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痰热内扰型失眠症患者采用艾灸与黄安神汤联合治疗模式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所收治的痰热内扰型失眠症患者78例,采用奇偶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39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西医失眠症治疗模式,实验组采用艾灸与黄安神汤联合治疗模式,分析2组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得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抑郁自评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比例较低,组间具有明显性差异(P<0.05)。结论艾灸与黄安神汤联合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症的临床效果较好,药物不良比例发生率较低,应予以临床推广普及。

  • 标签: 艾灸 三黄安神汤 痰热内扰型失眠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结核病“位一体”新模式的运作与管理。方法选取2016年和2017年被诊断为结核病的患者26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结核病“位一体”新模式的运作与管理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实行“位一体”模式后,2017年与2016年结核病发现人数相比,P>0.05.且免费服药率有所上升,可见结核病“位一体”的新模式有利于防治结核病。结论结核病治疗医防合作新模式能够有效的提高结核病的发病率,具有很好的结核病控制及治疗效果,故此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结核病 医防合作新模式 运作与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研究Free-edge矫治技术剜除下颌第磨牙治疗安氏Ⅲ类错的建议。方法择取我院收治的38例安氏Ⅲ类错患者进行研究,以入院时间为依据将所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拔牙组19例;非拔牙组19例。所选患者均通过Free-edge直丝系列托槽进行治疗。拔牙组患者同时行以挖除下颌第颗磨牙治疗。结果两组患者上下牙列均排列整齐,覆盖处于正常状态,咬关系良好,磨牙关系中性,软组织侧貌得到显著改善,趋于或达到直面型。结论针对安氏Ⅲ类错患者行以Free-edge矫治技术剜除下颌第磨牙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不管是否拔牙,Free-edge矫治技术的应用可以改善患者侧貌变化,具有显著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安氏Ⅲ类错 下颌第三磨牙 矫治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患者接受盐酸氟桂利嗪与联疗法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接诊的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组对象愿意配合研究,确诊且有完整临床资料,以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单纯实施联疗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方案上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症状缓解时间。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则为85.00%,研究组比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研究组患者在胃脘痛、胃脘灼热、胃脘胀满缓解时间上均比对照组明显更少(P<0.05)。结论盐酸氟桂利嗪与联疗法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除了可以缩短症状改善时间,而且能明显提高疗效,值得借鉴。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盐酸氟桂利嗪 三联疗法 症状
  • 简介:目的:探讨元复合因子Net对人胰腺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Net基因全长片段,应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Ad5/F35-Net重组腺病毒载体。建立24只人胰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并随机分为PBS组、绿色荧光蛋白(GFP)组和Net组,3组分别注射0.1mL的PBS、Ad5/F35-GFP(1×108PFU)和Ad5/F35-Net(1×108PFU),干预3周后,测定各组的移植瘤体积和质量,并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移植瘤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及移植瘤组织原位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本研究成功构建了表达Net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与PBS组及GFP组相比,Net组裸鼠移植瘤体积和质量明显减小(P均〈0.05),而其PCNA表达显著降低(P〈0.01),原位细胞凋亡明显增加(P〈0.01)。结论:Net可明显抑制人胰腺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抑制移植瘤细胞的增殖,促进移植瘤细胞原位凋亡。

  • 标签: 三元复合因子Net 移植瘤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不同联疗法改善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道溃疡患者预后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0年11月—2014年11月的105例Hp阳性消化道溃疡住院患者,将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5例确诊Hp阳性消化道溃疡患者进行分组,阿莫西林组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联疗法,左氧氟沙星组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联疗法,观察综合疗效、Hp根除率和药物安全性。结果左氧氟沙星组治疗后溃疡愈合有效率92.45%明显高于阿莫西林组78.85%(P<0.05);左氧氟沙星组Hp根除率94.34%高于阿莫西林组80.77%(P<0.05);左氧氟沙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5.66%略高于阿莫西林组13.46%(P>0.05)。结论“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联疗法能够快速促进Hp阳性消化道溃疡患者溃疡面愈合,提高Hp根除率,安全可靠。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奥美拉唑 克拉霉素 阿莫西林 左氧氟沙星 消化道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氧化二砷联合沙利度胺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74例,分为参照组沙利度胺治疗和联合组在参照组上联合氧化二砷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用药后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计数情况。结果联合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不良反应少于参照组(P<0.05);用药后联合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计数情况相对比参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患者采用氧化二砷联合沙利度胺治疗,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有效改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计数,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三氧化二砷 沙利度胺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联合联疗法治疗对胃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根除率及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胃溃疡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复发率、Hp根除率及溃疡症状积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Hp根除率为92.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7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积分、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胃溃疡患者丹参注射液联合联疗法治疗效果较好,可明显减轻症状,提高Hp根除率,降低复发率。

  • 标签: 丹参注射液 三联疗法 胃溃疡 Hp根除率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尖杉酯碱与柔红霉素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4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22例患者采用柔红霉素联合化疗方案(DA)治疗,观察组22例患者采用高尖杉酯碱联合化疗方案(HA)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50.00%,对照组为45.45%,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KPS改善率为86.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18%(P<0.05)。结论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采用高尖杉酯碱与柔红霉素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但是在生存质量方面,采用高尖杉酯碱治疗效果更为理想。

  • 标签: 高三尖杉酯碱 柔红霉素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卵巢瘤剥除术中使用双极电凝、双极电凝+生理盐水冲洗、镜下缝合止血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6月~2017年10月94例单侧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均行腹腔镜卵巢肿瘤剥除术,按不同的止血方法,将其分为组双极电凝组24例、双极电凝+生理盐水冲洗组36例、镜下缝合组34例。分别于术后3个月比较患者卵泡刺激素(FSH)、窦卵泡计数(AFC)、卵巢体积、卵巢基质血流(PSV)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后组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窦卵泡计数、卵巢体积、卵巢基质血流速度下降和FSH增高。但双极电凝+生理盐水冲洗组和镜下缝合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极电凝组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明显,与双极电凝+生理盐水冲洗组和镜下缝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卵巢肿瘤剥除创面采用双极电凝+生理盐水冲洗止血和镜下缝合止血对残留卵巢功能影响小,双极电凝+生理盐水冲洗止血简便易行,是值得提倡的止血方式。

  • 标签: 卵巢瘤 腹腔镜 双极电凝 卵巢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种评分系统在预测成人心脏外科ICU护理人力需求中的适用性。方法于2017年1月~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ICU选择各班次患者护理工作量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种评分系统在预测成人心脏外科ICU护理人力需求中的适用性。结果通过以不同护理人力需求配置方法作为分组变量,预测护患比为检验变量,采用多个相关样本比较的FriedmanM检验,结果显示3种方法预测的护患比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APACHEⅡ最低,其次是NAS,ICNSS预测护患比最高。结论3种人力资源配置方法预测的护理人力需求APACHEⅡ最低,其次是NAS,修订版ICNSS的信度、效度较好。

  • 标签: 心脏外科 ICU 护理 人力资源 适用性
  • 简介:笔者介绍了《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第版)的内容概要,通过对本科生教学使用此教材的情况进行评估,针对存在问题进行探讨。此教材反映了临床检验诊断学科的新进展和教改成果,内容丰富、新颖、重点突出、实用,既利于教,也利于学。

  • 标签: 教材 评估 问题 生物化学检验 临床生物化学 规划教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卡前列素氨丁醇与卡贝缩宫素对子宫下段收缩乏力治疗的疗效对比。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子宫下段收缩乏力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产妇严格按照随机原则分为A组与B组,各42例,给予A组产妇采用卡贝缩宫素进行治疗,给予B组产妇采用卡前列素氨丁醇进行治疗,对比并分析A组与B组产妇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B组产妇产后2h、24h的出血量均少于A组,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6%,B组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80%,组间差异率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子宫下段收缩乏力而导致的产后出血,卡前列素氨丁醇的止血效果比卡贝缩宫素的止血效果更佳,且临床效果较好,推广使用的价值较高。

  • 标签: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卡贝缩宫素 子宫下段收缩乏力 疗效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第产程胎盘剥离延缓所致产后出血前采取适时人工干预的预防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1月期间妇产科接收的98例第产程胎盘剥离延缓产妇作为观察分析对象,采用平均分配方式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给予对照组产妇常规预防措施,给予观察组产妇采取适时人工干预措施,并将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第产程时间、产后2小时内、24内出血量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第产程时间、产后2小时内及24内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观察组产妇对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第产程胎盘剥离延缓产妇采取适时人工干预,可有效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降低产后出血量,提高产妇对护理满意度,该方法值得临床妇产科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第三产程 胎盘剥离延缓 产后出血 人工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理疏导与足里注射甲氧氯普胺联合治疗病毒性肝炎所引起的恶心、呕吐等消化道不良反应的疗效,为临床治疗病毒性肝炎患者消化道症状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的病毒性肝炎患者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给予心理疏导和甲氧路普安10mg双侧足里注射;对照组给予甲氧氯普胺10mg肌肉注射,注射后30分钟评价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防治恶心的有效率分别为85%、60%,防治呕吐的有效率分别为80%、70%,结论足里具有调节气机,增加胃肠功能的作用,心理疏导与足里注射甲氧氯普胺联合治疗病毒性肝炎患者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的效果显著优于肌肉注射,并且方法简单、经济,不良反应小,能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容易被接受。

  • 标签: 心理疏导 足三里 甲氧氯普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欣母沛联合子宫背带缝合技术在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实施剖宫产产后出血的70例产妇,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产妇给予缩宫素联合传统缝合术进行治疗,研究组产妇给予欣母沛联合子宫背带缝合技术进行治疗,对治疗后两组产妇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产妇术中、术后2h及术后24h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8.5%)明显低于对照组(2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欣母沛联合子宫背带缝合技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具有治疗效果好、安全性高的特点,另外再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不仅提高了产妇的生活质量,也增加了产妇的幸福指数,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使用。

  • 标签: 欣母沛 子宫背带缝合技术 剖宫产 产后出血 临床效果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用物(甲硝唑+乳酸杆菌+雌醇)在治疗老年性阴道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调研时间2015年3月~2017年3月,调研对象100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全部患者均在我院妇科住院治疗。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甲硝唑治疗)及观察组(给予甲硝唑+乳酸杆菌联合雌醇(联合)干预),50例/组。统计与观察以下目标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阴道脱落细胞的成熟指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经治疗后,阴道脱落细胞的成熟指数比较中,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硝唑+乳酸杆菌联合雌醇治疗老年性阴道炎,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医师推广。

  • 标签: 甲硝唑 乳酸杆菌 雌三醇 老年性阴道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序贯疗法、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阳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价值。方法对本院2016年8月~2017年9月进行药物治疗的10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联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选择新序贯疗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幽门螺杆菌阳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而言,与联疗法相比,新序贯疗法可以显著地提升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 标签: 新序贯疗法 三联疗法 幽门螺杆菌 萎缩性胃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带负压管引流预防及治疗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接诊的行腹腔镜低位切除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使用带复压管引流,对照组患者给予经腹部盆腔引流管治疗,观察记录患者手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情况以及再手术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吻合口瘘发生率为6%,再手术率为0%,对照组吻合口瘘发生率为28%,再手术率为50%,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经统计学软件分析得出P<0.05,具有意义。结论带负压管引流预防治疗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吻合口瘘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吻合口瘘和再手术的机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带负压三管 腹腔镜低位切除术 吻合口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