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激光扫描技术又被称为实景复制技术,是测绘领域继GPS技术之后的一次技术革命。它突破了传统的单点测量方法,具有高效率、高精度的独特优势.激光扫描技术能够提供扫描物体表面的点云数据,因此可以用于获取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数字地形模型。

  • 标签: 建筑 测绘 三维激光 扫描
  • 简介:地面激光扫描仪可以获取目标表面密集高精度离散的点云数据,摄影测量可以获取目标表面丰富高质量连续的纹理影像数据,将地面激光扫描仪点云和近景数码影像进行有机融合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提出了一种通过基于激光点云强度图像和数码影像自动配准来实现两种异源数据间的精确融合.其中,针对异源数据成像模型不同的问题,将点云数据严格地转换为相机中心投影方式的强度影像;在点云强度图像和数码影像间特征点的提取与匹配过程中,采用了由粗到精的稳健策略;根据高精度的匹配点利用空间后方交会获取相机的准确外方位元素,恢复图像在摄影瞬间相对点云目标的位置和姿态.实验证明,该方法可实现地面激光点云数据与近景数码影像的有机融合.

  • 标签: 地面激光 数码影像 配准方法 强度图像
  • 简介:目的探讨自主研制的穿刺定位引导器在CT定位下经皮肺小结节穿刺活检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配对法对比研究,将66例肺小结节分为常规穿刺组和引导器组。引导器组CT平扫确定穿刺点、进针角度、结节距皮肤的深度后,在引导器的引导下将穿刺针穿到肺结节处,之后沿穿刺针穿入外套管针,退出穿刺针,活检针从外套管针进入到达结节表面活检。比较2组一次穿刺达预定位置率、穿刺过程CT扫描次数、穿刺操作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常规穿刺组一次穿刺达预定位置率明显低于引导器组[36.4%(12/33)vs.93.9%(31/33),χ^2=24.091,P=0.000],穿刺过程中CT扫描次数明显长于引导器组[(4.0±0.8)次vs.(3.1±0.3)次,t=6.051,P=0.000],穿刺操作时间明显长于引导器组[(36.9±10.6)minvs.(22.8±6.6)min,t=6.487,P=0.000],2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18.2%(6/33)vs.6.1%(2/33),χ^2=1.280,P=0.258]。结论穿刺定位引导器可使经皮肺穿刺活检更加精确,减少创伤,缩短操作时间。

  • 标签: 定位 引导 三维 经皮肺穿刺 肺结节
  • 简介:本文结合目前应用型高校转型中存在的教学导向问题,就系统工程的课程模式和授课内容展开分析,通过引入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出对学生创新思维方式培养的理论体系,以期提高系统工程课程教学的创新性、实用性。

  • 标签: 系统工程 案例教学法 创新
  • 简介:摘要我国水资源总量很大,但人均占有量不足,尤其是淡水资源出现危机。因此,合理开发、节约利用和有效保护水资源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城市小区人口密集,用水量大而集中。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不仅污染环境,而且还危及到子孙后代的生存;天然降水如不及时排泄,也会困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相反,如果对污水进行适当的处理,便可变废为宝,造福人类。小区排水是否科学可靠,直接影响到建筑环境质量,人们的生活质量。可见,排水系统设施的完善,是优化人居环境必不可少的一环。本文将从室外排水系统的组成及施工科技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

  • 标签: 室外排水系统 施工技术管理
  • 简介:摘要高层建筑的特点是建筑面积大,并且电梯多、水泵多、消防设备多,一旦被雷电袭击或起火,损失将很严重,救助也很困难,所以高层建筑的防雷系统的可靠与否极为重要。本文结合防雷工程的相关理论,主要分析了高层建筑防雷系统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要点,旨在为提高防雷系统施工质量提供参考。

  • 标签: 高层建筑 防雷系统 施工质量 控制
  • 简介:摘要安全系统工程在对诸多行业防范和处理风险问题都十分重要,电力企业作为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属性,其在电力生产和运输过程中的安全稳定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由于电力行业发电、输电、用电本身就是一项十分复杂和综合的工程,且危险系数较高,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将会给电力工作者、电网的正常运转及所涉及到的企业和居民用户带来极大的不便,甚至还会出现安全隐患。

  • 标签: 安全系统工程 电力风险控制 策略
  • 简介: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应用,能够使供电质量大大提高,降低电能消耗量,并且延长电力设备的使用寿命,节约电力成本。因此,电力部门要重视对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保证供电的可靠性,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供电系统工程 配电自动化 应用
  • 简介:摘要电网规划对电力系统工程造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电力系统工程建设日趋频繁的今天,要想保证电力工程造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应在明确电网规划作用、原则的基础上,从电网规划的市场化引导,电网规划步骤、方法的完善,电力系统工程造价限额设计和全过程监控等方面入手加以优化,以此推动我国电力系统工程的发展,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标签: 电网规划 电力系统 工程造价 影响
  • 简介:本文在对国外重点行业重点领域MBSE研究与应用进行探索与分析的基础上,从其本土化角度出发,结合国内中航工业集团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的应用实践情况,对国内MBSE可能面临的困难与挑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并对国内MBSE的发展与推广工作给出了针对性建议。

  • 标签: 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 应用实践 困难与挑战
  • 简介:摘要所谓智能建筑中的弱电工程,主要是指以建筑设施为平台,并配置各种各样的功能系统,从而提供给人们一个便利、舒适、高效的空间,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弱电项目大量运用于智能建筑之中,并由于种类繁多而需协作施工的特性,由于其居于整个项目管理中的最后环节,因此,智能建筑中的弱电工程存在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

  • 标签: 智能建筑 弱电系统 设计 施工 问题
  • 简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供给体系质量效率提升方针,体现了经济工作和宏观调控新思维。从理论上说需求是原生动力,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创新都发生在供给侧。现实经济并非通过“完全竞争”自动实现结构优化,

  • 标签: 结构性改革 供给 系统工程 贾康 经济工作 效率提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适形放疗与同步化疗食管癌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转上级医院放疗收治的食管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适形放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适形放疗联合同步化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急性放射性气管炎、放射性气管炎、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适形放疗联合同步化疗治疗食管癌的效果比单一使用适形放疗的效果好,可以提高临床的治疗有效率,但不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三维适形放疗 同步化疗 食管癌 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择于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产妇124例,将她们按照随机数表均分为实验组与参考组,各组人数为62例,在所有生产后的6至12周进行超声检查,主要检查产妇是否存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而检查方式为实验组产妇采用超声诊断,而参考组则采用二超声诊断,对比各组方法的疾病检出率。结果在本次研究中,二超声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的阳性检出例数为43例,检出率为69.35%;而超声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的阳性检出率为57例。检出率为91.36%。以上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明显,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二超声,超声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检出率更高,因而值得在临床推广与运用。

  • 标签: 三维超声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诊断检出 分析与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适形调强放疗技术在宫颈癌根治性放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48例宫颈癌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所有患者都给予宫颈癌根治术,术后观察组给予适形调强放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放疗,放疗观察周期为3个月。结果所有患者都完成手术与放疗,观察组放疗期间的皮肤损伤、胃肠道反应、放射性膀胱炎、血液系统异常等毒副反应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随访至今,观察组的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适形调强放疗技术在宫颈癌根治性放疗中的应用可减少正常组织的受照体积和剂量,减少毒副反应的发生,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 标签: 三维适形调强放疗 宫颈癌 毒副反应
  • 简介:摘要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目前,地理信息系统的建模和可视化成了当前国内外研究的一个前沿课题。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建立在地理图形基础上的信息管理系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已成为中国未来城市交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也是GIS应用的一个新领域。因此,“数字轨道交通”的研究己经成为当前的大趋势,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轨道交通基础地理信息管理是“数字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模型的可视化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GIS 技术 数字轨道交通 三维可视化
  • 简介:心血管病临床教学的着眼点在于学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采用集传统教学模式、过程启发式教学模式和探究式教学模式为一体的“式”教学,其目的是通过医学生的自主学习、以问题为引导的对临床病例的剖析、探究、归纳和总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临床技能和临床逻辑思维,提高临床创新能力。以“式”教学方法作为理论知识学习与临床实践的桥梁,无疑可促使医学生更快地适应临床工作的挑战。

  • 标签: 心血管病 三维式教学 临床教学
  • 简介:摘要可视化主要应用于显示描述并理解地下及地面众多地质现象特征的工具之一,它被广泛应用在地质和地球物理学的各个领域。可视化是描绘并理解模型的手段之一,也是体现数据的具体形式之一。输电线路的建设选线特别需要遥感可视化技术,勘测人员可以直接在电脑或移动设备中观看地面模型,如此一来就能给实际工作带来很大便利。

  • 标签: 输电线路 遥感三维可视化 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