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在贫血鉴别诊断中应用血常规检验的作用和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4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贫血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其中地中海贫血患者40例,作为研究A组,缺铁性贫血患者40例,作为研究B组,另选择同期我院体检健康者40例作为参照组,三组患者均接受血常规检验,分析对比其检验结果。结果 从检验结果可以看出,研究A组RBC(5.19±0.49)109/L,RDW(23.31±1.10)%,均比研究B组高,而研究B组HB(103.61±12.12)g/L,明显高于研究A组,参照组HB(125.39±13.46)g/L,MCH(37.18±3.95)pg,MCV(90.92±9.45)fl,均比研究A组、研究B组高,其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贫血患者进行鉴别诊断时可应用血常规检验,其诊断符合率较高,可准确区分不同贫血类型,具有较高额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地中海贫血 缺铁性贫血 血常规检验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刍议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35例贫血患者,当作实验组;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35例健康体体检者,当作对照组。两组均实行血液检验,观察两组检验结果差异性。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容积MCV、血红蛋白和平均红细胞容积比值Hb/MCV方面实行对比,P<0.05。结论:血液检验方法的施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可发挥重要的作用,便于临床医师很好的鉴别患者贫血的类型,因而建议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 标签: 贫血 鉴别诊断 血液检验 检验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的 CT 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 选取 2021 年1月至 2021 年 12 月在我院诊断的肺结核合并肺 癌患者中,随机选取 20 例作为此次研究组,同时选取同一时间段在我院确诊为单纯性肺结核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照组,收集 所有患者的胸部 CT,分析研究组患者的 CT 表现,对比两组患者的CT 检查的结果,为临床鉴别诊断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结 果 研究组 9 例为中心型肺癌,11 例 为周围型肺癌,CT 检查均显示其肺部出现肿块,呈现为不规则的阴影,伴有毛刺征、分叶征、棘刺征,胸膜凹陷征、空泡征均不典型,不常 见空洞影、小结节影、斑片渗出影。结论 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的 CT 检查结果以肺癌特征为主,临床诊断工作开展时,可以对患者肺部 CT 结果行动态分析,将分析结果作为早期诊断的指导和依据。

  • 标签: 肺结核 合并肺癌 CT 表现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妇产科急腹症超声检查,并对该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与鉴别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纳入的对象共105例,均为我院收治的妇产科急腹症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诊断鉴别。结果 105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中,术前超声检查准确诊断100例,诊断符合率为95.23%,其中异位妊娠、卵巢囊肿蒂扭转、前置胎盘、卵巢囊肿破裂、盆腔炎症诊断率分别为32例(93.75%)、28例(96.55%)、22例(95.65%)、15例(93.75%)。结论 超声检查在妇产科急腹症患者临床中取得的确诊率较高,其能有效的进行诊断鉴别,其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妇产科急腹症 超声临床诊断 鉴别价值
  • 简介: [摘要] 目的:分析核磁共振成像(MRI)大脑特征对阿尔茨海默病(AD)与血管性痴呆(VD)的鉴别诊断价值,为提高临床诊断率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本院放射科2018年10月-2021年4月诊治的100例AD患者(AD组)与100例VD患者(VD组)为研究对象,两组均行MRI检查,分析其MRI大脑特征,对比两组海马体积、脑白质疏松体积与严重程度评分以及梗死病灶检出情况的差异性。结果:AD组患者左、右侧海马体积(1.93±0.11cm³、1.94±0.16cm³)均小于VD组(2.51±0.12cm³、2.55±0.13cm³),P

  • 标签: [] MRI检查 大脑特征 AD VD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贫血诊断鉴别诊断中应用血液检验的效果。方法:研究时间段为2022年1月--2023年1月,研究对象为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5例缺铁性贫血患者和25例地中海贫血患者,分别设置为A组和B组,将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受试者作为C组。对三组的血液检验指标进行对比。结果:三组患者血液检验指标水平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能够对患者的贫血类型进行有效鉴别

  • 标签: 血液检验 贫血 鉴别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血常规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98例贫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血液检验,比较两组血常规指标水平以及各类型贫血患者血常规指标水平。在进行血常规检验时,通常采用静脉采血或末梢采血的方式采集患者血液样本。采集的血液样本经过抗凝处理后,使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检测。检测的指标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鉴别诊断后,其中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分别为25例、10例、9例、5例,经血常规指标检验,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血常规检验结果,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贫血症状,并进一步鉴别贫血的类型。例如,缺铁性贫血的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降低,而红细胞压积和平均红细胞体积则偏低;巨幼细胞贫血的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也降低,但平均红细胞体积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却偏高;溶血性贫血的血常规表现则较为多样,主要特点是红细胞破坏增多和血红蛋白浓度下降。血常规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贫血诊断率,值得应用。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贫血 鉴别诊断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缺铁性贫血患者采用血液检验方式对病情进行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且病情最终确诊为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的患者各20例,将其定义为研究1组和研究2组,再抽取同期健康人资料20例,定义为对照组。以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红细胞计数、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红细胞平均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分布宽度、血红蛋白水平等血液指标进行测定,对比检测结果。结果 研究2组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分布宽度、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低于研究1组,研究1组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1组血红蛋白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低于研究2组,研究2组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1组红细胞平均体积高于研究2组,研究2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铁性贫血患者的血液检验相关参数水平,会明显异于地中海贫血患者及健康人群,临床上可将上述该特征作为对缺铁性贫血患者病情筛查、诊断、治疗效果评价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参考依据。

  • 标签: 地中海贫血 血常规 红细胞参数 检验 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超声造影在子宫滋养细胞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将本院收治的50例子宫滋养细胞病变患者纳入研究,2022年8月至2023年12月。收集整理患者临床资料,采取超声造影诊断,统计确诊情况、敏感性以及特异性。结果:经诊断,48例患者确诊是子宫滋养细胞病变,诊断准确性为96.0%,和病理检查结果之间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超声造影检查,特异性为89.7%,敏感性88.2%。结论:在子宫滋养细胞病变的鉴别诊断中应用超声造影,确诊率高,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鉴别诊断 超声造影 子宫滋养细胞病变 病理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积分在甲状腺微小实性结节(TSMNs)诊断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03例患者356枚TSMNs,包括161例患者186枚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PTMC)和142例患者170枚实性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SMNG)。将TSMNs的超声征象分为主要征象和次要征象,并赋予不同积分。采用受试者操作特性(ROC)曲线评价超声积分诊断PTMC的价值。结果根据ROC曲线,随着超声积分的增加,超声积分诊断PTMC的敏感度降低,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增高。超声积分≥11.5分时超声积分诊断PTMC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均为100%,即甲状腺结节超声积分≥11.5分时即可确诊为PTMC;超声积分诊断PTMC的阴性预测值在超声积分≥1.5分时最大,为93.4%。以超声积分≥5.5分(即至少含1个主要征象)为诊断阈值,此时超声积分诊断PTMC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0%、81.8%、84.0%、83.8%、84.2%。结论超声积分能对TSMNs进行量化分析,对TSMNs诊断鉴别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价值。

  • 标签: 超声检查 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肿 结节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接受 CT、 MRI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急性颅脑损伤患者 100例,其均接受 CT和 MRI检查,对其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急性脑损伤患者的主要病变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出血、脑深部挫裂伤、硬膜外血肿、脑叶挫伤,其中 MRI的病灶检出率明显高于 CT,其漏诊率明显低于 CT( P<0.05)。结论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接受 MRI、 CT等进行检查,均具有一定的价值,而 MRI的应用价值则更高。

  • 标签: 急性颅脑损伤 CT MRI 鉴别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及磁共振(MR)表现,提高该疾病的影像正确诊断率。方法回顾分析14例经本院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学表现,14例均行CT和MRI检查。结果本组14例病例均为单发病灶,其中胰头颈部7例,胰体部4例,胰尾部3例,肿瘤最大径12.8cm,最小径3.5cm,平均径5.6±0.8cm。根据肿瘤所含成分不同,分成3种类型:实性(囊性成分体积≤10%)2例,囊实性9例,囊性(实性成分体积≤10%)3例。14例患者在CT检查中,2例可见钙化灶,其中断线样钙化1例,蛋壳样钙化1例;14例患者在MR检查中,2例在T1WI上出现高信号,提示肿瘤内部有出血;2例肿瘤边缘钙化在T1WI、T2WI呈断线样、弧形低信号。病理学诊断:12例为良性,1例为低度恶性,1例发生肝脏转移。所有病例随访1.5年以上,随访14例病例中,除去术前已发生肝转移的1例病情进一步恶化,余13例均未见复发或转移。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能做出诊断鉴别诊断,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准确信息。

  • 标签: 胰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实施甲状腺结节性质诊断鉴别诊断中超声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时间范围处于2020年3月~2022年5月阶段的5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临床对所有患者均展开超声检查操作,对疾病良恶性鉴别诊断效能进行观察统计。结果:将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确诊良性患者40例,恶性患者10例。完成超声检查后,恶性患者11例,良性患者39例。诊断敏感度为90.00%(9/10),诊断特异度为95.00%(38/40),诊断准确度为94.00%(47/50)。良性结节存在钙化、边缘清晰以及存在包膜比例同恶性结节展开比较,结果呈现出显著差异(P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超声检查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8月在我院进行血液检验的贫血患者120例与同期来我院进行血液检验的健康者60例研究对象。其中贫血患者为观察组,观察组中缺铁性贫血有72例,地中海贫血有48例;健康血液检验者为对照组。研究分析三组群体血液中的RDW、MCH、MCHC、MCV指标情况。结果地中海贫血组MCV、RDW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CH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二者MCH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缺铁性贫血组MCV、MCH、MCHC等3项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RDW水平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地中海贫血组4项指标均显著高于缺铁性贫血组(P<0.05)。结论对患者进行血液检验,结果中RDW、MCH、MCHC、MCV指标均可以作为贫血诊断的标准,对于不同类型贫血的诊断鉴别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血液检验 贫血 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目的分析总结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PTP)的CT、磁共振(MR)影像学表现及其鉴别诊断。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4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12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SPTP病例,总结其临床特征,并回顾性分析12例患者的术前CT与MR影像学资料。结果病灶位于胰头3例,胰颈部2例,胰体尾部7例。病灶最大径线范围1.1cm×10cm。3例病灶以实性成分为主,7例病灶呈混杂囊实性改变,2例病灶以囊性成分为主;4例病灶可见钙化灶,3例病灶平扫可见出血征象。所有病例行CT三期增强扫描(动脉期、静脉期及延迟期),其中9例患者同时接受MR增强扫描,所有12例病灶均有不同程度的包膜成分,实性成分于动脉期呈周边轻中度强化,门脉期和延迟期呈渐进性强化,囊性成分增强各期均未见明显强化。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的CT及MR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如囊实性病灶,具有包膜、钙化、出血等,结合相应的临床病史,如年轻女性腹部隐痛等,可与其他具有类似影像学表现的胰腺肿瘤进行鉴别诊断,从而有助于提高该病的术前确诊率。

  • 标签: 胰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输卵管间质部妊娠与宫角妊娠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3a来收治的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28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与宫角妊娠的术前超声表现。结果输卵管间质部妊娠与宫角妊娠的术前声像图表现为胚囊型、不典型孕囊型和破裂型3种类型。术前超声正确诊断为输卵管间质部妊娠7例,宫角妊娠13例,笼统诊断为宫外孕未准确定位5例,术前超声误诊3例,超声检查准确率71%(20/28)。结论经阴道超声显像对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和宫角妊娠具有较高的诊断鉴别诊断价值。

  • 标签: 输卵管间质部妊娠 宫角妊娠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多种影像学方法应用于小肾癌的临床诊断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2.01-2015.01期间在我院就诊治疗的58例小肾癌患者,分别进行CT、MRI影像学检查。结果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的准确率约为93.10%(54/58)明显大于81.03%(47/58),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RI检查对小肾癌集合系统的诊断,与肾盂癌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较高,而增强CT检查可作为小肾癌定位、定性诊断的有效手段。

  • 标签: CT MRI 小肾癌 诊断 鉴别诊断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2-012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