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译自《音乐评论》(MusicReview,Canlbrige)1988年第3期。作者认为,任何具有意义功能符号都是一种概念处理形式。这意味着,音乐如果也被视作有意义功能符号,则也不能例外;起码也该算一种特殊概念处理形式。这就引起两个值得特别重视问题:1.概念往往属于语言范畴,这表明,音乐语汇加工过程遵循语言概念加工过程所体现一般规律。2.音乐语汇或意义在加工方式上与语言相似是否表明它也象语言概念那样与对象(情感)具有固定,明确指涉关系吧?如果这后一个条件不能满足,我们又如何能把音乐仅仅看作情感语言?作者说,这正是音乐引起争论不休焦点。显然,这两个问题暗示了这样一点:即音乐与语言之间具有不可回避可比较性。所以,本文作者将音乐与语言比较作为其对象,并置于符号框架展开研究。符号有两个层次意义:一是方法论,一是本体论。前者涉及技术问题,后者涉及存在问题。从方法论看,它由三个连续性分支组成:(1)句法学,它研究某物能否被加工;(2)语义学,它研究怎样如工;(3)语用,它研究加工后转换完成,即影响。所以,符号研究是意义产生、交流和理解一般规律。从本体论看,人存在是一种创造意义存在,而意义必然显现为符号。这意味着,人世界是一个由符号编织结构。所以,符号又是理解意义和世界最一般思维方式。四此,从符号研究音乐,易于在一个更深层次里展露其本质,以及人与这个创造物关系。这篇文章是严格按符号三个步骤进行,所以充分体现了音乐符号研究全过程与思维方法。考虑到我们仍未摆脱建立在形式与内容这一对传统概念上思维方法,故此文值得译介与借鉴。着眼于此,我将其题目也做了改动,原来题目是:Ismusicalangu

  • 标签: 音乐元素 音乐与语言 音乐语汇 音乐评论 音乐意义 符号形式
  • 简介:民族音乐学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引进我国伊始,就始终以其方法论而著称。实际上,就民族音乐产生和发展本质而言,其最终目的是为人类自身和谐发展而服务。因此,民族音乐论文写作也必须为达到这样目的而书写,尤其是强调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今天。然而,纵观我国民族音乐论文写作状况,无论是对民族音乐学理论本体研究文献,还是运用民族音乐方法写作文献,这一学术书写根本目的,至少在过去近三十年历史时期内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尤其是民族音乐学学生论文写作更是如此,具体表现可以归纳如下:

  • 标签: 民族音乐学 写作目的 学生论文 20世纪80年代 和谐发展 以人为本
  • 简介:<正>《苏联音乐》编辑部向专家学者提出以下问题展开讨论:1.60和70年代音乐科学反映了学科间联系扩大了。符号、精密法、结构主义、创作与欣赏心理学,丰富了对音乐作品研究方法,80年代又有些什么新东西?音乐科学有哪些领域显得最迫切?2.苏联音乐还有哪些空白?3.十年前音乐和作曲技术理论界对修订音乐术语译文和解释争论得很激烈,但

  • 标签: 苏联音乐 相互关系 音乐学家 现代音乐 特殊性 作曲技术理论
  • 简介:<正>丙、宏观比较法宏观比较法当指不同音乐文化整体间比较,而不是同一文化整体不同音乐类型之间比较。它可以只在两种不同音乐文化间进行,也可在多种、甚至人类各种不同音乐文化间进行。

  • 标签: 民族音乐学 研究方法 音乐文化 比较法 文化整体 音乐类
  • 简介: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学习乐器,只要没有严重生理疾患。但娃而易见一般规律是:年龄越小越容易,越大越困难。因此,音乐应该早点开始。但究竟何时,要具体隋况具体判断,没有通用答案。

  • 标签: 音乐 乐器 生理疾患 教育
  • 简介:现在许许多多学生对"F4"、"谢霆锋"、"王力宏"表现出了极大兴趣,喜听爱唱他们歌,课间不时听到他们口中唱出一两句与他们年龄极不吻合歌词,他们还向我建议:如果音乐课上唱此类流行歌曲,他们会觉得上音乐课更有兴趣.

  • 标签: 小学 音乐教育 演唱兴趣 民歌教学 教学方法
  • 简介:1984年2月25日,中国音乐界震惊地获悉:国际知名中国民族音乐学家、音乐史家、乐律学家、八十四岁高龄杨荫浏先生因病逝世了。先生对于当代民族音乐,既是一位博大精深、见识卓著、享有盛名学者;在本门学术史上更是一位继往开来、影响深远桥梁武人物;他亲手开拓许多新研究领域,在我国当代民族音乐理论,也正处在方兴未艾时候。“五四”以来民族音乐人物,并驾齐驱,在发扬中国音乐文化古老传统方面作出了重

  • 标签: 民族音乐学 杨荫浏先生 乐律学家 八十四 中国音乐史 当代民族
  • 简介:河阳花鼓戏是河南省孟州市地方剧种。笔者通过实地调查理清了当前河阳花鼓戏发展脉络及其基本轮廓。调查表明,河阳花鼓戏自古就称花鼓戏,因唱腔多用"哼"音,又名"哼曲"。它于民国五年被当地官府禁演,随后散落民间在私下传唱,20世纪60年代基本失传。如今,在非物质文化保护背景下,河阳花鼓戏被重新建构。然而重新建构花鼓戏不被民间老艺人所承认,因此在重新创作过程中出现了"承、改之争"。笔者将田野搜集到曲调,采用语言音乐分析方法,从唱词音声显性和隐性音乐价值入手,对传统与现代河阳花鼓戏唱词音声进行详尽分析比较。通过分析,笔者发现,现代重新创作河阳花鼓戏与传统花鼓戏有一定联系,但摒弃了传统花鼓戏最独特"哼腔"元素。

  • 标签: 河阳花鼓戏 哼腔 语言音乐学 显性 隐形
  • 简介:在人类文化进化过程,音乐被看成了文化符号体系,在这样体系,各种形式被赋予比喻义,形成一种极为复杂符号意义。音乐符号被作为符号意义上符号来理解和研究,除了自身就是一种可被感知形式外,还可以在符号使用者思想中表达其他东西。从音乐人类视角去研究音乐符号,音乐符号被证明具有象征、思维、功能等特征。

  • 标签: 音乐人类学 音乐符号 特征
  • 简介:本文译自德国音乐教育学家霍尔曼《德国音乐教育现实发展》(AktuelleEntwicklungeninderdeut-schenMusikpaedagogik)一文,原文见德国法兰克福音乐教育研究所(InstitutfuerMusikpaedagogikFrankfurtamMain)编辑出版音乐教育丛书之九(2007年,该丛书至今已出版有十余册)。文章分专业层面和术语、开发新实践领域、音乐教育研究领域中各种发展、关于学校音乐课实际音乐教学法专业讨论、普通学校音乐教师培训改革问题、总结与展望等几个部分,介绍了德国音乐教育近年发展基本面貌。

  • 标签: 德国 音乐教育学 历史音乐教育学 经验音乐教育学 比较音乐教育学 体系音乐教育学
  • 简介:国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瑰宝,也是东方艺术明珠。它源远流长,有着优秀艺术和学术传统。但它毕竟产生和成长于封建社会,从历史上看,它原属农民和市民艺术。到了当代,人民成分起了新变化,其文明程度也随着科学发达而迅速提高,古老戏曲艺术,不可避免地要接受时代检验和选择,考验是严峻,其唯一出路就是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改革创新,跟上时代,实现自身现代化。

  • 标签: 中国戏曲 戏曲现代化 戏曲表演 戏曲艺术 理论与实践结合 改革创新
  • 简介:杨荫浏先生杰出乐律学成就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现代乐律研究发展进程,他在理论到实践探索、追求和开拓方面,获得了举世公认光辉成就,可以说自晚清以来无人可比。他躬亲实践,数十年如一日,苦心孤诣,潜心研讨,无论在乐律史、乐器音律和律实验,

  • 标签: 乐律学 杨荫浏 乐器 十年 音律 开拓
  • 简介:围绕师范音乐教育发展与改革问题,本刊在今年第三期刊载了有关师范音乐教育办学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和教材教法等问题一组文章。在今年第四期刊载了有关师范音乐教育声乐教学改革问题一组文章。本期摘要发表一组文章,反映了对中师、师专、高师、音乐院校音乐教育系等各类师范教育器乐教学(主要是钢琴教学)改革意见。以供参考。

  • 标签: 钢琴课 师范音乐教育 器乐教学 声乐教学改革 音乐院校 钢琴学习
  • 简介:"改革开放与中国当代音乐"高层论坛已于2008年12月8日至11日在南京艺术学院胜利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各学科专家学者及作曲家共50余人,通过大会发言、分组研讨、自由论辩等形式,就改革开放宏观语境下我国当代音乐历史、现状和未来进行了广泛而富有建设性讨论。

  • 标签: 民族音乐学 改革开放 高层论坛 中国当代 灵魂 内核
  • 简介: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随着一阵悠扬古筝乐曲《渔舟唱晚》,一群中学生齐声诵读起唐代诗人王维名篇《山居秋瞑》。这是天津市南大附中隆重举行学校第三届"国学节"开幕式上精彩一幕。

  • 标签: 中学生 开幕式 国学 渔舟唱晚 唐代诗人 古筝
  • 简介:2008在中国人生活中将是一个留下永久记忆年份,中华民族在巨大考验焕发出来民族意识,导入对记忆追索、对现在观察和对未来思考。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承载中国当代音乐学术发展壮大30年。为更好地展现和总结30年来中国音乐发展历程和辉煌成果,探求中国当代音乐在新世纪发展路向,由南京艺术学院音乐研究所倡议,中国艺术研究院、江苏省文化厅与南京艺术学院联合主办了“改革开放与中国当代音乐”高层论坛。

  • 标签: 音乐学术 中国当代 改革开放 高层论坛 记忆 南京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