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社区卫生保健与康复指导对慢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64例慢性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护理干预中给予社区卫生保健和康复指导,并进一步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总有效率为94.50%,明显高于对照组(73.50%)。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社区卫生保健和康复指导对慢性护理干预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社区保健 康复指导 慢性病 护理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社区慢性护理干预中的作用。方法在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选取本社区4212居民作为观察组,并以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的3980社区居民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中居民均接受健康教育内容,对照组仅行常规社区护理。结果经健康教育后,社区居民的生活习惯得到良好改善,且对慢性疾病的认识程度显著提高。结论社区慢性护理中开展健康教育,可有效控制慢性的发生,具有重要实施价值。

  • 标签: 健康教育 社区 慢性病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老年慢性患者自我效能及影响因素,为自我效能管理提供依据。方法2017年1月~4月,医院尝试在社区对老年慢性患者312例入组,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估患者的自我效能,同时收集患者的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元线性分析。结果GSES评分为18~35分,平均(29.5±2.1)分。单因素分析,性别、文化水平、婚姻状况、居住情况、医疗保险、慢性病程、宗教信仰、对子女照料评价、合并恶性肿瘤、合并两种及以上慢性疾病、有下肢运动障碍、偏瘫、有心脑血管事件史比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分析,文化水平、婚姻状况、居住情况、合并恶性肿瘤、有心脑血管事件病史成为独立影响因子(P<0.05)。结论社区老年慢性患者自我效能并不理想,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需要特别关注文化水平较低、离异或未婚、独居、合并恶性肿瘤、有心脑血管事件病史的对象。

  • 标签: 社区 老年 慢性病 自我效能 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慢性患者试试社区保健与康复指导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社区于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60例慢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社区保健与康复指导,比较护理前后患者服药依从性与生活质量。结果实施社区护理后,患者身体健康、社会功能、情感变化以及躯体职能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实施前;实施社区护理后患者服药依从性为93.33%,明显优于护理前的8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保健几康复指导在慢性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促进病情恢复。

  • 标签: 慢性病 社区保健 康复指导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社区老年人慢性管理中的效果,为社区老年人慢性防治提供有效依据。方法在社区中随机抽取250名老年人慢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22人和调查组128人,对调查组进行为期一年的健康教育,两组患者在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遵医行为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健康教育,调查组在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遵医行为等方面均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在社区广泛开展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慢性管理,对慢性防治有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老年人 慢性病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慢性管理下糖尿病前期患者糖代谢情况改善效果。方法:应用医学小样本对比法,特就我院2020年10月-2020年12月58例糖尿病前期患者为受试评定对象,按照管理方法不同,等比例分为实验组(n=29例)和对照组(n=29例)两小组。分别予以对照组一般管理,给予实验组社区慢性管理,临床观察两组糖代谢改善临床有效性及疾病进展率情况。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糖代谢改善临床有效性、疾病进展率上,数据对比分别为24.14%(7/29)和6.09%(2/29)、75.86%(22/29)和92.10%(27/29),统计学意义特征对比明显(P

  • 标签: 社区慢性病管理 糖尿病前期 糖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社区慢性患者健康管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在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性患者的相关变化情况给予密切监测,根据不同管理模式分为实验组组和对照组,对两组的管理效果给予对比。结果实验组的规范治疗率、控制满意率以及档案资料完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患者的健康管理采取全科医师管理模式,可以使取得显著的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社区 慢性病 健康管理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健康教育应用在社区慢性中意义。方法对56例慢性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对照分析疾病知识知晓率及血压、血糖变化情况。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后,患者慢性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教育前,并且患者血糖、血压有了明显降低(P<0.05)。讨论实施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对慢性知识知晓率,降低血压和血糖,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慢性病 健康教育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社区老年慢性患者保健模式及实施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800例社区老年慢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预防保健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腰臀比(WHR)、舒张压(DBP)、收缩压(SBP)、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两小时血糖(PBG)和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等方面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的腰臀比(WHR)、舒张压(DBP)、收缩压(SBP)、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两小时血糖(PBG)和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情况存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的腰臀比(WHR)、舒张压(DBP)、收缩压(SBP)、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两小时血糖(PBG)和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情况明显要比要比对照组的要好(P<0.05),差异具有可比性。结论综合性防预保健对于改善社区老年慢性患者的临床指标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社区老年慢性病 保健模式 高血压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靖远县乌兰社区老年人慢性患病状况及其危险因素,探讨相关的干预措施,为老年人慢性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应用自制问卷对65岁及以上常住社区的老年人采取面对面的方式调查。[结果]有效样本3065份,1424人患有慢性,患病率为,排在前4的慢性是高血压、老高糖、糖尿病、冠心病,其中高血压的患病率最高(33.05%),老年人慢性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吸烟、缺乏锻炼以及慢性家族史等(P<0.05)。[结论]社区应开展戒烟限酒、加强体育锻炼、合理膳食等健康教育活动,引导老年人养成正确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饮食习惯,预防慢性的发生。

  • 标签:
  • 作者: 史文宝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北廊坊065000)【摘要】目的:本次调查旨在对某社区居民老年人营养与健康知识认知情况以及生活行为危险因素水平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与分析,掌握该社区慢性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水平和分布特点。了解高血压、糖尿病及血脂异常的患病趋势,分析其影响因素并对研究对象进行营养干预,评价其效果,以提高人群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能力,逐步降低人群危险因素水平,探索对社区老年人常见慢性疾病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从而为制定慢性病防治的相关政策及干预策略、采取相应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某社区老年居民中抽取样本2247人,首先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膳食调查、体格测量和生化检测,描述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水平和分布特点,分析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其次从总体样本中抽取干预组和对照组,在选定人群中开展为期1年的复合式营养干预,采用前后自身对照实验研究评价营养干预方法的效果。数据的录入及分析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进行,数值变量采用x±S的形式进行统计描述,分类变量采用相对数(率或构成比)进行描述。并根据分析目的、资料的类型、分布特征采用χ2检验、t检验、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相应的统计方法进行统计推断。结果与讨论:本次基线调查显示,调查对象对平衡膳食的概念和预防慢性疾病的知识缺乏,知晓率很低,这不足以对实际产生切实的指导意义。【中图分类号】R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208-01某社区老年居民慢性病相关行为危险因素水平普遍比较高。吸烟率为21.5%,饮酒率为24.8%,体育锻炼时间达到30分钟/次以上者为14.3%;膳食方面,蔬菜、水果摄入不足,油脂类、食盐摄入过量;三大营养素供能比均超标,膳食纤维摄入严重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E、钙、锌的摄入量均摄入不足;调查人群超重率为21.6%,肥胖率为11.3%;调查居民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病率分别为40.9%、9.2%、40.6%。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血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45岁及以上、蛋白质供能比高、食盐摄入多、吸烟、饮酒、超重、肥胖、中心型肥胖、睡眠时间不足;糖尿病危险因素包括:脂肪供能比高、谷类摄入量多、食盐摄入量多、吸烟、饮酒、超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老年慢性社区护理中家庭签约服务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90例老年慢性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分别采取家庭签约服务、常规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QOL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结果:护理前两组的QOL评分、Barthel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试验组的QOL评分、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均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老年慢性社区护理中家庭签约服务模式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标签: 慢性病 家庭签约服务 社区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患者的影响。方法:250例老年慢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接收了社区病人。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的依从性行为和生活质量值。结果:观察组的依从性行为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在统计学上显着(p < 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在统计学上显着(p < 0.05)。结论:对老年慢性患者实行社区护理是可行的,有助于提高他们的依从性行为和生活质量。

  • 标签: 社区护理 干预 老年慢性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科医疗模式在社区老年慢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社区2019年1月—2020年12月120例老年慢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受试者根据无规则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管理模式,研究组患者接受全科医疗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慢性知识掌握优良率和健康行为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科医疗模式有助于改善患者慢性管理成效,提高患者慢性认知和健康行为依从性,在社区老年慢性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慢性病 社区 全科医疗模式 知识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在慢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80例慢性患者。通过抽签完成性分为2组,每组分别纳入40例样本。对照组常规干预,观察组社区护理,分组探究干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效果更好,比较P<0.05。结论:慢性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的应用为患者提供了全面的健康管理和支持,改善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社区护理干预 慢性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社区老年慢性患者实施健康管理的效果。方法:于2022.10——2023.08期间选择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登记的老年慢性患者资料共计100例,以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分出常规组、实验组,每组50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日常护理,实验组予以社区健康管理指导,建立观察项目验证不同管理成效,比较两组患者管理依从性、健康认知掌握率。结果:以患者管理依从性对比,实验组高于常规组(P<0.05)。以健康认知掌握率对比,实验组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健康管理服务可有效提高社区老年慢性患者的健康认知,加强管理依从,建议普及应用。

  • 标签: 社区 老年慢性病 健康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社区老年慢性患者防治中接受健康管理的效果。方法:挑选本院2021年1月至 2021 年8月在本社区接受治疗的60例老年慢性患者展开研究,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n=30例)采用常规管理,研究组(n=30例)采用健康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级别知识掌握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疾病治疗知识评分依次为(84.49 5.26)分、(66.13 6.17)分,且研究组患者疾病预防知识水平比对照组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社区慢性防治应用全科医生签约模式的效果。方法 针对本社区在2020年1月-2021年1月接诊的100例社区慢性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研究组及参照组,每组50例,分别接受基于全科医生签约模式的社区护理服务以及常规社区护理服务。统计两组患者的慢性规范管理指标、自我管理能力、疾病了解程度、治疗依从性评分。结果 研究组慢性规范建档率及慢性规范管理率更高,参照组偏低;干预后研究组数据占有优势,评分更高;两组之间各项研究数据统计学检验有意义(P<0.05)。结论 将全科医生签约模式应用于社区慢性防治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同时增强疾病认知度,提高治疗依从性,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社区 慢性病 全科医生签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