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外伤患者实施伤情分析搭配围术期护理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取本院20196~20206月期间收治的外伤患者共计150例,根据实施围术期护理前后划分对照组、观察组,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视力恢复水平以及围术期综合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对比。结果通过研究对比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经过围术期护理后视力恢复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经过围术期综合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较高(P0.05)。外伤患者实施伤情分析搭配围术期护理,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康复水平,有助于患者恢复视力同时提升满意度水平,促进护患和谐。

  • 标签: 眼外伤患者 伤情分析 围术期护理
  • 简介:前房积血、虹膜根部断离、晶体脱位、房角后退、球内异物等眼前节的损伤可以导致视力下降甚至致盲.因此,细致周密的检查对于保护眼外伤患者视力极为重要.由于外伤后常伴有屈光间质不清、低眼压等,仅凭临床常规检查往往不能明确诊断.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biomicroscopy,UBM)是通过高频超声(50~100MHz)对眼前节5mm深度组织结构进行扫描,获得任何子午切面的高分辨率、高清晰度的图像,同时对眼前节的许多结构作出定量分析的一种非侵人性的检查方法.即使在屈光间质混浊的情况下亦可以对角膜、巩膜、前房角、虹膜睫状体、周边脉络膜以及前部玻璃体进行详细的检查,且UBM可以发现CT及超声难以发现的组织结构变化和微小异物,因此利用UBM对外伤眼检查极为重要.

  • 标签: 超声生物显微镜 机械性眼外伤 组织结构变化 屈光间质混浊 虹膜根部断离 视力下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联合针刺结合治疗外伤肌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刺联合中药汤剂治疗外伤外肌麻痹41例。结果痊愈34例,占82.9%;好转5例,占12.2%;无效2例,占4.9%。有效率为95.1%。结论内服中药联合针刺治疗外伤外肌麻痹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 标签: 针刺中药外伤性眼外肌麻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放性外伤玻璃体手术的时机。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开放性外伤患者100例(100),按受伤后至手术的时间分为两组。对照组在伤后10~14天行玻璃体手术,研究组为伤后早期(2~4天)行玻璃体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情况。随访3个月。结果研究组的总治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76.0%(χ2=8.306,P=0.000)。研究组术后继发性青光发生率为2.0%、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发生率为4.0%,硅油依赖发生率为2.0%,玻璃体再积血率为0,均低于对照组相应的16.0%、22.0%、14.0%及12.0%,各参数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983,7.162,4.891,6.383,P=0.011,0.010,0.000,0.021)。结论开放性外伤伤后早期行玻璃体手术,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发生。

  • 标签: 外伤,眼,开放性 手术,玻璃体 效果,治疗 时机,手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左氧氟沙星应用于外伤围术期中预防患者感染的效果。方法:病例选择在2019.01-2021.03时间内,在本院行外伤手术治疗的7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为非开放性外伤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作2组。在常规组中30例患者经静脉注射左氧氟沙星,在实验组中40例患者经局部滴入左氧氟沙星,统计并比较2组应用价值。结果:2组治疗前细菌培养结果存在差异,x2=6.300(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x2=5.143(P<0.05)。结论:以静脉滴注与单纯以左氧氟沙星药物滴,均能够起到有效预防感染效果,但相较于静脉注射,以局部滴方式可降低患者对药物应用剂量的同时,还能减少其发生不良反应,适宜推广。

  • 标签: 眼外伤 手术 左氧氟沙星 感染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外伤患者伤情,探讨外伤的手术护理程序。方法-82例外伤患者予以眼科体检,发放问卷调查表,了解患者的伤情,对外伤性质进行分类;对患者实施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围术期护理,建立外伤围术期护理程序,评估护理绩效。结果-外伤患者以男性中青年为主,常发生于工厂及公共场所,单眼受伤者居多;机械性外伤占绝大多数,其中多为锐器伤;治疗及护理后视力恢复到0.3以上者达65例(79.26%),无光感者降至9例(10.97%),治疗前后均有非常明显的差别(P值分别小于0.01及0.05)。结论-机械性外伤是导致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实施围术期护理是外伤患者康复的重要保障。

  • 标签: 眼外伤患者 伤情分析 视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理查房在眼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108例外伤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护理查房,比较两组心理状态、并发症发生情况,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AS和SDS评分分别为(26.12±5.68)、(24.42±5.92),对照组患者SAS和SDS评分(35.38±6.92)、(34.38±6.87),两组心理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7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8.52%;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为53(95.15%),对照组为33(61.1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查房应用于外伤手术患者,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利于护患关系的建立,具有一定的护理价值。

  • 标签: []  护理查房   眼外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眼科护理中常见外伤的急救处理与康复护理。方法:通过随机取样法,选择了50例外伤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不同的护理方案。对照组接受常规眼科护理,实验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眼底针刺疗法。观察指标包括疼痛缓解情况、视力恢复情况和患者满意度。结果:结果显示,实验组在疼痛缓解情况、视力恢复情况和患者满意度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较低,视力恢复较好,并且对治疗效果和康复护理更为满意。统计学分析结果也证实了这种差异的显著性。结论:综上所述,眼底针刺疗法在外伤的急救处理与康复护理中具有积极的影响,能够提高疼痛缓解情况、视力恢复情况和患者满意度。

  • 标签: 眼科护理,眼外伤,急救处理,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伴有颅脑外伤的开放性外伤患者Ⅱ期玻璃体切除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的颅脑外伤合并开放性外伤行Ⅱ期玻璃体切除手术32例(32只)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20~70(43.2±14.0)岁。术前视力无光感~手动。开放性外伤类型包括:眼球穿孔伤6例,眼球破裂伤26例。12例于伤后10~14 d行玻璃体手术,20例于受伤2周后待脑脊液漏好转行玻璃体手术。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患者一段情况、视力、视网膜复位情况及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下顺利完成玻璃体切除手术,其中28例(87.50%)行玻璃体硅油填充,术后随访颅脑外伤病情无恶化。术后视力提高20只(62.50%),视力不变12只(37.50%)。术后12个月,硅油取出视网膜复位24只(75.00%)。视网膜脱离复发8只(25.00%),均再次行硅油填充成功复位视网膜。结论颅脑外伤合并开放性外伤患者,在围手术期积极控制全身病情及脑脊液漏后,可以顺利进行Ⅱ期玻璃体切除手术并挽救一定的视功能。

  • 标签: 眼损伤,穿透性 玻璃体切除术 视力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微吧3D视觉健康训练系统对儿童弱视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应用微吧3D视觉健康训练系统进行治疗的弱视患儿26例47,按照弱视类型分别设置训练方案和内容进行训练,定期检查并对比视力及视功能变化。结果使用微吧治疗儿童弱视视力进步明显,有效提高双眼视功能。结论微吧3D视觉健康训练系统对儿童弱视矫治效果明显,显著提高双眼视功能,为弱视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有效的便携途径。

  • 标签: 弱视 治疗 微眼吧 双眼视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究使用干眼药物治疗儿童的诊治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在笔者所在医院确诊为干并选择在本院接受长期治疗的儿童患者60名。将这些干儿童分为水液缺乏型干,脂质缺乏型干和其他类型干,对不同干类型的干儿童进行复查,对检测的结果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0天后,对不同干类型的干儿童进行复查,发现所有的干儿童的临床症状相比于治疗之前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泪液分泌试验各项指标的结果也都达标。结论根据干儿童的不同患病类型选用不同的诊治方案,治疗效果良好,并且在治疗期间没有发生不良反应1。

  • 标签: 干眼儿童 水液缺乏型干眼 脂质缺乏型干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检查分析评估近视未矫正儿童表异常。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选取于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眼科体检且首次发现近视的30例(60儿童患者为观察组,裸视力正常儿童30例(60)为对照组,通过裂隙灯显微镜眼前节检查评估2组间的表和睑板腺功能状况差异。使用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评估观察组表参数间的相关性,使用秩和检验比较2组间的差异。结果:2组间年龄、性别组成和泪液分泌试验(SⅠT)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间睑板腺开口状况(Z=-4.08,P<0.001)及分泌物性状评分(Z=-2.99,P=0.003)、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Z=-2.65,P=0.008)、泪膜破裂时间(BUT) (Z=-7.09,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BUT值与睑板腺开口形态、分泌性状评分及Marx线位置评分呈负相关性(rs=-0.501,P<0.001;rs=-0.400,P=0.002;rs=-0.557,P<0.001),而FL评分与睑板腺分泌性状评分、Marx线位置评分无相关性,与睑板腺开口形态评分呈弱正相关性(rs=0.332,P=0.012)。结论:近视未矫正儿童可能是睑板腺功能异常的高发人群,同时也是睑板腺功能障碍发病的危险群体。

  • 标签: 近视未矫正 儿童 眼表异常 睑板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学龄前儿童保健的模式。方法随机选取我市城区幼儿园3932例学龄前儿童(3-6岁)作为本次筛查对象,采用手持自动验光仪筛查儿童的双眼屈光状态,应该重点、详细检查可疑者眼部,医院和幼儿园应该分别保存筛查结果,而且应该调查相关的保健因素。结果本组患儿中男性2050例,占到52.1%,女性1882例,占到47.9%。其中478例属于屈光异(12.2%),91例属于弱视(2.3%),8例属于先天性眼病(0.2%)。其中男性、女性异常分别为257例(12.5%)、229例(12.2%)。男性、女性异常率差异对比并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不同年龄组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早诊断、及早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可有效降低儿童弱视率,因此做好早期儿童眼部筛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医院——幼儿园——家庭一体化保模式是一种有效可行的保模式。

  • 标签: 学龄前儿童 眼保模式
  • 作者: 苏娱,徐敏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5
  • 出处:《系统医学》2023年第16期
  • 机构:安徽省儿童医院,安徽合肥 233014
  • 简介:目的:分析眼科门诊进行儿童的诊治方法。方法:选择本院眼科门诊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录的45例干眼病患儿,根据其疾病类型,给予针对性治疗。统计并对比45例患儿治疗前后的临床检查结果。结果:45例患儿的药物治疗有效率为91.11%,治疗后的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的试纸浸润长度、泪河高度均高于治疗前,睑板腺功能检测(MGD)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结合干眼病患儿疾病类型实施针对性治疗,能获取良好治疗效果,促进患儿眼部功能的恢复。

  • 标签: 泪膜破裂时间;儿童干眼;眼科门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