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2月接受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两组。解剖定位组采取解剖定位进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超声引导组则进行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麻醉药物用量、麻醉阻滞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超声引导组患者麻醉效果高于解剖定位组,P〈0.05;超声引导组麻醉药物用量、麻醉阻滞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优于解剖定位组,P〈0.05;超声引导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解剖定位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确切,可减少麻醉药物用量,缩短麻醉阻滞起效时间,延长镇痛持续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麻醉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超声引导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旨对区域神经阻滞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镇痛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2020.1~2021.8间我院收治的8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为研究资料,按入院治疗顺序进行分组。研究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APB)阻滞;对照组则不进行TAP阻滞。对比两组拔管时疼痛评分及排气、下床时间。结果 研究组拔管时疼痛评分以及排气、下床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AP阻滞可有效缓解、降低胆囊切除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且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 标签: 区域神经阻滞 TAPB阻滞 胆囊切除术 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和比较超声引导下的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与传统异感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拟行上肢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n=20)和超声组(n=20),其中实施传统异感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者为传统组,实施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者为超声组。观察和比较两组麻醉操作时间、神经阻滞起效时间、神经阻滞持续时间、术中麻醉效果及术后3h、6h、12h、24h患者疼痛程度。 结果 超声组麻醉实施操作时间较传统组长,神经阻滞起效时间较传统组快,在术中麻醉效果上超声组较传统组优良率更高,神经阻滞持续时间较传统组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3h、6h、12h疼痛评分中,传统组均高于超声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本次实验研究的对象随机选取于2021年1月~2022年3月,共包括本院收治的需要行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患者88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的不同分为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实验组和接受传统穿刺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对比组,每组各有患者44例。结果:实验组患者与对比组患者相比,在麻醉效果、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和麻醉药物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上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上臂丛神经阻滞 麻醉
  • 简介:【摘 要】目的:讨论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意义。方法:选择80例实行手术的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使用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使用传统臂丛神经盲探操作麻醉。结果:两组的疼痛评分以及麻醉药物使用量,麻醉优良率,护理满意率相比(P

  • 标签: B超引导 神经阻滞 临床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不同阻滞部位对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82例行足踝部手术患者,时间2021年02月-2022年02月,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41例,行坐骨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41例,行胫、腓总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腓总神经感觉、腓总神经运动、腓神经运动和腓神经感觉完全阻滞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给予患者胫、腓总神经阻滞麻醉能够有效缩短神经阻滞完善时间,提升麻醉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超声引导 坐骨神经 不同阻滞部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阴部神经阻滞应用于低位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低位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阴部神经阻滞,对照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麻醉效果,术后首次疼痛的时间,术后镇痛需求,下床活动时间以及尿潴留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麻醉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疼痛时间明显较对照组长(P

  • 标签: []超声引导 阴部神经阻滞 腰硬联合麻醉 肛周脓肿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区域神经阻滞技术在创伤胫腓骨骨折患者麻醉中的应用。方法:对2021年全年在我院治疗的58例创伤胫腓骨骨折病人,进行随机抽取,各抽取29例,设为研究和对照两组,分别对其开展区域神经阻滞技术麻醉以及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麻醉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区域神经阻滞技术在创伤胫腓骨骨折患者麻醉中的应用价值较高,能有效缩减苏醒时间、术中输液量、丙泊酚使用量以及拔管时间,降低病人发生并发症的几率,适合于临床应用。

  • 标签: 区域神经阻滞技术 创伤胫腓骨骨折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均需手术治疗的锁骨骨折患者60例,将其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30例,使用臂丛神经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和试验组(30例,使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对比。结果:试验组麻醉后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均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简易认知功能状态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锁骨骨折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时,使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有更明显的麻醉效果,对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所造成的的影响也较小,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中老年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不稳的植骨内固定手术疗效及术式选择适应证。方法2002年2月-2005年4月对中老年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不稳经过严格保守治疗无效的32例患者采用开窗椎间盘切除椎管减压、后路椎间及椎板、横突植骨融合Moss—Miami椎弓螺钉系统固定。下腰痛采用JOA评价方法。结果术后随访9—36个月,平均28.5个月,患者症状改善明显,优良率达93.3%,根据术后9个月以上X线、CT或MRI检查观察融合率达96.7%,2年以上随访拍X线片观察椎间植骨融合良好,未见假关节形成,有1例内固定松动致腰痛患者手术取出内固定物,未见有断钉发生。结论对于中老年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不稳患者根据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结果选择后路融合方法并给予Moss—Miami椎弓螺钉系统固定融合率高,手术彻底,临床疗效良好。

  • 标签: 椎管狭窄症 腰椎不稳 椎弓根内固定
  • 简介:目的探讨单纯经皮椎弓螺钉微创治疗轻度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2014年2月~2017年2月我科对31例单节段轻度胸腰椎结核,穿刺取出病灶并活检,采用病灶椎体经皮椎弓螺钉内固定术,术后继续系统抗结核药物治疗12~18个月。结果31例顺利完成手术,术中穿刺取得的病灶组织行病理检查均提示干酪样坏死,符合结核改变。手术时间70~100min,(82.3±9.0)min;出血量30~50ml,平均40ml;术后住院时间为7~10d,(7.7±1.0)d。无手术并发症发生。31例随访12~36个月,(27.3±4.3)月,31例均达到骨质融合,无结核复发征象,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征象。术前、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VAS评分分别为(7.2±0.9)、(4.0±0.7)、(2.0±0.6)分,不同时点两两比较P均=0.000。术前、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ODI分别为(65.2±9.1)%、(41.2±5.8)%、(20.3±2.9)%,不同时点两两比较P均=0.000。术前、术后1周、末次随访后凸Cobb角分别为7.5°±1.2°、5.5°±1.2°、6.6°±1.5°,术前与末次随访P=0.001,其余时点两两比较P均=0.000。术前、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红细胞沉降率分别为(62.8±18.2)、(39.4±10.2)、(14.2±3.5)mm/h,不同时点两两比较P均=0.000。结论单纯经皮椎弓螺钉固定对轻度胸腰椎结核有较好的疗效,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微创治疗方式。

  • 标签: 经皮椎弓根螺钉 胸腰椎结核
  • 简介:目的探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和脱位有效的手术固定方法。方法本组病例共应用Dick、RF、AF、GF、SF、FJ、RSS、USS等方法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和脱位。结果本组回访35例,术后椎间隙及椎体前高度基本恢复,术后与术前A/P比值明显增大;Frankel分级分别进步1~3级;腰痛按Denis分级明显好转。6例术前有神经症状者5例术后3个月恢复正常,2例除轻度跛行及小便失控外,截瘫指数明显下降。结论椎弓螺钉系列内固定对脊柱前、中、后柱均有明显的固定及复位作用。加之横杆连接,使固定系统组成了一个立体固定系统,固定作用更加牢固可靠。

  • 标签: 椎弓根螺钉 胸腰椎 骨折和脱位
  • 简介:摘要目的对后路椎弓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手术室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此研究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1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腰椎骨折患者73例,根据患者入院进行手术治疗时间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n=36例)和参照组(n=37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后路椎弓螺钉内固定的方式进行治疗,参照组在此期间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对其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手术时间及护理后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进行比对研究。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相较于参照组较短;且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78%,显著低于参照组的21.62%,研究组优势显著,P<0.05。结论对于腰椎骨折患者在实施后路椎弓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期间给予其手术室护理干预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开展应用推广。

  • 标签: 腰椎骨折 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手术治疗 手术室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弓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2013年09月到2016年5月来本院住院治疗的120例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病患,作为研究的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编号随机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对患者实施经皮椎弓螺钉固定治疗,对照组使用开放式椎弓螺钉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对患者在治疗优良率、手术切口、手术出血量、手术持续时间、手术后的引流量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中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在手术造成的伤口长度、手术所用的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手术后的引流量等方面都要比对照组情况好。结论经皮椎弓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非常有价值,值得大范围推广使用。

  • 标签: 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 胸腰椎段脊柱骨折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弓内固定术在疗胸腰椎段脊柱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5年3月到2017年4月的52例胸腰椎段脊柱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28例,给予开放性椎弓内固定治疗)与观察组(24例,给予经皮椎弓跟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临床手术指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为91.67%(22/24)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21/28),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187.34±12.34)min、术中出血量(91.34±6.83)ml、切口长度指标(8.89±4.05)cm均优于对照组(250.56±11.67、156.45±6.34、13.56±4.67),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段脊柱损伤治疗中采用经皮椎弓跟内固定术治疗有着较好稳定性及安全性,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胸腰椎段脊柱损伤 椎弓根内固定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后路椎弓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的护理中,加强手术室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基于临床研究病例选择标准,抽取我院在2019年8月~2020年5月诊治的腰椎骨折并采用后路椎弓螺钉内固定治疗的患者48例作为护理对象,按照分组对照的方式,分成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观察组:在手术治疗期间实施手术室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指标: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时间和康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数据对比存在差异,P

  • 标签: 腰椎骨折 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手术室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后路椎弓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手术室护理分析以及护理体会。方法:共纳入62例腰椎骨折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均接受后路椎弓螺钉内固定治疗,病例选取时间为2019年7月至2021年5月。以抽签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护理组(各31例),前者行常规护理,后者行全面的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护理满意度。结果:较参照组,护理组患者手术耗时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较参照组83.87%,护理组护理满意度100.00%更高(P<0.05)。结论:腰椎骨折在进行后路椎弓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时给予全面的手术室护理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使患者对护理服务更加满意,建议优先选择。

  • 标签: 腰椎骨折 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手术室护理 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