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强直脊柱炎累及髋关节的X线表现,提高对早期累及髋关节的强直脊柱炎X线表现的认识。方法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ARA)分级标准对累及髋关节的30例骶髂关节分期0-II级的强直脊柱炎X线平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关节间隙狭窄30例,骨端不同程度骨质疏松25例,髋臼皮质白线模糊/中断20例,髋臼及股骨头基底部硬化并骨赘形成20例,关节面下囊变12例。结论强直脊柱炎早期累及髋关节的X线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骶髂关节影像学表现及临床可以做出早期诊断。

  • 标签: 强直性 脊柱炎 髋关节 X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肾壮骨方加减治疗强直脊柱炎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补肾壮骨方加减疗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补肾壮骨方加减法强直脊柱炎,有良好疗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类克治疗强直脊柱炎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通过对16例强直脊柱炎使用类克治疗的护理进行分析。结果16例使用类克治疗的患者取得良好效果,仅2例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临床上使用类克治疗强直脊柱炎,护理要点在于正确掌握药物基本知识,重视患者的心理反应,严格无菌操作程序,控制输液速度先慢后快,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不良反应,及时有效的对症护理。

  • 标签: 类克 强直性脊柱炎 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以健脾利湿法自拟强脾治痹汤对强直脊柱炎的疗效。方法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对72例强直脊柱炎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疗程8周,强脾治痹汤用量为1剂/d,分2次口服。结果12项临床观察指标中有9项(晨僵、骶髂关节压痛度、扩胸度、外周关节压痛数和肿胀数、外周关节压痛积分和肿胀积分、15m步行时间、患者与医生评估)治疗前后明显改善(P<0.01或P<0.05);实验指标中的血小板、血细胞沉降率、7球蛋白。治疗前后比较改善显著(P<0.05或P<0.01)。在8周疗程中除轻度的口干外,无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健脾利湿法治疗强直脊柱炎有较好的疗效,尤其在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方面。

  • 标签: 强直性脊柱炎 治疗前后 健脾利湿法 压痛 患者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总结了1例强直脊柱炎合并肺栓塞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做好强直脊柱炎的护理;肺栓塞的护理;密切观察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做好急救护理;心理护理,稳定病人情绪。经过精心的护理,患者住20d,病情好转出院。

  • 标签: 强直性脊柱炎 肺栓塞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幼年起病的强直脊柱炎(AS)患者临床特点。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诊治的350例AS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50例病程(10.8±8.6)年,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阳性率90.9%(318/350),其中起病年龄≤16岁即幼年起病AS(JoAS)者75例(JoAS组),起病年龄>16岁即成年起病AS(AoAS)者275例(AoAS组)。结果①与AoAS组相比,JoAS组男性占比较高[98.7%(74/75)比79.6%(219/275)]、病程较长[11(8,15)比8(4,15)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5.65,P<0.01;Z=-3.09,P<0.01)。②与AoAS组相比,JoAS组以外周关节肿痛[45.3%(34/75)比18.9%(52/275)]、髋痛[26.7%(20/75)比15.3%(42/275)]、足跟痛[9.3%(7/75)比2.9%(8/275)]为首发临床表现的比例较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20,P<0.01;χ2=5.25,P=0.03;χ2=5.93,P=0.02)。③校正病程后与AoAS组相比,JoAS组放射学髋关节损害率[77.3%(58/75)比43.3%(119/275),OR=4.71]、骨量低于同龄人率[34.7%(26/75)比23.3%(64/275),OR=2.23]、营养不良率[25.3%(19/75)比13.8%(38/275),OR=2.16]、急性葡萄膜炎的发生率[17.3%(13/75)比6.5%(18/275),OR=2.72]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Wald=25.60,P<0.01;Wald=7.20,P<0.01;Wald=5.84,P=0.02;Wald=6.24,P=0.01)。结论与AoAS患者临床特点不同,JoAS患者更多以外周关节肿痛或髋痛为首发临床表现,病程中放射学髋关节损害、骨量低于同龄人、营养不良及葡萄膜炎的发生风险更高。

  • 标签: 脊柱炎,强直性 幼年起病 髋关节 骨密度 葡萄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整理我院强直脊柱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探讨依那西普在治疗强直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强直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传统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非甾体类抗炎药塞来昔布胶囊的服用,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依那西普药物治疗,传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柳氮磺吡啶进行治疗,治疗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疗程后得而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均得到有效治疗,治疗组患者的疗效明显高于传统组,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为12例,其中有关节炎症反应3例,关节肿痛9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传统组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为22例,其中有关节炎症反应8例,关节肿痛1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66%,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直脊柱炎患者的治疗十分漫长,需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通过使用依那西普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强直性脊柱炎 依那西普 柳氮磺吡啶 疗效比较
  • 简介:摘要强直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隐匿性发展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早期诊断对本病的治疗至关重要,除先进的影像学检查仪器、检查手段及实验室指标外,体质辨识在AS早期诊断中有着重要的价值,制定出包括体质辨识在内的早期诊断模式对控制疾病的发展大有裨益。

  • 标签: 体质辨识 强直性脊柱炎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Fc抗体融合蛋白(益赛普)治疗强直脊柱炎(A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0例活动性A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应用益赛普、柳氮磺胺吡啶治疗24周,观察疗效、AS活动指数(BASDAI)、脊柱痛、晨僵时间、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等。结果实验组6周、12周、24周总有效率分别为83.3%、86.7%、93.3%明显高于对照组46.7%、70.0%、70.0%(χ2=3.754,χ2=3.841,χ2=3.889,P均<0.05);两组患者治疗后BASDAI、脊柱痛VAS评分、晨僵时间及性指标CRP、ESR较治疗前改善(t=2.214,t=2.315,t=2.311,t=2.40,t=2.378,P均<0.05);实验组各项观察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t=2.258,t=2.375,t=2.381,t=2.391,t=2.452,P均<0.05)。实验组不良反应4例(13.3%),明显低于对照组10例(33.3%)(χ2=3.750,P<0.05)。结论益赛普治疗活动性AS疗效显著,能改善AS患者的症状、体征、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 标签: 强直性脊柱炎 肿瘤坏死因子&alpha 重组融合蛋白 柳氮黄砒碇 治疗
  • 简介:摘要强直脊柱炎(AS)是一种以骶髂关节和脊柱附着点慢性进行性炎症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常见的临床表现是性腰背痛和关节活动受限。运动康复疗法因在AS治疗中能改善患者疼痛、关节活动等而受到广泛关注。国际脊柱关节评价协会和欧洲抗风湿病联盟联合制定的治疗指南中亦强调了运动康复疗法是AS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各种运动康复疗法的干预形式和内容在AS临床应用效果方面有待深入探讨。本文就运动康复疗法的干预形式、干预内容进行综述,明确不同运动康复疗法对AS的干预作用,以帮助医生和患者共同制定合适的运动方案。

  • 标签: 脊柱炎,强直性 运动康复疗法 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生物制剂治疗强直脊柱炎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从在本院接受生物制剂治疗的强直脊柱炎患者中选择90例,分别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及常规护理,分列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半个月后的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睡眠质量及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关节功能评分、睡眠质量评分以及总体痛、夜间痛、脊柱痛等疼痛评分均比对照组患者低,表明护理后病情恢复更好,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是生物制剂治疗后强直脊柱炎患者的有效护理手段,帮助患者恢复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生物制剂 强直性脊柱炎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X线与CT对强直脊柱炎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65例强直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32例患者进行X线检查,对观察组33例患者进行CT检查。对比两组临床诊断效果。结果对照组诊断率为78.13%,分级假阴性率为8%。观察组诊断率为100%,分级假阴性率为0%。观察组诊断率高于对照组,假阴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对强直脊柱炎的临床诊断率比X线高,具有极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强直性脊柱炎 X线 CT 诊断价值
  • 简介:强直脊柱炎作为临床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随着疾病的逐渐发展,中晚期会所致患者腰部、背部、臀部、髋部以及关节部位多方肿痛,严重者甚至会产生脊柱畸形及关节强直情况。近年来临床逐渐针对强直脊柱炎的中晚期诊疗展开研究,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将针对临床中晚期强直脊柱炎诊疗研究展开综述。

  • 标签: 强直性脊柱炎 中晚期 诊疗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强直脊柱炎患者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随机将81例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由护士进行系统的指导功能锻炼,对照组则实施无系统的锻炼。分别于治疗前后,以BASFI对2组患者的功能状态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功能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对强直脊柱炎患者的功能恢复有显著作用,应加强对强直脊柱炎患者功能的系统锻炼。

  • 标签: 护理 强直性脊柱炎 锻练
  • 简介:目的探讨单纯后路内固定治疗强直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合并胸腰椎Chance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本院200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获得完整随访资料的AS合并胸腰椎Chance骨折的患者182例,均行单纯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固定每个伤椎上下各2个椎体,必要时行扩大内固定术。分析患者临床资料、随访资料及影像学资料。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2~41个月。骨折愈合良好,内固定物无松动和断裂。术后患者脊髓功能恢复良好,Frankel分级均恢复至D级或E级。结论AS合并胸腰椎Chance骨折经单纯后路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在伤椎上下各固定2个椎体,可获得坚固内固定,骨折愈合良好。

  • 标签: 胸椎 腰椎 脊柱骨折 脊柱炎 强直性 内固定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针灸综合治疗强直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96例强直脊柱炎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针灸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率。结果经上述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25%;且其不良反应率仅为6.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75%,两项指标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针灸综合治疗强直脊柱炎的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中医 针灸 强制性脊柱炎 临床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督脉灸联合针刺治疗强直脊柱炎患者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自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在风湿免疫科就诊的强直脊柱炎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及美洛昔康片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督脉灸联合针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疼痛VAS评分,并加以分析对比。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