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我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工作开展历史仅十余年,大部分药品生产企业经历过两次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提示着相关认证工作质量的提升与我国医药事业水平的发展。药品质量安全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的基本内容,贯穿药品全生命周期。随着《药品管理法》的修订,对药品质量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药品生产企业相关重视度不断提升。质量风险管理是一种针对药品质量管理的新型模式,旨在提升风险管理意识与管理水平,保障药品质量,本文主要就这一管理模式的实际应用与价值进行探讨分析。

  • 标签: 质量风险管理 药品质量管理 药品 药品生产企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输血质量控制体系对临床输血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起始时间为2020年5月,截止时间为2021年6月之间,选取对象为190例同期在我院须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按照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将这190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将2020年5月至2020年11月入院的9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并给予常规方式进行输血;并将2020年12月至2021年6月入院的95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并采用输血质量控制体系进行输血质量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输血质量以及两组患者的输血成分。结果:观察组的各项输血质量指标的符合率或完整性均比对照组的更高,两组对比(P<0.05)。观察组的红细胞指标和血浆用量均比对照组患者的更低,血小板治疗量比对照组的更高,两组对比(P<0.05)。结论:在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中应用输血质量控制体系能有效改善输血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 标签: 临床输血质量 输血质量控制体系 输血成分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究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对医院护理质量管理改善作用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01月—2021年06月未采用CQI时的16名护理人员、10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21年07月—2021年12月采用CQI时的16名护理人员、10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结果:分析护理质量、分析护士满意度、分析患者满意度、分析不良事件情况、分析感染发生率。结论:综上所述,由于在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采用CQI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管理 医院护理 质量管理改善 作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基于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持续改进模式。结果:实验组的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有显著效果,具有高度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护理质量 敏感指标 持续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总结研究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质量管理实践中的应用效果以及价值。方法:研究时间为2021年12月-2022年12月,研究对象为我院的30名护理人员,2021年12月~2022年6月期间为对照组,护理人员应用常规护理质量管理模式,该阶段期间的患者数量为46例。2022年7月~12月期间为观察组,护理人员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该阶段期间的患者数量为50例。对比分析两个阶段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各维度评分情况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期间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较对照组期间有显著提高,健康教育与护理文件书写等多个维度的护理质量评分提升明显,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质量管理实践中的应用对提升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具有积极的效果和价值,通过持续性地识别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并不断评估和调整,可以帮助护理人员提升工作质量、改善患者体验,并实现护理服务的可持续改进。在护理实践中,应充分重视和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提高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为患者提供更安全、高效和优质的护理服务。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护理质量管理 护理满意度 护理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体检抽血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效果以及对护理质量及宣教效果的影响。方法:以提高体检抽血护理质量为导向,并选取在2023年4月至2023年6月期间在北京民族园门诊部抽血的140例客户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血时间的先后顺序分组为对照组、观察组,并分别在其护理中实施常规护理、持续质量改进,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及宣教效果。结果:从研究数据分析看,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在宣教效果方面,观察组患者对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效果更优(P<0.05)。结论:将持续质量改进用于体检抽血护理中可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提升宣教效果。

  • 标签: 体检抽血护理 持续质量改进 护理质量 宣教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消毒供应中心收入外来器械全面分析,探究持续质量改进模式的具体内容、应用效果。方法:2022年8月-2023年5月,抽取研究对象300件,来源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具体构成为:外来医疗器械,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组指导为:数字随机表格法;其中,对照组为150件外来器械,接受常规管理,观察组为150件外来器械,采取持续质量改进方法,比较效果。结果: 观察组清洗合格率、消毒合格率、包装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方面,对照组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评价为(90.26±3.58),观察组的工作能力评价为(98.20±2.35),后者较前者高,P<0.05。结论:相比常规管理,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中的应用效果更为显著。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外来器械管理 持续质量改进 科室满意度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质量风险评估的制药行业质量管理策略。通过对制药行业质量问题进行评估和分析,确定了潜在的质量风险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质量管理策略。研究采用了数据收集、质量风险评估工具和方法的选择以及数据分析和评估等方法。通过质量风险评估,发现制药行业的质量问题主要涉及原材料供应链、质量体系管理、生产过程控制、实验室检测和合规性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质量管理策略。其中包括强化供应商管理,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可追溯性;持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生产过程控制,优化工艺参数和操作规程;完善质量检测体系,提高产品的检测精度和准确性;加强合规性管理,确保符合法规和标准要求。

  • 标签: 质量风险评估 制药行业 质量管理策略 产品质量 合规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对重症监护室护理质量的影响。目的:选择2021年7月-2022年2月份在我院ICU住院的50例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持续质量改进模式护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成效。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患者护理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重症室患者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模式进行干预,其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重症监护室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对其生命质量与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择9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肝硬化患者为观察对象,时间为2021年8月-2022年8月。数据参考数表法原则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对两组的护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护理前观察组的生命质量与睡眠质量和对照组对比无明显差异,但护理后观察组的该项指标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硬化患者接受优质护理有利于提高其生命质量,改善其睡眠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肝硬化 生命质量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持续性质量改进在胸外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于2020年1月-2021年1月一年期间收治的胸外科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和实验组(n=40例,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收集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的临床信息并加以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经过观察与记录,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能够有效提升胸外科护理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化工企业为我国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尤其是医药化工生产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国家现代工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化学生产工艺及原料自身的特殊性,导致化工生产中的质量问题频现,若是未能及时处理,将会引发医疗安全问题,所造成的损失无法估量。鉴此,需要医药化工企业的管理者高度重视生产阶段的质量管理,强化医药化工企业生产的安全性。

  • 标签: 医药 化工生产 质量管理 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落实质量控制对策对临床免疫检验准确率及检验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开展时间为2019年6月-2020年7月,以在本院进行免疫检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00例。根据不同的免疫检验控制方式进行分组,在2019.06-2019.12期间采取常规免疫检验;在2020.01-2020.07期间采取加强质量控制免疫检验。分别以参比组和研究组命名,每组纳入50例。检验结果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对比组间检验质量评分、检验准确率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比较免疫检验质量评分各项指标,研究组均高于参比组(P<0.05);比较检验准确率,研究组大于参比组(P<0.05);比较治疗总有效率,研究组较参比组更高(P<0.05)。结论:免疫检验结果是临床治疗的重要依据,通过加强质量控制可有效规范检验操作,减少干扰因素影响,提高检验质量和检验准确率,确保患者能够得到科学治疗。

  • 标签: 免疫检验 质量控制 检验质量 检验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中医骨科护理质量中的应用,并分析其效果。方法:此次实验选取的研究对象为过去一年中,在我院任职的护理人员,共18名,以及90名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中医骨科患者。通过对过去我院护理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确定相关的改进措施,使全体护理人员都能够参与到此次实验当中。结果:此次持续质量改进共持续了一年时间,在对患者进行护理后,能够明显看到,对于患者的整体护理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通过对患者的满意度调查发现,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达到了95.5%。结论:持续性护理在中医骨科中的应用不但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整体满意度,更使得科室的凝聚力有所增强,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升,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式,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中医骨科 质量管理 持续质量改进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对耳鼻喉科病房护理质量管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0年3月在我院接受常规护理管理的43例耳鼻咽喉科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20年4月~2021年2月在我院进行连续质量改进护理管理的43例耳鼻咽喉科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质量管理评分和患者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基础护理、特殊一级护理、文书书写、操作技能、感染管理等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持续质量 耳鼻喉 病房护理 质量管理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究护理质量管理期间,持续质量改进的具体内容、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开始时间:2019年12月,结束时间:2021年6月,参考对象构成:以上时间区间内于本院就诊患者,将其做分组处理后,具体组别为:对照组、实验组,选用分组方式为:随机抽签法;其中,41例患者收入对照组,41例患者收入实验组,2组患者病例数为82,且均接受住院治疗,而后提供临床护理,干预方案为:常规护理、持续质量改进护理管理,就2组住院患者最终成效进行比较,包括:安全隐患事件发生率、护理指标(护理质量评分、满意度评分)。结果:常规护理、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后,住院患者关于安全隐患事件发生率比较,(17.07%)VS(2.44%),实验组低,P<0.05;护理质量、满意度中,实验组(93.44±2.01、92.78±2.59)VS对照组(81.36±4.58、82.74±4.01),评分高,P<0.05。结论:住院患者治疗期间,在预防安全隐患事件,降低发生率,促进护理质量、满意度提升方面,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具备显著优势,推广价值高。

  • 标签: 护理质量管理 持续质量改进 住院患者 满意度 安全隐患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持续性质量改进对骨科优质护理示范病房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我科收治的120例骨科优质护理示范病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采用持续性质量改进护理将其分为参考组和研究组。并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率进行对比,判断持续性质量改进护理在骨科优质护理示范病房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采用持续性质量改进护理的研究组并发症发生概率为18.33%,低于参考组的28.33%。同时,研究组的患者满意率为96.67%,远高于参考组的88.33%。且经数据软件分析P

  • 标签: 持续性质量改进 骨科优质护理示范病房患者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门诊抽血护理中持续质量改进对宣教效果、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门诊抽血患者取样88例,皆为2020.01-2021.02入院检查,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前者共计43例样本,行常规护理,后者共计45例样本,在常规护理同时运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对比护理质量、宣教知识掌握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比较抽血护理质量,观察组等待环节(90.08±5.16)分,服务态度(91.13±6.39)分,安全运送(93.54±3.42)分,穿刺技术(94.17±5.16)分,高于参照组,同时,观察组宣教知识掌握率95.56%,比79.07%的参照组高,不良事件发生率0.00%比参照组9.30%低,P<0.05。结论:门诊抽血护理中运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可改善抽血知识宣教效果,切实提升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发生频次,值得借鉴。

  • 标签: 影响作用 改进方法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专科护理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到2019年11月我院骨科收治的39例患者作为实施前组,将2019年12月到2020年9月收治的40例患者作为实施后组,采取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专科护理持续质量改进模式,观察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后患者的血循环评估正确率、神经功能评估正确率、疼痛评估正确率、体位护理正确率、康复行为训练正确率情况、外固定并发症发生率、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高风险患者呼吸道梗阻发生率情况、满意度评分情况。结果:实施后的血循环评估正确率、神经功能评估正确率、疼痛评估正确率、体位护理正确率、康复行为训练正确率、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外固定并发症发生率、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高风险患者呼吸道梗阻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差异显著(P

  • 标签: 骨科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 专科护理 持续质量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在门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于2019年9月到2020年9月就诊的门诊患者12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门诊常规就诊护理的管理方法,观察组给予持续质量改进的管理方法,对比2组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和满意度都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门诊护理质量管理 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