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体外冲击波治疗脑卒中后痉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有关体外冲击波治疗脑卒中后痉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并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项研究,53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体外冲击波对脑卒中后指屈肌、腕屈肌以及肱二头肌痉挛改善的即刻效应和短期效应均比对照组更具优势[加权均数差(WMD)=-0.84,95%置信区间(CI)为(-1.03,-0.65),P<0.01];体外冲击波对脑卒中后手腕运动功能的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并无优势[WMD=0.95,95%CI(-0.16,2.5),P=0.23];暂未有证据显示其对下肢运动功能的改善优于对照组[WMD=-1.33,95%CI(-7.98,5.32),P=0.69]。结论体外冲击波可以有效降低脑卒中后痉挛的程度,安全好,可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方法。

  • 标签: 体外冲击波 痉挛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利福喷丁与利福平治疗肺结核的有效安全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期间收治肺结核患者68例,按照来院先后顺序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n=34)和实验组(n=34),给予对照组患者利福平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利福喷丁治疗,其后比较两组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后,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肺结核治疗中采用利福喷丁,其治疗效果显著,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利福喷丁 利福平 肺结核 临床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依托考昔治疗骨关节炎的有效安全进行分析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骨关节炎患者采取塞来昔布药物治疗,治疗组采取依托考昔药物治疗,后比较分析两组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常规组和治疗组骨关节炎患者在相应治疗后其疼痛情况均有一定的改善,且治疗组患者疼痛改善程度更为显著,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依托考昔药物治疗骨关节炎疾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疾病情况,减轻疼痛,达到较好临床疗效.关键词依托考昔;骨关节炎;有效;安全中图分类号R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644-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乌司他丁药物在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有效安全。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4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常规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常规治疗,实验组使用乌司他丁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对比常规组有显著的提升(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0%,对比常规组也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在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中采用乌司他丁进行治疗,具有较高的有效安全,值得推荐。

  • 标签: 乌司他丁 急性胰腺炎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心通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效安全的系统评价。方法:从我院选取5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予以化学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应用脑心通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2.9%明显高于对照组60.7%(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低切值、全血黏度高切值、血浆比黏度全血黏度低切值、血浆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32.1%(t=10.723,P<0.05)。结论: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脑心通胶囊治疗,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

  • 标签: 脑心通胶囊 冠心病心绞痛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放射粒子植入治疗复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接受超声引导下粒子植入治疗的肝癌患者31例,共计33个病灶。对31例复发性肝癌患者进行影像重建,导入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进行术前规划,术中实时超声引导下按照规划布放粒子,术后增强影像扫描重建并利用TPS系统进行放射剂量学评估及疗效评价评价指标包括术后2、3、6、12个月的影像学改变,术后并发症、肿瘤局部控制率、无进展生存时间(PFS)、总生存期(OS)。以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中位随访时间25个月,术后2个月随访病例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疾病稳定率和局部控制率分别为3%(1/33),15.2%(5/33),75.8%(25/33),93.9(31/33),2例出现局部进展(6.1%,2/33);术后12个月局部控制率为90.9%(30/33);术后1、3、5年的总生存率为91%、81%、50%,平均无进展生存时间为27.6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23.2个月。术后疼痛5例,发热2例,腹泻1例。结论超声引导下放射粒子治疗复发性肝癌临床疗效确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复发性肝癌 放射治疗 125I粒子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乌灵胶囊治疗卒中后抑郁的有效安全。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CochraneLibrary(2013年第4期)、EMbase、CBM、CNKI、WanFangData和VIP,查找有关乌灵胶囊治疗卒中后抑郁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3年l1月。由2位评价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8个RCT.共计168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4、8、12周的抑郁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周:SMD=-O.87,95%CI(-1.25,-0.5),P〈0.00001;8周:SMD=-1.22,95%CI(-1.86,-0.59),P=0.0002;12周:SMD:-o.62,95%CI(-1.09,-o.15),P=0.0110②试验组随访期末的总有效率(92.7%)高于对照组(77.2%),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20,95%CI(1.14,1.27),P〈0.0000110③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心悸发生率允明显差异。结论现有证据提示,乌灵胶囊能改善卒中后抑郁症状且其不良反应少。但受纳入研究数量与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有赖于进一步开展更多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RCT加以验证。

  • 标签: 乌灵胶囊 卒中后抑郁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在PICC导管相关血栓预防中的有效安全评价。[方法] 将32例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 PICC 置管患者为研究对照随机分成对照组和低分子肝素钠组,各16例,PICC 导管常规用0.9%生理盐水 20ml进行封管,导管发生血栓后使用低分子肝素钠进行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和血栓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基本信息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组对比,低分子肝素钠组堵管以及血栓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钠能够减少血栓的发生和出血事件的情况,为临床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证明低分子肝素钠在治疗血液性相关恶性肿瘤携带PICC 导管血栓具有一定效果和安全

  • 标签: PICC 导管 血栓 低分子肝素钠 普通肝素钠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在治疗溃疡胃炎中的效果和安全。方法:此次研究在这些患者中选择130例作为研究目标,将这些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用奥美拉唑治疗,实验组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进行治疗,疗程结束时开展指标对比。结果:经过治疗之后发现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要比对照组高很多,两组之间差异十分明显(P

  • 标签: 奥美拉唑 阿莫西林 溃疡性胃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患者行阿仑膦酸钠治疗对骨痛、骨密度疗效及安全。方法:本次抽取40例骨质疏松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病例选取时间为2020年7月-2021年7月,采取随机抽签模式均分2组,将施行碳酸钙D3(I)治疗的20例患者设为参考组,在此基础上采取阿仑膦酸钠治疗的20例患者设为实验组。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疼痛评分中实验组较低(P<0.05)。骨密度中实验组较高(P<0.05)。不良反应中2组比较差异较小(P>0.05)。结论:骨质疏松骨痛患者行阿仑膦酸钠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提升其骨密度。由此可见,此种治疗方法可推广于临床。

  • 标签: 阿仑膦酸钠 骨质疏松 骨痛 骨密度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对滴虫阴道炎者施以奥硝唑口服治疗的安全和疗效。方法:评价对象选择于2021.4~2022.4就诊于乐至县石湍镇中心卫生院的60例滴虫阴道炎患者,随机数字法施以分组,施以奥硝唑口服治疗的30例患者分入治疗组,施以甲硝唑口服治疗的30例患者分入对照组,对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评价。结果:与对照组对比,疗效治疗组明显更好(P

  • 标签: 滴虫性阴道炎 奥硝唑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附子理中汤治疗脾胃病呃逆的临床有效安全。方法 摘选我院2021-2022年治疗的110位患者,所选患者均为脾胃病呃逆症状。以用药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附子理中汤。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不同时间呃逆症状评分降低明显(P

  • 标签: 附子理中汤 脾胃病 呃逆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患者行阿仑膦酸钠治疗对骨痛、骨密度疗效及安全。方法:本次抽取40例骨质疏松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病例选取时间为2020年7月-2021年7月,采取随机抽签模式均分2组,将施行碳酸钙D3(I)治疗的20例患者设为参考组,在此基础上采取阿仑膦酸钠治疗的20例患者设为实验组。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疼痛评分中实验组较低(P<0.05)。骨密度中实验组较高(P<0.05)。不良反应中2组比较差异较小(P>0.05)。结论:骨质疏松骨痛患者行阿仑膦酸钠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提升其骨密度。由此可见,此种治疗方法可推广于临床。

  • 标签: 阿仑膦酸钠 骨质疏松 骨痛 骨密度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多索茶碱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本研究对象为5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划分至对照组(25例,对其采取常规疗法联合氨茶碱)与观察组(25例,对其采取常规疗法联合多索茶碱),均为正常剂量,并在疗程结束后计算组间相关数据结果,以对比整体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肺功能指标改善数据更佳,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呈P<0.05。结论:茶碱类药物对支气管哮喘有着良好的干预作用,因此建议重点推广多索茶碱这类有效且具备较高安全的药物,以促使此类患者病情转归,防止因药物不良反应而影响治疗与身体健康。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多索茶碱 临床总有效率 不良反应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结肠息肉术后的防治中实施中医消蕈汤治疗的应用价值,旨在探究对术后复发的有效率和安全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择选2022年6月~2023年10月期间,在我院行结肠息肉切除术治疗的结肠息肉患者7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前者35例,接受常规治疗方法;后者:3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消蕈汤进行防治;对比两组患者复发率和安全。结果:试验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常规组数据,(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结肠息肉术后复发的防治中实施中医消蕈汤联合常规治疗干预,有助于降低复发率,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效果明显。

  • 标签: 中医消蕈汤 防治 结肠息肉 术后复发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估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疾病是应用芪苈强心胶囊的有效安全。方法 本次实验患者共46例,均在2021年8月~2023年4月在我院进行慢性心力衰竭治疗,应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23例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23例在应用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芪苈强心胶囊,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出现不良反应概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对比有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概率同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芪苈强心胶囊的应用有较高安全。结论 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疾病是应用芪苈强心胶囊,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且不会提高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概率,可见芪苈强心胶囊的应用有较高安全,可在临床推广。

  • 标签: 芪苈强心胶囊 慢性心力衰竭 有效性和安全性
  • 作者: 谢煜 潘卫宇 卢颖 张红梅 杜世正 张俊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0年第02期
  • 机构: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河南大学人民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骨科,郑州 450000 ,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河南大学人民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护理研究中心,郑州 450000 ,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河南大学人民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护理部,郑州 450000 ,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210000
  • 简介:摘要目的对涉及充气加压装置(PCD)在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预防中的有效安全的系统评价进行再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9年3月31日,检索PCD与其他物理预防措施、药物预防措施相比较的相关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过程,采用AMSTAR工具对纳入的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GRADE系统对结局指标进行质量评价。结果最终纳入15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包括8篇中文研究、7篇英文研究。其中11篇发表在2012年之后,方法学质量评价显示3篇研究满足AMSTAR的11个评价条目,其他研究均在不同方面存在缺陷。中等质量的证据显示,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PC)预防VTE有效,联合药物预防可降低单独使用药物预防引起的出血等不良事件发生率。IPC用于VTE预防时,应按照目前的临床指南使用。目前指导选择特定设备或设备类型的证据基础是有限的。结论IPC在预防VTE过程中是安全有效的,但该结论的论证仍需大样本、高质量的研究进一步证实。

  • 标签: 静脉血栓栓塞 深静脉血栓形成 Meta分析 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 血栓预防 系统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