例出现颈前区肿胀,2例暂时性下颌部麻木,1例暂时性低钙血症均给予相应对症处理后缓解,术后随访1~35个月,均无明显不适。结论口人甲状腺切术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且术后美容效果好,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术式。

  • 标签: 甲状腺切除术 微创性 经口入路
  • 简介:目的探讨单鼻孔蝶窦显微手术治疗36例垂体腺瘤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显微切除36例垂体腺瘤病人的病例资料。微腺瘤17例,大腺瘤13例,巨大腺瘤6例。结果手术全切除28例,大部分切除4例,部分切除3例,活检1例。病人视力、视野及内分泌功能术后均有改善。结论单鼻孔蝶窦切除垂体腺瘤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垂体腺瘤 蝶窦入路 单鼻孔 显微手术
  • 简介:目的观察单鼻孔蝶窦内窥镜下切除垂体腺瘤的效果。方法在内窥镜良好的照明、图像放大及清晰的术野下单鼻孔蝶窦切除垂体腺瘤26例。结果手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复发2例,其余24例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效果较满意。结论单鼻孔蝶窦内窥镜下切除垂体腺瘤能准确判断重要解剖结构、损伤小、方法简便、容易取得成功。

  • 标签: 内窥镜 鼻蝶窦径路 垂体腺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尺骨鹰嘴截骨应用肱骨内、外髁解剖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2000年7月~2013年3月采用尺骨鹰嘴截骨结合肱骨内、外髁解剖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17~56岁,平均34岁。按照Riseborough和Radin的分类方法,Ⅱ型7例,Ⅲ型18例,Ⅳ型5例。结果术后30例骨折复位满意,2例复位稍差,无切口感染,1例术中牵拉损伤尺神经,30例获得随访,时间8~23个月,平均12.8个月。尺神经损伤恢复,骨折全部愈合,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愈合时间12~18周,平均14.6周。根据改良的Cassebaum评分系统评价肘关节功能,其中优10例,良14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80%。结论尺骨鹰嘴截骨结合肱骨内、外髁解剖钢板固定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较为有较的方法。

  • 标签: 肱骨髁间骨折 内固定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评价皮侧人腰椎间盘切除术(PLLD)的手术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6年4月-2010年5月对163例腰椎间盘突出(L3-5)患者行PLLD。其中,男性92例,女性71例;年龄22-65岁,中位年龄46岁;病程6个月至21年。采用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及日本整形外科学会(JOA)腰椎功能评分评价手术疗效。结果163例患者均成功完成PLLD,手术成功率100%,无血管、肠管、神经损伤及术后感染等并发症。VAS评分由术前(6.75±2.32)降到术后(3.10±1.34)(P〈0.05).JOA评分由术前(11.84±2.42)提高到术后(25.36±3.24)(P〈0.05)。术后随访1-5年,优良率达94.5%。结论PLLD手术安全性高,创伤小,疗效好,适用于纤维环受损的L3-5腰椎间盘突出。

  • 标签: 腰椎 经皮椎间盘切除术 侧入路 介入性放射学 摄影学
  • 简介:目的对乙状窦后锁孔至岩斜区进行显微解剖学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采用6具(共12侧)10%甲醛溶液固定的尸体头颅标本,模拟乙状窦后锁孔,显微镜下观察所显露的解剖结构。结果通过凋整头位和显微镜角度,乙状窦后锁孔可显露同侧三叉神经、面神经、听神经、后组神经、脑桥腹外侧面、小脑半球外侧面、小脑前下动脉、椎动脉、小脑后下动脉等。结论乙状窦后锁孔符合微创原则,可良好显露岩斜区重要解剖结构。

  • 标签: 神经外科手术 尸体解剖 显微镜检查 乙状窦后入路
  • 简介:垂体腺瘤是内常见的良性肿瘤,生长缓慢,容易诊断,手术疗效佳。随着现代化诊疗技术的应用,在电子显微镜配合下,以鼻—蝶窦切除肿瘤组织,保留垂体组织是一种创新的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我院神经外科1998年1月~2005年1月鼻—蝶窦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50例,效果满意,现将手术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 标签: 垂体腺瘤 经蝶窦入路 显微外科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髌上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效果。方法 本次总计纳入72例研究对象,均为本研接受髓内钉固定手术治疗的胫骨骨折患者依据手术方案不同进行分组,各36例。对照组接受髌下髓内钉固定治疗,观察组则接受髌上髓内钉固定治疗,对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研究不同髓内钉固定治疗效果差异。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膝关节评分较高,骨折愈合时间较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 胫骨骨折选择髌上髓内钉固定手术治疗,能够促进术后膝关节活动度良好恢复,可降低术后感染、愈合畸形和关节疼痛发生率,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经髌上入路 髓内钉固定 胫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腹腔镜下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将268例腹股沟疝患者纳入研究,通过计算机随机抽取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34例。对照组进行传统的疝气修补术,研究组采用腹腔腹腔镜检查治疗。两组比较术中失血量,术后切口疼痛程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和复发。结果研究组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且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团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经腹腔入路腔镜 腹股沟疝 手术时间 切口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侧裂岛叶颞叶皮质血肿清除术治疗青年重症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纳入2012年2月至2021年2月在安康市中心医院接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青年基底节区重症脑出血患者。发病后6个月时采用格拉斯哥转归量表评价转归,4~5分定义为转归良好,1~3分定义为转归不良。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转归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51例患者,年龄中位数41岁(四分位数间距39~43岁),男性29例(56.8%),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中位数6.0分(四分位数间距5.5~7.0分),基线血肿体积中位数38.0 ml(34.5~47.5 ml)。侧裂岛叶组21例(41.2%),颞叶皮质组30例(58.8%);转归良好31例(60.8%),转归不良20例(39.2%)。侧裂岛叶组人口统计学、血管危险因素以及各项基线临床资料与颞叶皮质组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颞叶皮质组相比,侧裂岛叶组术中出血量和血肿残留更少,需行去骨瓣减压术的患者比例(33.3%对63.3%;χ2=4.449,P=0.035)更低,使用脱水药物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P均<0.05)。但两组转归良好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6.7%对56.7%;χ2=0.518,P=0.472)。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较低(优势比0.128,95%置信区间0.017~0.977;P=0.047)和住院时间较长(优势比1.402,95%置信区间1.065~1.844;P=0.016)与转归不良独立相关。结论对于行血肿清除术的青年重症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尽管采用侧裂岛叶的患者转归与颞叶皮质无显著差异,但前者更具优势。

  • 标签: 脑出血 脑血管基底神经节出血 神经外科手术 术后并发症 治疗结果 年轻人
  • 简介:目的探讨彩色编码超声(TCCS)及超声造影(CE-TCCS)诊断内静脉窦血栓(CVST)及大脑大静脉、基底静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价值。方法选取经DSA和/或MR静脉血管成像(MRV)确诊为内横窦和/或直窦血栓的22例患者为CVST组,行TCCS及CE-TCCS;以同期因其他疾病就诊的68例患者为对照组,行TCCS;对比观察2组大脑大静脉、基底静脉及静脉窦的显示率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CVST组中,TCCS诊断直窦血栓13例,左侧横窦血栓20例,右侧横窦血栓17例,与DSA和/或MRV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E-TCCS判定直窦血栓5例,左侧横窦血栓14例,右侧横窦血栓9例,与DSA和/或MRV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VST组较对照组大脑大静脉、双侧基底静脉显示率及峰值血流速度均增高(P均<0.05)。结论CE-TCCS诊断CVST与DSA和/或MRV相似。TCCS可显示静脉窦血栓形成后的大脑大静脉、基底静脉;静脉流速升高可提示CVST形成可能。

  • 标签: 静脉窦 血栓形成 造影剂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胫骨骨折实施髌上和髌下的具体效用。方法:60例接受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胫骨骨折患者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分析组,对照组予以髌下,分析组予以髌上,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分析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更少,差异P<0.05;分析组膝关节功能更优,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P<0.05。结论:在胫骨骨折的髓内钉内固定治疗中,髌上相较于髌下的效果更加显著,值得推行。

  • 标签: 胫骨骨折 髌下入路 髌上入路 膝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胫骨骨折实施髌上和髌下的具体效用。方法:60例接受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胫骨骨折患者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分析组,对照组予以髌下,分析组予以髌上,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分析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更少,差异P<0.05;分析组膝关节功能更优,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P<0.05。结论:在胫骨骨折的髓内钉内固定治疗中,髌上相较于髌下的效果更加显著,值得推行。

  • 标签: 胫骨骨折 髌下入路 髌上入路 膝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观察腹腔镜耻骨后手术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抽取2013年1月至2018年6月于郑州人民医院治疗的37例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根据手术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选择耻骨后;观察组15例,选择腹腔镜。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评分等围术期指标水平,尿失禁、吻合口狭窄、尿漏、勃起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生化复发率及完全控尿率。结果接受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住院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显著下降,疼痛评分较低,但手术操作时间较长(P<0.05);两组患者留置导尿管时间、术后并发症率、1年内生化复发率、完全控尿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前列腺癌根治术时选择腹腔镜可达到与耻骨后相近的效果,且其具有微创优势,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 标签: 前列腺癌 腹腔镜 根治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耳廓后沟口腔前庭单孔腔镜甲状腺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头颈外科2021年6—8月开展的10例耳廓后沟单孔腔镜甲状腺手术病例(耳后组)和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同中心开展的21例口腔前庭腔镜甲状腺手术病例(口腔组)的资料。耳后组男性2例,女性8例,年龄(48.2±13.9)岁(范围:28~67岁);口腔组男性5例,女性16例,年龄(31.3±8.2)岁(范围:21~49岁)。两组患者均接受单侧腺叶+峡部切除。耳后组通过耳后沟处长3 cm单孔切口建腔,置入“手套式”套管,保留肩胛舌骨肌,左右拉开胸锁乳突肌和颈前肌,暴露并连续完整切除甲状腺单侧腺叶及中央区淋巴结。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等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耳后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口腔组[(256.8±77.0)min比(201.2±54.9)min,t=2.31,P=0.028],耳后组术后24 h C反应蛋白较术前增幅低于口腔组[8.58(13.24)mg/L比46.24(48.88)mg/L,Z=-4.311,P<0.01]。耳后组与口腔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无差异[2(5)枚比2(3)枚,Z=-0.326,P=0.759]。耳后组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与口腔前庭相比,耳廓后沟单孔腔镜甲状腺单侧腺叶+峡部切除术将切口隐蔽至耳后,解剖量小,能达到肿瘤连续完整切除。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经口腔前庭入路 耳廓后沟 单孔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静脉与动脉两种介入治疗方式对硬脑膜动静脉瘘( DAVF)治疗方式的对比,探讨两种术式对 DAVF治疗的优劣性。方法:总结 2015、 6~2017、 3在哈市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治疗的 DAVF患者 65例,进行 A、 B分组,其中 A组为应用静脉治疗患者 30例, B组为应用动脉治疗患者 35例。回顾治疗前后影像分析,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再复发患者 A组 3例, B组 4例,两组患者的治愈率相当、复发率相当,统计学分析 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两种方法均为治疗 DAVF的有效方法。

  • 标签: DAVF 介入栓塞 Onyx NBCA
  • 简介:内动脉瘤以往常规采用大骨窗开颅术式,手术创伤大,出血量多。我院自2007年起采用脑室镜辅助锁孔,行动脉瘤夹闭微创手术,共实施3例。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

  • 标签: 脑室镜 锁孔入路 动脉瘤夹闭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窝底脑膜瘤患者眶上锁孔和经传统额下手术治疗疗效的比较分析。方法从2016年3月~2018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前窝底脑膜瘤患者4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按照手术的不同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眶上锁孔进行手术,一组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额下进行手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基本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肿瘤全切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无死亡出现。结论眶上锁孔用于治疗前窝底脑膜瘤相较于传统额下操作更为安全,且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 标签: 颅前窝底脑膜瘤 眶上锁孔入路 额下入路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后正中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LIF)、开放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和通道椎旁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老年I~Ⅱ°腰椎滑脱症患者围术期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因腰椎滑脱症行后路手术的老年患者(年龄≥60岁)68例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将行PLIF和TLIF手术的患者40例纳入开放组,男12例,女28例;行MIS-TLIF的28例患者为微创组,男6例,女22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手术时间、出血量、投照次数、术后引流量、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差异。结果开放组和微创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56±51)min比(153±38)min,(P=0.77);术中出血量(458±272)ml比(157±104)ml(P<0.001);透视次数(6.7±1.5)次比(30.6±6.9)次(P<0.01);术中并发症开放组25.0%(10例),微创组7.1%(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术后引流量开放组患者(664±351)ml多于微创组患者(210±127)ml(P<0.001);尿管留置时间开放组患者(3.7±2.9)d长于微创组患者(2.2±0.8)d(P=0.002),术后住院时间开放组患者(9.2±3.6)d多于微创组患者(6.9±1.7)d(P=0.001)。术后神经并发症分别为7.5%(3例)和14.3%(4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5),术后非神经并发症发生率开放组27.5%(11例)高于微创组7.1%(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结论与PLIF和TLIF术比较,MIS-TLIF治疗老年I~Ⅱ°腰椎滑脱症具有出血少、引流量少、尿管留置时间短、住院时间短、非神经并发症较低等优点,但其投照次数较多。

  • 标签: 脊椎滑脱 外科手术,微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