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使用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诊断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和收治的 147例疑是糖尿病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检验方法,即尿液葡萄糖检验;采用生化检验法,即诊断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以及两者联合检验。根据《糖尿病诊断标准》,比较两种方法单独检验和联合检验的灵敏度、特异性并将糖尿病患者分为患病组和正常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和尿葡萄糖阳性率。 结果:147例检验者中明确诊断为糖尿病患者的共有 101例,常规检验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 64.4%、 58.7%;生化检验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 81.2%、 69.6%;两者联合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 93.1%、 73.9%。患病组的空腹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和尿葡萄糖阳性率均高于 正常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生化检验对于糖尿病的检验效果相较于常规检验更好,但两者结合的检验的诊断灵敏度更高。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和尿葡萄糖阳性率均高于正常水平,能作为临床辅助诊断的重要指标。

  • 标签: 常规检验 生化检验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心电图检查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的意义进行探讨。方法 将我院在 2015年 6月到 2018年 12月收治的以呼吸困难、头疼、胸闷为主要临床症状的 5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心电图监测,并且对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在此基础上,诊断出不同种类急性冠脉综合征支数的阳性率、不同狭窄程度冠脉支数的阳性率。动态心电图诊断出有 69.6%的单支病变阳性率、 75.0%的双支病变阳性率以及 82.2%的三支及以上病变阳性率。通过动态心电图得知重度狭窄、中度狭窄、轻度狭窄的阳性率分别为 65.2%、 80.0%、 79.3%。并且患者重度狭窄阳性率低于中度狭窄、轻度狭窄的阳性率,且此差异具有差异性对比( P<0.05)。结论 心电图检查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不仅操作简单,而且可以对患者病情以及病变范围进行监测,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CT诊断鉴别妇科盆腔良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 2014年 10月— 2018年 10月为时限,择取某院 70例妇科盆腔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 35例,予以 CT检查;对照组 35例,予以超声检查。回顾性分析两组影像学资料,观察肿块 CT影像表现,对比观察两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实验组 CT诊断妇科盆腔恶性肿瘤灵敏度( 95.0%)与对照组超声诊断( 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总符合率( 90.32%)与对照组( 87.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951, P> 0.05)。结论 CT是诊断妇科盆腔肿瘤的有效手段,特别是在鉴别妇科盆腔恶性肿瘤方面具有优势,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CT检查 妇科盆腔肿瘤诊断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就经腹浅表超声在急性阑尾炎患者诊断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分析。方法:纳入我院 2017 年 5 月至 2019 年 6 月期间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 60 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常规腹部超声检测及经腹部浅表超声检测,对两种超声检测结果进行评定比较。结果:经腹部浅表超声检测的真阳性率、真阴性率均显著高于腹部超声检测( P < 0.05 ),其在急性阑尾炎诊断方面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方面均显著优于腹部超声( P < 0.05 )。结论:与常规经腹超声相较,经腹部浅表超声检测 在急性阑 尾炎诊断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均显著优于经腹超声,临床诊疗值得采用,必要时可联合采用提升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经腹部浅表超声 腹部超声 诊断
  • 简介:摘要 目的 比较肌电图和高频超声两种方法诊断患有腕管综合征患者的临床价值。 方法 在 2017年 3月到 2018年 5月间选取 30例疑似患有腕管综合征患者作为此次实验研究的对象,定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分别给予肌电图和高频超声检查,观察两组检查方法检测的灵敏度及特异性。同时再选取同时期内的健康志愿者 30例作为实验的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或健康志愿者进行超声检查,测量两组患者或志愿者的豌豆骨水平正中神经左右径、前后径以及横截面积,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 根据实验研究可知,肌电图检查观察组患者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 25.00%( 1/4)、 92.31%( 24/26);高频超声检查观察组患者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 50.00%( 2/4)、 88.46%( 23/26);经对比,并无明显差异, P> 0.05。另外,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健康志愿者的豌豆骨水平正中神经左右径、前后径以及横截面积均有明显差异,观察组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用肌电图联合高频超声检查诊断腕管综合征患者可以更加清楚的判断腕管处正中神经的形态和功能,在临床上可以联合应用。因此,在临床上可以大力的推广。

  • 标签: 肌电图 高频超声 正中神经腕管综合征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CT影像诊断对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2019年5月至2021年2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66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CT影像对患者进行诊断,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手术后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验,比较CT检验的符合率。结果 手术后的病理分期结果为16例患者处于T1-2期,31例患者处于T3期,19例患者处于T4期。16例T1-2期的患者中,9例患者被CT影像正确诊出,符合率为56.25%。31例T1-2期的患者中,22例患者被CT影像正确诊出,符合率为70.97%。19例T4期的患者中,12例患者被CT影像正确诊出,符合率为63.16%。CT影像总的诊断符合率是65.15%。结论 CT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之间具有较高的符合性,可以较为准确的对直肠癌患者进行术前T分期,具有较高的临床术前分期价值。

  • 标签: CT影像 直肠癌 术前分期 价值
  • 简介:【摘要】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是当前前列腺癌最有价值的瘤标,运用PSA可以简单、迅速、精准的检测前列腺癌,并且可以对前列腺术后进行监测,在前列腺癌诊断中,血清PSA具备极为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PSA 前列腺癌 早期
  • 简介:【摘要】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辅助诊断上进展巨大,经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医学诊断的准确率不断提高,尤其在乳腺影像学诊断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成果也颇为显著。本文主要对人工智能技术在乳腺影像学诊断上的应用情况予以阐述,以供借鉴。

  • 标签: 人工智能技术 乳腺 影像学诊断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超声诊断措施实施后,甲状腺占位性病变各指标状况,评估该措施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入选样本:100例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患者;时间:2020年6月-2021年6月。所有患者均给予超声诊断,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超声诊断价值。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相比,超声诊断措施在各类甲状腺占位性病变中的检出率差异较小,P>0.05,统计学分析有意义;两组肿瘤性质检出评测结果对比显示,研究组、对照组对比无意义,P>0.05。结论:超声诊断措施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可以显著提升疾病诊断准确率,为后续针对性治疗措施的落实打下坚实基础。

  • 标签: 超声诊断 甲状腺占位性病变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肛瘘的磁共振诊断价值。方法:2020年2月至2021年3月,共有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肛瘘患者91例在本院就诊、治疗。患者均进行超声检查、磁共振检查以及临床综合检查,分析并对比结果。结果:临床综合诊断显示,35例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患者共有47处病灶,56例肛瘘患者有56处病灶。直肠周围脓肿磁共振准确检出率100.00%,大于超声85.11%(P<0.05)。肛瘘磁共振准确检出率100.00%,大于超声85.71%(P<0.05)。结论:对肛周疾病患者实施磁共振检查,可明确脓肿数量,肛瘘部位,诊断准确性达到100%,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 肛瘘 超声 磁共振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胎儿腭裂筛查,分析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所纳入的10560例产妇为我院2019.1~2021.6月建档立卡进行产检者。所有产妇妊娠中期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产后随访结果为准。判断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率。结果:产后随访发现,10560例新生儿,单纯腭裂7例,单纯腭裂发生率为0.07%,其中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方式产前检出率为85.71%(6/7)。结论:在妊娠中期进行腭裂筛查时,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应用效果好,能够显现胎儿口腔(腭)情况,有助于提高我国新生儿生育质量。

  • 标签: 腭裂 彩色多普勒超声 检出率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当前胸部闭合性损伤采用X线和CT诊断的临床效果开展深入分析,判断CT诊断在临床上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2月到2020年12月收治的胸部闭合性损伤患者50例,在其同意参与研究的前提下设为研究对象。同时给予CT诊断将其结果设置为研究组结果,给予X线诊断将其结果设置为参照组结果。将其两种诊断方式与综合病理学诊断对比分析。结果:参照组结果的诊断精准率低于研究组结果,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CT诊断 诊断精准率 X线诊断 胸部闭合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早期胃癌疾病诊断中应用外科病例检查以及胃镜活检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入院就诊早期胃癌患者60例作为客观研究对象,临床分组方式选择随机数表法,设置研究组与对照组,数量均分为30例,对照组利用外科病理检查方式,研究组采用胃镜活检方式,临床比对两组患者的检查指标。结果:诊断后,研究组患者漏诊率数值以及误诊率数值相比于对照组,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研究组诊断符合率数值为93.33%,对照组为70.00%,研究组高于对照组,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在早期胃癌患者中,通过外科病理检查以及胃镜活检方式,显示胃镜活检方式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较高,提高疾病诊断符合率,患者误诊率有效降低,在疾病临床诊断后进行应用和推广价值较高。

  • 标签: 早期胃癌 外科病理检查 胃镜活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在胃癌诊断中的影像特征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3月~2021年3月规划为样本收集区间,并以该区间内在我院行胃癌诊断的64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对象均就术前行螺旋CT平扫和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以手术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比对两种检测方式影像学特征,比较两种扫描方式胃癌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情况。 结果:CT三期增强扫描的胃癌检出率(98.44%)显著高于CT平扫(67.19%),比对结果差异显著(P<0.001);且该扫描方式的诊断准确率(93.75%)也显著高于CT平扫(57.81%),比对结果差异显著(P<0.001)。 结论:在胃癌诊断中应用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方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更高,能有效提高胃癌检出率,提升诊断准确率。

  • 标签: 胃癌诊断 螺旋CT 平扫 三期增强扫描 影像特征 诊断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妇产科急腹症检查中,采取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抽取妇产科急腹症患者80例,时间为2020.4-2021.6。对所有患者均行超声检查,分别为单独腹部超声检查、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检查。检查后,对比病理诊断结果,判断单独检查与联合检查的准确率。结果:在检查准确率中,单独检查为71.25%、联合检查为93.75%,联合检查高于单独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诊断,为了进一步提高诊断结果的准确率,可以将腹部超声和阴道超声联合应用,效果更理想,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腹部超声 阴道超声 妇产科急腹症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肌骨超声在膝关节滑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对象为我院膝关节滑膜炎患者86例,选至2020年4月-2022年2月,随机分为2组:43例对照组采用X线检查,43例试验组采用肌骨超声检查,统计2组的诊断结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滑膜厚度、关节腔积液深度更大,软骨病变、关节腔积液、滑膜增厚和分型检出率更高(P

  • 标签: 膝关节滑膜炎 肌骨超声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磁共振联合超声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入样本80例,均为卵巢癌患者,选入样本时间为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将样本经双盲法均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0例,一般资料对比后分别予以磁共振联合超声诊断、单独应用磁共振诊断,总结患者的确诊率。结果:实验组在确诊率方面相比于参照组更高,且指标之间统计学分析有意义(P

  • 标签: 磁共振 超声 卵巢癌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应用CT影像技术诊断股骨头坏死的价值。方法:将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入选的88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X线检测,观察组采用CT影像技术诊断。比较两种不同检测方式检出率和分级诊断情况。结果:观察组检出率88.64%,高于对照组72.73%,P

  • 标签: CT影像技术 诊断 股骨头坏死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胃镜活检与外科病理检查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在我院进行确诊并治疗的早期胃癌患者,数量共64例,对全部患者进行外科病理和胃镜活检检查,对两种检查方法早期胃癌确诊率以及病理类型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利用胃镜活检对患者进行诊断,其中确诊、疑诊以及排除数量分别为53例、7例和4例,比分别为82.81%、10.94%以及6.25%;利用外科病理检查对患者进行诊断,确诊、疑诊以及排除数量分别为56例、4例和4例,占据比例分别为87.50%、6.25%以及6.25%,在确诊率方面外科病理检查稍高一些,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通过胃镜活检进行诊断,结合诊断结果可以看出,

  • 标签: 胃镜活检 外科病理检查 早期胃癌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12月收治在本院的50例脑卒中患者为观察组,另取同期体检健康人员50例为对照组,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不同受试者检测结果。结果 观察组内无斑块率为20.00%,低于对照组健康者的60.00%,颈动脉内膜增厚率40.00%,高于对照组健康者的14.00%(P<0.05)。两组受试者强回声与溃疡斑构成比无差异性,但观察组患者等回声与不均质回声构成比均高于对照组健康人员(P<0.05)。观察组患者的PSV、EDV、RI几项血流动力参数测定值均高于对照组健康人员,两组间对比有差异性(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脑卒中颈动脉斑块检出率较高,为疾病诊断提供充足参考信息。

  • 标签: [] 彩色多普勒超声 脑卒中 颈动脉斑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