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适形放疗肺癌患者发生放射性肺炎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来我院行适形放疗治疗的80例肺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入组患者临床是否发生放射性肺炎分为A组(发生放射性肺炎,n=15)和B组(未发生放射性肺炎,n=65),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及相关物理参数,进一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适形放疗肺癌患者发生放射性肺炎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肿瘤体积(>150cm³)、合并慢性肺阻塞疾病、V30(>18%)及等资料差异比较上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150cm³、合并慢性肺阻塞疾病、V30>18%等均是适形放疗肺癌患者发生放射性肺炎的危险因素。结论 肿瘤体积>150cm³、合并慢性肺阻塞疾病、V30>18%均与适形放疗肺癌患者放射性肺炎的发生密切相关,临床中应依据患者个体情况及时对临床治疗方案予以调整优化,以预防或降低患者临床放射性肺炎的发生。

  • 标签: [] 三维适形放疗 肺癌 放射性肺炎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肛提肌是女性盆底肌肉最重要的结构,在女性盆底支持系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产后肛提肌损伤(LAMI)是由妊娠和分娩导致的肛提肌损伤,被认为是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FPFD ) 的主要病因,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国家胎政策的开放,产后肛提肌损伤诊断逐渐得到重视,同时经会阴超声诊断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早诊断产后女性肛提肌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对预防FPFD的发生至关重要。本文经会阴超声技术评估产后女性LAMI的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肛提肌损伤 超声检查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对于患有原发性肝癌的患者,使用适形放射治疗和介入治疗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患有原发性肝癌的患者共63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之后进行对比治疗,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为31例、32例,探讨使用适形放射治疗和介入治疗联合治疗的方式和单独使用适形放射治疗相比,两种治疗方式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肿瘤标志物水平等方面的差异。结果:①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对照组患者发生率更高(p<0.05);②在肿瘤标志物水平方面,治疗之前两组患者的水平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治疗之后,研究组患者的各项水平更低。结论:对于原发性肝癌患者,使用适形放射治疗和介入治疗法联合治疗更加安全高效,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法医临床鉴定中对于肋骨骨折应用螺旋CT重建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将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肋骨骨折案例100例入组,实施螺旋CT重建、X线检查、常规CT检查,对比肋骨骨折结果、图像质量、统计结果,分析检出率。结果:本次100例案例骨折210根,螺旋CT重建、X线检查、常规CT检出率存在差异,螺旋CT重建检出率更高(P<0.05),100例肋骨骨折案例应用螺旋CT重建、X线检查、常规CT检查图像质量有明显差异,螺旋CT重建清晰显示比例较大,X线检查、常规CT检查清晰显示比例更小(P<0.05)。结论:法医临床鉴定中螺旋CT重建应用价值较高,能够有效提高肋骨骨折检出率。

  • 标签: 肋骨骨折 螺旋CT 三维重建 法医
  • 简介:摘要: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对于临床诊治是一个比较关键的环节,然而绝大部分医学生特别是临床规培医师在乳腺癌影像诊断方面的知识比较薄弱,形式单一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医学影像学教学的需求。随着影像后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可视化的模型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诊疗当中,而基于MRI可视化模型的乳腺癌影像教学在临床规培医师培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用于早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治疗中所取得的应用效果。方法:早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数为45例,纳入到观察组,病例选取医院2021年1月-2022年5月的病例资料;同时选取于同时间在医院中进行健康体检的45例患者,纳入到对照组。对两组人员均实施超声检查方法。结果:静息状态、张力状态、缩肛状态下厚度观察组低于对照组,面积、前后径、横径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超声诊断方法用于早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断中,可经过不同状态了解到患者的肛提肌厚度及盆膈裂孔形态,完成了对患者病情的科学评价,疾病诊断准确率高,为疾病治疗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 标签: 早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三维超声 静息状态 张力状态 缩肛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盆底超声在盆底器官脱垂女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8月我院治疗的80名成年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包括48例盆底器官脱垂女性,对照组包括36例已婚未生育患者女性均对其进行外盆底超声检查,对比静息下膀胱颈距参照线间距、尿道前倾(倾斜)角、膀胱后角、肛提肌裂孔面积;Valsalva动作后膀胱颈距参照线间距、尿道倾斜(倾斜)角、膀胱后角、肛提肌裂孔面积等参数,观察其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外盆底超声可直观地显示和测量刚提及裂孔面积以及膀胱颈和尿道活动度,提高盆腔器官脱重的诊断、治疗及疗效评估的效果,并提供更丰富的立体空间信息和有意义的诊疗依据。

  • 标签: 〔〕盆底器官脱垂 三维超声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重建技术在胸部外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实验对象为胸部外伤患者,一共抽取样本量120例,将所有患者分成两个组别,一组为实施X线进行检查的组别为对照组(60例),另一组为实施64排螺旋CT重建技术进行检查的组别为观察组(60例),之后分析不同诊断技术的诊断结果。结果:64排螺旋CT重建技术诊断单发肋骨骨折、多发肋骨骨折、肺挫裂伤、气胸及胸膜腔积液检出率均明显高于X线诊断(P<0.05);64排螺旋CT重建技术诊断对锁骨骨折、肩胛骨骨折、皮下气肿检出率与X线诊断比较无太大差异(P>0.05)。结论:在对胸部外伤患者的诊断中使用64排螺旋CT重建技术,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及可靠性,其诊断价值较高。

  • 标签: 64排 螺旋 CT三维重建技术 胸部外伤 诊断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癌(EC)患者实行替吉奥+适形放疗的疗效及价值。方法:选2020年12月-2023年11月我院收治的70例EC患者,抽签法分对照组、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行适形放疗,观察组行替吉奥+适形放疗。比对肿瘤标志物、心肌损伤、炎症因子指标水平。结果:较之对照组,观察组肿瘤标志物、心肌损伤等指标水平均低(P<0.05)。结论:替吉奥+适形放疗治疗EC,不仅效果理想,还可改善肿瘤标志物水平,减轻炎症反应,修复心肌损伤,值得推广。

  • 标签: 替吉奥 三维适形放疗 食管癌 肿瘤标志物
  • 简介:摘要: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是目前有效的治疗方法,标测下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是目前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主流方法,但其成功开展的案例在高海拔地区报道甚少。本文通过观察高海拔地区的11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行射频消融术后疗效,以评估射频消融术在高海拔地区应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11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术,术后随访观察心电图的窦性维持率、症状及术后满意度,使用心电图、调查问卷等进行分析。结果:11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经射频消融术后均治愈,术后半年内无症状及心电图复发证据,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手术严重并发症。患者对手术满意度为100%。结论:射频消融术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有效且安全的办法,可在高海拔地区广泛开展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盆底二超声在女性盆腔器官功能障碍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21.1-2022.1收治的女性盆腔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80例,所有患者采用盆底二超声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盆底二超声检查的准确度及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二超声检查的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性明显低于超声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盆底二超声对女性盆腔器官功能障碍诊断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诊断推广应用。

  • 标签: 二维超声 三维超声 女性盆腔器官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于晚期宫颈癌近距离后装治疗,二计划和计划的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学差异。方法随机选取了19名接受了近距离治疗的宫颈癌患者,分别制定二近距离计划。分析两种计划的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采用配对t检验的方法进行差异性检验。结果除直肠外,近距离治疗计划的危及器官受量明显小于二近距离治疗计划(P<0.05)。结论对于晚期宫颈癌患者,近距离治疗技术能更好的实现靶区覆盖,保护正常组织。

  • 标签: 晚期宫颈癌 近距离治疗 剂量学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研析螺旋CT重建运用至踝关节骨折分型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择取2015年10月-2018年10月本院收取的85例踝关节骨折病患资料,术前85例病患均行螺旋CT重建和X线片扫描,术中分型作金标准,并比对螺旋CT重建和X线片运用于踝关节骨折分型中的诊断结果。结果在PAB型骨折中,螺旋CT的准确率、灵敏度100%、100%比X线片89.41%、71.42%高;在PER型骨折中,螺旋CT的准确率、灵敏度98.82%、94.11%比X线片85.88%、72.22%高;在SAB型骨折中,螺旋CT的准确率、灵敏度100%、100%比X线片87.05%、82.60%高;在SER型骨折中,螺旋CT的准确率、灵敏度97.64%、95.83%比X线片84.70%、66.66%高(P<0.05)。结论在踝关节骨折中螺旋CT重建能准确检出骨折分型,具较高的诊断率与灵敏度。

  • 标签: X线片 螺旋CT三维重建 踝关节骨折
  • 简介:背景:锁骨骨折的微创化手术治疗方式可采用克氏针辅助复位接骨板内固定,但对于粉碎性骨折难以达到良好复位,由于体外塑形很难达到满意程度,闭合接骨板插入及螺钉固定有时会存在一定风险,如何微创化操作的同时实现接骨板的准确塑形和安全固定是目前较受关注的问题。目的:运用3D打印技术实现锁骨骨折内固定治疗的微创化。方法: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对12例单侧锁骨骨折患者行接骨板内固定术,所有骨折锁骨仅显露表面而不剥离锁骨床,对于粉碎性锁骨骨折采用段小切口,微创经皮接骨板固定技术(minimallyinvasivepercutaneousplateosteosynthesis,MIPPO)操作以保护锁骨血运,3D打印健侧锁骨镜像模型及骨折模型,在两个模型距离胸锁关节1cm、3cm、5cm处做横截面测量长短轴,并进行双侧对照,偏差〈10%再进行镜像模型手术预演,在镜像模型表面描绘出骨折线并进行接骨板预弯、钻孔、固定等实际操作,记录每个螺钉的长度和位置,术中调节钻头伸出套筒的长度为模型相应钉道记录的螺钉长度,以防止钻入过深而损伤锁骨下血管,从而实现尽可能少的组织剥离和最优化的固定。结果:将锁骨胸骨端左右侧3个层面的长短轴数据汇总,成对样本共6组,成对样本的相关系数均〉0.78,成对样本中PC1、PC3、PC5的LL-RL及LS-RS组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左右两侧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均采用微创操作固定,未出现血管损伤情况,术后复查X线显示内固定良好,螺钉长度合适,使用的接骨板及螺钉与术前预演一致。结论:通过3D打印健侧锁骨镜像模型与骨折模型,在无骨折区测量对比,对于偏差〈10%的病例,在镜像模型上进行手术演练,获得预弯的接骨板与螺钉长度数据,可以直接用于实际手术中,从而实现MIPPO操作的目的。

  • 标签: 3D打印 锁骨骨折 接骨板内固定 预弯
  • 简介:背景:虚拟现实技术与中医穴位相结合,可实现针刺的立体表达。目的:基于VOXEL-MAN和Micro-XCT-200机,通过对内关穴形态结构的可视化研究,进一步探讨穴位结构。方法:在VOXEL-MAN系统中结合腧穴解剖学知识,内关穴(PC6)邻近的肌肉分割后进行融合,神经血管进行重建;编写程序获得内关穴的进针动画,进行内关穴位的可视化和虚拟进针研究。通过Micro-XCT-200机对穴位的本质进行补充。结果与结论:完成了内关穴局部解剖结构的可视化,实现了内关穴在数字化虚拟人体中的定位与表达。运用Micro-XCT-200机对内关穴位的结构进行了研究,尚未发现新的组织。穴位局部重建有助于立体显示穴位解剖结构和逼真模拟针刺过程,有助于系统地观察针体和穴位周围各组织的空间位置关系,为探讨穴位进针的安全性、提高临床针刺疗效奠定了较好的基础。Micro-XCT-200机对内关穴位的结构研究,为"穴位立体构筑理论"进一步提供了实验依据。

  • 标签: 骨关节植入物 骨与三维有限元分析 内关穴 可视化 腧穴 针灸
  • 简介:摘要:本文为制霉素与黄苦洗液结合诊疗霉菌阴道炎的临床研究。选取妇幼保健院中的 110例霉菌阴道炎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成两个小组,一组病患单纯使用西药进行诊疗,一组病患使用制霉素与黄苦洗液结合的办法进行诊疗,研究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霉菌阴道炎比单纯使用西药诊疗效果更为显著。

  • 标签: 三维制霉素 黄苦洗液 霉菌类阴道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一体疗法治疗剖宫产术后肠梗阻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将60例剖宫产术后肠梗阻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禁食、胃肠减压;补充水、电解质维持酸碱平衡,营养支持;应用抗生素抗杆菌和抗厌氧菌感染。研究组在对照基础上联合一体疗法。结果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与研究组平均住院时间对比,研究组平均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平均肛门恢复排气排便时间少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剖宫产术后肠梗阻,在外科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一体疗法治疗粘连性肠梗阻能提高临床疗效,缩短住院时间,减轻产妇痛苦。

  • 标签: 三维一体 剖宫产 肠梗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适形放疗联合化疗方案对于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治疗所取得的效果,以方便为临床的治疗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本文在治疗过程中选择的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收治的非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患者均在2016年4月到2018年4月入院,本文选择86例患者进行分组,将所有患者随机方法分为适形放疗组和放疗化疗联合组,平均每组患者均为43例,对两组患者分别选择适形放疗以及在适治放疗基础之上联合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评价两种不同方案对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治疗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本研究适形放疗组治疗结束以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51.16%(22/43),而本研究放化疗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2.09%(31/43),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评价本研究两组患者的一年生存率和两年生存率,本研究适形组为46.51%(20/43)和32.56%(14/43),而本研究放化疗联合组分别为69.77%(30/43)和55.81%(24/43),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中,为患者选择采用适形放疗联合化疗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单纯的适形放疗,可以大大提升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存率,值得推广。

  • 标签: 三维适形放疗 化疗治疗 晚期局部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房间隔缺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选择最佳诊断方案。方法实验选择我院收治治疗的房间隔缺损患者,总计30例。患者均行TTE、TEE检查,对比不同诊断方法下房间隔缺损缺患者的具体损口、位置、部位、大小等情况。结果实验结果显示,TTE与TEE诊断仅在测量缺损口内径上高度存在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指标对比,两种诊断方法所得数据进行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TEE、TTE结合,在房间隔缺损的诊断方面价值明显,为临床治疗工作以及改善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经食道三维超声 经胸超声 诊断价值 房间隔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