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1 个结果
  • 简介:背景:随着幽门螺杆菌(Hp)耐药率的上升及其所导致的标准三联疗法根除率的下降,铋剂四联方案成为我国最新共识推荐的Hp感染根除治疗方案。目的:评价各共识推荐铋剂四联方案的根除治疗效果,为高效、价廉的根除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检索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纳入我国2011-2013年间公开发表,采用共识推荐的铋剂四联方案根除Hp感染的临床试验类文献。提取文献资料,根据Graham等提出的Hp根除率分级系统,对根除率进行分析。结果:共166篇文献入选,包括Hp感染根除试验192项。在全国范围内,含阿莫西林方案的根除率大部分可以接受,其中PAFB(PPI+阿莫西林+呋喃唑酮+铋剂)方案取得优异根除率(≥95%)的可能性最高。在华东和中南地区,相应的适宜根除治疗方案分别为PACB(PPI+阿莫西林+克拉霉素+铋剂)和PAFB方案。适宜疗程为14d。结论:在各共识推荐铋剂四联方案中,PAFB方案具有明显的效益和成本优势。在全国范围内,非阿莫西林过敏个体行Hp感染根除治疗宜优先选用PAFB方案,建议疗程为14d。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根除治疗 共识意见 文献检索 呋喃唑酮
  • 简介:2008年欧洲抗生素耐药监测系统(EuropeanAntimicrobialResistaneeSurveillanceSystem,EARSS)的24个参与国,MRSA比率仍超过10%;其中11个国家超过25%。而且,越来越多的数据显示,MRSA感染患者预后较MSSA感染患者差。严重医院MRSA感染,如菌血症、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pneumonia,HAP)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VAP)的病死率和并发症风险尤其高。对于这类感染的最佳治疗仍然是一项挑战。

  • 标签: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严重感染 PNEUMONIA 医院获得性肺炎 MRSA感染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简介:目的:应用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模型,探讨ω-3脂肪酸预处理对其保护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HIRI组)及缺血再灌注前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PUFAs)预处理组(ω组),建立大鼠HIRI模型,予缺血60min,恢复血流后再灌注1h和6h后取材。各组分别于再灌注末抽取静脉血、处死大鼠,收集肝组织。观察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含量;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肝组织中核转录因子(NF-κB)的表达水平。结果:与S组比较,HIRI组和ω组血清ALT、AST水平、血清MDA含量及NF-κB表达均显著升高,而血清SOD活性明显下降(P<0.05),肝组织病理学损伤明显;与HIRI组比较,ω组血清ALT、AST的活性及NF-κB表达均显著降低,而血清SOD活性则明显升高(P<0.05),肝组织病理学损伤较轻。结论:ω-3PUFAs预处理对大鼠HIRI具有保护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以及降低脂质过氧化反应,进而抑制NF-κB的活化来实现。

  • 标签: HIRI NF-ΚB ω-3 PUFAS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一期处理近节指骨缺损的方法,评价近期疗效。方法2012年8月至2014年1月,对于8例近节指骨开放粉碎性骨折伴缺损病例,一期采用弹性克氏针外固定支架支撑。结果到二期手术前全部病例均未出现肌腱粘连。结论弹性克氏针外固定支架法一期处理近节指骨缺损对避免肌腱粘连,改善手指功能疗效可靠。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总结白内障扶贫复明术中“灌注液迷流综合征”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本院2011-2013年间参与防盲民生工程,共有31例患者发生“灌注液迷流综合征”,临床表现为突发性眼压升高、浅前房、虹膜脱出,通过注入黏弹剂以及升高灌注瓶高度无法维持前房深度,术中检查未发现眼内出血现象,其中7例发生在水分离和水分层后,24例发生在皮质吸出过程中。所有发生灌注液迷流综合征的患者均暂停手术,给予20%甘露醇250ml静脉滴注,若经药物降压无效,可根据手术条件行经平坦部前段玻璃体切割术或玻璃体腔穿刺术,待前房形成后继续进行手术。结果31例患者中,29例经甘露醇静滴治疗后前房形成,继续完成手术,2例经药物降压仍不能形成前房,经平坦部行前段玻璃体切割术后前房形成,继续完成手术。术后1天裸眼视力0.3~1.0者为20例(20眼),视力0.1~0.3者为8例(8眼),视力0.02~0.1者为3例(3眼),眼压高于或等于21mmHg者10例(10眼),发生角膜水肿者14例(14眼)。术后1周裸眼视力0.3~1.0者为24例(24眼),视力0.1~0.3者为7例(7眼),眼压均恢复正常,无角膜水肿发生。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灌注液迷流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术中并发症,经正确处理可以缓解突发性眼压升高引起的各种体征,顺利完成手术。

  • 标签: 小切口 白内障 灌注液迷流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分析应用两种方法处理精液对IUI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采用上游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处理精液,用处理后的精子悬液行IUI。结果两种处理方法IUI临床妊娠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种方法处理精液对IUI的成功率无显著影响。

  • 标签: 精液处理 宫腔内人工授精 妊娠率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行神经端端吻合在外伤性截指治疗中预防残端痛的效果。方法120例外伤性截指,130指,全部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行神经端端吻合。结果120例130指均无残端痛。

  • 标签: 神经端端吻合 显微外科技术 外伤性截指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14例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发生急症时的不同疾病类型和相应的救治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选取自2014年2月至2014年4月于本院急诊科收入院的14例被确诊为心脑血管病的老年患者,对所有患者实行积极的一般对症处理外,还根据患者所患疾病类型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救治方案,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观察患者的病情好转的情况。结果14例患者中,心绞痛发作的4例患者全部好转出院,4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中,3例病情稳定后出院,1例患者病情持续未见好转,家属要求出院,3例心力衰竭和3例高血压脑病的患者均病情稳定后出院。结论除了对患者采取一般对症处理外,及时诊断疾病并进行针对性的救治更为重要,一般对症处理联合针对性救治和心理疏导,确实能够改善患者的病情,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探讨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围麻醉期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4年6月在我院54例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全身麻醉的手术患儿的为围麻醉期处理。结果拔管后进行镇静评分4例为1分,38例为2分,10例为3分,2例为4分。疼痛评分14例为无痛,28例为轻度疼痛,10例为中度疼痛,2例为剧烈疼痛。结论小儿全身苏醒期躁动的围麻醉期处理过程中,一方面要熟练掌握麻醉用药的方法及小儿生理解剖特征,另一方面应增强学习小儿护理及相关医学知识。

  • 标签: 小儿全身麻醉 苏醒期躁动 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去细胞过程及环氧氯丙烷预处理(EC)对猪主动脉瓣纤维结构的影响,探讨EC对去细胞猪主动脉瓣钙化的抑制作用。方法实验分为三组新鲜瓣叶组(F组)新鲜猪主动脉瓣未作任何处理。去细胞瓣叶(A组)以胰酶消化,TrintonX100漂洗法去除瓣叶的细胞成分。EC预处理去细胞瓣叶(E组)以2%的EC/PBS溶液预处理去细胞猪主动脉瓣48h。以电子万能拉力计测定各组瓣叶的断裂强度。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定各组瓣叶的游离羧基、酰胺基团变化。原子吸收法测定SD幼年大鼠皮下埋藏8周后钙含量,vonkossa染色观察钙沉积。结果1、A组的断裂强度与F组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619±98.9g/mm2vs632±89.8g/mm2p>0.05),E组较F组稍有增加(799±37.4g/mm2vs619±98.9g/mm2p<0.05)。2、红外光谱图显示F组瓣叶在1700~1750cm-1波长范围(游离羧基的特征性吸收光谱)内没有明显的吸收峰,A组吸收峰深大,而E组又有明显的回落。在1600~1650cm-1范围内(酰胺基的特征性光谱)F组吸收峰明显,A组吸收峰回落,E组吸收峰介入两者之间且较前两者均左移。3、体内埋藏2周后各组瓣叶钙含量开始增加,到达第六周时,新鲜瓣膜组钙含量有显著增加。去细胞瓣膜组增加缓慢,而经EC处理去细胞瓣膜组钙含量始终维持较低水平。4、vonkossa染色显示F组瓣叶被破坏吸收,未见有新的细胞生长,有大量钙化斑存在。A组及E组瓣叶均可见大量的新细胞生长,前者仅出现散在的微小钙化灶,后者未见有明显的钙化灶。结论去细胞后瓣叶的机械强度没有明显减低,游离羧基有明显的暴露,酰胺基团减少。经EC预处理可封闭游离羧基,增加酰胺基团含量,使瓣叶结构紧密,增加去细胞瓣叶的机械强度,具有减缓钙化的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一起校园内水痘暴发疫情的暴发原因、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防范水痘校园暴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临床调查方法,确定并分析疫情,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控制疫情蔓延。结果疫情发生在学校,12天内发生28个病例,病例集中在一个班级,全校师生罹患率为5.61%。结论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防范水痘疫情在校园暴发。

  • 标签: 校园 水痘 暴发
  • 简介:摘要静脉输注钙是临床治疗新生儿低钙血症常用的方法。因各种原因可使输注的葡萄糖酸钙外渗导致局部组织的钙质沉积和坏死。护理过程中,通过密切观察等措施可尽量避免钙外渗或在发生外渗后减少患儿不必要的痛苦,引起医疗纠纷。因此,研究新生儿静脉输液钙外渗的病因及护理,就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静点葡萄糖酸钙 软组织钙化 处理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采供血机构自愿无偿献血者血液报废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选取本采供血机构2012年-2014年242697份血液资料,对其报废种类以及相关原因统计分析,并探讨其处理方法。结果,经过分析发现,本次调查血液资料中确认报废8198份,报废率为3.37%。血液报废类型主要为红细胞类。报废原因则包括献血者检测不合格、血袋破损、中重度乳糜血、过期报废以及不规则抗体等。结论,为减少血液的报废,必须做好围绕造成血液报废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规范其各项操作,以此减低血液报废率,减少血液浪费。

  • 标签: 采供血机构 自愿无偿献血者 血液报废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处理方式和临床效果。方法用于临床研究的5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是由我院自2012年7月-2014年7月期间内收治的,所有患者在术中均给予气管插管麻醉,对患者麻醉前后的平均动脉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潮气量、呼吸波形及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等指标进行监测、记录和对比分析。结果经麻醉后,所有患者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均顺利完成,且无发生任何术中意外事故;根据临床监测数据显示,在诱导前和拔管前后患者的平均动脉血压和心率指标均有所明显下降,而在完成插管后,患者的平均动脉血压和心率指标又迅速回升,其前后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建立人工气腹后,患者的潮气量、呼吸波形及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等指标均有所明显上升,其前后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之前,应当在充分掌握和了解患者的疾病情况及心血管系统功能的前提下,积极改善和稳定其各项生命体征,从而提升患者的手术耐受能力、保证患者在术中的心肌供氧平衡、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老年心血管疾病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麻醉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因素及其处理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0年10月~2013年10月以来收治的10例(10只眼)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有5只眼的培养结果呈阳性,致病菌检出率达到71.4%(5/7)。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晶状体后囊膜破裂,致病菌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为了减少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出现,需要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全方位工作。

  • 标签: 纽扣钢板 肩锁关节脱位 喙锁韧带 重建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0-0001-02
  • 简介:统计学分析方法的选择:对于定量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定性变量的性质和频数所具备的条件及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X^2检验。对于回归分析,应结合专业知识和散布图,选用合适的回归类型,不应盲目套用直线回归分析;对具有重复实验数据检验回归分析资料,不应简单化处理:对于多因素、多指标资料,要在一元分析的基础上,尽可能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以便对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多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出全面、合理的解释和评价。

  • 标签: 统计学处理 医学研究 统计学分析方法 电子版 直线回归分析 X^2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的暴发疫情及其控制措施。方法通过对滨海县实验小学189例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疫情进行调查、检测、处置及其全面分析。结果189例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疫情为一起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暴发疫情。疫情暴发的原因主要是发现病例没有及时隔离,学生间互相接触传播引起。事件发生后,学校难以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采取积极有效的控制措施,疫情在10天内,得到了控制。结论通过卫生行政部门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暴发疫情的管理,基层卫生院的配合,控制疫情是非常重要的。并对类似事件防范提供依据。

  • 标签: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小学 暴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钼靶摄影及数字化处理系统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0例乳腺疾病患者的钼靶片进行分析,总结经数字化处理的图像特点及对乳腺疾病诊断的准确性。结果乳腺小叶增生70例,乳腺纤维瘤25例,乳腺脂肪瘤5例,乳腺癌20例。结论乳腺钼靶摄影及数字化图像处理与传统的钼靶摄影相比,具有图像清晰,对比度及分辨率高等特点,特别是对病变内钙化,可通过放大,调整窗宽和窗位等方法轻松获得,并且便于图像的储存和查阅,可作为乳腺疾病可靠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探讨预处理对儿科腹腔镜钳剪类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的重要性。选择2014年6~9月经手术室预处理回收至供应室的儿科腹腔镜器械钳剪类共200件,A组100件拆卸,湿纱布擦拭,去除器械上的血污等,喷洒1500多酶溶液保湿;B组100件湿纱布擦拭去污、无保湿。比较清洗后效果。A组一次清洗合格率为92%,二次清洗合格率为98%;B组一次清洗合格率为78%,二次清洗合格率为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腔镜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不能只依赖供应室的清洗消毒,而忽略了使用科室的预处理

  • 标签: 预处理 儿科腹腔镜钳剪类手术器械 清洗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