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管理模式在急危重患者院前急救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按照霍尔结构模式理论,建立护理管理模式,逻辑培养院前急救护士的批判性思维,改善急危重患者院前急救护理逻辑思维。时间加强院前急救护理时间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知识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知识的培训,提高整体护理水平。院前急救中运用护理管理模式,持续改进质量结果,法护理培训后,院前急救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大幅提高,急救意识增强,反应能力加快,医、护、驾配合更协调。患者急救成功率前后由81.02%提高到87.62%,患者满意度由81.98%提高到92.85%。结论护理管理模式保障院前急救护理流程顺利开展,提升了院前急救护理水平、急救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运用。

  • 标签: 院前急救 危急重患者 三维法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重建成像在骨关节外伤中的应用。方法研究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80例骨关节外伤患者,通过X线平片、CT扫描显像,而后通过实验室做重建成像处理,分析其检查应用效果。结果常规上肢骨折中,肩关节盂与肩胛骨骨折可以通过CT与成像显像,X线成像不明显,而肩关节脱位通过3D显像更清楚;骨盆骨折中,种显像技术均可以保证清晰准确度,但是3D技术清晰与准确度更高;髋臼骨折中,成像更清晰,同时椎管内碎骨片与小关节骨折,成像更清晰。结论在骨关节外伤的影像诊断中,CT与X线均有一定使用效果,但是成像技术会更清晰准确的明确骨折的实际状态,以便临床治疗获取有力数据。

  • 标签: CT X线 三维成像 骨关节外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多普勒能量成像(3D-CPA)及其定量参数变化的规律。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就诊,经病理穿刺活检,确诊为乳腺癌需行新辅助化疗并接收手术治疗的30例患者,在新辅助化疗前后行超声检查,应用3D-CPA对新辅助化疗前所获得的定量分析参数和新辅助化疗后所获得的定量分析参考数进行观察。结果新辅助化疗前30例MG(26.73±8.34)MP(22.41±5.63),R(0.15±0.03)VFI(1.24±0.85)4项检测参数均较对新辅助化疗后30例MG(24.12±6.41)MP(20.15±3.62)R(0.02±0.01),VFI(1.18±0.26)明显减低(P﹤0.05)。结论3D-CPA可以定性定量研究乳腺癌的血流情况,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三维超声检查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VOCAL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计算机塑形钛金属板在颅骨缺损修复治疗中的使用方法以及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到2015年7月颅骨缺损患者资料20例,20例患者全部在颅骨缺损60天到180天之内实施颅骨缺损修复手术,修补材料全部使用钛网,手术之前通过螺旋CT进行薄层扫描,使用计算机实施颅骨重建,获得和患者头颅逼真的模型,之后对患者缺损部位设计完全吻合的修复体。结果20例患者手术之后切口全部一期愈合,切口局部没有出现红肿现象,外观无畸形,患者头颅对称,治疗效果良好。结论针对颅骨缺损患者手术中采取计算机塑形钛金属板进行修复,吻合精度相对比较高,手术时间段,手术操作简单,手术过程中不需要塑形,手术之后固定稳固,外观形态理想,比较符合美容和生理机能要求,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颅骨缺损 计算机 三维塑形钛金属板 治疗效果
  • 作者: 杨金生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16-12-22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16年第12期
  • 机构:[摘要]目的:探究胫骨平台骨折分型中CT三维重建影像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别通过两种方式进行诊断,即X线片与CT三维重建影像技术,对比胫骨平台骨折分型诊断结果。结果:CT三维重建组的诊断正确率为100%,X线组诊断正确率为83.75%,CT三维重建组诊断正确率明显高于X线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诊断胫骨平台骨折时,采用CT三维重建影像技术,准确度高,便于骨折分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 简介:1工程概况站址位于萍乡市芦溪县芦溪镇柳江村,系统落点合理,该站的建设满足萍乡电厂的外送需求,对加强萍乡地区的供电可靠性具有重要的作用。站址地处丘陵岗地,地势起伏较大,根据系统规划要求,220kV布置在北面,朝北出线;110kV布置在南面,朝南出线;主变及10kV布置在站址的中间。进站大门设置在西面,从西面进站。

  • 标签: 地势起伏 三维数字化 芦溪县 供电可靠性 工艺系统 主变
  • 简介:摘要首次将ReStationForWindpower风机基础配筋模块应用于海上风电,经测试软件基本满足海上高桩承台基础的配筋要求,但软件依然有很大改进余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适形放疗(3DCRT)与常规放疗(CRT)在治疗宫颈癌术后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57例Ia期至IIa期根治性宫颈癌术后患者,A组为适形放疗(3DCRT)组30例,B组为常规放疗(CRT)组27例,将两组治疗疗效、放射治疗并发症进行对比。结果两组1、2年总生存率及肿瘤局部控制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A组在直肠、膀胱近期、远期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B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术后适形放疗与常规照射放疗临床疗效相似,但适形放疗并发症发生率低,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宫颈癌术后 三维适形放疗 常规放疗
  • 简介:近年来,实时超声心动图(RT3DE)取得了革命性的发展.许多研究已证明RT3DE可实时采集、快速成像、同步显示二尖瓣的立体解剖结构,尤其是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不受患者体位、肺内气体等因素影响,对二尖瓣立体结构的显示明显优于二TEE[1].目前,RT3DE已成为指导二尖瓣外科手术及导管介入治疗的首选影像学检查[2].

  • 标签: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二尖瓣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形态 导管介入治疗 立体结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适型超分割放射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64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把64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分割放射治疗,观察组实施适型超分割放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病灶缓解率90.6%,对照组病灶缓解率71.9%,观察组病灶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观察组放射性损伤发生率为31.3%,对照组放射性损伤发生率为53.1%,观察组放射性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应用适型超分割放射治疗临床治疗效果理想,可以保持肿瘤周围正常的组织细胞,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三维适型超分割放射 食管癌 观察
  • 简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是人类文明史上重要的文化现象,它们结合的历时演进、共时发展和未来走向必然成为多方关注的焦点。它们的历史性结合,推进了中国主导意识形态的更替和主流文化的更新,改写了中国的历史命运。它们在共时发展中冲突碰撞、整合超越,诞生了新的理论话语体系。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它们的结合不仅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也将为世界文明作出独特贡献。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 结合 意识形态
  • 简介:摘要目的对适形放疗联合双膦酸盐治疗骨转移癌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46例骨转移癌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局部适形放疗,每次2.0Gy,5次/周,DT40Gy/20次。同时静脉滴注双磷酸盐,每28d为1次,连续2次以上。结果治疗后,止痛治疗效果中,显效13例,有效3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5%(44/46)。所有治疗有效患者止痛起效于放疗后5d内,疼痛得到缓解的持续时间可达9-23周,中位时间大约在16周。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超过2级的晚期放射性损伤。结论适形放疗联合双膦酸盐对骨转移癌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骨转移疼痛,且未见严重晚期放射性损伤,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三维适形放疗 双膦酸盐 骨转移癌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胰腺癌介入化疗和适形放疗后的护理经验。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1月我院胰腺癌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是介入化疗联合适形放疗,治疗后进行护理,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护理期间2例患者消化道出血,4例患者发生放射性皮肤炎,3例患者血小板数量异常,5例患者厌食;所有患者经过对症治疗症状缓解消失。结论介入化疗加适形放疗治疗胰腺癌,术前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心理护理,增强患者信心,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术后护理时,对症处理治疗后的副作用,保证患者营养摄入,帮助患者治疗后快速恢复。

  • 标签: 胰腺癌 介入化疗 三维适形放疗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逐渐进入了测量数字化的时代,而且二测量逐渐被形式所代替,其中直观的测量特点是二不能比拟的。随着技术的广泛应用,很多先进的测量仪器也随之发展起来,而且在测量装置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是继GPS技术之后又一项伟大的测量技术。本文对激光扫描仪的测量方法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 标签: 三维激光扫描仪 测量方法 发展前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的骨重建在肋骨及肋软骨损伤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胸部外伤患者5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法(SSD)、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进行重建,并与胸部平片进行对比。结果51例胸部外伤患者中,肋骨骨折47例,肋软骨骨折2例。MPR灵敏度(89.6%)和特异度(95.3%)最高,阳性预测值为96.4%,阴性预测值为78.6%,要高于CPR、VR、SSD、MIP,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肋骨及肋软骨损伤,可提供更准确、清晰的影像信息,对明确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 肋骨损伤 肋软骨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和MRI图像融合在颅内肿瘤适形放疗中的应用。方法以我院我院收治的38例颅内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自制的适宜GE1.5T头部线圈的泡沫固定枕,在XIO放疗计划系统工作站将CT和MRI图像进行融合,勾画肿瘤靶区(GTV),并对靶区进行适形放疗,观察CT和MRI图像融合定位的准确度。结果本组38例患者病变部位均能在CT和MRI图像融合中清楚显示,CT扫描患者最小体积、最大体积及平均靶区体积均明显小于CT和MRI图像融合显示结果(P<0.05)。结论利用自制泡沫枕将CT和MRI图像融合明显优于CT和MRI单独使用,可为颅内肿瘤适形放疗提供较为精确的肿瘤靶区,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颅内肿瘤 自制泡沫固定枕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三维适形放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3-DTVS)评价子宫内膜癌(EC)肌层浸润深度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I期EC患者102例,术前1w经3-DTVS检查,回顾性分析3-DTVS的声象图特征,评价子宫肌层的浸润深度,并与术后病理组织学结果进行对照。结果与术后病理组织学结果对照,3-DTVS评估Ia-Ic肌层侵犯深度的符合率分别为85.71%、82.35%和86.67%,总体符合率为84.31%(86/102)。结论3-DTVS术前评估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的准确度较高,为临床选择术式和评估预后提供客观依据。

  • 标签: 经阴道三维超声 子宫内膜癌 肌层 浸润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