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引导式护理干预对髋关节骨折患者正念水平及功能锻炼依从性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60例为髋关节骨折患者,入院后以电脑随机法分为A(n=30)、B(n=30)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引导式护理干预,并进行护理效果组间对照分析,研究起止时间为2020年1月-2021年12月。结果 B组患者正念水平、Harris评分及功能锻炼依从性均较A组更高,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引导式护理应用到髋关节骨折患者中,有助于提升其正念水平,并增加功能锻炼依从性,从而有利于患者髋关节功能提升。

  • 标签: 引导式护理 髋关节骨折 正念水平 功能锻炼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在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临床护理中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效果。方法:从2020年7月到2021年6月在我院进行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患者中,选取82例患者参与到本次研究当中。按照1-82数字顺序先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编号,再按照抽签法均分为两组:参考组和研究组。参考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护理,研究组则采用人性化护理,然后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观察指标包括护理依从性、护理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依从性得分(93.94±2.69)分和护理质量得分(94.85±2.73)分明显高于参考组患者(62.18±2.57)分、(81.04±2.61)分,并发症发生率7.32%(3/41)明显低于参考组患者39.02%(16/41),护理总满意率97.56%(40/41)明显高于参考组患者78.05%(32/41),数据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临床护理中,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配合度,促进护理质量改进,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更被患者认可和接受,满意度更高,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 临床护理 人性化护理 护理效果 分析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镇痛效果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 年1月到 2022 年1月期间 60 例经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采取计算机表法对其进行研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 例患者,研究组患者在全麻诱导后行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对照组只进行全麻。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3h、术后12h、术后24h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超声引导 腰方肌阻滞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 镇痛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老年上肢骨折手术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组为常规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为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结果:麻醉优良率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96.00%、84.00%,P<0.05;麻醉阻滞生效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麻醉阻滞维持时间观察组长于对照组P<0.05;麻醉不良反应率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4.00%、8.00%,P>0.05。结论:在老年上肢骨折患者手术中采用超声引导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能够有效提升麻醉质量并确保麻醉安全性。

  • 标签: 上肢骨折 手术 老年人 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老年髋部手术中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阻滞与轻比重腰麻临床效用。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本院接受髋部手术老年患者共50例,采用电脑随机分配方式将50例髋部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予以轻比重腰麻,实验组则予以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阻滞与轻比重腰麻联合麻醉方案。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麻醉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超声引导 髂筋膜阻滞 轻比重腰麻 髋部手术
  • 简介:摘要: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是一种罕见恶性淋巴瘤类型,其起源于甲状腺淋巴组织。由于该病罕见且症状不典型,诊断和治疗一直是临床上难点之一。传统诊断方法主要依靠组织活检,但该方法存在创伤性高、侵袭性大以及可能造成并发症等问题。近年来,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诊断成为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一种重要方法,其具有创伤小、准确性高等优点,成为临床常用诊断手段。通过超声引导粗针穿刺,可以直接获取病灶组织样本,进一步进行细胞学和病理学检查,从而确诊甲状腺淋巴瘤。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减少患者痛苦和创伤,而且具有较高准确性和可重复性,能够满足临床对于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诊断需求。

  • 标签: 护理 超声引导 粗针穿刺诊断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
  • 简介:【摘要】 目的 乳腺良性肿块治疗中传统手术与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手术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88例乳腺良性肿块治疗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传统手术)和观察组(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手术),各44例,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82%低于对照组27.27%,(P<0.05);观察组手术效果比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乳房良性肿块治疗中,采取超声导引下微创旋切术效果明显,可以使手术操作更加精确,提高患者疗效与生活质量。

  • 标签: 乳腺良性肿块 传统手术 超声引导 微创旋切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渐进式引导护理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方法:在2022年08月-2023年08月期间选取本院74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7,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37,渐进式引导护理),比较两组生活质量。结果:在生活质量评分比较中,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患者中实施渐进式引导护理,效果显著,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推广。

  • 标签: 渐进式引导护理 双相情感障碍 躁狂症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应用学科,临床教学是护理教育重要环节。多年来,我国各阶层医疗机构在护理人员业务技能培训方面做出突出贡献,但涉及“医学人文教育”内容并不充分。本文从我国临床护理师资队伍现状培训方案等方面,了解我国临床护理师资培训模式研究进展。

  • 标签: 临床护理教学 护理师资 医学人文教育 培训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对医学院临床青年教师培养方式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于2021.03~2023.03间进行临床培养青年教师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常规教学培养)和研究组(优质教学培养)各30例,对比两组教学效果,并分析医学院校临床青年教师培养存在问题及对策。结果:观察组临床培养效果各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青年教师实施优质教学培养具有更高效率。通过对教学发现,医学院校临床青年教师培养方式存在单一性和青年教师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等不足,通过转变培养观念、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等方式,可以提升临床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不同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肩关节镜手术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11月于本院行肩关节镜手术者60例,按抽签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均在超声引导下实施麻醉,对照组采用锁骨上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腋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观察并记录两组麻醉前后血压、心率以及临床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麻醉前,两组血压、心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观察组血压、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超声引导 锁骨上入路 腋入路 臂丛神经阻滞 麻醉 肩关节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聚焦护理模式在CT引导经皮穿刺肺部活检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CT引导经皮穿刺肺部活检手术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差异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使用聚焦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2组患者心率、心理状况以及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整体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聚焦护理模式能够尊重患者自身思维,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促进患者自身护理技能挖掘,可显著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并使得穿刺成功率得以有效提升。

  • 标签: CT 经皮穿刺 肺部活检 聚焦护理模式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骨骼肌腱鞘炎治疗中,采取超声引导下介入与物理疗法干预临床价值。方法:病例选取均源自我院收治骨骼肌腱鞘炎患者(纳入时间:2020年1-12月,病例数:68),将收治患者采取随机分子形式均分为A/B两组,前者实施腱鞘内注射倍他米松(经超声引导)治疗,后者基于A组采取冲击波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及治疗效果。结果:经对比,B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疼痛程度评分对比A组均有显著降低,且该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高于A组94.12%>76.47%(P

  • 标签: 超声引导 介入治疗 物理疗法 骨骼肌腱鞘炎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直肠B超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在前列腺癌诊断中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6年3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行直肠B超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550例患者临床资料及前列腺癌阳性检出率。结果:共有55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有294例(53.5%)患者中发现前列腺癌,其中152例术后病理Gleason评分≥8,占前列腺癌患者51.7%。前列腺癌组与非前列腺癌组年龄(P〈0.001)、术前PSA(P〈0.001)、高血压史(P〈0.001)及糖尿病史(P=0.001)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直肠B超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技术是安全有效,其可作为早期前列腺癌诊断首选方法。

  • 标签: 直肠B超 前列腺癌 前列腺穿刺活检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近胸椎旁肋间神经阻滞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麻醉效果。 方法:择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女性患者60例,年龄40-65岁,体重50-75kg,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0):全麻组(GA组)和近胸椎旁肋间神经阻滞组(PINB组)。GA组采用咪达唑仑、舒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丙泊酚、瑞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行麻醉维持,维持BIS值在40-60,手术结束前半小时给予舒芬太尼5ug、氟比洛芬酯50mg。PINB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第1-2近胸椎旁肋间神经+第4-5近胸椎旁肋间神经+颈浅丛阻滞。术后病人疼痛程度控制在VAS评分0-3分。记录麻醉前(P0)、诱导后即刻(神经阻滞后即刻)(P1)、切皮即刻(P2)、切皮后30min(P3)、拔出喉罩前(手术结束时)(P4)、拔出喉罩后10min(P5)时BP、HR、SP02。以及术后2h、6h、12h、24h病人疼痛情况、镇痛药应用情况、恶心呕吐发生情况、排气时间等。结果:与GA组比较,PINB组围术期生命体征平稳,术后疼痛发生情况、镇痛药应用情况、恶心呕吐发生率低(P

  • 标签: 近胸椎旁的肋间神经 颈浅丛 神经传导阻滞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全身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物理疗法加引导式教育应用于挠性瘫痪儿童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并研究本院于2014年11月到2015年11月共收治76例脑性瘫痪儿童,将所有脑性瘫痪儿童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8例,对照组脑性瘫痪儿童给予物理疗法,观察组脑性瘫痪儿童给予物理疗法加引导式教育方式,对比两组患儿实施不同治疗方式后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脑性瘫痪儿童运动功能、智力发育和独立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对脑性瘫痪儿童实施物理疗法及引导式教育具有良好临床康复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儿运动功能、智力发育和独立性评分,改善患儿身体质量,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物理疗法加引导式教育 脑性瘫痪儿童 康复治疗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5-0079-02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乳腺癌化疗中B超引导下颈内静脉植入输液港应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50例植入输液港乳腺癌患者病历资料,结合案例分析方法。结果50例乳腺癌患者B超引导下颈内静脉植入输液港中1例出现囊袋缝合处切口裂开。结论乳腺癌化疗中B超引导下颈内静脉植入输液港应用较为方便,在今后应用中,更要将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实现规范化管理,做好并发症预防。

  • 标签: 乳腺癌 化疗 B超定位 植入 输液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