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总结了我院建立康复病区三年多来的康复护理及训练工作。结果表明,持之以恒的康复护理训练能够促进患者的功能锻练,有利于患者恢复其日常生活能力和工作技能,帮助他们重返社会生活。其中家庭的支持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慢性精神病人 康复训练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吞咽治疗仪结合针刺法和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所致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康复训练组和综合治疗组,各20例,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针刺组采用吞咽治疗仪结合针刺法治疗,康复训练组采用吞咽治疗仪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综合治疗组采用吞咽治疗仪、针刺法和康复训练联合治疗。随后对三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比较。结果针刺组、康复训练组和综合治疗组,针刺组与康复组比较,针刺组优于康复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治疗组优于康复组、针刺组,且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所致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吞咽治疗仪结合针刺法和康复训练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脑卒中 吞咽功能障碍 吞咽治疗仪 针刺 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研究接受过珠心算训练的儿童和未接受过珠心算训练的儿童在执行乘法心算任务时的脑内时程的P300波幅和潜伏期的差别,旨在探讨珠心算训练儿童乘法心算对P300的影响。方法使用美国NeuroScan公司生产的32导脑电记录系统,记录随机选取12名经过珠心算训练儿童(训练组)和12名未经过珠心算训练儿童(未训练组),采集乘法心算过程的连续脑电信号,对P300正确率,反应时,平均波幅和潜伏期数据进行统计比较。结果珠心算儿童乘法心算答案正确率高于非珠心算(P<0.05),其反应时小于非珠心算(P<0.01);P300的ERP变化脑区主效应在250-350ms内差异显著(P<0.05);乘法运算珠心算组的波峰都大于非珠心算组,而潜伏期珠心算组都小于非珠心算组。

  • 标签: 事件相关电位 珠心算 P3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能运动训练(PT)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方法对某院26例小儿脑瘫患儿进行临床资料的分析,统计患者基本的临床情况,并制定合理的PT治疗方案。结果26名小儿脑瘫患儿中,2名患儿基本治愈,17名患儿有显著进步,5名患儿有进步,2名患儿无任何疗效,总有效率为92.3%。结论临床上,小儿脑瘫的患儿需要很长的治疗时间才能见到可观的疗效,短时间内的疗效不是很明显,通过对患者使用康复体疗的治疗方法,不同分型的小儿脑瘫的患儿呈现不同程度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小儿脑瘫 康复治疗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的早期护理及康复训练指导方法。方法发病早期进行心理护理,减少患者焦虑、恐惧情绪;指导饮食,预防便秘及压疮。病情平稳后进行语言、吞咽、肢体功能、站立、行走等训练。结果通过系统的护理及康复训练指导患者病情好转,家属及患者也能积极的配合治疗,对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结论早期护理及康复训练指导,减轻了患者的心理压力、使患者能够正确的面对疾病,以良好的心态和状态积极的配合护理及康复训练,促进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尽早回归社会。

  • 标签: 脑卒中 早期护理 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增加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言语和生活自理能力,降低家庭和社会负担,分析和研究早期康复训练在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考察目标,将他们通过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辅导、肢体锻炼、针灸等治疗,在治疗后对患者进行Barthel评分及并通过问卷调查的过形式测试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率。结果经过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观察组的患者Barthel评分显著好于对照组患者的,而且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早期康复训练用于脑卒中偏瘫的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能够显著增加患者的康复速度,增加护患之间的信任度,值得运用。

  • 标签: 脑卒中偏瘫 康复训练 护理干预 必要性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灸联合吞咽训练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医院收治的108例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开展本次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行吞咽训练治疗,观察组行针灸联合吞咽训练治疗。比较2组的吞咽功能评分、神经功能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VFSS评分、NIHS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15%(53/54)高于对照组的87.04%(54/59)(P<0.05)。结论:给予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针灸配合吞咽训练治疗能够改善吞咽功能和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显著提升治疗效果,推广应用价值非常大。

  • 标签: 中风 吞咽障碍 针灸 吞咽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治疗中实施针灸与吞咽训练法的效用价值。方法:研究中共选取142例患者进行对比实验,均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运用摇号的方式分组,采取吞咽训练的对照组与在此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方式的观察组分别71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实际治疗效果。结果:经研究表明,观察组临床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而言,在进行吞咽训练的同时配合针灸可对其症状起到有效地改善作用,促进其生活质量水平的提升。

  • 标签: 针灸与吞咽训练 脑卒中 吞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负荷强度对蛙泳技能训练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0例游泳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设计五个不同级别负荷强度,分成五组,每组运动员按照相应的负荷强度进行蛙泳技能训练,比较不同负荷强度下运动员蛙泳技能训练效果。结果:不同负荷强度运动员蛙泳技能训练效果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结论:随着负荷强度的增加,运动员蛙泳技能训练效果也逐渐提升,但是当负荷强度超过3级时,蛙泳技能训练效果逐渐下降。蛙泳运动员技能训练训练时间为55min-65min,距离为500m,负重量为9kg,蛙泳训练效果最佳。

  • 标签: 负荷强度 蛙泳技能 训练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肺部肿瘤患者临床治疗中肺康复训练护理对其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具体影响。方法本文收集2020年5月—2022年4月宜昌市中心医院接治的70例肺部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用电脑数字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肺康复训练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肺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指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交际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肺康复训练护理法运用于肺部肿瘤患者中,能够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成功率,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及呼吸功能活动情况,加快其病灶治愈速度,进一步提高患者日常工作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运用推广。

  • 标签: 肺康复训练护理 肺部肿瘤患者 影响
  • 简介:摘要:呼吸训练是呼吸系统疾病恢复的最常见的康复方法之一,可以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呼吸训练,可以实现更顺畅的呼吸系统和良好的肺部通气,改善气体交换,减轻呼吸工作并优化身体的氧气供应。呼吸训练可以防止肺部损伤,并改善或维持脊柱和躯干的正确活动能力。目前,呼吸训练法被广泛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康复和各种疾病的早期恢复中,并且由于外科手术或创伤而出现诸如脊柱侧凸、后凸畸形、神经系统损害以及胸部和腹部疼痛之类的恢复,都可以利用呼吸训练

  • 标签: 呼吸训练 呼吸系统 疾病康复 影响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康复操对拇外翻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效果,为提高拇外翻术后康复质量提供借鉴。方法  对126例拇外翻手术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实施康复操的66例患者列为观察组,60例未实施康复操的患者列为对照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下地负重时间、第一跖趾关节活动度、AOFAS评分和QOL-C30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2月时,观察组患者第一跖趾关节活动度和AOFA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月时,观察组患者QOL-C30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康复操可促进第一跖趾关节功能早期恢复、防止拇趾僵硬、使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提高患者早期生活质量。

  • 标签: 拇外翻 康复操 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部分脑卒中患者因为病情较为严重,导致行动不便,故而需要长期卧床休息,一旦如此容易出现肺部感染,导致患者死亡,而本文即探析呼吸训练对脑卒中后卧床患者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比较分析应用不同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肺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肺部感染严重程度显著降低,P<0.05,组间存在对比性。结论:为脑卒中后卧床肺部感染患者实施呼吸训练,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降低肺部感染严重程度,对患者的康复速率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 标签: 脑卒中后卧床 肺部感染 呼吸训练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的康复训练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针灸结合康复训练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总有效率95.1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7.42%,具有统计学意义(X2=6.1722,P<0.05);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t=6.1329,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提高患者的身体免疫力,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 标签: 针灸 康复训练治 结合 脑卒中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抗阻训练在改善2型糖尿病(T2DM)病人胰岛素抵抗、调控糖代谢和脂代谢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相对于其他形式的运动干预有着不同的调控机制。本文对T2DM抗阻训练干预的相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从T2DM的病理生理机制以及抗阻训练的效果出发,提出科学有效的抗阻训练干预方式。对T2DM病人实施中等强度(45%~65%1RM)和高强度(65%~85%1RM)的抗阻训练干预是一种有效的运动干预方式,特别是中等强度的抗阻训练干预非常适宜具有严重的代谢以及其他并发症的T2DM病人。抗阻训练和有氧运动联合干预效果更佳,可以快速有效地改善T2DM病人的代谢紊乱症状。

  • 标签: 抗阻训练 干预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康复训练对海马梗死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模型组和康复组,每组15只。造模3天后给予不同处理,康复组进行水迷宫训练,模型组不给予任何处置。分别在造模前、造模后(训练前)、训练7天、14天、21天后进行检测学习记忆能力。结果海马梗死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较造模前明显下降(P<0.05),给予康复训练后学习记忆能力均有所恢复,且康复组各时间点均较模型组学习记忆恢复显著(P<0.05)。结论康复训练可促进学习记忆能力的恢复。

  • 标签: 康复训练 大鼠 脑梗死 学习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