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评价流式细胞仪在网织红细胞计数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7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9例恶性肿瘤患者,抽取静脉血1ml,选取同期贫血患者32例,健康志愿者30例,抽取静脉血1ml,加入噻唑橙(TO)染色液,采用流式细胞仪计数红细胞,对其中的网织红细胞所占的比重进行分析和研究,比较与手工法的计数效果,观察其稳定性、重复性及相关性。结果计数结果显示,采用流式细胞仪计数网织红细胞数与手工法计数结果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批内CV(变异系数)在3.23%以下,批间CV(变异系数)在4.86%以上。结论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网织红细胞的计数,具有更准确、更快速、重复性好、更客观的特点,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网织红细胞常规检测中推广。

  • 标签: 流式细胞仪 网织红细胞 计数方法评价
  • 简介:摘要讨论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护理体会。对2013年9月~2014年1月收治的4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进行回顾性资料分析。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余患者皆恢复良好。精心护理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可以提高此病的治愈率。

  • 标签: 十二指肠溃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我院手术室的布局,使用及管理,加强洁净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方法健全管理组织,建立管理制度,包括工作人员和病人管理,室内用物管理,清洁消毒管理。规范化使用空调净化系统,严格人流、物流、清洁卫生的管理。结果洁净手术室每月检测都通过了国家卫生标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感染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使洁净手术室发挥预期。

  • 标签: 洁净手术室 层流 手术室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事件的检测方法以及作用效果进行研究,并做出评价。方法取各种引起食物中毒的样本,将其做涂片处理,而后进行染色并做镜检,在显微镜下寻找出优势菌群,并将其接种至选择性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结果共检出病原菌113起,占整体的94.2%,在所有筛选出来的优势菌群中,共有110起优势菌群被选入进行选择性培养,其中110起均检出,所涉及的检出率高达100%。结论该方法针对引起食物中毒的微生物而言,检测率较高,节省时间,同时减轻了检验人员的负担。

  • 标签: 微生物 食物中毒 检测方法 检出率 优势菌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的注射方法对皮下出血的影响,以便寻找最佳的注射方法,减少出血的发生率。方法于2012年4月~8月选取厦门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90例共140针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的7种因素对注射部位皮肤出血情况的影响,采用SPSS16.0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以不同注射手法7个自变量,是否产生瘀斑为因变量,logistic回归方程无统计学意义(x2=5.190,P=0.637)。结论注射低分子肝素时,应严格按照基本注射方法进行注射。

  • 标签: 肝素 低分子量 注射 皮下 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手部骨折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50例手部骨折的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束后,治疗组患者的近节指骨骨折与掌骨骨折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近节指骨骨折与掌骨骨折的治愈率,对比结果有显著性差别(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治疗组患者的近节指骨骨折与掌骨骨折患指的功能恢复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结果有显著性差别(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手部骨折患者来说,通过采用外固定器治疗方法进行手部骨折处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近节指骨骨折与掌骨骨折的治愈率,对于患指的功能恢复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临床上使用外固定器治疗手部骨折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外固定器 科氏针石膏固定 治疗 手部骨折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了影响小儿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以及不同洗手方法预防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方法资料选取2012年-2013夏秋季我院传染科就诊的小儿手足病患者45例,设为研究组,选择同期45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进行相关危险因素调查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儿童类型、发热、皮诊、吮咬手指、饭前便后洗手以及监护人受教育程度等资料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归纳分析结果表明,发热、皮诊、接触病人、儿童类型、洗手方式以及有无吸手指习惯等均为影响小儿手足口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发热、皮诊、接触病人、儿童类型、洗手方式以及有无吸手指习惯等均是影响小儿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日常生活中,积极完善孩子个人卫生情况,重视孩子及其家属卫生教育工作,并督促或帮助其勤洗手,是有效预防小儿手足口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 标签: 手足口病 危险因素 洗手方法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寻找行之有效的术后护理方法,使重症病人在胸科手术后能较好的恢复其呼吸功能。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治疗的100例重症胸科疾病患者,并行择期手术,其中50例患者术后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早期活动,术后镇痛,设为实验组;剩余50例患者术后及时出院,根据医嘱自行护理,设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一个月内,呼吸功能恢复较好,患者无明显肺部感染、低氧血症发生,呼吸各项指标恢复正常,而对照组患者,术后一个月内,8例患者发生较严重的肺部感染,患者呼吸功能恢复不良,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外科重症患者术后进行精细有效的呼吸功能护理至关重要,有利于患者呼吸功能早期恢复正常和全身状况痊愈,应加以推广。

  • 标签: 胸外科 重症手术 呼吸功能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静脉留置针不同的穿刺方法在烦躁不安、肌肉强直的患者中的应用的可行度。方法选取各种原因所致的烦躁不安、强直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室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穿刺边进边退法,实验组采用静脉穿刺直接进针法。比较2组患者穿刺成功率。结果实验组在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显著。结论静脉穿刺的直接进针方法更适合烦躁不安、肌肉强直的患者,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抢救率。

  • 标签: 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 烦躁不安 肌肉强直患者 一次穿刺成功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内科老年患者优质护理的方式与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呼吸内科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老年患者,依照入院顺序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优质护理,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平均分、患者疾病知晓率、基础护理落实率均高于对照组,且患者及医生护理质量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院内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有助于帮助患者了解疾病、配合治疗,控制院内感染率,提升医生与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呼吸内科 老年患者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更加有效的新生儿病房臀红预防及护理方法进行探讨与研究。方法通过综合护理与治疗,对新生儿臀红疗效进行观察,与新生儿臀红一般护理与治疗进行对比,分析两种护理及治疗方法效果。结果新生儿病房臀红综合护理可以有效增加臀红治愈率,减少新生儿臀红感染几率。结论综合预防及护理对新生儿病房臀红治愈率有显著提高作用,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新生儿 臀红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对一”带教联合“师生双向评价”的管理方法在妇产科实习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64名五年制妇产科实习生分别采用新模式管理和传统模式管理,回顾性分析比较考勤情况和出科考试成绩。结果新模式组的出勤情况和出科考试成绩明显好于传统模式组(P<0.05)。结论“一对一”带教联合“师生双向评价”的管理方法在妇产科实习生管理中有效可行。

  • 标签: 实习生管理 妇产科
  • 简介:摘要目的用中医药方法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方法根据上呼吸道出血的类型,专方专治。结论根据病人不同病因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对症诊疗,专方专治,效果良好。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专病专方 专方专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糖化清蛋白(GA)3个指标在2型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测健康者与确诊糖尿病患者之间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糖化清蛋白(GA)3个指标,观察健康对照组与糖尿病组之间的差异。结果糖尿病组3个指标的统计结果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FBG与HbAlc和GA相关性良好,均呈正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FBG与HbAlc和GA相关性良好,联合测定FBG与HbAlc和GA,可较全面地提供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信息,对诊断、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亦可根据其针对的侧重点不同,选择性测定,降低糖尿病患者检测负担。

  • 标签: 空腹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清蛋白 相关性 选择性测定
  • 简介:摘要中医经典理论在社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具有明确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在实际应用中深受社区居民的欢迎。本文通过对中医经典理论的举例解读,对怎样更好地发挥中医理论在健康教育中的特殊优势,怎样在日常的健康教育工作中灵活运用,以及对加强中医健康教育的培训教育上提出思考和见解,以希得到同行的共鸣和认同。

  • 标签: 中医 理论 社区 健康教育 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分析临床上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症状表现,研究其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自我院2012年~2014年之间收治的5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根据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在我院接受的50名患者中,入院6小时内进行有效止血的有46例,4例不能有效控制出血量,转至其他科室采取进一步治疗。我科室有效治愈率为98%。结论根据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特征等情况,及时进行诊断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因较多,病情发生时间较紧急,病情严重可致死,止血治疗时不能盲目判断病因,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 标签: 急性上消化道 出血 临床表现 治疗方法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