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表观遗传调控,如组蛋白乙酰化修饰,是决定干细胞分化方向的重要机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通过影响不同亚类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活性,提高组蛋白乙酰化水平,调控基因表达,从而影响胚胎干细胞自我更新,以及沿神经元、心肌和造血等细胞谱系的定向分化。HDACi类小分子化合物在体细胞编程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可替代致癌因子c-Myc和Klf4,促进体细胞克隆。研究显示,HDACi的效应与药物剂量、细胞类型和细胞分化状态密切相关。本文主要阐述了HDACi在干细胞分化和体细胞编程中的应用进展,并对所涉及的分子通路进行讨论,有助于揭示干细胞定向分化的关键分子机制,优化干细胞定向分化诱导策略,对干细胞诱导分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 标签: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干细胞 细胞分化 重编程
  • 简介:摘要与三绒毛膜三胎相比,单绒毛膜三胎和双绒毛膜三胎由于包含了单绒毛膜多胎,并发症风险高,常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相对于期待治疗,几种常用的胎策略均可以降低早产率、延长孕周、增加胎儿体重。减去独立胎盘胎儿无法避免单绒毛膜双胎并发症;减去单绒毛膜双胎之一可能会出现留存胎儿死亡且对术者的技术要求高;减去单绒毛膜双胎结局最好。对单绒毛膜三胎胎策略的评价仍需要更多研究数据。现就不同的胎数目、胎对象和手术方式对单绒毛膜三胎和双绒毛膜三胎妊娠结局的影响进行综述。

  • 标签: 三胎 妊娠,三胎 妊娠减少,多胎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7年北京市成年人盐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方法利用2017年北京市成人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纳入13 240名调查对象,分析18~79岁居民盐知识、态度和行为相关指标,采用复杂加权的方法计算知晓率、态度支持率和行为率,比较不同特征人群的差异,比较采取各类盐措施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分析盐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北京市成年人每日食盐摄入推荐量知晓率、多吃盐可引起或加重高血压的知晓率、态度支持率和行为率分别为31.77%、88.56%、90.27%和53.86%。加权调整后,食盐摄入推荐量知晓率为31.08%,随年龄(χ2趋势=431.56,P<0.001),受教育程度(χ2趋势=95.44,P<0.001)升高而升高,女性高于男性(χ²=118.89,P<0.001),城区高于郊区(χ²=34.09,P=0.001);多吃盐可引起或加重高血压知晓率为86.73%;盐态度支持率为90.45%;盐行为率为54.05%,采取不同减盐措施的比例,烹调时少放盐最高(52.41%)、使用低钠盐最低(35.22%),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自报高血压病史、食盐推荐量知晓、多吃盐引起或加重高血压知晓、盐态度为盐行为的影响因素。结论2017年北京市成年人对高盐饮食影响健康有基本的认识、对盐持支持态度,但是盐行为率还相对低,存在明显的性别和年龄差异,盐方法单一,需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促使盐行为的形成。

  • 标签: 态度 行为 知晓 减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晚期肾癌瘤性骨转移灶切除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43例经病理确诊的晚期肾癌骨转移患者的病例资料,男121例,女22例。确诊骨转移时平均年龄(54.8±12.5)(18~85)岁,<60岁91例,≥60岁52例。首次诊断为早期肾癌(无远处转移)81例,晚期肾癌(有远处转移)62例。单纯骨转移86例,骨转移合并其他脏器转移57例。按骨转移灶数量分为骨寡转移81例,骨多发转移62例。按KPS功能状态评分分组,>80分5例,≤80分138例。国际转移性肾癌数据库联盟(IMDC)评分中危组92例、高危组51例。骨转移灶切除术前接受肾癌原发灶切除手术123例,未接受肾癌原发灶切除手术20例。本研究143例均接受骨转移灶切除手术,肾癌原发灶和转移灶均完全切除(无瘤生存组)46例,肾癌原发灶未切除或肾癌原发灶已切除但转移灶未完全切除(带瘤生存组)97例。72例(50.3%)在骨转移灶切除术后联合应用靶向治疗,其中舒尼替尼43例,索拉非尼26例,帕唑帕尼2例,乐伐替尼1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通过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绘制分析患者的生存曲线。结果本研究143例术后转移灶病理诊断为透明细胞癌132例,非透明细胞癌11例。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确诊骨转移时年龄≥60岁(HR=1.913,95%CI 1.115~3.284,P<0.05)、骨多发转移(HR=1.887,95%CI 1.003~3.549,P<0.05)是晚期肾癌瘤性骨转移灶切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143例中位随访时间为49.0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为24.0(1~115)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9.2%、59.4%、31.6%。无瘤生存组和带瘤生存组中位OS分别为30.0个月和19.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IMDC中危组转移灶切除术后联合靶向药物治疗和单纯骨转移灶切除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24.3个月和16.8个月(P=0.027),IMDC高危组患者是否应用靶向药物治疗对生存期无影响(P=0.449)。结论肾癌骨转移患者生存预后差,肾癌原发灶和骨转移灶完全切除患者的无瘤状态可以显著延长生存期。骨转移灶切除后联合靶向药物治疗可以使IMDC中危患者生存获益,而对于IMDC高危患者靶向药物治疗是否能够生存获益尚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癌,肾细胞 肿瘤转移 转移瘤切除术 分子靶向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肝移植受者术后需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但免疫抑制过度可能产生多种不良反应及副作用。目前世界范围内已有成功将免疫抑制剂减量到最小甚至停用的病例,然而停药很可能使移植肝出现纤维化等组织学异常,进而导致移植物功能丧失。诱导免疫耐受、检测外周血中能够反映免疫耐受的生物标志物,或运用某些临床参数建立的预测模型提前评估移植受者成功停药的概率,均有助于筛选出可以安全停免疫抑制剂的潜在候选者,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免疫抑制剂减停 肝移植 免疫耐受 纤维化
  • 简介:摘要近年来肾癌发病率不断提高,其中转移性肾癌(mRCC)占全部肾癌的25%~30%。在过去mRCC的治疗中,瘤性肾切除术(CN)始终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随着mRCC全身治疗方式的提出与不断进步,CN在mRCC治疗中的价值也在发生变化,本文将着重阐述CN在mRCC治疗中的价值。

  • 标签: 肾切除术 转移性肾癌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章氏超张缝合应用于高张力创面闭合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019年1—8月,19例瘢痕或黑毛痣患者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接受门诊手术,患者皮肤条件适宜,对其进行章氏超张缝合。患者中男6例、女13例,年龄10~68岁,瘢痕疙瘩8例、增生性瘢痕3例、萎缩性瘢痕5例、黑毛痣3例。手术部位涉及下颌2例、颈部3例、胸部4例、腹部2例、四肢8例。术前瘢痕、黑毛痣面积1.4 cm×1.1 cm~10.0 cm×4.0 cm。所有病损均单纯手术切除,于切口两侧游离1~2 cm,术中创面面积2.6 cm×2.6 cm~12.6 cm×6.8 cm。使用倒刺线进行章氏超张缝合,向中间推进两侧正常皮肤使创缘自然贴合并处于松弛低张力状态。2例瘢痕疙瘩患者于术后24 h内接受总剂量20 Gy浅层放射治疗,分4次完成,每天1次。术后门诊随访记录不良反应及张作用维持时间,术后6个月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评估瘢痕外观,记录瘢痕宽度和复发情况。结果19例患者创面术后全部愈合。2例患者穿皮点出现一过性色素沉着后自行好转,其中1例患者出现局部穿皮点瘢痕增生,予以局部曲安奈德注射后缓解。1例行放射治疗患者出现一过性红斑、干性脱屑、色素沉着,后自行好转。随访7.1~13.6个月,平均9.6个月。张作用维持4~26周,平均11.2周。2例患者张作用维持4周,于术后8周再次行章氏超张缝合。术后6个月,19例患者瘢痕均呈线状,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1.0~4.3分,平均2.1分;瘢痕宽度0.8~7.0 mm,平均2.2 mm。3例瘢痕疙瘩术后未行放射治疗患者术后3个月出现局部复发,予以激光治疗联合糖皮质激素及5-氟尿嘧啶等瘢痕内注射后明显缓解。结论应用倒刺线对高张力创面进行章氏超张缝合能够有效减小创缘张力,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张作用,术后切口瘢痕增生风险小。

  • 标签: 瘢痕疙瘩 伤口闭合技术 增生性瘢痕 张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影图像在提高2019版Bosniak Ⅱ、ⅡF及Ⅲ类肾脏囊性病变(CRMs)观察者间评估的一致性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收集2009年1月至2020年8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有手术病理结果和术前完整MRI序列图像(T2WI、T1WI预扫图像以及皮髓质期、实质期及排泄期增强MRI图像)的CRMs患者323例(335个CRMs)。由2名资深泌尿生殖方向影像学医师共同根据2019版Bosniak分类标准对CRMs进行分类,选取Bosniak Ⅱ、ⅡF及Ⅲ类病变。采用美国GE ADW 4.4工作站中的“Subtraction”功能对皮髓质期、实质期及排泄期增强图像进行影重建。由另外2名影像学医师根据2019版Bosniak分类标准,分别在有和无MR影图像的情况下对上述病变进行独立评估,2次评估间隔1个月。利用加权Kappa系数对上述评估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并采用Gwet一致性系数对加权Kappa系数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纳入Bosniak Ⅱ、ⅡF及Ⅲ类CRMs患者187例(187个CRMs)。在无和有影图像的情况下,2名医师对Bosniak Ⅱ、ⅡF及Ⅲ类病灶的分类结果中一致者119、141例,不一致者68、46例;一致性加权Kappa系数分别为0.60(95%CI 0.53~0.68)、0.73(95%CI 0.66~0.80),有影图像的观察者间一致性高于无影图像的观察者间一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6,P=0.011)。结论基于MRI的2019版Bosniak分类标准,MR影图像可提高Bosniak Ⅱ、ⅡF及Ⅲ类CRMs观察者间一致性,有助于提高该分类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肾脏囊性病变 Bosniak分类 减影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小RNA-499(miR-499)调节α型和β型肌球蛋白链(α-MHC、β-MHC)基因轴在脓毒症心功能障碍(SMD)中的作用机制及意义。方法将60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PBS组)、脂多糖(LPS)致SMD模型组(LPS组)、miR-499激动剂预处理组(agomir+LPS组)和miR-499抑制剂预处理组(antagomir+LPS组),每组15只。采用腹腔注射LPS 10 mg/kg制备SMD大鼠模型;PBS组腹腔注射等量PBS。两个预处理组分别于制模前连续3 d经尾静脉注射agomir 30 mg/kg或antagomir 80 mg/kg,每日1次;PBS组和LPS组不给予预处理。注射LPS 5 h后检测超声心动图,并记录相关指标;在注射LPS 6 h后取左心房血和心肌组织,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血浆和心肌组织中miR-499的表达量;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检测心肌组织中α-MHC、β-MHC的蛋白表达;采用电化学发光仪测定血浆心力衰竭标志物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结果与PBS组比较,LPS刺激后大鼠出现精神萎靡,血浆和心肌组织中miR-499表达下调,且心肌组织中α-MHC表达显著下调、β-MHC表达显著上调,超声心动图结果显示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心排血量(CO)、每搏量(SV)和心率(HR)分别下降了49.1%、59.2%、48.8%、39.4%、15.9%,且血浆NT-proBNP水平显著升高,表明LPS能诱导大鼠心功能障碍。与LPS组相比,给予agomir预处理过表达miR-499后,超声心动图显示大鼠心功能改善,表现为LVEF、LVFS显著升高〔LVEF:0.662±0.020比0.323±0.024,LVFS:(36.16±1.43)%比(20.20±1.32)%,均P<0.01〕;同时大鼠心肌组织中β-MHC/α-MHC失调被逆转,β-MHC蛋白表达显著下调(β-MHC/GAPDH:0.74±0.04比2.97±0.34,P<0.01),α-MHC的蛋白表达显著上调(α-MHC/GAPDH:1.59±0.05比0.74±0.14,P<0.01),且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下降(ng/L:114.49±6.85比334.13±4.36,P<0.01)。而给予antagomir预处理抑制miR-499表达后,超声心动图显示大鼠心功能被显著抑制,表现为LVEF、LVFS较LPS组显著下降〔LVEF:0.297±0.021比0.323±0.024,LVFS:(19.38±1.52)%比(21.20±1.32)%,均P<0.01〕;同时大鼠心肌组织中α-MHC蛋白表达显著下调(α-MHC/GAPDH:0.63±0.03比0.74±0.14,P<0.01),β-MHC蛋白表达显著上调(β-MHC/GAPDH:3.03±0.47比2.97±0.34,P<0.01),且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升高(ng/L:373.91±4.23比334.13±4.36,P<0.05)。结论miR-499能通过调节SMD大鼠心肌组织中α-MHC、β-MHC的表达水平,改善脓毒症引起的心功能障碍;靶向调节miR-499的表达可能成为治疗SMD的有效途径。

  • 标签: 微小RNA-499 脓毒症 心功能障碍 α型肌球蛋白重链 β型肌球蛋白重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进行早期左甲状腺素干预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安阳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2018年11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132例,其中左甲状腺素纳早期干预68例纳入干预组,未进行干预64例纳入未干预组,对比干预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甲状腺功能指标、血脂指标与未干预组差异情况,对比两组子痫前期、胎儿生长受限等相关产科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流产、新生儿窒息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结果干预组治疗后内皮依赖性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指数、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水平显著优于未干预组[(10.37%±1.54%)vs(7.25%±1.09%)、(60.85±7.03)umol/L vs(39.11±4.31)umol/L、(112.96±13.58)umol/L vs(238.85±26.05)umol/L](均P<0.001);干预组治疗后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显著低于未干预组[(2.25±0.26)mU/L vs(8.79±1.60)mU/L](P<0.001);治疗后干预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未干预组[(3.52±0.91)mmol/L vs(6.51±1.31)mmol/L、(1.30±0.31)mmol/L vs(1.44±0.36)mmol/L、(2.29±0.31)mmol/L vs(3.32±0.44)mmol/L](P<0.001、P=0.036、P<0.001);干预组子痫前期、胎儿生长受限、胎膜早破、羊水量异常等产科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未干预组(5.88% vs 17.19%、1.47% vs 9.38%、10.29% vs 23.44%、2.94% vs 12.50%)(P=0.041、0.043、0.043、0.038);干预组流产、早产、新生儿窒息、剖宫产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显著低于未干预组(1.47% vs 9.38%、4.69% vs 15.36%、2.94% vs 10.94%、57.35% vs 75.00%)(P=0.043、0.031、0.038、0.033)。结论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予以左甲状腺腺素早期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甲状腺功能,降低血脂水平,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减少相关产科并发症,降低母婴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 标签: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左甲状腺素钠 血管内皮功能 血脂水平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Beckwith-Wiedemann综合征(BWS)患儿行舌体容术治疗巨舌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7月至2019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整形外科所有临床及基因诊断为BWS接受舌体容手术治疗的患儿临床资料。均采用舌背钟形、舌腹V形切除多余舌体。于舌体背标记切口线,牵拉舌尖,沿标线切开并解剖,切除中央部分舌组织后分层缝合肌层,间断褥式缝合舌背侧和腹侧黏膜伤口。术后带气管插管转入ICU病房进一步治疗,并接受早期鼻饲喂养。术后观察短期相关并发症,长期随访舌体形态及临床症状。由同一手术医师及患儿家长对术后静息舌位置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分为不满意、一般、满意、很满意。结果共纳入61例患儿,男30例,女31例,平均手术年龄8.5个月。静息状态舌体外露长度为1.34~2.62 cm,中位数1.87 cm。舌体对称性评估:对称性肥大52例(85.2%),偏侧肥大9例(14.8%)。伴呼吸道梗阻3例(4.9%)、流涎35例(57.4%)、喂养及吞咽困难4例(6.6%)。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平均耗时为35.8 min。其中短期并发症中有3个腹侧伤口裂开,均未再次缝合,而是延长鼻饲时间,伤口均二期愈合。1例术后出现呼吸道梗阻,予外牵舌线后症状缓解。其余患儿无明显并发症。平均随访时间为3.3年(2个月至7年),1例矫正不足再次手术后形态良好。其余患儿均获得满意的静息舌位置及外观,术后临床症状改善。长期随访中,手术医师及家长对患儿静息舌位置及临床症状综合评价结果:很满意50例(82.0%),满意10例(16.4%),一般1例(首次手术后矫正不足,1.6%),无不满意病例。结论舌体中央切除容术治疗BWS巨舌症的患儿是一种简单、有效、安全的手术技术

  • 标签: Beckwith-Wiedemann综合征 巨舌 手术
  • 简介:摘要湖南武陵山片区是我国精准扶贫的重要地区,实现该区域的脱贫具有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意义。同时,流通产业在促进生产和消费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具有显著的贫效应,是湖南武陵山片区脱贫致富的关键。武陵山片区资源丰富,但城镇化进程缓慢,经济发展难以提升。武陵山片区作为全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之一,更是国家重点扶贫对象。本文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及“新型城镇化、流通产业”这三个关键词联系起来,以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研究样本进行探索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性与应用性。

  • 标签: 湖南武陵山片区 城镇化 农村流通业 减贫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对大鼠体积移植肝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体重210~250 g的健康雄性清洁级Lewis大鼠和Brown Norway (BN)大鼠各40只,分别作为供体和受体建立大鼠50%体积肝移植免疫排斥模型。模型大鼠分为干细胞组(n=20)和生理盐水组(n=20)。以体重80~100 g的健康雄性BN大鼠制备BMMSCs,经阴茎背静脉注射到肝移植受体。于术后即刻、第1天、第3天、第7天分别取5只大鼠肝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和移植排斥反应评分,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蛋白质电泳检测移植肝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和自噬调控蛋白Beclin-1的表达。结果生理盐水组肝移植受体大鼠术后第1、3、7天的急性排斥反应评分分别为(2.33±0.58)分、(4.00±0.00)分、(6.33±0.58)分,干细胞组分别为(2.10±0.58)分、(3.73±0.58)分、(5.67±1.15)分,两组比较呈降低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在术后第1、3、7天干细胞组肝组织自噬相关蛋白LC3和Beclin-1表达量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MMSCs移植对大鼠体积肝移植术后的移植肝具有保护作用,自噬在其中发挥一定作用。

  • 标签: 间充质基质细胞 骨髓 干细胞 减体积肝移植 自噬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融合PET/MRI在局灶性脑皮质发育不良(FCD)导致的癫痫病灶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自2016年12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3例难治性局灶性癫痫患者进入研究,应用Freesurfer、FSL等影像学处理软件对患者原始MRI、PET影像进行处理,通过提取、配准等步骤实现异机的PET/MRI融合,并在其上突出显示灰-白质分界线,获得三融合的PET/MRI图像,以观察代谢减低区域,明确病灶定位。结果应用三融合,病例1可见右侧扣带回灰-白质分界勾画的脑回区域内有明显的代谢减低,病例2可见右侧额上回局部信号略增高的部位(MRI FLAIR序列)为代谢减低区域,病例3可见右侧扣带回局部代谢减低区域。3例患者术前评估均显示上述区域为癫痫病灶,行手术切除后随访2年,患者均无临床发作,抗癫痫药物逐渐减停。3例患者术后病理诊断均为FCD。结论三融合PET/MRI方式可有效协助诊断FCD,特别是其他影像学方式难以诊断的FCD,在癫痫患者术前评估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局灶性脑皮质发育不良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 磁共振成像 异机图像融合
  • 简介:摘要收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2015-2019年住院患者相关信息,并按患者人数进行排序,对排名前5位的专科住院患者结构进行分析,以明确医院未来发展方向,确定医院建设重心。前5位专科依次为脑病科、肿瘤科、心血管内科、妇科及呼吸热病科。2015-2019年,脑病科患者人数呈上升趋势,肿瘤科患者人数未见明显变化。脑病科、肿瘤科、心血管内科及呼吸热病科>65岁的老年人占比较高,分别为64.59%、53.25 %、54.79%、77.37%。主要病种方面,脑病科脑卒中构成比、肿瘤科恶性肿瘤维持与支持治疗构成比、心血管内科不稳定型心绞痛构成比较高。

  • 标签: 医院 医院科室 住院患者 构成分析 中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编程调控因子(Linc-ROR)对胰腺癌细胞侵袭、迁移及脂肪酸合成的调节及其机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Linc-ROR在4种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在PANC-1细胞系中单独转染pCDH-Linc-ROR过表达质粒或联合转染该质粒和脂肪酸合酶(FASN)的小干扰RNA(siRNA)后,尼罗红染色法观察脂肪酸合成;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侵袭;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脂肪酸合成相关蛋白的变化。结果Linc-ROR表达水平在3种胰腺癌细胞系中明显高于正常胰腺导管上皮细胞(1.56±0.10、45.53±3.74、147.80±7.21比1.00,F=869.1,P<0.01)。与对照组比较,转染pCDH-Linc-ROR质粒后侵袭能力增强(272.70±25.70比101.00±16.52,P<0.01),Transwell迁移实验显示该组迁移能力增强(691.30±34.67比274.70±12.06,P<0.01),划痕实验同样证明该结果(35.01±2.22比22.47±2.09,P<0.01),染色后荧光显示脂肪酸合成增强,脂肪酸合成相关蛋白增加(3.11±0.17、1.77±0.08、1.22±0.08、1.15±0.06、1.2±0.09、1.88±0.10、1.13±0.08比1.00,P<0.05)。进行联合转染Linc-ROR过表达质粒及siRNA后,pCDH-Linc-ROR+si-FASN相较于pCDH-Linc-ROR+si-NC组划痕实验证明显示迁移能力下降(34.38±1.12比52.88±2.19,P<0.01),Transwell迁移实验提示相同的结果(382.00±19.08比771.70±13.58,P<0.01),并且该组侵袭能力减弱(309.00±22.34比601.70±20.03,P<0.01),FASN蛋白水平明显下降(1.004±0.05比3.122±0.17,P<0.01),且染色后荧光示细胞脂肪酸的合成降低。结论Linc-ROR可能通过影响FASN来蛋白的调控脂肪酸合成进而促进PANC-1细胞的侵袭和迁移。

  • 标签: 长链非编码RNA-重编程调控因子 胰腺癌 脂肪酸 脂肪酸合酶 侵袭 迁移
  • 作者: 陈光远 朱毓 王子迎 傅忠华 韩雪 王园园 彭幼清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2年第15期
  • 机构:同济大学医学院,上海 200092 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上海市放射肿瘤学重点实验室(20dz2261000),上海质子重离子放射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护理部,上海 201315,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上海市放射肿瘤学重点实验室(20dz2261000),上海质子重离子放射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护理部,上海 201315,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护理部,上海 20012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质子离子治疗癌症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感在社会支持和自我管理行为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在上海市质子离子医院接受治疗的674例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一般资料调查表、慢性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中文版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医疗社会支持量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4.0和AMOS 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变量间的相关性,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变量间的关系。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74份,回收有效问卷610份,有效回收率为90.5%(610/674)。结果610例质子离子治疗癌症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总分为(18.38±7.64)分,自我管理效能感总分为(94.30±22.72)分,社会支持总分为(73.97±13.94)分。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除生活支持维度与运动锻炼维度无相关(P>0.05)外,患者的社会支持各维度得分及总分与自我管理行为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呈正相关(P<0.05);患者的社会支持各维度得分及总分与自我管理效能感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呈正相关(P<0.05);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感各维度得分及总分与自我管理行为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呈正相关(P<0.05)。自我管理效能感在社会支持和与医务人员沟通行为之间有部分中介作用,效应值为23.4%(P<0.05)。结论质子离子治疗癌症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水平差。护士可以通过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提升社会支持对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促进其质子离子治疗的精准实现和及时完成。

  • 标签: 肿瘤 质子重离子治疗 自我管理效能感 自我管理行为 社会支持 中介效应
  • 简介:摘要细胞因子受体样因子(CRLF)2基因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唐氏综合征(DS-ALL)的关键致病基因。根据DS-ALL患者骨髓干细胞是否发生CRLF2排,DS-ALL可分为伴CRLF2排DS-ALL和不伴CRLF2排DS-ALL。与不伴CRLF2排DS-ALL患者相比,伴CRLF2排者的淋巴细胞中相关基因,如JAK和RAS基因突变发生率较高,患者预后较差。笔者拟就CRLF2排及其在DS-ALL患者与non-DS-ALL患者中的差异,以及伴CRLF2排DS-ALL患者中针对JAK和RAS突变靶向治疗的研究现状进行介绍,旨在为伴CRLF2排DS-ALL的靶向治疗提示新方向。

  • 标签: 唐氏综合征 白血病 药物疗法 突变 细胞因子受体样因子2重排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质量反馈理论联合人文关怀护理对肺容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河南省胸科医院实施肺容术的68例肺气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34例)与观察组(34例)。对照组在整个肺容围手术期给予基于质量反馈理论的护理,观察组在整个肺容围手术期给予人文关怀联合基于质量反馈理论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采用SAS、SDS评价。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质量反馈理论联合人文关怀护理可以改善肺容术患者心理状态,减少负性情绪。

  • 标签: 肺气肿 围手术期 肺减容术 质量反馈理论 人文关怀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肥胖症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递增,饮食和生活方式干预作为最常用的措施,其干预效果受到个体遗传、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已经发现了众多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并对这些位点与饮食、菌群及其他环境因素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探索。本文阐述了与饮食干预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研究及基因-环境相互作用分析,并进一步归纳了遗传风险评分、机器学习建模等多位点分析预测模型在领域的应用,以期为精准营养理念在医学重上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提供借鉴。

  • 标签: 多态性,单核苷酸 基因环境相互作用 膳食,减重 精准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