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硝苯地平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钙离子拮抗剂型降压药之一,然而它在部分患者中可以导致牙龈增生,给患者的生活和心理都带来负面影响,并最终影响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治疗。因此,阐明硝苯地平导致部分高血压患者牙龈增生的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有关文献加以综述,阐释胶原代谢、上皮增生、炎症与免疫反应、激素、钙离子代谢等因素,在硝苯地平导致牙龈增生过程中的作用,提出对2种人群(硝苯地平牙龈敏感型和牙龈耐受型人群)进行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揭示硝苯地平导致部分高血压患者牙龈增生的根本原因。

  • 标签: 硝苯地平 高血压 牙龈增生
  • 简介:随着我国社会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的爱牙意识大大的增强,患者对牙列的缺损、缺失等重建的要求不断增加.而我国受过正规教育的口腔医生相对较少,口腔医生面临着艰巨的任务[1].由于口腔医患比例失调,医生每天面对大量患者,造成在接诊过程中容易忽略彼此沟通这一重要环节,导致患者投诉数量增加,遇到了医患纠纷增多的困拢[2].目前,我国医学院校仍未普遍开设对医学生接诊沟通技能的系统教育培养[3],一些医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能顺利接诊病人,恰如其分的表达自己的意愿,果断进行医疗决策.由于患者对医学知识了解甚少,就诊时普遍存在焦虑、恐惧心情,对医疗诊治的期望值过高,维权意识逐渐加强.上述原因致使部分患者拒绝实习医生和年轻医师治疗,所以培养口腔实习医生接诊过程中沟通技巧的运用是当务之急.

  • 标签: 口腔修复 实习医生 接诊 沟通
  • 简介:目的:介绍一种新的称为I型生物创新技术的矫治方法。该技术利用部分骨整合型微种植体(C—Implant)在前牙整体回收过程中对前牙进行转矩控制。这种植入于后牙颊侧牙槽骨的部分骨整合型微种植体有足够的稳定性.能够同时对抗垂直向压低力和前后向内收力的反作用力。通过在放入微种植体头部小管的多用途弓上弯制较大的人字曲,可以产生对抗前牙整体内收时舌倾的转矩。方法:通过具体病例来展示这种异于传统矫治理念及方法的.利用C-Implant治疗最大支抗病例的临床步骤.同时阐述了该矫治技术的生物力学机制。结果:作者展示了C-Implant如何在前牙整体回收时进行有效地转矩控制以及其可能的适应证和简单的力学原理。结论:能抵抗旋转力的C-Implant可用于前牙整体回收,并在压低前牙的同时不必顾虑支抗磨牙的伸长。I型生物创新技术是一种简单而快速的前牙转矩控制技术。

  • 标签: 生物力学机制 微种植体 骨整合 前牙 转矩 支抗磨牙
  • 简介:腓骨肌皮瓣是一种用于骨重建的主力皮瓣。掌握皮瓣对于有益的重建至关重要。但是,目前尚无完整的有关这种多功能皮瓣的综述。作者提供了对文献的简要回顾,解决了与皮瓣相关的困惑和挑战,并描述了他们针对不同重建条件和可能的解剖变异的精细技术。

  • 标签: 腓骨肌皮瓣 手术技术 导向 解剖变异 骨重建 多功能
  • 简介:经卫生部批准,由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主办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口腔临床医学科研设计方法与论文撰写技巧学习班”,将于2003年10月13-17日在成都举行。学习班将针对临床口腔医生开展临床口腔科学研究工作存在的选题难、设计难、论文撰写难及发表难等问题,

  • 标签: 学习班 临床医学 科研设计 口腔科学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 华西口腔医学院
  • 简介:目的:检测隆力奇DL复合酶牙膏(含葡聚糖酶和溶菌酶)对口腔部分微生物的抑菌作用。方法:采用DentocultSM法检测葡聚糖酶水溶液和隆力奇DL复合酶牙膏提取液对变形链球菌黏附性的作用;采用琼脂扩散法检测溶菌酶水溶液和隆力奇DL复合酶牙膏对伴放线放线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和粘性放线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葡聚糖酶水溶液和隆力奇DL复合酶牙膏提取液能够减少变形链球菌在DentocultSM附着板上的黏附;溶菌酶水溶液可以在伴放线放线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和粘性放线菌的含菌培养基上形成清晰的抑菌环,其直径大小随溶菌酶浓度增加而增大;隆力奇DL复合酶牙膏也可在牙龈卟啉单胞菌和粘性放线菌的含菌培养基上形成清晰的抑菌环,而在伴放线放线杆菌培养基上形成的抑菌环不清晰。结论:葡聚糖酶和隆力奇DL复合酶牙膏能够降低变形链球菌的黏附性;溶菌酶和隆力奇DL复合酶牙膏对部分口腔微生物具有一定的体外抑菌效果。

  • 标签: 葡聚糖酶 溶菌酶 抑菌作用 牙膏
  • 简介:本文提出一种治疗牙体磨损的全面而保守的方法.该方法以微创复合修复术为基础治疗前牙和后牙的龋病。依据组织缺失的严重程度和现存后牙修复体大小.有三种相关的治疗方法可供选择。实际上后牙的状况可引导临床医师做出最合适的修复选择。在组织缺失有限和充填体较小的情况下.只须考虑直接修复的方法。对于组织缺失中等和现存的修复体大小中等的病例.建议使用直接和间接复合修复体联合修复。而对于大量组织缺失和修复体较大的病例.通常选择间接修复的方法。通过粘结修复术,主要包括建立直接复合体.可重建以前牙为导向的修复体和正确的笑线;在组织破坏更严重、颊侧形态丧失或牙体变色的情况下.可使用贴面或全冠进行修复。本文的主旨在于.通过使用不破坏牙体硬组织的粘结修复术,从而阻止组织的破坏以及恢复牙齿的正常牙体生物力学性能、功能和美观。

  • 标签: 牙体磨损 病例报告 基础治疗 临床医师 修复术 保守
  • 简介:本系列文章的第二部分是关于粘结性嵌体及高嵌体的窝洞预备和修复体选择的最新循证临床指南及操作步骤。当前的牙体预备更加推崇牙体保存的原则.但所有的修复材料仍不得不考虑修复体的最小厚度。在重度磨牙症或隐裂牙中,通常推荐选用CAD/CAM复合树脂或CAD/CAM二硅酸锂压铸玻璃陶瓷。由于这方面的中长期临床研究并不多,这种推荐主要基于为数不多的一些体外研究。是否需要做牙尖覆盖.应基于多方面的考虑.包括窝洞的大小、牙体组织生物力学状态、咬合以及美观因素。现代治疗理念的临床意义已在第一部分的文章中予以阐述——双重粘结/即刻牙本质封闭,最优化窝洞设计,龈壁提升。在本文中将进一步围绕这些治疗理念.根据现有的临床及实验证据进行深入讨论,以得到更简洁、预测性更高以及更可靠的临床结论。尽管修复材料的种类选择多样(复合树脂或全瓷),以及修复技术也有多种选择(传统方法或CAD/CAM),但对于间接修复的窝洞,在取模前必须要满足五条客观标准。

  • 标签: 循证临床指南 窝洞预备 现代治疗 粘结修复 修复体 高嵌体
  • 简介:目的:评估及比较部分覆盖与全腭板覆盖的上颌微型种植体支持式覆盖总义齿种植体周围骨吸收水平。方法与材料:将19位上颔固位不良的无牙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第1组(n=10)接受上颌全腭板覆盖总义齿修复.第2组(n=9)接受上颌部分腭板覆盖总义齿修复。通过非埋入式不翻瓣手术方法共植入114颗微种植体(每位患者6颗).并进行即刻加载的上颌覆盖总义齿修复。每位患者分别在义齿修复初期.修复后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进行评估。通过影像学检查测定垂直及水平骨吸收情况。运用动度测量仪测定种植体动度(Periotest动度值),并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标尺了解患者的满意度。结果:2年后.第1组和第2组垂直骨吸收量分别为538mm和6.29mm,水平骨吸收量分别为152mm和193mm,两组患者的骨吸收大多数出现在覆盖义齿修复6个月后。记录显示第2组患者垂直骨吸收程度明显高于第1组,并且动度值在任何观察期均高于第1组。第1组与第2组微型种植体存活率分别为784%和538%。所有患者都满意上颌覆盖义齿的固位性咀嚼能力。结论:由于边缘骨过多吸收及高于预期的微型种植体失败率,所以不建议采用非夹板连接的孤立型微型种植体支持式覆盖总义齿联合部分腭板来修复无牙上颌。

  • 标签: 骨缺失 即刻加载 上颌 微型种植体 覆盖义齿
  • 简介:本系列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探讨后牙间接粘结性修复的最新理论和技术以及有关这方面的最佳科学研究和长期临床证据。本文提出的治疗理念基于以下几个基本思想:①使用粘结性材料垫底/衬洞[“双重粘结”技术(DB).“最优化窝洞设计”(CDO)]:必要时使用②龈下颈部边缘的即刻重建[龈壁提升(CMR)]:随后进行③印模制取.以尽量保留牙体组织.简化临床操作.最后使用高填料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进行粘结[粘结层固化可控化(CAC)]。并简要介绍修复体就位的辅助技术.如声波/超声波震动和(或)粘结材料加热技术。文中介绍的临床步骤有助于牙医解决嵌体/高嵌体牙色修复中的诸多临床问题,包括牙体预备、隔湿、取印模和粘结等每一个关键步骤。此种临床步骤既适用于全瓷修复材料.也适用于复合树脂.从理化性能和操作性方面来看.目前尚未有任何一种材料被证实可以胜任任何临床情形的修复。虽然嵌体/高嵌体的粘结修复并不是完美的牙釉质一牙本质结构的复制品,但就目前来讲,我们还是将这种间接修复方式视为一种生物替代性修复,主要归因于该修复体的均质材料性质。

  • 标签: 粘结修复 临床证据 替代治疗 高嵌体 循证理念 生物
  • 简介:目的:即刻负重技术在口腔种植中已有广泛报道。本研究旨在报道使用不翻瓣技术的即刻负重治疗方案.追踪10年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材料与方法:将上颌需要即刻负重种植治疗的46名患者.共97颗MkiV机械制作表层的种植体(NobeIBiOCare)纳入本研究。术前.为每名患者的软组织及其下方的牙槽骨解剖创建三维模型并制作外科导板。使用黏膜环切刀在黏膜上钻5mm的孔以避免翻瓣。在手术当天和手术后1、2、3、6、8和10年进行对照检查。结果:所有种植的部位都有完整的颊腭侧骨壁。预先制作的临时修复体与种植体精密适合。负重8周内,有9个种植体失败,10年负重的累积生存率为91%。种植支持的固定桥生存率为94%,种植支持的单牙修复的生存率为81%。边缘骨吸收平均值在第1年内为1mm.第2年为04mm.第3年和10年后为01mm。结论:稳定的生存率和10年低的平均骨量丧失证实:在上颌骨应用不翻瓣技术进行即刻负重的种植治疗是可行的。

  • 标签: 牙种植体 不翻瓣手术 即刻负重 机械制作表层 骨质欠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