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对生命安全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疫苗作为防范疾病的重要措施以成为研究热点。大范围传染疾病的发生更加使人们对疫苗产生的前所未有的关注。疫苗的安全接种问题关系到人们生命及国家的安危,探讨如何规范疫苗接种的相关工作,对提高疫苗接种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疫苗 安全性评价 规范接种
  • 简介:摘要Overstitch内镜缝合系统是近年来逐渐应用于临床的内镜下空腔脏器全层缝合设备,该设备扩大了消化内镜手术的治疗范围,推进了临床手术治疗的微创化。近年来关于该设备的临床试验层出不穷,展示了Overstitch应用于临床治疗的潜力,但时见其相关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报道,Overstitch相关手术的安全尚待验证。本文就Overstitch的临床应用及安全进行综述和讨论,旨在揭示该设备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优势及不足,进而评价这一新兴内镜缝合设备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

  • 标签: 缝合技术 安全性 内窥镜 全层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在临床上,生物药物能不能得到应用,主要就取决于其有效安全。这就使得研究生物药物有效安全评价显得十分的关键。本文概述了生物药物,分析了对生物物药物进行有效安全评价,主要包括对动物个体水平进行评价,在细胞水平上进行评价,在分子水平上进行评价

  • 标签: 生物药物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 目的:对丹参提取物的食用安全进行毒理学研究。结论:丹参提取物急性毒性分级属无毒级,无遗传毒性,最大无损害作用剂量大于0.83g/kg体重,相当于人体推荐摄人量的100倍。丹参提取物在本研究剂量范围内是安全的。

  • 标签: 丹参 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 进行 红景天提取物毒理学安全评价。方法 采用限量法的雌、雄性大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体外哺乳类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90天经口毒性试验,致畸试验。结果 在本试验条件下,红景天提取物雌、雄性大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的LD50大于15.0g/kg.bw,根据急性毒性剂量分级标准,该样品属实际无毒级;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体外哺乳类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均为阴性;红景天提取物以1g/kg.bw、2g/kg.bw、3g/kg.bw的剂量经口给予大鼠90天,受试动物一般情况良好,体重、食物利用率、脏器重量、脏器系数均无异常改变;眼部检查未发现异常变化;尿液指标、血液学指标及生化指标结果显示,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各脏器病理组织学检查均未见与受试样品有关的病理改变。红景天提取物对大鼠未见母体毒性、胚胎毒性和致畸。结论 红景天提取物长期食用是安全的。

  • 标签: 红景天 安全性 红景天苷
  • 简介:摘要 目的:对磷脂酰丝氨酸的食用安全进行毒理学研究。结论:磷脂酰丝氨酸急性毒性分级属无毒级,无遗传毒性,最大无损害作用剂量大于0.5g/kg体重,相当于人体推荐摄入量的100倍。磷脂酰丝氨酸在本研究剂量范围内是安全的。

  • 标签: 磷脂酰丝氨酸 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感冒发烧实施小儿退热栓治疗的安全。方法以感冒发热患儿60例为对象,30例是参照组,30例是研究组,分别应用双黄连口服液治、小儿退热栓治疗,对比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

  • 标签: 双黄连口服液 小儿退热栓 感冒发热 退热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鼻内针刺治疗变应鼻炎临床有效以及安全。方法:以入院时间为2019年11月到2020年11月收治的变应鼻炎患者80例参与研究,将80例变应鼻炎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变应鼻炎患者实施药物治疗,观察组变应鼻炎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鼻内针刺治疗,对比两组变应鼻炎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变应鼻炎患者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变应鼻炎患者采取鼻内针刺治疗能够明显提升患者治疗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表现。

  • 标签: 鼻内针刺 变应性鼻炎 临床疗效 治疗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在脑血栓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 方法:采取单双号随机分组法将81例脑血栓患者分为4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阿司匹林治疗)和41例观察组(常规治疗+阿司匹林+辛伐他汀)。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更低,斑块面积更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更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更高(p值<0.05);两组药物副作用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值>0.05)。 结论:辛伐他汀与阿司匹林联合方案用于治疗脑血栓疗效好,且安全高。

  • 标签: 脑血栓 辛伐他汀 阿司匹林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 要:目的 对氨糖软骨素淫羊藿片的服用安全开展毒理学研究。方法 按照国家标准要求和相关规定,首先进行小鼠急性毒性试验,然后进行遗传毒性试验,包括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最后进行大鼠 30d喂养实验来评价其毒理学安全。以8000.0、6000.0、4000.0 mg/kg·bw三个剂量,观察大鼠体重、增重量、进食量、食物利用率、血常规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最大给药量(30000mg/kg)的样品灌胃后,未见中毒症状,无动物死亡;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3项遗传毒性试验结果均为阴性;30d喂养试验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各剂量组大鼠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品在本实验范围内无毒,无遗传毒性。

  • 标签: 氨糖软骨素淫羊藿片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慢性肾脏病治疗中尿毒清的疗效和安全进行研究与评价。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慢性肾脏病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时间2020年2021年2月;按照随机颜色球抽取法分为参照组24例(采取常规基础治疗)和研究组24例(采取尿毒清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和研究。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95.83%)明显高于参照组(58.33%),不良反应发生率(4.17%)明显低于参照组(29.17%),组间差异明显,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肾脏病(CKD)治疗中,尿毒清疗效显著,具有较高安全;不仅可有效改善患者病症表现,还可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的同时提升临床CKD治疗有效率,延长患者生存期。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尿毒清 中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产房中紧急实施全身麻醉产科手术临床效果及安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40例产房试产失败紧急全身麻醉行剖宫产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成试验组、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术室紧急全身麻醉行剖宫产手术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产房中紧急全身麻醉剖宫产手术治疗。观察及对比两组患者的紧急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紧急手术时间、各时间节点MAP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紧急麻醉时间、紧急手术时间更短,新生儿窒息发生率(50.00%vs.85.00%)更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各时间节点MAP水平、新生儿死亡(5.00%vs.15.00%)、产妇术后躁动(15.00%vs.10.00%)及麻醉误吸发生率(5.00%vs.0)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产房试产失败患者来说,行产房紧急麻全身麻醉剖宫产手术有利于医师及时采取麻醉及手术,提高产妇及新生儿预后,且不会增加麻醉带来的风险。

  • 标签: 产房 全身麻醉 产科手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不同药物治疗中耳炎的疗效。方法 针对纳入137例中耳炎患者以随机抽样法分参照组以氧氟沙星治疗(68例)和试验组以氧氟沙星加地塞米松治疗(69例),研究时间2020年3月至2021年7月,并针对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对比。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高出参照组10.31%(P<0.05),并且两组不良反应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 联合使用氟氧沙星、地塞米松治疗获得满意疗效,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 标签: 地塞米松 中耳炎 氟氧沙星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研究主要针对替硝锉局部用药应用在牙周炎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以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时段内收治的80例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行替硝唑口服用药,研究组行替硝唑局部用药,对比疗效和安全。结果: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后观察疗效,研究组牙龈出血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菌斑指数与牙龈附着水平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替硝唑 局部用药 牙周炎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中药炮制对含苷类药物的有效安全的影响。方法 筛选80例采用含苷类中药治疗患者进行研究,患者于2019年12月-2020年11月就诊,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炮制后的含苷类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未炮制的含苷类中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含苷类药物 中药炮制 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在PICC导管相关血栓预防中的有效安全评价。[方法] 将32例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 PICC 置管患者为研究对照随机分成对照组和低分子肝素钠组,各16例,PICC 导管常规用0.9%生理盐水 20ml进行封管,导管发生血栓后使用低分子肝素钠进行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和血栓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基本信息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组对比,低分子肝素钠组堵管以及血栓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钠能够减少血栓的发生和出血事件的情况,为临床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证明低分子肝素钠在治疗血液性相关恶性肿瘤携带PICC 导管血栓具有一定效果和安全

  • 标签: PICC 导管 血栓 低分子肝素钠 普通肝素钠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在治疗溃疡胃炎中的效果和安全。方法:此次研究在这些患者中选择130例作为研究目标,将这些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用奥美拉唑治疗,实验组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进行治疗,疗程结束时开展指标对比。结果:经过治疗之后发现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要比对照组高很多,两组之间差异十分明显(P

  • 标签: 奥美拉唑 阿莫西林 溃疡性胃炎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晚期下咽鳞状细胞癌患者接受手术联合放化疗与放化疗治疗的生存情况及不良反应,并分析患者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8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放疗科的78例晚期下咽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手术联合放化疗组(n=27)和放化疗组(n=51)。中位随访时间为46(20~84)个月,主要观察指标为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和局部控制率(LCR),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结果截至2020年7月31日,78例晚期下咽鳞状细胞癌患者死亡51例,其中局部复发6例、远处转移11例、其他原因34例(包括大出血15例、恶病质15例、其他疾病4例);手术联合放化疗组死亡12例,占手术联合放化疗组的44.44%;放化疗组死亡39例,占放化疗组的76.47%。78例患者的1、3、5年OS率分别为57.7%、36.3%、27.2%,1、2、3年PFS率分别为49.5%、38.7%和32.6%,1、2、3年LCR分别为53.4%、40.0%、34.2%。其中手术联合放化疗组患者1、3、5年OS率分别为74.1%、50.1%、44.6%,放化疗组分别为49.0%、29.3%、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2,P=0.023);手术联合放化疗组患者1、2、3年PFS率分别为62.1%、54.3%、44.4%,放化疗组分别为43.1%、30.6%、2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22,P=0.073);手术联合放化疗组患者1、2、3年LCR分别为69.8%、54.3%、44.4%,放化疗组分别为45.1%、32.9%、2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76,P=0.05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T分期(χ2=7.140,P=0.008)、N分期(χ2=4.493,P=0.034)、治疗方式(χ2=5.142,P=0.023)均为晚期下咽鳞状细胞癌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T分期(χ2=5.807,P=0.016)和N分期(χ2=6.587,P=0.010)均为晚期下咽鳞状细胞癌患者PFS的独立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T分期(HR=2.121,95%CI为1.142~3.938,P=0.017)、N分期(HR=2.088,95%CI为1.144~3.811,P=0.016)、治疗方式(HR=0.430,95%CI为0.226~0.815,P=0.010)均为晚期下咽鳞状细胞癌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素;肿瘤T分期(HR=1.884,95%CI为1.011~3.510,P=0.046)、N分期(HR=1.904,95%CI为1.058~3.429,P=0.032)均为晚期下咽鳞状细胞癌患者PFS的独立预后因素。治疗期间手术联合放化疗组与放化疗组患者放射咽炎[7.41%(2/27) vs. 39.22%(20/51),χ2=8.821,P=0.003]和放射性皮炎[3.70%(1/27) vs. 29.41%(15/51),χ=7.156,P=0.007]发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放射口腔黏膜炎[11.11%(3/27) vs. 17.65%(9/51),χ2=0.186,P=0.666]、骨髓抑制[37.04%(10/27) vs. 50.98%(26/51),χ2=1.381,P=0.240]、咽部感染[11.11%(3/27) vs. 5.88%(3/51),χ2=0.143,P=0.706]及气管瘘[7.41%(2/27) vs. 0(0/51),P=0.117]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联合放化疗组患者的1、3、5年OS率高于放化疗组患者,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肿瘤T分期、N分期、治疗方式均为晚期下咽鳞状细胞癌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素,肿瘤T分期、N分期均为晚期下咽鳞状细胞癌患者PFS的独立预后因素。

  • 标签: 下咽肿瘤 外科手术 化放疗 综合疗法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