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持续护理对恶性肿瘤预期呕吐的影响。该方法包括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住院的80例恶性肿瘤治疗患者,分为观察组和比较组(每组40例,每组定期护理;观察组持续护理;两组中断效应和焦虑(SAS)的比较;抑郁自我评估(SDS)。所得观测组的效率高于比较组(p 0.05);护理前观察组接近SAS,SDS评价比较组(p & gt0. 05).护理后观察组的评分均低于比较组(p .S7-1200可编程控制器。结论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认知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化疗药物引起的应激反应。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恶性肿瘤 预期性恶心呕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骨肿瘤的影像学检查在诊断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能显示肿瘤的准确部位、大小、邻近骨和软组织的改变以及肿瘤的侵犯范围,对多数病例还能判断其为良性、恶性原发性或转移性,这对确定治疗方案和估计预后非常重要。但骨肿的影像学表现具有多样性,恒定的典型征象不多,因而确定骨肿瘤的组织类型仍较困难,有赖于临床、影像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的综合分析,最后还需同病理检查相结合才能确定。

  • 标签: 骨肿瘤 临床 X线检查
  • 简介:摘要2020年发行的第5版WHO骨与软组织肿瘤分册中骨肿瘤分类有一定的改变,笔者就该部分的主要改变作简要的总结和概括,主要归纳为新版中整体骨肿瘤分类的调整、各骨肿瘤的分级和命名、新增/删除的病变、重新归类的病变和已知肿瘤的重新定义等,与2013年发行的第4版进行比较,以帮助读者更快地理解应用新分类的内容,指导临床诊治。

  • 标签: 骨肿瘤 WHO分类 影像诊断
  • 简介:摘要:骨肿瘤患者进入晚期后,将会面临疼痛的折磨,从临床实践来看,予以药物治疗是缓解疼痛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根据其实际情况展开护理也很有必要。本文从晚期骨肿瘤患者角度出发,针对居家疼痛护理的相关内容展开分析,供大家参考。

  • 标签: 骨肿瘤 晚期 居家疼痛护理
  • 简介:摘要:骨肿瘤作为恶性疾病,对医护人员提出巨大挑战。精准护理作为个性化护理的新理念,为改善骨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开辟全新途径。通过精准护理,可以更好地根据患者的个体特征、病情变化及治疗反应调整护理方案,以实现更精确、高效、个性化的护理,从而提升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骨肿瘤患者 精准护理方案 恶性疾病
  • 简介:摘要:骨肿瘤作为恶性疾病,对医护人员提出巨大挑战。精准护理作为个性化护理的新理念,为改善骨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开辟全新途径。通过精准护理,可以更好地根据患者的个体特征、病情变化及治疗反应调整护理方案,以实现更精确、高效、个性化的护理,从而提升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骨肿瘤患者 精准护理方案 恶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型人工膝关节假体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的效果、并发症及患者生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4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行肿瘤型膝关节假体置换术的47例患者资料,其中男性21例,女性26例,中位年龄21岁(7~70岁);骨肉瘤39例,软骨肉瘤3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2例,骨巨细胞瘤2例,纤维肉瘤1例;肿瘤位于股骨远端者35例,胫骨近端者12例。骨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术前均行2个疗程化疗,术后均行4~6个疗程化疗。收集资料包括患者生存时间、假体生存时间和并发症、肢体功能、肿瘤复发、肺转移等。结果患者中位随访25个月(5~102个月)。患者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5.74%、71.29%、58.06%,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6.42%、55.49%、50.86%。10例(21.28%)患者术后3年内出现了肿瘤局部复发,其中8例为软组织肿瘤复发,行肿瘤再切除,其余2例行截肢术;15例(31.91%)发生肺转移。假体5年总生存率为82.33%,其中股骨远端肿瘤患者的假体5年总生存率高于胫骨近端患者(86.96%比75.00%,P=0.338);3例(6.38%)出现假体感染,1例(2.13%)假体松动后翻修,1例(2.13%)假体断裂后翻修。患者末次随访时国际骨与软组织肿瘤协会(MSTS)评分中位数(P25,P75)为21分(15分,24分),优良率为61.70%(29/47)。胫骨近端肿瘤患者伸膝延迟发生率高于股骨远端肿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3.33%(4/12)比2.86%(1/35),P=0.016]。结论肿瘤型人工膝关节假体置换术能够有效治疗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可保持满意的肢体功能和生存率,但术后相关并发症可导致保肢失败,需通过规范的放化疗、广泛严格的肿瘤切除及适当的康复锻炼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膝关节,人工 骨肿瘤 关节成形术,置换,膝 手术后并发症 预后
  • 简介:摘要弥漫性恶腹膜间皮瘤是原发于腹膜间皮细胞的罕见恶性肿瘤。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组织病理学为诊断金标准。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为标准治疗,一线化疗方案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术后需定期随访,前2年每3个月检查1次,术后3~5年每6个月检查1次,此后每年检查1次,至术后15年。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肿瘤细胞减灭程度等与预后相关。

  • 标签: 间皮瘤 腹膜肿瘤 肿瘤细胞减灭术 腹腔热灌注化疗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恶性疟疾的护理方法,总结其护理经验。方法按循证护理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消毒隔离、发热护理、口腔护理、黑尿热期的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结果经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患者好转出院;护理人员对恶性疟疾的临床护理经验有了一定的掌握和积累。结论运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对恶性疟疾患者进行科学的护理,是保证恶性疟疾治疗成功和保证护理质量的关键。

  • 标签: 恶性疟疾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颞下咽旁间隙原发性肿瘤 CT、 MRI影像学特点方法:选取 2017年 1月 -2018年 2月我院收治的 67例颞下咽旁间隙原发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进行 CT、 MRI影像学检查,并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67例患者中,良性肿瘤占比 71.64%,其中以涎腺源性肿瘤、神经鞘瘤最多;恶性肿瘤占比 28.36%,其中以腺样囊性癌、恶性淋巴瘤等最多。结论: CT/MRI影像学检查,有助于了解颞下咽旁间隙原发性肿瘤患者的肿瘤位置、大小、形态及病情等情况,有助于为患者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颞下咽旁间隙原发性肿瘤 CT MRI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阑尾肿瘤发生腹膜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9年1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就诊的71例原发性阑尾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原发性阑尾肿瘤腹膜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71例患者中,腹膜转移(腹膜转移组)33例,无腹膜转移(无腹膜转移组)38例。腹膜转移组患者术前癌胚抗原(CEA)升高21例,无腹膜转移组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腹膜转移组术前糖类抗原199升高16例,无腹膜转移组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腹膜转移组病理类型为腺癌(包括黏液腺癌和结肠型腺癌)30例,无腹膜转移组1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腹膜转移组淋巴结转移12例,无腹膜转移组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术前CEA升高、病理类型为腺癌为阑尾肿瘤发生腹膜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原发性阑尾肿瘤发生腹膜转移的概率高且预后差,术前CEA升高、病理类型为腺癌的阑尾肿瘤更有可能发生腹膜转移。

  • 标签: 原发性阑尾肿瘤 阑尾腺癌 腹膜转移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阑尾肿瘤发生腹膜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9年1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就诊的71例原发性阑尾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原发性阑尾肿瘤腹膜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71例患者中,腹膜转移(腹膜转移组)33例,无腹膜转移(无腹膜转移组)38例。腹膜转移组患者术前癌胚抗原(CEA)升高21例,无腹膜转移组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腹膜转移组术前糖类抗原199升高16例,无腹膜转移组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腹膜转移组病理类型为腺癌(包括黏液腺癌和结肠型腺癌)30例,无腹膜转移组1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腹膜转移组淋巴结转移12例,无腹膜转移组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术前CEA升高、病理类型为腺癌为阑尾肿瘤发生腹膜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原发性阑尾肿瘤发生腹膜转移的概率高且预后差,术前CEA升高、病理类型为腺癌的阑尾肿瘤更有可能发生腹膜转移。

  • 标签: 原发性阑尾肿瘤 阑尾腺癌 腹膜转移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乳腺癌早期保乳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8例原发性乳腺癌I、II期患者符合保乳手术治疗标准,均行保乳手术治疗,术后给予放疗、化疗并定期随访,评定乳房外形情况。结果随访时间36个月,无乳腺癌复发及远处转移患者,无死亡患者。患侧乳房评估优10例,良7例,差1例,优良率94.44%。结论原发性乳腺癌患者早期保乳手术治疗临床效果较好,乳房美容效果良好,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原发性乳腺癌 早期 保乳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脊液分流术治疗原发性颅内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原发性颅内肿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脑脊液分流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脑脊液分流术治疗原发性颅内肿瘤的临床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脑脊液分流术 原发性颅内肿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α-L-岩藻糖苷酶(AFU)、甲胎蛋白、糖类抗原CA125、CA199、CA153联合检测诊断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70例原发性肝癌70例对照(其中20例肝硬化,20例良性肝血管瘤,30例健康者)的血清AFU,AFP,CA125,CA199,CA153。结果原发性肝癌AFU,AFP,CA125,CA153.CA199指标与良性肝血管瘤、肝硬化、健康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AFU,AFP,CA125,CA199,CA153对原发性肝癌具有诊断价值,可以提高肝癌的阳性检测率和准确性。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AFU AFP CA125 CA199 CA153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原发性前纵隔肿瘤的外科诊疗经验,评价其近中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我们近10年来收治的205例原发性前纵隔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动态随访和生存期分析。结果手术治疗188例患者,其中胸腺瘤82例,胸骨后甲状腺肿32例,生殖细胞瘤28例,淋巴瘤8例,其他38例。其中完全性切除手术(R0)173例,大体完全性切除手术(R1)5例,部分切除手术(R2)10例。术前初步诊断符合率93.7%。我们成功对其中152例患者分别进行了1-10年的随访,1年、3年、5年和10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9%(152例)、95%(109例)、91%(86例)、79%(27例)。结论完善的术前诊断有助于个体化处理前纵隔肿瘤,对于适合手术治疗的病例,术中应尽可能行完全性切除。基于合理的治疗方案,原发性前纵隔肿瘤的总体预后良好。

  • 标签: 前纵隔肿瘤 术前诊断 完全性切除 生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