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2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氏针内固定术与中药熏蒸干预方案,在掌指骨、跖趾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样本限定为56例掌指骨、跖趾骨骨折患者,时间为2021年7月到2022年7月,基于医疗干预方案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评价联合干预方案的应用效果。结果:掌指骨、跖趾骨骨折干预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干预,有极高的应用价值,有效促进治疗效果,提升优化患者的康复效率(P<0.05);干预组的方案进行掌指骨、跖趾骨骨折治疗,基于氏针内固定术与中药熏蒸疗法联合开展,不断提升临床疗效,更进一步保证掌骨骨折愈合效率,显著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P<0.05)。结论:调研结果证实氏针内固定术与中药熏蒸疗法的联合应用对于提升掌指骨、跖趾骨骨折愈合效率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克氏针内固定术 中药熏蒸 掌指骨骨折 跖趾骨骨折 临床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掌侧锁定接骨板(volar locking plate,VLP)和外固定支架(external fixation,EF)治疗桡骨远端AO C2/C3型骨折的影像学和治疗效果。方法自2017年1月至2020年3月我们共收治62例AO C2/C3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其中23例接受EF治疗,39例接受VLP治疗。采用Gartland-Werley量表和上肢功能障碍评定量表(Disability of Arm Shoulder and Hand,DASH)评价总体治疗效果与功能恢复情况,测量腕关节活动度和握力,影像学参数包括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长度、尺骨变异和关节面台阶。所有统计学分析均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受伤侧别、是否优势手、致伤原因、手术时间、是否植骨和随访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时间为12~47个月,平均17.1个月。末次随访时,VLP组在腕关节屈曲(VLP组69.7°、EF组62.3°,P<0.001)、前臂旋前(VLP组73.1°、EF组64.8°,P=0.027)和旋后(VLP组70.6°、EF组63.1°,P=0.033)角度方面恢复优于EF组,其他关节活动范围参数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Gartland-Werley和DASH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X线片显示,VLP组的尺骨变异为(0.6±1.3) mm,EF组为(1.6±1.8)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VLP组的关节阶梯为(0.5±1.1) mm,其改善明显优于EF组(1.2±1.4)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两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VLP组的28.2%和EF组的3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7)。结论VLP固定在腕关节活动度(屈曲、旋前和旋后)、尺骨变异矫正和改善关节一致性方面表现出比EF固定更好的性能。

  • 标签: 桡骨骨折 对比研究 掌侧接骨板 外固定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估计广州市2起由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奥密戎变异株(BA.2)引起的本地疫情的潜伏期、序列间隔和基本再生数(R0)等流行病学参数,探索不同场所聚集性对R0的影响,为奥密戎变异株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22年4-5月广州市2起新冠病毒奥密戎变异株本地疫情病例数据,使用Weibull、Gamma和lognormal分布对奥密戎变异株本地疫情的潜伏期、序列间隔分布进行估计,采用指数增长法和极大似然法估计R0。结果两起疫情中位潜伏期为2.94(95%CI:2.52~3.38)d;中位序列间隔为3.32(95%CI:2.89~3.81)d。小型场所聚集性疫情R0为4.40(95%CI:3.95~4.85),机场聚集性疫情R0为11.35(95%CI:11.02~11.67)。结论广州市2起由新冠病毒奥密戎变异株引起的本地疫情潜伏期较德尔塔变异株明显缩短。场所聚集程度越高,R0越大,传播速度越快,易呈现暴发疫情,应及时调整防控策略。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奥密克戎变异株 潜伏期 序列间隔 基本再生数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治疗当中,实施外用0.03%他莫司软膏联合口服沙利度胺片,对患者治疗安全性以及治疗有效率的影响价值。方法:本院前来就诊60例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予以研究样本选取,2021.02~2022.04研究时间段设置为样本收录时间范围,密封信封抽选分组,参照组纳入的30例患者,实施0.03%他莫司软膏治疗,观察组纳入的30例患者,实施0.03%他莫司软膏+口服沙利度胺片治疗;统计纳入不同组别患者的:(1)不良反应发生率;(2)治疗有效率。结果:施行0.03%他莫司软膏+口服沙利度胺片治疗后,相比较之参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优化趋势更为积极(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数据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治疗当中,实施外用0.03%他莫司软膏联合口服沙利度胺片,临床疗效积极,同时不良反应发生几率较低,应用价值较为理想。

  • 标签: []0.03%他克莫司软膏 沙利度胺片 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
  • 简介:摘要:目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治疗时,探究应用氟康唑联合霉唑阴道片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抽取在本院治疗的66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展开对照研究,随机将6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组33例。纳入对照组者用常规治疗,纳入观察组者用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治疗,对比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率。结果:症状消失时间经过对比,观察组较短(P

  • 标签: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氟康唑,克霉唑阴道片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氏针联合吸收线"8"字张力带固定法在桡骨远端骨折(DRF)合并Ⅱ型尺骨茎突骨折(USF)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郑州市骨科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110例DRF伴Ⅱ型USF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5例。两组DRF的处理均采取掌侧锁定钢板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组采取氏针联合可吸收线"8"字张力带固定法处理Ⅱ型USF,对照组未处理Ⅱ型USF,术后仅采取夹板或石膏外固定。随访6个月,记录两组手术情况、影像学指标(桡骨高度、掌倾角、尺偏角)、并发症发生率;评估疗效(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腕关节活动度及上肢功能(DASH功能评分系统)。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但术后功能锻炼介入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术后6周、6个月桡骨高度、掌倾角、尺偏角均较术前改善(P均<0.05),但治疗组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桡骨高度、掌倾角、尺偏角值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7.27%,4/55)低于对照组(21.82%,12/55),P<0.05。术后6个月,治疗组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疗效优良率(90.91%,50/55)高于对照组(70.91%,39/55),P<0.05;治疗组腕关节旋前旋后、屈伸、尺桡偏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DASH上肢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DRF伴Ⅱ型USF患者在切开复位内固定处理DRF的基础上,采用氏针联合可吸收线"8"字张力带对Ⅱ型USF进行固定,更利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及骨折愈合,还能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疗效、促进腕关节功能恢复。

  • 标签: 克氏针 桡骨远端骨折 Ⅱ型尺骨茎突骨折 内固定 张力带 腕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维得利珠单克隆抗体(VDZ)治疗活动期罗恩病(C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分析2020年11月至2022年5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活动期CD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VDZ治疗,第0、2和6周以及随后每8周给药1次,每次300 mg。采用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评估临床应答及缓解情况,采用简化罗恩病内镜评分(SES-CD)评估内镜应答及缓解情况,记录治疗期间所有不良反应以评价安全性。主要终点为治疗后22周的临床缓解率,次要终点包括治疗后22周的临床应答率、治疗后52周的临床应答率和临床缓解率、治疗后(22 ± 8)周的内镜应答率和缓解率。将既往使用过英夫利西单克隆抗体(IFX)和阿达木单克隆抗体(ADA)的31例患者设为非Bio-naïve组,既往未使用过生物制剂的14例患者设为Bio-naïve组,比较两组患者主要终点和部分次要终点的差异。结果治疗后22周,45例患者的CDAI从基线(261.4 ± 98.3)分下降至(166.6 ± 93.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 4.6,P<0.01),其中64.4%(29/45)的患者达到临床应答,46.7%(21/45)的患者达到临床缓解。Bio-naïve组与非Bio-naïve组患者在治疗后22周的临床应答率[71.4%(10/14)比61.3%(19/31),χ2 = 0.4,P = 0.4]、临床缓解率[42.9%(6/14)比48.4%(15/31),χ2 = 0.1,P = 0.8]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52周,33例患者的CDAI从基线(306.9 ± 130.7)分下降至(126.6 ± 92.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 8.5,P<0.01),其中39.4%(13/33)的患者达到临床应答,33.3%(11/33)的患者达到临床缓解,但41.4%(12/29)的患者出现继发性失应答。治疗后(22 ± 8)周,25例基线内镜下处于活动期患者的SES-CD评分从基线的13.0(7.0,19.0)分下降至8.0(2.5,18.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 = -2.6,P<0.05),其中40.0 %(10/25)的患者达到内镜应答,20.0%(5/25)的患者达到内镜缓解。45例患者在VDZ治疗期间新发面部皮疹1例(2.2%),新发关节疼痛2例(4.4%),没有新发活动性结核和乙肝病毒感染。结论VDZ单药对轻中度CD为主的人群具有较好的诱导缓解作用,安全性较好。既往IFX或ADA的使用未能影响VDZ疗效,但仍有部分患者会发生继发性失应答。

  • 标签: 克罗恩病 活动期 维得利珠单克隆抗体 真实世界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抗肿瘤坏死因子(TNF)-α单克隆抗体(简称单抗)维持治疗小肠受累的活动期罗恩病(CD)的疗效预测模型。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法,连续纳入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住院的98例接受抗TNF-α单抗诱导治疗有效且治疗期间随访达1年的小肠受累的CD患者,所有患者在治疗前接受计算机断层扫描小肠成像(CTE)检查。根据维持期是否发生药物治疗方案调整,将患者分为药物优化组和药物维持组,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间临床及影像特征的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需行药物优化的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绘制列线图并行内部验证。结果药物优化组患者40例,药物维持组患者58例。单因素分析发现,与药物维持组比较,药物优化组发病年龄更大[(35.7±14.3)岁比(29.6±12.3)岁,P = 0.027],诊断年龄更大[(37.7±17.8)岁比(30.6±11.1)岁,P = 0.006],血红蛋白水平更低[(112.9±23.2)g/L比(126.9±26.5)g/L,P = 0.008],血白蛋白水平更低[(38.1±5.0)g/L比(42.5±4.9)g/L,P<0.001],而两组间肠壁强化程度(轻度:40.0%比74.1%,中重度:60.0%比25.9%,P = 0.001)以及肠腔狭窄(无或可疑:47.5%比87.9%,轻度:17.5%比5.2%,中重度:35.0%比6.9%,P<0.001)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诊断年龄(OR = 1.051,95%CI:1.009~1.096,P = 0.018)、肠壁强化程度(OR = 3.807,95%CI:1.268~11.428,P = 0.017)和肠腔中重度狭窄(OR = 6.550,95%CI:1.640~26.165,P = 0.008)是需行药物优化的危险因素,而血白蛋白水平为保护因素(OR = 0.841,95% CI:0.747~0.946,P = 0.004)。所构建预测模型受试者操作曲线下面积为0.856(95%CI:0.779~0.933,P<0.001),灵敏度为82.5%,特异度81.0%,准确性95.9%。结论基于CTE提示的肠腔狭窄程度和肠壁强化程度联合诊断年龄和血白蛋白水平构建模型,可预测抗TNF-α单抗治疗小肠受累CD患者维持期药物的疗效。

  • 标签: 克罗恩病 小肠病变 计算机断层扫描小肠成像 抗肿瘤坏死因子-α 单克隆抗体 维持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氟康唑与霉唑联合治疗复杂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的临床治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80例本院治疗的VVC开展研究工作,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参照组(霉唑栓治疗,40例)与实验组(氟康唑与霉唑联合治疗,40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获得的治愈率远高于参照组(P

  • 标签: 氟康唑 克霉唑 VVC 临床治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他莫司软膏对银屑病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皮损组织中Th17/Treg细胞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7年7月我院收治银屑病患者50例。使用0.1%他莫司软膏进行治疗(2次/d,疗程4周),观察其治疗效果并采集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后的皮损组织,对皮损组织样本选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测定治疗前、后皮损组织中Th17/Treg细胞相关因子(IL-17和IL-10)的水平。结果:使用他莫司软膏治疗后PASI评分明显降低(P

  • 标签: 他克莫司 银屑病 IL-17 IL-10
  • 简介:摘要:目的:痤疮患者使用阿达帕林凝胶联合多种抗菌药物治疗并对比不同方案效果。方法:选择观察患者为我科治疗的痤疮263例,观察开始于2021年5月,观察结束于2022年3月,并且根据患者治疗方案不同分成一组与二组,一组采取阿达帕林凝胶加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治疗,二组使用阿达帕林凝胶加林霉素磷酸酯凝胶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方法效果。结果:(1)一组和二组疗效情况,一组有效为96.18%,二组有效为95.45%,(x2=0.271,p=0.834),结果无差异。(2)一组和二组治疗情况,一组满意为89.31%,二组满意为74.24%;一组耐药菌为0.76%,二组耐药菌为6.81%,(x2=9.247,p=0.017),结果有差异。(3)一组和二组不良反应情况,一组是3.05%,二组是15.90%,(x2=9.221,p=0.017),结果有差异。结论:痤疮患者使用阿达帕林凝胶加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治疗效果优良,可推广。

  • 标签: 痤疮 阿达帕林凝胶 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 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O2点阵激光、他莫司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稳定期非节段型白癜风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90例稳定期非节段型白癜风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给予CO2点阵式激光照射及他莫司乳膏涂抹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口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3、6个月的临床效果,同时记录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55.56%,25/45)与对照组(35.56%,16/45)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0.00%,36/45)高于对照组(42.22%,19/45),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2点阵激光、他莫司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稳定型非节段性白癜风的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

  • 标签: 白癜风 CO2点阵激光 他克莫司 复方甘草酸苷片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基于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ID-LC-MS/MS)同时测定人全血中4种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他莫司、西罗莫司和依维莫司的候选参考方法。方法分别采用环孢素A、他莫司、西罗莫司和依维莫司同位素标记物为内标,重量法取样,标准曲线法进行定量;采用蛋白沉淀和固相萃取对制备的全血样本进行前处理,超高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检测。对方法的特异性、基质效应、检测限、定量限、批内变异系数(CV)、实验室内CV、加标回收率和不确定度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方法选择性和特异性良好,结构类似物和基质效应均不影响检测结果。环孢素A、他莫司、西罗莫司和依维莫司的检测限及定量限满足临床需求,批内CV为 1.4%~1.8%、1.7%~2.8%、1.3%~3.7%和2.3%~3.2%,实验室内CV为1.8%~2.9%、1.7%~3.8%、2.6%~4.7%和3.5%~4.6%,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7.9%~100.3%、98.4%~103.1%、99.4%~102.0%和98.3%~99.4%。4个浓度质控品相对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4.2%~4.4%、1.5%~2.4%、4.4%~4.9%和2.2%~2.7%。结论本研究建立了ID-LC-MS/MS测定全血中环孢素A、他莫司、西罗莫司和依维莫司4种免疫抑制剂的方法,方法准确、精密、快速,有望成为候选参考方法。

  • 标签: 串联质谱法 环孢素A 他克莫司 西罗莫司 依维莫司
  • 简介:【摘要】 目的 评价参松养心胶囊与慢心律,心律平,胺碘酮,倍他乐等西药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差异及安全性。方法 于2020年8月-2021年7月进行心律失常的研究,将70例该病病例随机分组,对照组(35例)实施常规西药(慢心律、心律平、胺碘酮、倍他乐)治疗,观察组采取中药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对比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用药引发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心律失常 参松养心胶囊 常规西药 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肌梗死患者替罗非班联合倍他乐治疗对其血清hs-CRP、sCD40L、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倍他乐治疗,研究组应用替罗非班联合倍他乐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清中hs-CRP、sCD40L、MMP-9水平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者替罗非班联合倍他乐进行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且患者血清中hs-CRP、sCD40L、MMP-9水平明显降低,可推广应用。

  • 标签: 心肌梗死 替罗非班 倍他乐克 hs-CRP sCD40L MMP-9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盐酸埃替尼片联合DP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对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肿瘤科行DP方案化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2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单纯进行DP方案化疗,试验组患者采用盐酸埃替尼片联合DP方案化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临床治疗缓解率及疾病控制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盐酸埃克替尼片 DP方案化疗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疗效 肿瘤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真菌性阴道炎患者中应用霉唑阴道片联合口服替勃龙治疗对其血清雌二醇与卵泡刺激素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来我医院接受治疗的真菌性阴道炎患者38例,将入选的患者通过电脑随机选取方式分成19例观察组和19例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霉唑阴道片治疗,观察组采用霉唑阴道片联合口服替勃龙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结果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清雌二醇与卵泡刺激素水平显著降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缩短,最终获得的治疗有效率较高,治疗后复发率较低,两组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真菌性阴道炎 血清雌二醇 卵泡刺激素水平 克霉唑阴道片 替勃龙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完全清醒无血无止血带局部麻醉(wide-awake)技术联合闭合复位经皮氏针顺行交叉固定治疗第四、五掌骨颈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徐州市仁慈医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第四和/或第五掌骨颈闭合性骨折患者19例,均为男性,年龄11~45岁、平均20.8岁。第五掌骨颈骨折14例,第四掌骨颈骨折3例,第四、五掌骨颈骨折2例;横行骨折17例,粉碎性骨折2例(其中1例骨折累及掌指关节);骨骺板未闭4例。19例均采用wide-awake技术联合闭合复位经皮氏针顺行交叉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指标:(1)手术时间;(2)手术相关并发症;(3)术后随访观察患侧第四、五掌骨颈掌屈角度,骨折愈合情况,骨骺板闭合情况,掌指、近指间及远指间关节的主动活动度和抓握力;(4)末次随访时,按指关节总的主动活动度(TAM)系统方法以及肩臂手功能障碍评分量表(Quick-DASH)评定疗效。结果本组1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2~46 min、平均31.8 min。术后18例患者获随访6~12个月,1例失访。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8~12周、平均9.3周,无一例并发感染、局部疼痛、骨折再次移位、掌骨缺血性坏死或掌指关节退行性征象以及断针或退针等并发症,其中骨骺板未闭4例均未见骨骺早闭。末次随访时患者第四、五掌骨颈背侧成角角度从术前的45.6°±14.6°降至11.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5,P < 0.001);患者的掌指及近、远指间关节主动活动度良好,握力良好,无指体旋转畸形;按指关节TAM系统方法及Quick-DASH评价,18例患者疗效均为优。结论采用wide-awake技术联合闭合复位经皮氏针顺行固定治疗第四、五掌骨颈骨折,固定可靠,对关节无影响,愈合时间短,疗效满意,是较好的治疗选择。

  • 标签: 骨折 掌骨颈 完全清醒无血无止血带局部麻醉 闭合复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中自噬介导的唑替尼耐药对肿瘤干细胞样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本课题组前期通过植入Sox2报告基因已将ALK+ ALCL Karpas299细胞株分为报告基因非反应型(RU)细胞和报告基因反应型(RR)细胞,其中RR细胞具备干细胞特性。通过慢病毒感染技术构建荧光标记的LC3过表达RR和RU细胞(分别为RR-LC3、RU-LC3),蛋白质印迹法及流式细胞术验证感染效率。RU-LC3和RR-LC3细胞使用不同浓度(0、250、500、1 000 nmol/L)唑替尼处理后,采用双信号流式细胞术检测RED、GEN信号(RED代表下一代远红色荧光蛋白TagFP635 mKate的红色信号B695,GEN代表来自pH敏感的GFP变体pHluorin的绿色信号B530),以RED/GEN表示自噬通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细胞自噬相关基因ULK1、WIPI1、LC3B mRNA表达水平。MTS法检测不同浓度(250、500、1 000 nmol/L)唑替尼联合氯喹(5、10 μmol/L)对细胞存活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过表达LC3的RR-LC3和RU-LC3细胞。250、500、1 000 nmol/L唑替尼诱导下,RU-LC3细胞中RED/GEN分别为1.135±0.017、1.453±0.017和1.755±0.021,RR-LC3细胞中分别为1.193±0.018、2.116±0.013和3.307±0.189,RU-LC3细胞和RR-LC3细胞中RED/GEN均呈剂量依赖性增加;相同浓度唑替尼作用的RR-LC3细胞中RED/GEN均高于RU-LC3细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表明RR-LC3细胞较RU-LC3细胞自噬通量变化大。未经唑替尼处理时,RR细胞中ULK1、WIPI1、LC3B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RU细胞(1.69±0.05比1.01±0.02,t=-1.62,P<0.01;1.24±0.04比1.03±0.05,t=-2.11,P<0.01;1.70±0.22比1.02±0.05,t=-1.74,P=0.033)。无氯喹作用时,RR细胞唑替尼半数抑制浓度(IC50)高于RU细胞(950 nmol/L比709 nmol/L)。氯喹作用后,RU细胞IC50无变化;RR细胞IC50随氯喹浓度增加而降低。结论与RU细胞相比,具有肿瘤干细胞特征的RR细胞自噬反应更快速、强烈,这可能是其对唑替尼耐药的重要原因之一。

  • 标签: 淋巴瘤,大细胞,间变性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自噬 肿瘤干细胞 抗药性,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采用霉唑阴道片联合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上一年度本院诊治的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方式对患者进行分组,即对照组(n=46例,采用霉唑阴道片治疗)和观察组(n=46例,采用霉唑阴道片联合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复发率,明确最佳的治疗方案。结果:经过不同治疗,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随访3个月,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克霉唑阴道片 乳杆菌活菌胶囊 效果 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