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马建 区景松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0-25
  • 出处:《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20年第08期
  • 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外科 血管疾病诊治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国家卫健委辅助循环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血管疾病诊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州 510080,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外科 血管疾病诊治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国家卫健委辅助循环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血管疾病诊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州 510080;广东省脑功能与脑疾病重点实验室 广州 510080
  • 简介:摘要主动脉根部扩大手术或称主动脉瓣环扩大术是治疗小主动脉根部(小主动脉瓣环)的重要方案之一,外科医师顾虑其手术风险,一直持保守态度,影响了其在临床的应用。近年来大宗临床研究表明主动脉根部扩大手术不但不增加手术风险,是一种安全的手术方案,而且对日后进行经胸或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包括无冠窦置换等新的主动脉根部扩大手术的方法,预后和意义进行综述,希望能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意义。

  • 标签:
  • 简介:主动脉瘤(abdominalaorticaneurysm,AAA)是最常见的动脉瘤,大多数与动脉硬化有关,但以动脉硬化为主要病因的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相对较少。自20世纪90年代国内外相继报道腔内修复术治疗以来,以其微创,并发症少、病死率低、恢复迅速,使一部分高龄、高危患者得到了治疗机会。近期,我院用腔内修复术成功救治1例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总结报道如下。

  • 标签: 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 腔内隔绝术 腔内修复术 穿透性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剖宫产术后主动活动对促进产妇恢复,预防并发症的作用和价值。方法随机将2008年5月到2011年5月我院行剖宫产手术180例产妇,临床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产妇术后给与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主动活动,观察两组患者的泌乳时间、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产褥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有3例感染,有2例腹胀,而对照组有7例感染、4例腹胀,并且还有2例患者出现下肢静脉血栓,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观察可以得知,观察组患者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为(19.5±4.2)h,而对照组(23.7±3.4)h,泌乳时间观察组为(29.6±4.2)h,泌乳量少的有21例,对照组为(37.4±4.1)h,泌乳量少的有3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剖宫产产妇术后6小时后实施早期主动活动,不仅能缩短肛门排气时间、加快乳汁分泌,而且对减少了褥疮、下肢静脉血栓、产褥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于是促进和加强产妇剖宫产术后早期主动运动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剖宫产 主动活动 产妇恢复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全媒体融合时代是一种新型的媒体理念,为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我院在医院文化宣传方面进行了实践和探索,现象级媒体产品4个,浏览量过万的产品有10多个,有力地推动了医院文化建设的宣传。

  • 标签: 全媒体融合 医院文化宣传 队伍建设 实践与探索
  • 简介:摘要本文总结了2019年度腔内主动脉外科领域关于冠状动脉、主动脉弓分支、内脏动脉和髂内动脉腔内重建方面的新器材、新术式和新理念,同时也收录了关于主动脉血管形态学、术后病理生理、并发症处理、主动脉数据管理等新证据的部分内容。力图展示2019年度新出现的与以往不同的信息和观点,为临床与科研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主动脉疾病 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分支动脉重建 动脉重塑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主动脉夹层急诊CT检查过程中的护理工作要点。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2012年6月所收治的主动脉夹层急诊患者共计26例为研究对象,上述患者CT检查前行针对性护理措施,针对患者CT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26例主动脉夹层急诊患者经过针对性的护理处理,配合放射科医师的严密工作,均顺利完成了CT检查。26例患者CT检查所对应CT图像显示升主动脉8例,降主动脉6例,腹主动脉12例,CT检查图像均能够满足临床诊断要求。结论通过加强专科护理的方式,在护理过程中严密监督主动脉夹层急诊患者的病情变化,是CT检查得以成功的关键,值得临床重视。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CT 检查 急诊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抢救及护理要点、方法2005年5月—2010年5月对4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实施急救治疗与护理。结果29例好转或治愈出院,4例实施手术治疗,7例死亡。平均住院时间16d,无出现护理并发症。结论主动脉夹层患者死亡率较高,易发生动脉瘤破裂而导致死亡;护理上应配合医生做好各项辅助检查,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纠正休克;出现胸部突发性剧烈疼痛,应密切注意疼痛的性质,血压的变化等,及早应用降压药,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动脉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急救处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死亡率。方法整理我院2008年5月-2010年2月我院急诊收治的21例AD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患者总体死亡率19%,初诊误诊率14%,高血压是AD最重要最常见的易感因素。心超、CT血管造影、DSA是确诊本病可靠方法,在内科治疗基础上,及时外科干预能降低患者病死率。结论急诊医生应提高对AD的认识及警惕性,急诊体检要全面、仔细;对于高血压、Marfan综合征等高危人群应引起足够重视,CT血管造影可作为急诊AD患者确诊的重要依据,StanfordA型患者应尽早手术,可提高患者生存率,腔内覆膜支架修复术因微创、安全等优点,目前已成为StanfordB型夹层的首选治疗。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临床特征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6月~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25例该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探讨腹主动脉瘤患者手术并发症的护理方法。经过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措施后患者均痊愈出院,预后良好,失血量少、术后呼吸支持时间、ICU监护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其安全性及微创性已经被认可。

  • 标签: 肿瘤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主动脉夹层是一种十分凶险的心血管危重病之一,此病并非少见,且有逐年增多的趋势.由于该病发病突然,发展迅速,急性期病死率高,且临床表现多样、复杂、早期确诊较困难,误诊误治率高.本文总结1995年9月~2000年9月以来在我院收治的12例主动脉夹层病人的临床诊治资料如下.

  • 标签: 诊断 治疗 急性主动脉夹层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腹主动脉瘤手术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研究腹主动脉瘤手术临床资料。结论通腹主动脉瘤手术术前充分准备及术中熟练配合能够有效保证手术成功。有效的护理能是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腹主动脉瘤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病例摘要患者男,75岁,左腰、髋痛3天,昏迷10分钟,于2000年2月29日12N入院.3天前开始左腰髋痛并向左下肢放射,午饭后突然昏迷10分钟,入院时已清醒.既往无糖尿病史.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例报告 夹层抢救
  • 简介:胸腹主动脉瘤指的是主动脉瘤累及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及肾动脉的动脉瘤。胸腹主动脉瘤的分型采用Safi[1]修订的Crawford分型:CrawfordⅠ型胸腹主动脉瘤指动脉瘤从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远端扩展至肾动脉以上;Ⅱ型指从左锁骨下动脉远端扩展至肾动脉以下;Ⅲ型指从第6肋间隙至肾动脉平面以下;Ⅳ型指从第12肋间隙至肾动脉以下;V型指从第6肋间隙至肾动脉以上。胸腹主动脉瘤修复术因其高死亡率和高并发症发生率,一直以来是主动脉外科最具挑战的手术[2]。

  • 标签: 胸腹主动脉瘤 肾动脉平面以下 左锁骨下动脉 治疗 肠系膜上动脉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目的:总结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减少漏诊、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AAD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中以疼痛(胸痛、腹痛、肩背痛及下肢痛)为首要症状者26例,高血压24例,双侧肢体血压不对称18例。结论:AAD的临床表现多样,临床医生应重视患者对疼痛性质的描述,掌握AAD临床特点和适当的影像学检查是提高诊断率的关键。

  • 标签: 急性主动脉夹层 疼痛 影像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