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狂犬病的病死率极高。狂犬病暴露后必须正确处理伤口,并及时采取规范地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程序,以减发病的几率和风险。

  • 标签: 狂犬病 狂犬病暴露 免疫 被动免疫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瘤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方法:本纽20例,均为男性,年龄28~71(平均42)岁;应用彩超、多排cTA等检查明确诊断;DeBakey分型:I型5例、Ⅱ型3例、Ⅲ型12例;I型5例为急性期,2例采用深低温停循环行Betall+全弓置换+象鼻子技术手术治疗;Ⅱ型3例为急性期,2例采用BetaU+半弓置换手术;Ⅲ型12例,急性期10例,慢性期2例,采用腔内隔绝术治疗。结果:死亡4例,病死率20%;手术无死亡,I、Ⅱ型各2例术后有不同程度的中枢神经症状,经治疗后好转;Ⅲ型术后效果均良好。结论:主动脉夹层瘤发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DeBakeyI、Ⅱ型病例需行血管置换术;DeBakey型病例采用腔内隔绝技术治疗,效果满意,预后较好,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指屈肌腱Ⅱ区缝合后早期主动活动预防肌腱粘连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核心津下套圈缝合联合周边Halsted缝合法临床治疗71例98指,术后早期主动活动,定期随访,将随访结果与其他缝合方法进行对应分析比较。结果优良率达97.8%。在随访期各阶段本法均优于其他缝合方法。结论津下套圈核心缝合联合Halsted周边缝合术后可早期主动活动,粘连率低,疗效显著。

  • 标签: 早期主动活动 指屈肌腱 肌腱粘连 缝合方法 预防 联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急诊诊治特点。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41例作为样本,调取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诊断情况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41例患者中,伴随高血压病史者占比最高,为85.37%;患者临床症状中,疼痛占比最高,为97.56%。恶心呕吐、血压增高症状分别占比48.78%及43.90%;采用CTA诊断急性主动脉夹层,检出率最高,为97.56%;41例患者疾病治疗有效率95.12%,死亡3例。结论当患者伴随胸背痛、恶心呕吐、血压升高等症状时,临床应考虑急性主动脉夹层的可能,并立即将患者转移至ICU,予以心电监护及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采用DSA或CTA进一步诊断疾病,提高检出率,使患者的死亡率得以降低。

  • 标签: 急性主动脉夹层 影像学诊断 急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方法积极配合医生做好抢救治疗工作,严密监测及控制血压,观察心率、疼痛的变化,准确给予止痛药物,并及早应用降血压药物,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及基础护理。本组患者共18例,结果15例患者抢救成功,治愈出院。一例患者行主动脉覆膜支架植入术后转重症监护室治疗,病情无好转,自动出院。2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对主动脉夹层患者应及早确诊,早期治疗,及早急救、对病情认真观察和护理,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急救 护理. 病死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胸腹主动脉瘤(TAAA)是一种累及降主动脉及腹主动脉的动脉瘤样变,手术治疗需要胸腹联合切口,治疗的手术方式及技巧与降主动脉瘤和腹主动脉瘤截然不同,因其死亡率高及手术难度大而成为血管外科治疗难点之一。随着腔内技术的发展,杂交手术及以开窗支架和分支支架为代表的腔内技术在TAAA治疗方面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在价值。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外科手术仍然是TAAA治疗的最后一道防线,是外科医生的安身立命之本,在复杂TAAA和腔内治疗失败等临床难题上,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外科手术仍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 标签: 主动脉瘤 主动脉瘤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效果,探讨主动脉夹层患者更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主动脉夹层患者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从护理有效率、患者满意度等方面,比较2组护理效果的差异。结果经统计学处理,观察组护理效果高于对照组,两组护理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有效控制血压和心率、做好健康教育、术后严密监测病情、防治并发症是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护理重点,也是提高主动脉夹层患者治疗成功率的重要保障。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并发症 护理效果
  • 简介:慢性主动脉周围炎以腹主动脉至双侧髂动脉较为多见.曾被认为是一个疾病谱.包括炎性腹主动脉瘤、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和动脉瘤周围腹膜后纤维化等;其致病基础是纤维化炎症:主要表现为主动脉瘤样扩张、后腹膜纤维化、纤维化累及周围脏器。在以往的研究中.慢性主动脉周围炎被认为是主动脉内膜粥样硬化引起的炎症反应。

  • 标签: 动脉周围炎 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 慢性 炎性腹主动脉瘤 炎症反应 腹膜纤维化
  • 作者: 况志彬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况志彬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糖类及肉类的摄入也逐渐增多,再加上年龄的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被高血压所困扰,最后患上主动脉夹层的也越来越多。身边一个老奶奶不小心摔倒,到医院查出不典型主动脉夹层后不到一天就去世了。因为感受到了叔叔阿姨的悲痛,同时也知道得了不典型主动脉夹层的老人很多。所以整理出关于不典型主动脉夹层的各种知识及防护知识,分享给被此病困扰的人们。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总结11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护理诊治体会。包括早期诊断、病情观察,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有效镇静止痛,血压心率的控制,心理护理。认为有效全面的护理是提高疾病治愈率的有效保证。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护理
  • 简介:<正>主动脉疾病的外科治疗方式包括腔内修复(endovascularrepair,EVR)和传统的开放手术治疗,结合以上两种方法的术式则被称之为杂交手术。由于杂交手术在处理某些主动脉疾病时能结合两种手术的优点,避其不足,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2004年7月至2010年4月,我们采用杂交手术治疗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8例,现将结果报告

  • 标签: 主动脉疾病 主动脉夹层 手术治疗 左锁骨下动脉 杂交技术 腹主动脉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orticdissection,AD)早期诊断的线索及方法。方法对2015.01-2015.07本院内科收治的1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症状、临床体征、辅助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其中90%的患者以突发持续性撕裂样胸痛、背痛或腹痛为主要症状。80%的患者伴发高血压。心电图及X线摄片检查无明显特异性,但对病情的评估有一定价值。心超阳性率较低。CTA阳性率100%。结论主动脉夹层是心血管疾病的灾难性危重急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病死率极高,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尤易与急性心肌梗塞、肺梗塞、急腹症等胸腹部疼痛性疾病相混淆,从而导致误诊。如何早期准确地诊断并给予有效的治疗,对于提高AD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来说至关重要。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高血压 胸背痛 腹痛 CTA
  • 简介:疫苗主动监测是20世纪末为弥补传统被动监测的不足而出现的上市后安全性监测新模式。全球范围内,上市后安全性主动监测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其含义理解和功能定位不尽一致,具体开展形式也多种多样。目前部分发达国家已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疫苗上市后安全性主动监测系统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主动监测在疫苗安全性监测中的作用得到广泛认可,成为未来上市后安全性监测模式的主要发展趋势。我国现有的疫苗上市后安全性监测模式仍为被动监测,对开展主动监测的需求日益凸显。了解疫苗上市后安全性主动监测的发展,认识其不同的含义和定位,比较不同的开展形式,借鉴现有的主动监测系统的成功经验,将有助于我国今后构建切实可行的疫苗上市后安全性主动监测体系。

  • 标签: 疫苗 安全性 上市后监测 主动监测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院对主动脉夹层分离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6月~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15例主动脉夹层分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5例患者经积极配合治疗后病情均发生明显好转。结论早期诊断是该病的关键,早发现早治疗可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 标签: 主动脉夹层分离 患者 心内 治疗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