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狗皮膏的皮肤用药安全进行评价研究。方法取不同厂家样品10批分别进行家兔急性皮肤刺激试验和豚鼠皮肤过敏试验,同时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给药后家兔血铅浓度的变化。结果10批样品中有7批出现皮肤刺激反应,除A厂家1批为中度刺激,其余为轻度刺激;10批样品均未见皮肤过敏反应;狗皮膏连续给药7d后,给药组的血铅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连续给药14d后的血铅浓度与连续给药7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狗皮膏引起皮肤刺激反应的风险较大,且不同厂家间、厂内批次间存在差异;久贴狗皮膏可引起血铅升高,建议改善制剂以减轻不良反应。

  • 标签: 狗皮膏 安全性评价 皮肤刺激 皮肤过敏 血铅浓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该消毒液的急性毒性及亚急性毒性、皮肤及眼刺激和致突变性。方法按照国家规范,选用大小鼠和家兔进行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皮肤刺激试验、眼睛刺激试验、微核试验和亚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实际无毒级;对家兔皮肤无刺激;对家兔眼睛有轻度刺激;对小鼠胸骨髓细胞微核率未见明显的影响;对大鼠各阶段体重、肝肾脏体比和血液学指标均无显著影响;血生化指标仅可见雌鼠中剂量组的肌酐和总蛋白降低有显著差异,受试物高剂量组动物未见中毒性损伤改变。结论该消毒液对眼睛有轻刺激,未见皮肤刺激和致突变性,属实际无毒类,未见明显的亚慢性毒性。

  • 标签: 急性毒性 亚急性毒性 刺激性 微核
  • 简介:摘要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危险因素有年龄因素、发生时间、护理人力因素、环境因素、疾病因素、药物因素、心理因素。因此,提出相应预防措施,落实改进措施,才能较好地防止患者跌倒坠床,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

  • 标签: 内科住院患者 跌倒与坠床 危险因素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尝试建立一种量化的药品安全评价方法,为批量药品的遴选提供借鉴。方法以10种喹诺酮类药品为例,收集药品采购及不良反应相关数据,运用不良反应严重程度及发生率的乘积排序,寻找不良反应严重程度轻且发生率低的药品品种。结果与结论10种喹诺酮类药品中,洛美沙星评分最低,即安全较高,其次为氧氟沙星,而加替沙星评分最高,安全最低。

  • 标签: 喹诺酮类 抗菌药品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提示注重中药的安全。方法综合资料介绍中药的不良反应。结果有不少中药能引起内脏损害或中毒。结论中药无副作用的观念应予纠正。

  • 标签: 中药 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就丙泊酚在无痛人流中的临床应用及安全评价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58例在我院进行无痛人流的妇女,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共有29例,对照组共有2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丙泊酚(20mg/kg)静脉推注,当患者麻醉后即可进行手术,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镇痛效果。观察组29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芬太尼进行治疗,丙泊酚(20mg/kg)和芬太尼(1μg/kg)进行静脉推注,当患者麻醉后即可进行手术,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镇痛效果。结果29例观察组患者中显效12例,有效16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66%,而29例对照组患者中显效11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897%,两组患者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29例观察组患者出现了12例不良反应,其中3例为四肢活动,2例为呼吸抑制,2例腹痛,5例头晕、恶心;而29例对照组患者出现了34例不良反应,其中10例为四肢活动,7例为呼吸抑制,6例腹痛,11例头晕、恶心。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远远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29例观察组患者的出院时间为(2713±468)min,苏醒时间为(308±116)min;而29例对照组患者的出院时间为(3256±512)min,苏醒时间为(397±121)min,两组患者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对于无痛人流患者的镇痛效果较好,镇痛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较少,安全较高,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无痛人流 丙泊酚 芬太尼 镇痛效果 安全性Application and safety evaluation of propofol combined with fentanyl in induced abortion.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安全。方法选取18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4例,观察组给予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采用利培酮治疗,并比较两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43%,无显著差异;观察组PANSS评分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精神病的疗效均较好,但阿立哌唑具有更高的安全,较少的不良反应,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阿立哌唑 精神分裂症 利培酮 安全性
  • 简介:目的:通过文献荟萃分析,评价津力达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方法:利用文献检索法检索相关文献,采用RevMan4.2进行Meta分析,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治疗前,治疗组的FPG、2hPG、HbA1c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FPG、2hPG、HbA1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未发现治疗组存在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津力达颗粒联合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显著,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安全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津力达颗粒 2型糖尿病 疗效 安全性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普通外科手术中输血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探讨输血的安全问题,从而为输血安全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行普外科手术患者387例,患者均接受术中或术后输血,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387例患者中,有1例出现不良反应,该例患者输注了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4U,去白细胞新鲜冰冻血浆400ml,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26%。结论对于普通外科手术患者输血以及成分输血,具有较好的安全,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普通外科手术 输血 安全性 分析
  • 简介:随着纳米材料在医药领域应用的发展,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虽然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有许多风险因素亟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通过分析关于纳米材料的吸收、生物效应、对生物体损伤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对其生物安全进行了风险评估,同时对纳米材料生物安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 标签: 纳米材料 生物安全性 风险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疗效和安全,为临床治疗老年高血压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80例进行回顾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西医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对照组为12.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病安全有效,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老年高血压病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结合实验室检查指标考察李广海跌打祛风膏的安全。方法对符合纳入诊断标准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每天于患者腰部贴李广海跌打祛风膏2次,每次8小时,15天为一疗程,以观察其安全。结果60例患者中仅2例出现轻度浮肿红斑和瘙痒,但均可耐受,未有病例中途退出,待治疗结束除去药物后,瘙痒和红斑等症状消失。结论李广海跌打祛风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无明显的副作用,安全高,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理想用药。

  • 标签: 李广海跌打祛风膏 腰椎间盘突出症 安全性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与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PCI)治疗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方法计算机检索TheCochraneLibrary(2012年第2期)、PubMed、EMbase、CBM、CNKI、WanFangData、VIP等数据库,全面收集CABG与PCI比较治疗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2年9月,并追溯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由两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4个RCT,共1611例患者(CABG组:802例,PCI组:80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PCI组相比,CABG组能显著降低术后靶血管血运重建率[OR=0.45,95%CI(0.31,0.66),P〈0.0001],但在降低心肌梗死发生率[OR=1.28,95%CI(0.47,3.48),P=0.63]、病死率[OR=1.36,95%CI(0.80,2.34),P=0.26]及主要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OR=0.92,95%CI(0.66,1.28),P=0.61]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系统评价结果提示,CABG在降低冠心病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心梗发生率、病死率及主要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方面与PC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降低术后靶血管血运重建率方面,CABG疗效优于PCI。受纳入研究质量和数量所限,上述结论仍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的RCT加以验证。

  • 标签: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 无保护左主干病变 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 简介:目的探讨粉尘螨滴剂舌下含服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安全。方法72例尘螨过敏的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咪唑斯汀缓释片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粉尘螨滴剂舌下含服,分别观察治疗前后的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症状评分、临床症状开始改善的时间,比较皮损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症状评分、症状改善时间方面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5L(P〈0.05),不良反应较少。结论应用粉尘螨滴剂舌下含服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临床疗效满意,安全较高。

  • 标签: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 粉尘螨滴剂 免疫生物学治疗 安全性
  • 简介:目的分析立止血与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烧伤整形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行术前静脉注射立止血措施和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术前常规静滴止血敏止血和复合皮移植术治疗。治疗后,分别对两组患者创面修复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同时,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的出血量、出血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创面修复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3.3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P〈0.01)。观察组患者平均出血量及出血时间分别为(88.64±20.22)g、(118.23±42.23)s;对照组分别为(136.45±30.43)g、(153.46±55.52)s,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为2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烧伤整形中,静脉注射立止血能有效减少患者创面的出血量,加快出血控制;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烧伤整形 立止血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 复合皮移植术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脂必泰与阿托伐他汀比较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ENTRAL(2010年第7期)、CBM、CNKI、VIP及WanFangData数据库,全面收集脂必泰与阿托伐他汀比较治疗高脂血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2年7月,并追溯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由两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个RCT,51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8周脂必泰组较阿托伐他汀组更能降低TG[MD=–0.12,95%CI(–0.23,–0.01),P=0.03]和升高HDL-C水平[MD=–0.16,95%CI(–0.22,–0.11),P=0.00001],但在4周和8周TC、LDL-C和4周TG水平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明显毒副作用,但阿托伐他汀有损害肝功能的倾向。结论目前的较弱证据表明,治疗后8周脂必泰组较阿托伐他汀组更能降低TG和升高HDL-C水平,但两组在其他血脂指标和安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受纳入研究的质量和数量限制,尚需更多高质量RCT结果验证。

  • 标签: 脂必泰 阿托伐他汀 高脂血症 血脂异常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分别治疗慢性阻塞肺疾病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与安全,为临床应用提供更优化的方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为2002年至2013年。纳入比较莫西沙星(试验组)与左氧氟沙星(对照组)治疗AECOPD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排除不符合的文献后,使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个RCT,共计409例慢性阻塞肺疾病(COPD)患者。在总有效率方面,试验组高于对照组(OR=2.79,95%CI=1.56~5.01,P=0.0006);在细菌清除率方面,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OR=2.27,95%CI=1.23~4.19,P=0.009)。409例患者中,试验组有13例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有22例。结论:莫西沙星治疗AECOPD的总有效率与细菌清除率均显著高于左氧氟沙星,且不良反应较少,可以考虑用莫西沙星代替左氧氟沙星用于AECOPD的治疗。

  • 标签: 莫西沙星 左氧氟沙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对糖尿病的有效安全。方法将2008年9月~2012年9月入住我院的100例经临床诊断为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50例。对照组每晚9时注射人普通胰岛素一次,观察组每日三餐前分别注射门冬胰岛素30(诺和锐30)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周期为10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BG、2hPBG、HbAlc(%)、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以及治疗后两组患者生存质量。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后FBG、2hPBG、HbAlc均较治疗前出现明显下降(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三个指标较对照组治疗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对照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为40.0%(20/50),明显高于观察组(10.0%,5/50),二者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且观察组满意率100.0%(50/5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35/50),二者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3)根据患者生存质量评价标准,对照组治疗后生存质量得分为(116±6)分,明显小于观察组134±8分,二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对糖尿病治疗疗效显著,且具有较好的安全,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小,且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应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 标签: 门冬胰岛素 甘精胰岛素 糖尿病 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