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技术在精确定位切除小病时的优越性.方法采用立体定向仪手术计划系统,对28例小病行术前精确定位后,在显微镜辅助下切除病灶.结果直视下全切除小胶质瘤10例,转移瘤5例,脑膜瘤4例,结核瘤3例,脑脓肿4例,金属弹头2例.无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引导并在显微镜辅助下切除小病,具有定位精确,手术损伤小,手术成功率高的优点.

  • 标签: 立体定向 小病灶 手术切除
  • 简介:简易定位器制作及定位方法自1999年,我们应用自制的简易定位器及YL-1型一次性血肿穿刺针治疗血肿及脓肿840例,均准确定位一将废弃的5F造影用导引导丝50-60cm,剪成8-11根长5cm的小段,间隔0.5cm排成栅栏状,连接在一根宽5cm.长60cm的钕紧带上,即制成简易定位器(图1)。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穿刺抽液术 立体定位技术 颅内出血 脑脓肿
  • 简介: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在指导脑实质小病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开颅术中超声引导下对12例脑实质小病进行手术切除,分析术中超声引导病灶定位及指导手术切除情况.结果12例12个病灶术中超声均能清晰显示,准确定位,位于运动功能区6例、语言功能区2例、非功能区4例.不同病灶有其特征性的声像图表现,利用彩色多普勒模式可清楚显示血管畸形或血供丰富的肿瘤的血流动力学情况.术中超声引导下对2例脑胶质瘤、2例转移瘤、2例动静脉畸形、2例寄生虫、1例海绵状血管瘤和1例脑脓肿病变均完整切除;1例胶质瘤大部分切除,1例胶质瘤病部分切除.结论术中超声可对脑实质小病实时、精准定位,有助于将病灶完整切除,减轻脑组织损伤.

  • 标签: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经颅 脑肿瘤 脑脓肿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肺孤立病灶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一直是影像诊断的难点,为了提高小肺癌诊断的准确率,我们对肺小病进行了CT-病理对照研究,探讨肺小病的CT征象及其对小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cm以下肺孤立小病进行薄层CT扫描,层厚层距均为2mm,CT机为TCT-600XT型,CT扫描后2周进行手术切除,切除标本固定后;按CT扫描横断方向连续做成病理大切片。将术前CT片与病理大切片在肉眼和显微镜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72例肺小病中64例为肺癌,CT正确诊断60例,正确诊断率为93.75%,其中45例为早期肺癌。CT值64例肺癌平均CT值为32.7Hu,良性病灶平均CT值为75.9Hu,两者差异显著,P<0.01。结论通过CT-病理对照研究,棘突征,空泡征、血管集束征、CT值等征象对小肺癌诊断有很大价值,结合其他CT征象综合判定,能提高小肺癌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肺癌 X线计算机断层 病理学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立体定向辅助下脑小病切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例22岁男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与手术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立体定向辅助下脑小病切除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术后第一日,患者明显感觉头脑清醒,语言流利,定向力及认知障碍明显好转。术后一周复查长程视频脑电,癫痫波消失。术后病理诊断为海绵状血管瘤。术后继续口服抗癫痫药物1月后停用抗癫痫药,随诊1年癫痫未再发生。结论立体定向辅助下脑小病切除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是一种科学、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可以将其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立体定向 辅助 脑内微小病灶切除
  • 简介:摘要 :目的 :肺孤立病灶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一直是影像诊断的难点 ,为了提高小肺癌诊断的准确率 ,我们对肺小病进行了 CT-病理对照研究 ,探讨肺小病的 CT征象及其对小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 2cm以下肺孤立小病进行薄层 CT扫描 ,层厚层距均为 2mm,CT机为 TCT-600XT型 ,CT扫描后 2周进行手术切除 ,切除标本固定后 ;按 CT扫描横断方向连续做成病理大切片。将术前 CT片与病理大切片在肉眼和显微镜下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 :72例肺小病中 64例为肺癌 ,CT正确诊断 60例 ,正确诊断率为 93.75%,其中 45例为早期肺癌。 CT值 :64例肺癌平均 CT值为 32.7Hu,良性病灶平均 CT值为 75.9Hu,两者差异显著 ,P<0.01。结论 :通过 CT-病理对照研究 ,棘突征 ,空泡征、血管集束征、 CT值等征象对小肺癌诊断有很大价值 ,结合其他 CT征象综合判定 ,能提高小肺癌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肺癌 X线计算机断层 病理学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对显微手术治疗深部病灶病灶中心距脑表面〉2cm)的应用价值。方法2009年3月至2012年12月术中超声引导下显微手术切除深部病灶112例(超声组),同期未使用术中超声显微手术切除深部病灶110例(对照组)。结果超声组所有病灶均在超声引导下精确定位,均一次探查到病灶;对照组15例经2次、2例经3次才探查到病灶。超声组病灶全切除率(90.19%)、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4.29%)和手术时间(246.2±48.1)min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分别为65.45%、28.13%和(380.6±62.2)min;P〈0.05]。结论术中超声可准确定位深部病变,同时指导术中病变的完整切除,保护周围正常神经结构。

  • 标签: 颅内深部病变 术中超声 显微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频彩超诊断乳腺小病的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3年10月-2016年2月收治的乳腺病患者进行高频彩超检查,了解其发病的具体部位。通过检查对病变部位的基本特点、周围以及内部的血流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高频彩超对于乳腺小病的检出率高达100%,其中乳腺病灶大小分布在5~15mm的范围,其中43个病灶直径超过10mm。血流信息显示患者的良、恶性病灶在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三个指标中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频彩超对于乳腺小病的检出率较高,并且较为准确,可以为临床的诊断以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降低患者的恶性乳腺疾病发病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高频彩超 乳腺小病灶 临床诊断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国产睿米手术机器人(神经外科定位导航系统)在颅骨或脑小病及功能区病灶精准切除手术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外科自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在国产睿米手术机器人辅助下导航、定位并切除颅骨和脑小病及功能区病灶12例,术中均采用头皮Markers进行光学注册,记录注册误差,根据病灶的颅骨映射,由机械臂激光导航描记、设计头皮切口及骨瓣边界;术后行头颅CT和MRI扫描观察内出血、病灶切除情况;将术后影像与术前手术计划相融合,计算计划骨瓣中心与实际骨瓣中心的偏移误差。结果12例患者的注册误差为(0.90±0.12) mm(范围为0.6~1.5 mm),机械臂注册误差为0.09~0.12 mm。计划骨瓣中心与实际骨瓣中心的偏移误差为(1.9±1.1) mm(范围为1.4~4.5 mm)。所有患者均在手术机器人机械臂导航下一次性精准找到病灶边界,对皮层及病灶周围组织破坏性小;术后复查头颅CT或MRI提示所有病灶均完整切除,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国产睿米手术机器人可为颅骨或脑小病及功能区病灶切除术提供精准的定位和导航功能,提高了手术效率,保障了手术安全。

  • 标签: 睿米手术机器人 微小病灶 功能区病灶 精准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胸部小病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方法64例行超声引导经皮胸部穿刺活榆,其中肺部病灶34例,胸壁病灶19例,纵隔病灶11例。病灶按大小分为2.1~3.0cm40例,1.5~2.0cm24例,分析两者不同部位病变的诊断率和并发症的发牛情况。结果64例超声引导下经皮胸部小病穿刺活榆取材成功率为96.9%(62/64)。纵隔病灶取材成功率为81.8%(9/11);肺部及胸壁病灶取材成功率均为100.0%:2.1~3.0cm与1.5~2.0cm病灶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5.0%(38/40)和81.8%(18/22)(P〉0.05)肺部、胸壁、纵隔病灶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4.1%(32/34)、8412%(16/19)、72.7%(8/11):62例中发生气胸2例,穿刺道出血1例,病灶直径分别为1.8、1.7、1.5cm.剧烈疼痛1例,为纵隔病灶病灶直径为2.6cm.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对胸部病变足一种安全、简单、无放射性损伤的好方法,为胸部疾病提供一种重要的诊断方法。

  • 标签: 超声检查 介入性 穿刺术 小病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血肿的适应症,注意的问题及治疗效果。方法应用微创血肿清除技术治疗各种血肿患者84例。结果84例病人高血压脑出血67例。6例脑疝病人术后散大侧瞳孔回缩,意识状态有改善;穿刺针留置时间3~7天。治愈33例(ADL评分100分);42例好转,其中生活自理14例,1例植物人状态;死亡8例,死亡率达9.5%。优于传统的治疗方法。结论血肿微创清除术对血肿的治疗效果良好。

  • 标签: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颅内血肿 高血压性脑出血
  • 简介:摘要高压危象是儿童高压的危重状态,常发生于急性高压,为脑疝前兆,需要及时识别和紧急处理。儿童急性高压和高压危象的治疗和预后是关系到儿童远期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围绕儿童急性高压和高压危象的病因、发病机制、早期识别、监测及干预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冀望能对临床医师有所帮助。

  • 标签: 急性颅内高压 儿童 颅内高压危象 脑疝
  • 简介:目的介绍碰撞瘤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和临床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2006年7月13日收治的1例碰撞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神经病理学结果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主要临床表现为间歇性头痛、发作性意识丧失、抽搐;头部MRI检查显示左侧额叶占位;组织病理学观察可见肿瘤组织中的主要成分为胶质母细胞瘤,次要成分为细胞角蛋白和甲状腺转录因子-1表达阳性的癌组织。结论对于常见肿瘤组织中出现的异常成分应考虑由其他系统转移而来,须详细追问病史并对患者做进一步的体格检查,以避免误诊。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肺肿瘤 胶质母细胞瘤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切除术后感染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肿瘤切除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术后感染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结果?手术时间≥4h患者感染率大于手术时间<4h的患者,P<0.05;伴有脑脊液漏患者感染率明显高于无脑脊液漏患者,P<0.05;引流留置时间≥24h患者感染率高于引流留置时间<24h的患者,P<0.05。结论?手术时间、脑脊液漏及引流留置时间等因素是出现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须得到临床重视,加强预防。

  • 标签: 颅内肿瘤切除 颅内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