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动脉瘤作为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否则将会导致患者出现肢体功能障碍,甚至失去生命。目前,临床上主要是采用手术介入方式对动脉瘤患者进行治疗。本文笔者主要针对近年来临床上使用的介入治疗方法进行探究,旨在提高对动脉瘤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挽救广大动脉瘤患者的生命,提高动脉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介入治疗 进展
  • 简介:摘要语言运动中枢受损的原因有很多种,受损后会导致语言表达功能的丧失,这对病人造成很大的刺激,肿瘤手术由于其是在特定的解剖位置,所以在手术的过程中很容易对脑部组织造成损伤,或者手术后出现水肿的情况,这些都有可能造成手术后患者出现失语症。本文在对16例肿瘤术后出现并发失语的患者进行了研究,了解了肿瘤术后并发失语患者的护理方式。

  • 标签: 颅内肿瘤 术后并发 失语患者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颅脑损伤是外科较严重的疾病之一,其中血肿最为常见,它的特点是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并发症多,致死致残率高,但通过大量细致的护理工作,以及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降低致死致残率,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 标签: 颅内血肿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63岁,于2014年10月20日清晨醒来时突发左眼视物模糊,视力下降且伴有疼痛,7天后到医院检查,左眼视野完全缺损,眼底未见异常。患者入院后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精神差,自主体位,检查合作。辅助检查:生长激素基础值11.2μg/L(男性正常值〈2.0μg/L)。尿香草基杏仁酸(VMA)187.9μmol/24h(正常值9.6~49.5μmol/24h)。头颅MRI检查(图1)提示鞍区占位性病变,右侧颞部头皮软组织肿胀,蝶鞍及双侧筛窦为稍长T1、混杂长T2信号影充填。

  • 标签: 神经母细胞瘤 颅内肿瘤 手术 放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脉瘤患者术后可能发生的问题及护理要点。方法分析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31例行动脉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预后情况。结果患者恢复良好25例;中残4例;重残1例;死亡1例(为术前瘤体破裂,急诊手术者)。结论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和细致的护理,有利于降低此类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残率,减轻经济负担促进患者疾病早日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术后护理 满意度
  • 简介:1梗阻脑脊液在脑室系统生成,且沿侧脑室、三脑室、导水管、四脑室的顺序导出脑室系统,上述通道中任何部位邻近的病变或脑室系统的病变阻塞了通道,均可引起脑脊液循环的梗阻。脑脊液循环梗阻的基本改变是梗阻近端的脑室扩张,远端者正常或变小。

  • 标签: 脑室系统 改变 梗阻 颅内病变 脑脊液循环 脑室扩张
  • 简介:摘要静脉窦血栓(cerebralvenoussinusthrombosis,CVST/CVT)的发病率约1.5~2.5/100万。其临床表现多样,如头痛、高压综合征、癫痫等,随着磁共振在头痛及癫痫门诊中的运用,CVT的确诊率正在增加。CVT的诊断依赖于MR/MRV或者CT/CTV。血栓高危因素与CVT相关,如避孕药,围产褥期,感染和恶性肿瘤,自身免疫疾病等。CVT的预后总体上趋与不乐观,急危重症及时手术治疗。在首次癫痫发作后,推荐使用抗癫痫药物进行预防。本文就该病的研究现状作出综述。

  • 标签: 颅内静脉窦血栓 诊疗 进展
  • 简介:当脑损伤后内出血致压增高,脑组织受压而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称为血肿。具有易变、多变、突变的特点,是脑损伤中较常见的危急重症。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是降低死亡率和病残率的关键。

  • 标签: 颅内出血 血肿清除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脑卒中急性压增高的重症监护的意义。对80例脑卒中急性压增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密切进行生命体征、心肺功能的监测,气道、输液管理,预见性护理以及心理、营养支持等,得到了良好疗效。

  • 标签: 脑卒中 急性颅内压增高 重症监护
  • 简介:患者,女性,42岁,农民,主因间断头痛10年,烦燥、情绪低落、厌食10天,于2002年9月24日入院。既往体健,无重大躯体疾病史、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记载。体格检查:一般状况良好,心肺(一),肝脾未触及,神经系统检查未引出阳性体征。心电图检查正常。精神检查:意识清晰,定向力完整,无幻觉、妄想,接触被动,情绪低落,自知力尚可。

  • 标签: 颅内肿瘤 情绪低落 肝脾 精神检查 入院 正常
  • 简介:摘要 肿瘤又称“脑瘤”,是神经外科最常见的疾病。神经外科是外科学中的一个分支,是在外科学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基础上,应用独特的神经外科学研究方法,研究人体神经系统,如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以及与之相关的附属机构,如颅骨、头皮、脑血管脑膜等结构的损伤、炎症、肿瘤、畸形和某些遗传代谢障碍或功能紊乱疾病,如 :癫痫、帕金森病。神经外科是外科各分支中起步最晚,也是现今发现最快,与科技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学科。肿瘤又称脑肿瘤,属于神经外科疾病。可以分为原发性的脑肿瘤和继发性的脑肿瘤。原发性脑瘤来源于脑、脑膜、脑神经等,占中枢神经系统原发肿瘤的 80-90%,原发性脑肿瘤中以神经胶质瘤最为常见。继发性脑肿瘤多由鼻咽部、肺脏、乳房、肝、肾等原发癌转移而来。肿瘤还可以分为良性的脑肿瘤和恶性的脑肿瘤。脑瘤要根据情况区别治疗。据我国六城市居民中调查,肿瘤患病率为 32/10万,一项世界性的统计为 40/10万,说明肿瘤的发病率并不低,脑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10岁左右及 30—40岁为两个发病高峰。一般发病与性别无大的差异。无论是良性还是恶性,原发还是继发,若不及时处理,都会严重威胁生命,神经外科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优质护理,以促进康复与预后,提高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

  • 标签: 颅内肿瘤术后患者 护理
  • 简介:通过对35例外伤性血肿老年患者受伤机制、生命体征、意识变化及变化形式的观察,指出:老年人颅脑外伤病情复杂多变。作者根据老年人解剖生理特点,结合临床对多发血肿,慢性硬膜下血肿观察要点进行论述。同时强调,积极防治并发症,是提高治愈率的可靠保障之一。

  • 标签: 老年外伤 颅内血肿 观察
  • 简介:动脉狭窄是导致缺血性卒中发作和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生有种族差异。WASID(theWarfarinvsAspirinforSymptomaticIntracranialDisease)的569例症状性动脉疾病患者的系统分析显示,106例患者发生了缺血性卒中(18.6%),其中77例发生在狭窄动脉供血区(72.6%)。多因素分析显示,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与相应供血区卒中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卒中与狭窄率呈线性相关。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卒中史并且动脉狭窄率≥70%的患者,狭窄动脉供血区卒中的1年发作率为18%(13%~24%),2年发作率为19%(14%~25%)。但对有TIA或卒中发生,并且动脉狭窄率〈70%的患者,狭窄动脉供血区卒中的发作率则明显下降,1年和2年的卒中发作率分别为6%(4%~10%)和10%(7%~14%)。

  • 标签: 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缺血性卒中 动脉供血区 透视 多因素分析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