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当患者突发呼吸、心脏骤停后,初级心肺复苏是现场的重要急救措施。目的浅谈初级心肺复苏急救体会。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进行初级心肺复苏急救。结论除非环境危险或存在其他特殊情况,在心肺复苏过程中不要轻易搬动患者。争分夺秒地启动心肺复苏过程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初级心肺复苏 急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药物仍是心肺复苏抢救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在既往的基础上对复苏药物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现就心肺复苏药物的研究进展作出如下综述。

  • 标签: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血管活性药物 心率失常药物
  • 简介:摘要心搏呼吸骤停是医疗救援最紧急的危险情况,而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CPR)是挽救遇难者的唯一途径。为了使更多的猝死病人得到更高质量的CPR急救,2010美国心脏协会重新修订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CPR传统的三个步骤,从原来的A-B-C改为C-A-B。这一改变首先保障了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但是对于呼吸道通气不畅或有异物猝死病人的心肺复苏,可否应采用A-C-B方法,即开放气道清除口腔异物(A),再胸外心脏按压(C),人工呼吸(B)的方法实施心肺复苏。

  • 标签: 猝死 心肺复苏 胸外按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呼吸心跳骤停的院前急救的抢救与转运措施进行简要的分析。方法抽取2011-2012年这一段时间里我院对呼吸心跳骤停的患者进行院前急救的抢救与转运案例98例,对这些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这98例案例进行仔细的研究与分析得出抢救与转运措施与患者发病的原因、年龄、时间、地点等因素有关。结论心脏骤停是一种突发性疾病,对其实施及时的抢救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呼吸 心跳骤停 院前急救 抢救与转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徒手心肺复苏与应用心肺复苏机复苏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7年1月至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徒手心肺复苏的50例患者作为参考组研究对象,以同一时期内在我院接受心肺复苏机实施心肺复苏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患者;对比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方式实施心肺复苏的效果,对比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标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与参考组患者在苏醒前的各项动脉血气指标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苏醒后,研究组患者的SaO2、PaO2、PaCO2与参考组患者相比,前两项明显更高,后一项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复苏成功率52.0%、复苏总有效率94.0%,均显著高于参考组患者的复苏成功率14.0%、复苏总有效率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不良反应率46%高于参考组患者的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接受心肺复苏的患者来说,心肺复苏机能够更加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具有更好的复苏效果,临床上可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徒手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机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徒手心肺复苏与心肺复苏机在急诊科应用的疗效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在我院急诊科收治的36例心肺复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的前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均分为18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徒手心肺复苏方式),观察组采取(心肺复苏机方式)进行急救,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苏醒前、后的动脉血气指标以及临床抢救成功率和有效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苏醒后的PaO2(96±1.35)kPa、SaO2(97.49±8.48)%、PaCO2(3.22±0.47)kPa,较苏醒前有所改善,则显著优于治疗组;观察组患者心肺复苏总成功率为16(88.88)%、心肺复苏总有效率为17(94.4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相比较,差异显著,P均<0.05。结论较徒手心肺复苏相比较,采用心肺复苏机可在急诊科的应用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徒手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机 急诊科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后ICU综合护理对患者心肺功能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本院ICU收治的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抽选出80例,80例患者均接受瓣膜置换术治疗,将其随机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综合护理),一组40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ICU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临床疗效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差异性对比: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后采取ICU综合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改善心肺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重症心脏瓣膜病 瓣膜置换术 ICU 综合护理 心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表达与心肺复苏成功患者近期脑功能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抽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行心肺复苏成功的患者109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根据脑功能评估量表(CPC)评估患者脑功能,将CPC 1~2级患者(85例)纳入预后良好组,将CPC 3~5级患者(24例)纳入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基患者一般资料及血清NSE、S100β蛋白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血清NSE、S100β蛋白表达与心肺复苏成功患者近期脑功能预后的相关性。结果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NSE、S100β蛋白水平为(112.58±24.46)μg/L、(1.84±0.36)ng/L,高于预后良好组的(25.46±6.52)μg/L、(1.02±0.25)ng/L(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NSE、S100β蛋白表达与心肺复苏患者近期脑功能预后有关(P<0.05)。结论血清NSE、S100β蛋白过度表达可导致心肺复苏成功患者脑功能预后不良。

  • 标签: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脑功能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S100β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的重叠综合征(OS)患者心肺功能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经治疗病情稳定的COPD患者,进行睡眠监测检查,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149例患者分成OS组56例和COPD组93例,对两组的睡眠监测参数、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及氨基末端脑钠尿肽(NT-proBNP)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OS患者心肺功能的临床特征及与AHI的相关性。结果两组间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COPD组相比,OS组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pH值[M (Q1,Q3)]、氧分压(PaO2)与血氧饱和度(SaO2)下降[(49.46±12.98)%比(54.38±11.72)%,(47.86±14.78)%比(57.78±15.81)%,7.37(7.34,7.39)比7.40(7.39,7.41),(80.75±10.20)比(84.28±8.43) mmHg(1 mmHg=0.133 kPa),(94.46±2.52)%比(95.74±2.28)%],而二氧化碳分压(PaCO2)[M (Q1,Q3)]升高[55.00(45.50,60.00)比44.00(40.00,48.00)mmHg](均P<0.05)。OS组肺动脉压及血浆NT-proBNP水平[M (Q1,Q3)]均高于COPD组[38.90(28.60,49.05)比28.60(24.95,32.60)mmHg,434.00(273.75,631.00)比136.00(86.00,205.00)pg/ml](均P<0.05)。AHI与PaCO2、肺动脉压、NT-proBNP及急性加重次数呈正相关(r=0.496、0.544、0.628、0.446,均P<0.05),与FEV1/FVC、FEV1%预计值、pH值、PaO2及SaO2呈负相关(r=-0.309、-0.346、-0.410、-0.289、-0.267,均P<0.05)。结论OS患者出现更严重的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及肺功能损伤,其NT-proBNP及肺动脉压水平较COPD患者明显升高。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重叠综合征 肺动脉压 氨基末端脑钠尿肽
  • 简介:为探讨风湿性二尖瓣狭窄(MS)病人心肺功能与肺血管改变的关系,对30例MS进行肺功能、右心导管、超声心动翻、胸部X线及肺活检检查.用多变量的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血流动力学指标能较好量化反映肺血管改变(r=0.935,D=87.42%).肺功能指标最不理想(r=0.498,D=24.82%)。结论:血流动力学指标与肺血管改变相关性较好。

  • 标签: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 肺血管改变 心功能 肺功能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冠心病患者心脏介入术后实施心脏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患者均接受介入手术干预,经双盲法分入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0例,参照组予以常规介入术后护理,实验组予以心脏康复护理,比较患者的心肺指标(左室射血分数、心率、呼吸频率、峰氧耗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结果:实验组左室射血分数、呼吸频率、峰耗氧量都比参照组较高(P<0.05);实验组的心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参照组较低(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实施心脏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心脏康复护理 冠心病 介入术后 心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