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2 个结果
  • 简介:为了展示和交流当代琴研究成果,梳理琴未来发展的思路,更好地继承和发展南京艺术学院在古琴艺术领域的优良传统,并回忆、纪念已故琴家成公亮先生,2016年6月24日至26日,由南京艺术学院主办、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承办的“多维视角下的琴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演奏厅召开,有来自全国各艺术院校、文化艺术团体、机构的近50名琴家、学者参与了此次会议。本次会议的议题有三个方面:一、琴的历史与现状,二、地域文化与琴派风格,三、成公亮先生琴艺生涯与琴学理念。

  • 标签: 琴学 古琴 流派 成公亮
  • 简介:今年是齐尔品首次来中国和举办"中国风格钢琴作品比赛"(1934年)的八十周年,为纪念这两件事,特将我过去采访曹安和先生和戴世佺先生的采访录整理发表。其中有许多关于齐尔品的新资料,可以供对中国钢琴音乐发展历史有兴趣的人们参考。

  • 标签: 回忆 琵琶 中国风格 1934年 钢琴作品 发展历史
  • 简介:中华戏曲来自远古时期的原始文化,当它一出现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上,就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而繁衍至今,进化成一种独具东方审美特性的艺术样式。然而,在信息多元化和娱乐样式繁杂的今天,戏曲艺术的受众群体逐渐萎缩。《秦之声》戏曲栏目在历经辉煌后迎来了诸多现实问题,传统戏曲秦腔受众主要以中老年戏迷为主,但是,随着这一群体年龄的自然增长,如何能培养下一代的戏曲需求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戏曲的可持续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十分重要,陕西电视台戏曲栏目《秦之声》作为中国电视戏曲栏目中重要的一员,与中国戏曲文化共同经历了繁盛和衰落,非常具有典型性。本文以小见大,对《秦之声》栏目的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内容和传播效果上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以供未来参考。

  • 标签: 《秦之声》 传播学 电视戏曲 秦腔
  • 简介:研究生的培养,面临的问题很多,是一个需要群策群力、长时间摸索才能逐步解决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只是从个人的研究生学习与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一点切身感受,在此不揣冒昧,提出来以为参考,希望能对今后研究生培养工作起到一点微薄的建设性作用,还期望得到方家的批评。

  • 标签: 艺术学硕士 研究生培养 问题思考
  • 简介:文章讨论三个问题:一、针对艺术以及相关专业学科面临的结构性问题,讨论如何通过艺术方式去面对艺术作品并进行艺术表述?二、针对音乐介入艺术门类相关学科之中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的优势,讨论如何处理文化与艺术、艺术与音乐、音乐与音乐的关系,进而,再通过艺术学前提切中音乐,以提升音乐自身的艺术资质?三、针对艺术音乐以及音乐之后音乐之所以是的可能性,讨论音乐的艺术起源、音乐的审美发生、先验声音的感性显现、声音经验的先验表述、音乐与音乐共生。

  • 标签: 音乐艺术特性 艺术学前提 音乐学策略
  • 简介:一直以来,我希望我的孩子能更多地参加一些有益的项目,比如读书、弹琴、各种体育活动,从中学习知识、收获成长。从孩子5~8岁这3年学习音乐的路上,意想不到的是,我也收获颇多,从一个门外汉开始能够听懂一些音乐,理解一些音乐中的情感。在这种过程中,更让我感触颇深的是看到了孩子一些实实在在的变化。

  • 标签: 体育活动 识谱 练琴 琴童 繁琐性 这个世界
  • 简介:契丹—辽是10至12世纪活跃在东北亚的草原民族政权,在二百余年的历史中创造了辉煌的文化,其中与中原的北宋和周边的各民族、国家的音乐文化交流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这一时期的音乐文化进行考察的过程中收集到许多珍贵的图像资料,从这些图像资料中可以看到契丹—辽时期的音乐文化交流情况,对研究辽代音乐史和音乐文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 标签: 契丹-辽 音乐史 音乐图像学
  • 简介:20世纪后半叶是中国音乐心理学从哲学心理学走向科学心理学的转型时期.该学科逐步明确了自己的研究对象、方法,从思辨性的探究到开始注重实证性的研究,从不动声色的悄然入室到产生四处渗透的广泛影响.一批专著与译著的出现,数以百计相关文章的发表,音乐界众多学者的主动参与,使这一学科的发展极具潜力与生命力.

  • 标签: 当代 中国 音乐心理学
  • 简介:近期,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了谭源材的专著《中国古典戏曲论稿\》(下称《论稿》)。谭源材60年代初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研究生班,曾在著名戏曲学家王季思门下受教,但到山东近三十年来,大量的行政及社会工作占据了他大部分时间。因此,他多是忙里取闲利用业余时间做戏曲理论研究。他深知自己的工作特点,所以所写文章厚

  • 标签: 中国古典戏曲 宏观把握 戏曲理论 戏曲学 戏曲创作 春风文艺出版社
  • 简介:孔雀舞是极具代表性的傣族舞蹈,纵观孔雀舞的发展历程,专业舞蹈编创将其带向舞台促成它的繁荣.在这一重构过程中舞蹈基本元素与傣族文化内涵发生变化,民族结晶化、本质化现象凸显,这种趋势更是在旅游业、艺术市场影响下愈演愈烈.通过文化人类视角,借用文化层次分析法、舞蹈生态相关理论窥探傣族孔雀舞由民间走向舞台的变迁过程,对于探寻民间舞蹈发展历程,以及民间舞蹈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傣族 孔雀舞 民间舞蹈 舞台创作 舞蹈生态学 旅游业
  • 简介:年前,一位花甲之年的睿智学者以自己近三十年的研究与思考,探索了中国人视野下的传统音乐研究新途径——从结构的独特视角窥视中国传统音乐的组织方式、创作方法和文化内涵,从某种程度上回答了国人对于传统音乐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这就是王耀华教授倾心铸就的学术力作——《中国传统音乐结构》①(以下简称《结构》)。

  • 标签: 中国传统音乐 音乐结构 组织方式 音乐研究 文化内涵 创作方法
  • 简介:1月25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了《关于下达第十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名单的通知》(学位[2006]3号),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2次会议批准,我院获得艺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根据学位申报规定,南京艺术学院也相应获得了艺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艺术一级学科博、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申报成功意味着学校今后可以在条件成熟的基础上自行增列艺术各二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这是南京艺术学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历史上又一个新突破。

  • 标签: 南京艺术学院 学位授权点 二级学科 博士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 简介:(承上期)乐曲部分6.倒垂帘(广东音乐)乐曲说明:此曲根据广东音乐改编,原曲以古筝独奏,民乐小乐队伴奏,曾多次由中国歌舞团演出,1981年由中国唱片社首次录制并出版发行。这首筝曲以轻快活泼的小快板速度,配合古筝快速弹奏技巧,表现出热情向上、充满青春活力的音乐情绪。该曲指法多变,要求演奏者具备一定的弹奏能力,对训练右手手指的独立灵活性以及左手快速按音很有意义。演奏中既要注意右手的颗粒性,更要注重让音乐中的旋律流畅起伏多变,以及左手变化按音的双手配合。

  • 标签: 古筝 第五级 中国歌舞团 考级 教程 广东音乐
  • 简介:音乐认知包括音乐的概念、知识和思维等范畴,又涉及音乐演奏者大脑内部对音乐的组织方式和创作过程。民族音乐学者一方面试图从音乐的声音结构或在音乐的声音结构里捕捉音乐的认知;另一方面他们也从音乐的言谈信息中触及音乐的认知,以及通过与音乐相关的行为中研究音乐认知,在多数研究中,皆把文化分析作为音乐认知分析的起点。音乐表演实践是理解文化认知的一个重要通道,学者们对不同文化中的表演研究呈现出多样的角度和丰富的内涵,在研究方法和过程上也各有侧重,民族音乐在理解一种文化、一种音乐风格以及个体的音乐认知等问题上仍有较大的探索空间。本文对民族音乐英语文献中表演与认知研究进行梳理和评价,旨在为国内学界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音乐认知 表演实践 姿态 体验 即兴
  • 简介:世界名校牛津大学是一个历史悠久、学术传统的大学,近些年来在英国音乐学界的研究中,牛津大学的音乐研究特色逐渐的突出出来,在英国音乐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牛津大学的音乐研究,集中地反映出了理论加实践相互结合的治学思路。本文以对于牛津大学的音乐研究为主,总结出了英国音乐的教学以及研究特点,对于音乐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做出了一定的分析研究。

  • 标签: 牛津大学音乐学 英国音乐学 教学与研究 音乐表演研究
  • 简介:《音乐传播导论——音乐与传播的互文性建构》一书,系武汉作者汪森、余烺天合著的一部阐述与构建音乐传播的专著。该书通过多层次、多维度的写作方法,系统地阐述了音乐传播的发展脉络、传播理论、音乐传播现象及其在不同时代的特点。具有视野宽泛、材料丰富、条理清晰、行文流畅等特点,对于了解和认识该学科具有一定的帮助意义。

  • 标签: 音乐传播学建构 交叉性质 学科现象 学科建构
  • 简介:伍国栋先生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早接受西方民族音乐学理论的学者之一。他有深厚的传统音乐研究功底,在引入外来学术理念的同时将其消化吸收并用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探索的实践之中。经过多年对民族音乐学学术理念系统梳理并加以夯实,然后将既有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研究与民族音乐两种学术理念整合,从而形成"中国民族音乐"的学科理念,从初版《民族音乐概论》到增订版凸显这种崭新的面貌。他的探索具有开拓与践行意义,引领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研究走向深入。

  • 标签: 伍国栋 中国民族音乐学 开拓 践行 学术榜样
  • 简介:丘鹤俦编写、1920年出版于香港的(第一集),是我国迄今所见最早的扬琴教材.在中西因素的结合和各方面历史环境的影响下,的面世有其必然性,其意义不仅仅局限于扬琴领域.在里,丘鹤俦首次总结提出了扬琴演奏的左右竹理论和"竹法十度"理论,为广东扬琴音乐的传统技法奠定了理论基础,为之后日益多样化的扬琴技巧发展提供了依据.中的练习曲对后人研究和学习地道的广东扬琴音乐加花规律提供了实物资料,使今天的广东扬琴音乐加花演奏有所依据.作为由中国人在中国编写的、从文字到谱式到思想等都完全是中国的传统样式的第一本扬琴教材,其本身就是扬琴中国化的最好体现.

  • 标签: 《琴学新编》 第一部扬琴教材 扬琴 扬琴演奏技法 扬琴练习曲 扬琴的中国化
  • 简介:巴赫“四十八首前奏曲与赋格”中的律学问题始终是巴赫研究者们讨论的重要问题之一。现代巴赫专家Kellner,HerbertAnton先生认为巴赫是在五度相生律的基础上进行的。他将五度相生律所产生的“最大音差”平均五等分,然后选择五个纯五度分别减去这五分之一的“最大音差”,形成了巴赫的“调节律”。本文作者运用现代律的研究方法对该研究成果加以分析和理解,并对此提出质疑。

  • 标签: 巴赫 DAS Wohltemperierte Clavier 调节律
  • 简介:在当下世界文化碰撞、交流和融汇的语境中,比较艺术这门学科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显示出它的强势走向。该论文的写作是基于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将音乐和美术这两个载体的对比研究变得更为具体化,从作品的分析中寻求两种艺术形式的共性。由于音、画两种艺术形式采用的物质元素有所差异,使人们在理念上形成一种固定的概念——绘画是空间艺术.而音乐是时间艺术。然而音与画的共性通过心理的联觉作用是可以相互转换和渗透的。本文在梳理前人关于该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运用跨文化、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发觉音乐和绘画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隐含在其间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最终通过音乐中的“色”与绘画中的“色”互为交融,从相应的作品中找出两者间的共性和互通性。

  • 标签: 比较艺术学 音乐 绘画 联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