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氟化钠抗凝与分离胶真空采血管与血糖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区别,方法:随机抽取门诊测血糖的病人,抽取氟化钠抗凝与分离胶真空采血管静脉血各1支,测定即时血糖浓度以及37℃孵育两小时后的血糖浓度,比较两种采血管对于血糖检测的结果差异是否有意义,以及比较分析两小时内两种不同采血管对于血糖检测的稳定性是否较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一次性牙垫在急诊洗胃的胃置入及固定洗胃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来急诊科室接受洗胃的102例患者,按照就诊的时间顺序,划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通过观察插管的成功率、咬率等指标,获得本次研究的结果。结果:从插管的成功率指标评估结果来看,研究组患者的插管成功率为100%,对照组患者的插管成功率为82.35%;研究组患者的胃脱出率为0.0%,对照组的胃脱出率为33.33%。研究组患者损伤率为5.88%,对照组患者损伤率为62.75%,研究组患者咬率为0.0%;对照组患者咬率为50.98%。两组患者的结果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急诊洗胃的患者,使用一次性牙垫,进行胃置入及固定洗胃,相比采用压舌板或者开口器协助的做法,成功率更高,同时对患者的损伤比较小,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胃管置入 固定洗胃管 一次性牙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化疗间歇期携带PICC出院患者院外脱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科室对于在2020年8月10日-2020年10月11日在科室置入PICC化疗并带出院患者,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持续性改进,将其院外脱发生率与2021年3月1日—2021年4月30日置入PICC并携带PICC出院患者脱发生率作对照,并评价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降低PICC代管出院患者院外脱发生率,提高患者院外导管维护依从性,提升护理人员维护PICC能力,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品管圈 PICC 院外脱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对牙髓病患者使用一次性根治疗和多次根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实验对象我院收治的牙髓病患者58例,病例截取时间段:在2021年4月~2022年4月,分组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均分为两组,各29例。常规组的29例患者应用多次根治疗的方式;研究组29例患者应用一次性根治疗的方式。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100.00%>常规组的治疗有效率86.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牙髓病患者在接受一次性根治疗与多次根治疗的方式时,均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然而一次性根治疗拥有治疗时间短,成功率高等优点,因此,一次性根治疗更值得推广。

  • 标签: 牙髓病 治疗效果 一次性根管治疗 多次根管治疗 对比分析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食管癌患者 PICC 置中非计划拔的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进行 PICC 置治疗的 60 例食道癌患者,并 将其平均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30 例,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观察组的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的方法。结果 :可以看出对照组发生导管堵塞或疾病的发生率为 37.5%。观察组 非计划拔率为 12.5%。结论 采用预见性护理的方法可以显著降低食道癌患者非计划拔的发生率,也可以在临床上被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 ]预见性护理 食道癌患者 PICC 置管 非计划拔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状半月板合并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50例膝关节状半月板合并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全部患者均采取关节镜下手术治疗方式。对比实施手术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在实施手术治疗后,患者的临床优良率已经高达至96.00%,显著高于实施手术前的88.00%,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状半月板合并损伤的临床疗效尤为确切,值得在临床中运用此治疗方式。

  • 标签: 关节镜下手术治疗 膝关节盘状半月板合并损伤 临床疗效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腰间突出症应用中医针灸与中药共同治疗促进预后康复的积极作用。 方法 选取本院 2018 年 8 月 -2020 年 8 月的 100 例腰间突出症患者 开展本次实验研究,并以数字分表法将其分为两组, 各 50 例。分别实行针灸治疗(参照组)和针灸结合中药治疗(观察组) ,比较其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的腰椎功能障碍评分以及疼痛评分均优于参照组,并且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相对较高,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给予患者中医针灸和中药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以及疼痛感,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成效。

  • 标签: 腰间盘突出症 针灸 中药治疗
  • 简介:外伤后腕部正中神经急性受压并不常见,国内文献报道不多.临床上易被忽视,以至失去最佳手术时机,而造成不良后果,我院近期收治2例急性腕综合征患者,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急性腕管综合征 腕部疼痛 诊断 治疗
  • 简介:血液透析是一种救治急慢性肾衰竭患者的常用治疗方法.目前血液透析实际工作中一直缺乏妥善的血路固定装置,通常以胶带将血路固定于患者衣服或者被子上.然而,血液透析所需要时间较长,一般每次4h,在透析过程中患者翻身等活动都可能使固定胶带松动.血路中充满血液,有一定重量,一旦固定的胶带松动,就可能导致血路与穿刺针或中心静脉导管脱开,从而导致不良事件时有发生,严重者可威胁到患者生命.为此我们制作了血液透析管路固定夹,能够有效的避免以上不良事件发生,现介绍如下.

  • 标签: 血液透析管路 血路管 慢性肾衰竭患者 应用 中心静脉导管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舌囊肿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我院于2014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41例甲状舌囊肿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结果本组41例手术治疗的患者中,40例1次手术治愈,1例复发后再次手术治愈。结论甲状舌囊肿是颈部常见的先天性疾病,手术是治疗甲状舌骨囊肿的确切有效方法。而不规范手术,术后残留率高,有复发的特点,经局部扩大切除范围,彻底切除瘘管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甲状舌管囊肿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例1女,32岁,下腹部持续性闷痛1个月余,无腹胀、腹泻、血便,无尿频、尿急、尿痛、血尿,无阴道不规则出血.癌胚抗原(CEA)1.46ng/ml,CA12519.68U/ml,CA19917.31U/ml.曾就诊于外地医院超声示:盆腔内异常实性团块.在我院行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子宫上方见一低回声区,大小约11.1cm×13.1cm×6.8cm,边界尚清,内部回声不均匀,该低回声区似与子宫相连,但与子宫不同步移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显示肿块周边及内部可见较丰富的血流信号,为动静脉血流,其中动脉血流峰值为106cm/s,阻力指数0.35,子宫肌层及双卵巢未见明显异常回声.超声提示:子宫上方实性占位(子宫浆膜下肌瘤可能性大,不排除肿块来源于肠系膜),建议行MRI检查.MRI示:下腹部巨大肿块,考虑肠源性或肠系膜源性肿块.术中探查:盆腔内可触及巨大肿物,大小约8cm×13cm×15cm,质实、光滑,与脐尿相连,并与大网膜粘连.术后病理诊断:(脐尿)低度恶性纤维黏液样肉瘤(肿瘤大小15cm×13cm×7.0cm).

  • 标签: 脐尿管肿瘤 超声表现 子宫浆膜下肌瘤 低度恶性纤维黏液样肉瘤 腹部巨大肿块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通过测定不同部位皮肤的温度,选择皮肤温度低处的血管进行置,以减少细菌感染率。方法:对某医院手术室47名患者分别测量锁骨下静脉,贵要静脉和股静脉穿刺点的皮肤温度。结果:6名患者锁骨下静脉皮肤温度低,39名患者贵要静脉皮肤温度低,2名患者股静脉皮肤温度低。结论:贵要静脉穿刺点皮肤温度低,能减少细菌感染率,延长导管使用时间,是经外周行中心静脉置的最佳选择部位。

  • 标签: 中心静脉置管 细菌感染率 静脉温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通过对踝解剖学研究及发生踝综合征病因分析,提高踝综合征的诊治疗效。方法对2002年3月~2005年9月收治的31例踝综合征患者采用胫神经及其分支的彻底松解术治疗,术前进行肌电图检查,术后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31例患者术后获6个月~2年(平均1年)随访。患足采用Pfeiffer与Cracchiolo提出的评定标准进行评价:优21例,良8例,差2例,优良率为93.5%。结论根据症状、体征并结合肌电图技术,可早期明确踝综合征临床诊断;给予胫神经及其分支彻底松解,可提高手术疗效。

  • 标签: 踝管综合征 解剖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食管淋巴管内皮的大分子物质转运方式。方法:用透射电镜方法观察家兔食管淋巴的超微结构。结果:发现食管毛细淋巴管内皮细胞间连接有4种,即插入连接、端端连接、重叠连接和复杂连接。毛细淋巴管内皮的质膜小泡分为无壁小泡和有壁大泡。并且质膜小泡的数量很多。结论:我们认为在组织液和大分子转运途径中,食管毛细淋巴可通过内皮质膜小泡(乔饮)和内皮间通道两种方式来完成。

  • 标签: 食管 淋巴管 超微结构 内皮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