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钱萍
  • 学科: 医药卫生 > 妇产科学
  • 创建时间:2023-06-24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11期
  • 机构:无锡市锡山区鹅湖镇卫生院,江苏无锡214116
  • 简介:目的:旨在探讨克霉唑阴道片在妊娠合并念珠菌性阴道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妊娠合并念珠菌性阴道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随机将其纳入研究组(n=25)或对照组(n=25)。综合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妊娠并发发生。结果:通通过治疗后,研究组的临床有效率(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76.00%),同时,研究组的妊娠并发发生(4.00%)明显高于对照组(16.00%),P<0.05。结论:克霉唑对于妊娠合并念珠菌性阴道炎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并且能够显著降低妊娠期并发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克霉唑阴道片;妊娠;念珠菌性阴道炎;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氯芬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ovarysyndrome,PCOS)患者诱导排卵6个周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四川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对收治的186例PCOS患者口服氯芬50-150mg诱导排卵,阴道B超监测卵泡和子宫内膜生长。最大卵泡平均直径≥18mm时,肌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chorionicgonadotrophin,HCG)10000IU。如未孕则进行第2个周期诱导排卵,最多6个周期。观察相关临床指标。结果氯芬用量、使用补佳乐患者比例、排卵时处于的月经周期时间随着周期的增加而增加(P〈0.05)。注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及A型内膜比例、成熟卵泡数、最大卵泡平均直径、排卵数各周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6个周期妊娠分别为:26.79%、18.54%、11.54%、8.70%、7.14%、3.85%,妊娠随周期增加下降。累积妊娠逐渐上升,6个周期累积妊娠为56.40%。结论氯芬诱导PCOS患者排卵,周期妊娠逐渐下降,周期数控制在4个周期为宜。

  • 标签: 氯米芬 多囊卵巢综合征 诱导排卵
  • 简介:目的:探讨异维a酸胶丸结合清肝祛痤方治疗囊肿聚合性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60例囊肿聚合性痤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异维a酸胶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清肝祛痤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两组均以4周为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治愈22例,显效4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为90.0%(27/30)显著高于对照组73.3%(22/30),P〈0.05。结论:异维a酸胶丸结合清肝祛痤方治疗囊肿聚合性痤疮可增强疗效,提高治愈

  • 标签: 囊肿聚合性痤疮 异维A酸胶丸 疗效
  • 简介:目的分析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吡柔比星同步放射治疗对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重庆市肿瘤研究所乳腺外科住院治疗的216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患者意愿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112例,对照组104例。研究组患者第1天接受紫杉醇脂质体及吡柔比星静脉滴注,同时接受20d同步放射治疗;对照组患者第1天接受紫杉醇脂质体及吡柔比星静脉滴注。在两组患者完成4个周期的新辅助化疗之后,评价其疗效不良反应的差异。两组患者间总有效率、手术切除及癌转移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肿瘤细胞凋亡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不良反应的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生存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1)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手术切除分别为86.6%(97/112)和95.5%(107/1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3%(71/104)和82.7%(86/104)(χ^2=10.492、9.349,P=0.001、0.002)。治疗之后,研究组患者肿瘤细胞凋亡指数为(64.76±5.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81±4.91)%(t=15.567、P=0.000)。研究组患者2年无进展生存、OS分别为83.0%(93/112)和88.4%(99/1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2%(73/104)和77.9%(81/104)(χ^2=5.000、4.287,P=0.025、0.038)。两组患者的远处转移相似[17.9%(20/112)比27.9%(29/104),χ^2=3.092,P=0.079]。(2)研究组患者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心脏毒性及肝功能损害的发生分别为65.2%(73/112)、67.0%(75/112)、14.3%(16/112)和13.4%(15/112),对照组的分别为61.5%(64/104)、64.4%(67/104)、11.5%(12/104)和12.5%(13/104),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867、-0.688、-0.614、-0.183,P=0.386、0.491、0.539、0.855)。结论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吡柔比星同步放射治疗对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有确切疗效,且未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

  • 标签: 乳腺肿瘤 紫杉酚 脂质体 吡柔比星 化学疗法 放射疗法
  • 简介:<正>方法:在2002~2009年期间,计算每个孕期月份的经本院诊断的胎儿非整倍体(包括21三体、18三体和13三体)平均每月发生。发现胎儿非整倍体平均每月发生与周围环境污染物的平均浓度变化有相关性(Spearman相关系数)。周围环境污染物包

  • 标签: 非整倍体 胎儿 环境污染物 周围环境 发生率 三体
  • 简介:1病例资料患者,女,23岁,未婚,无性生活史。因“阴道脱出物11年,白带增多伴外阴瘙痒3天”就诊妇科门诊。患者12岁时担重物后发现阴道有异物脱出,圆形,直径约1.0cm,质软,无疼痛,休息后还纳回阴道。之后在长久站立,用力咳嗽等腹压增高时异物经常脱出,休息后仍可还纳,一直未就诊。

  • 标签: 宫颈延长 先天性 超声
  • 简介:目的:探讨早产儿缺血缺氧性脑病采用高压氧进行治疗的安全性和远期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2年以前收治的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患儿40例,采用高压氧综合治疗,对临床效果进行随访,调查其安全性和远期疗效。结果:患儿均治愈出院,早产儿视网膜均未无病变出现。结论:早产儿缺血缺氧性脑病采用高压氧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远期疗效,虽本次研究中患儿无与视网膜病变相关的并发发生,但因国际上对此存在争议,故原则上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是不益采用高压氧进行治疗

  • 标签: 高压氧 早产儿 缺血缺氧性脑病
  • 作者: 杨海萍
  • 学科: 医药卫生 > 妇产科学
  • 创建时间:2022-10-12
  • 出处:《医师在线》2022年第17期
  • 机构:吴兴区人民医院&吴兴区妇幼保健院,浙江 湖州313008
  • 简介:目的:分析炔诺酮联合黄体酮在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2021年2月份至2022年6月份期间所收治的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56例作为此次调查研究对象,分成两组为:对照组患者28例、观察组患者2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黄体酮治疗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炔诺酮联合黄体酮治疗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水平、子宫内膜厚度。结果:比较组间患者的止血效果,观察组效果更加显著,差异有意义(P<0.05);组间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对比,治疗前组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实施炔诺酮联合黄体酮治疗,可以获得更为显著效果,使得患者获得更为良好止血效果,使得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以及子宫内膜厚度向正常值恢复,有效促进预后,在临床治疗之中可以进行推广。

  • 标签: 炔诺酮;黄体酮;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止血效果
  • 简介:盆底功能分基础的盆底电生理功能和压力控尿功能、张力支持功能、生殖与性功能。各种诱因导致盆底功能障碍,首先出现盆底电生理功能的变化。因而使通过电刺激来改善和修复盆底的电生理功能成为可能,同时利用生物反馈原理嘲使患者根据反馈信号学习调节控制自己的生理功能,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本文通过PHENIXU4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利用电刺激加生物反馈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70例,结果疗效显著。

  • 标签: 盆底功能障碍 电刺激 生物反馈
  • 简介:控制性超排卵是辅助生殖技术的重要步骤,有效的提高了助孕效果,同时也带来了卵巢高反应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hyperstimulationsyndrome,OHSS)。卵巢高反应备受关注,对之具有一定的认识,但仍缺乏统一的判断标准及有效的临床应对策略。卵巢高反应带来了辅助生殖中最严重的并发,其对亲代健康的影响重大,对子代的影响有待阐明。重视卵巢高反应及其导致的安全问题,是辅助生殖一临床中的重要课题。

  • 标签: 控制性超排卵 卵巢高反应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并发症 安全
  • 简介:目的探讨尼尔雌醇及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取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倒绝经后要求取环妇女分成两组,研究组50例,服用尼尔雌醇4mg,一周后取环,并于取环术前2-3h口服索前列醇0.6mg;对照组50例,为不服药直接取环。结果在宫颈软化程度、术中综合反应程度、取环时间、取环效果方面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尼尔雌醇配伍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取环,成功率高,手术风险小,患者痛苦少,值得推广。

  • 标签: 尼尔雌醇 米索前列醇 绝经后妇女 取环术
  • 简介:西紫杉醇加蒽环类药物联合化疗,是乳腺癌常用的化疗方案,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等,严重肝功能损害报道较少。于2002年3月至2007年3月,西南医院对360例乳腺癌患者施行了多西紫杉醇(75mg/m^2)加吡柔比星(40mg/m^2)联合化疗,共有3例发生严重肝功能损害。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乳腺癌 多西紫杉醇 吡柔比星 联合化疗 肝功能损害
  • 简介:乳腺癌的预防仍然是世界难题。以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和基因分析为基础的个体乳腺癌危险评估模型研究,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危险评估模型可以筛选出高危人群,进行针对性的复查监控,以期提高早期乳腺癌的检出;对特定高危患者进行干预性治疗,降低乳腺癌发病;通过改变危险因素参数而降低发病。1乳腺癌危险预测模型研究概况乳腺癌危险预测模型是一种统计学工具,用来预测带有特定危险因素的妇女未来发生乳腺癌的风险。

  • 标签: 乳腺肿瘤 预测模型 发病风险
  • 简介:目的评估常规IVF低受精周期行补救ICSI(rescueintracytoplasmicsperminjection,R-ICSI)的临床结局。方法回顾分析了本中心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104例常规IVF低受精周期行R-ICSI的结果。结果104例周期中,常规IVF的2PN数只有1个是85例,最后2PN没有形成可利用胚胎是18个周期;常规IVF的2PN数大于等于2个有19例,最后2PN没有形成可利用胚胎是1个周期。结论2PN数是1个常规IVF低受精周期,为了避免移植周期取消,可以行R-ICSI。2PN数大于等于2个的周期,根据未受精MⅡ卵数决定是否行R-ICSI。

  • 标签: 常规IVF 低受精率 补救ICSI 妊娠率
  • 简介:高迁移族蛋白B1(highmobilitygroupbox-1,HMGB1)是一组高度保守的非组蛋白核蛋白,是强大的致炎细胞因子,能刺激炎症细胞活化并向炎症部位聚集,促进炎症细胞因子分泌造成组织损伤。新的研究认为子痫前期是母体对妊娠的过度炎症反应,可能炎症免疫反应平衡失调导致胎盘发育不良。现就近年来发现的高迁移族蛋白及其受体在子痫前期中的研究作一综述。

  • 标签: 高迁移率族蛋白 TOLL样受体 NF-ΚB 炎症反应 子痫前期
  • 简介: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双氯芬酸钠栓在绝经妇女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contraceptivedevice,IUD)取出术中的应用。方法将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到建湖县计划生育指导站要求取器的180例放置金属单环的绝经后妇女随机分A、B、C3组,每组各60例。A组用索前列醇联合双氯芬酸钠栓塞肛取器,B组单独用索前列醇塞肛取器,C组用安慰剂甲硝唑塞肛取器。观察术中宫颈软化程度及阴道出血量、各种不良反应以及取IUD效果。结果手术时A组、B组宫颈松弛、宫颈软化程度及止痛的效果均明显,取出成功率高,优于C组,A组效果最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反应均轻微,术中出血量均不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索前列醇联合双氯芬酸钠栓用于绝经后妇女IUD取出术止痛效果明显,取器困难程度明显降低,取出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米索前列醇 双氯芬酸钠栓 宫内节育器 取器术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妇科手术并发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山东临清市人民医院妇科采用腹腔镜手术551例患者的手术并发发生情况和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手术史、子宫大小、子宫内膜病史等并发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51例腹腔镜手术患者中有50例发生并发,发生为9.07%。其中穿刺和气腹建立时的并发5例,术中并发32例,主要为大量失血(28例),术后并发13例,主要为术后感染10例。Ⅰ(子宫附件手术)、Ⅱ(子宫肌瘤剔除术)、Ⅲ(子宫次切术和全子宫切除术)、Ⅳ(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类手术的并发依次为1.25%(2/160)、4.2%(6/141)、11.3%(17/150)、25.0%(25/100)。(2)根据单因素分析,未发生并发发生并发患者在BMI、手术医师工作年限、手术类型、腹腔手术史和子宫内膜病史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3个影响并发的因素:医师工作年限(OR=7.796,P〈0.05)、腹腔手术史(OR=6.634,P〈0.05)、手术类型(OR=0.423,P〈0.05)。结论腹腔镜下妇科手术中最常见的并发是术中大量出血和术后感染。BMI、手术医师工作年限、手术类型、腹腔手术史和子宫内膜病史可能与并发发生相关;而医师工作年限、腹腔手术史和手术复杂程度是并发发生的危险因素。

  • 标签: 妇科腹腔镜手术 并发症 影响因素
  • 简介:输卵管性不孕是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逐年增高,临床疗效不满意,为探讨其临床诊治方法、疗效、目的,现对近年来输卵管性不孕的诊治方法进行小结。

  • 标签: 输卵管 不孕症 诊治 综述
  • 简介:1临床资料患儿,女,3天,患儿系G3P1,38周孕,顺产,无产伤窒息史。患儿生后近24小时开始出现黄疸,当初程度轻,仅面部微黄。儿科医生在妇产科查房时测经皮胆红素为8.7mg/dl,查患儿和母亲血型均为O型和Rh阳性。患儿一般情况好,查体无异常。儿科医生不考虑新生儿溶血,未作特殊处理,继续观察。次日儿科医生查房(患儿近48小时),发现患儿黄疸明显加重,面部躯干四肢均黄染,手足心不黄,患儿一般情况好,查体无异常。测经皮胆红素为18.6mg/dl,立即抽血查血常规和肝功,

  • 标签: 新生儿溶血症 血型 儿科医生 医生查房 临床资料 RH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