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机械通气期间的健康行为程式模型(HAPA)细致化护理作用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收治的50例重症肺炎合并ARDS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25例)、观察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给予HAPA模式细致化护理。比较2组机械通气指标[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病情恢复情况(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00%低于对照组32.00%(P<0.05)。结论 重症肺炎合并ARDS患者机械通气期间采用HAPA模式细致化护理作用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通气状态,促进病情康复,降低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 重症肺炎 ARDS HAPA模式 细致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督导式预警护理干预对ICU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22年2月-2023年10月期间呼吸衰竭并采用ICU机械通气治疗的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4例,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n=44例,给予督导式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机械通气时间、治疗费用、ICU治疗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治疗费用、ICU治疗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督导式预警护理干预在ICU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的治疗中,显著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康复的进程。

  • 标签: 督导式预警护理 护理效果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常伴随着疼痛和焦虑,给予适当的镇静镇痛护理对于改善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态至关重要。本论文将探讨镇静镇痛护理在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通过总结临床实践中的经验与问题,旨在为重症监护室护理提供更有效的护理策略和临床指导,促进患者更快更好地康复。

  • 标签: 镇静镇痛护理 重症监护室 机械通气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镇静镇痛护理在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ICU治疗的机械通气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2,镇静镇痛护理)和对照组(n=42,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RASS、CPOT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治疗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镇静镇痛护理,可提升ICU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镇痛效果,减少不良事件,缩短治疗时间。

  • 标签: 镇静镇痛护理 重症监护室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展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小儿肺炎护理中应用。方法:实验资料采集:起始于2023年05月,截止于2024年04月,实验对象:小儿肺炎,资料例数:64例,实施人工叩击排痰+常规指导,32例(对照组),实施机械振动排痰+综合护理,30例(实验组)。护理模式差异性对患儿的影响。结果:比较对照组,实验组统计的不同时间排痰量数值更高,症状改善时短P<0.05。讨论:对小儿肺炎患者应用机械振动排痰+综合护理,有效帮助患儿有效排痰,促使临床症状得到改善。

  • 标签: 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 小儿肺炎 护理方法 不同时间排痰量 症状改善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导管风险维护管理对预防肿瘤内科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并行PICC置管术的肿瘤患者共15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78例)和对照组(7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PICC术后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进行预防性护理干预,即对PICC术后常见并发症(机械性静脉炎)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发生情况、发生时间、导管留置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时间较对照组晚,且研究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较对照组长(P均<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P均<0.05)。结论导管维护风险管理能有效预防肿瘤患者PICC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利于延长导管留置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导管维护 风险管理 预防 肿瘤内科患者 PICC机械性静脉炎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人文关怀护理在ICU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我院ICU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间收治的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共计选取64例,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其中接受常规护理的32例设为对照组,接受人文关怀护理的32例设为实验组,分析这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从机械通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上看,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人文关怀护理 ICU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神经内科PICC术后患者,接受中医湿热敷对于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效果。方法 截取2021年4月~2023年7月中,64例神经内科PICC术后患者,随机方法分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效果,较参照组更优,(P﹤0.05)。结论 对神经内科PICC术后患者护理时,重视中医湿热敷的应用,可以有效预防机械性静脉炎的出现,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维护患者的身心健康,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神经内科PICC术后患者 护理效果 中医湿热敷 机械性静脉炎 护理满意度
  • 作者: 邹莹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3-06-22
  • 出处:《药物与人》2023年第15期
  • 机构:句容市人民医院,江苏句容212400
  • 简介:目的:探讨在危重症患者行机械通气治疗中辅以标准化护理,对护理质量所造成的影响。方法:试验者是2021.01至2023.01在医院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危重症患者60例,以随机信封法均分为2组,分别提供常规护理与标准化护理,比对护理质量差异。结果:观察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标准化护理进行干预,可减少患者在治疗中发生并发症风险,增加其对于护理工作的认可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标准化护理;机械通气;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重症监护室应用护理干预在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预防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 2018年 6月 -2019年 6月采用不同护理方法干预的 160例重症监护室患者相关资料予以回顾分析,包括常规护理的 80例( A组)与综合护理干预的 80例( B组),评价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以及护理指标。结果: B组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小于 A组, B组机械通气时间、 ICU停留时间小于 A组, P均<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与 ICU停留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重症监护室 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将舒适护理应用在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70例呼吸衰竭患者,病例收治时间为2019年1月~2020年1月,将其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观察两组的呼吸功能。结果 研究组用力呼气量、肺活量、气道峰压和潮气量等呼吸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外敷医用兵兵贴和外涂喜疗妥乳膏在治疗经外周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PICC致静脉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医用兵兵贴外敷,对照组采用喜疗妥乳膏涂于患处,比较两组疗效起效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疗效起效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起效时间较对照组早;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外敷兵兵贴治疗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具有较好疗效,而且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医用兵兵贴 喜疗妥 PICC 机械性静脉炎
  • 简介:目的探讨术前氧吸入疗法对法洛四联症患儿术后机械通气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月收住的78例法洛四联症(tetralogyoffollot,TOF)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9例。对照组术前未进行鼻导管吸氧,实验组术前行鼻导管吸氧支持治疗。比较2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动脉氧分压(PaO_2)和术后机械通气撤离时间。结果术前实验组患儿鼻导管氧疗后PaO_2、SaO_2明显高于对照组(t=4.44,P=0.00;t=10.27,P=0.00),术后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t=2.21,P=0.04)。结论术前氧吸入疗法可提高TOF患儿SaO_2、PaO_2,缩短术后机械通气时间,进而减少TOF患儿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氧吸入疗法 法洛四联症 通气机 机械
  • 简介:目的探讨按分钟通气量计算的湿化液滴注速度对机械通气患者痰液黏稠度和气道湿化的影响。方法便利选取130例容量控制模式的机械通气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前30例患者按分钟通气量分成A(6~8L/min)、B(8~10L/min)两组进行湿化液滴注速度的计算;然后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设计,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干预组按照计算的速度进行湿化液滴注,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湿化液滴注。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在1h、2h、3h3个时间点湿化液水平线与湿化罐基线间的距离,用非参数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痰液黏稠度,用行×列卡方检验比较气道湿化效果。结果A组湿化液滴注速度为(27.4±1.54)mL/h,B组湿化液滴注速度为(30.7±1.73)ml/h。干预组和对照组在不同湿化液滴注速度下1h、2h、3h时,湿化罐内湿化液水平线与湿化罐基线间距离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痰液黏稠度和气道湿化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机设定为容量控制条件下,分钟通气量为6~8L/min时,湿化液滴注速度设为27~28mL/h,分钟通气量为8~10L/min时,湿化液滴注速度设为29~31mL/h。按分钟通气量计算出的湿化液滴注速度可改善容量控制模式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湿化效果。

  • 标签: 湿化液滴注速度 机械通气 气道湿化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护理预防肿瘤患者 PICC置管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肿瘤 PICC置管术患者共 70例,数字表随机分 2组每组 35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增加早期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术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护理前后患者不良情绪。结果:观察组术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后患者不良情绪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早期护理预防肿瘤患者 PICC置管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和减轻患者不良情绪。

  • 标签: 早期护理 预防 肿瘤患者 PICC置管术后机械性静脉炎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现有护理资料进行分析,探究舒适护理实施在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中对患者预后提升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方法:护理分析开展的时间范围是2019年9月~2020年7月,所护理的对象是ICU呼吸衰竭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54例。将患者分成研究组27例和对照组27例,研究组:对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指标:呼吸功能指标。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的呼吸功能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存在差异,P

  • 标签: 舒适护理 ICU呼吸衰竭 有创机械通气 呼吸功能 改善
  • 简介:机械通气撤离(简称撤机),是指使用机械通气的原发病得到控制,患者的通气与换气功能得到改善后,逐渐地撤除机械通气对呼吸的支持,使患者恢复完全自主呼吸的过程[1].2002年1月~2004年6月,我院MICU共有23例肺心病患者有2次以上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最多为9次,平均4次.其中21例成功撤机.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肺源性心脏病 护理技术 机械通气撤离 病情观察 呼吸肌 气管插管
  • 简介:周期性麻痹(periodicparalysis,PP)是内科常见急症,以低血钾型最为常见,重症患者常累及呼吸肌麻痹而危及生命。我科自1998年3月至2004年11月共收治重症低血钾型周期性麻痹合并呼吸肌麻痹患者26例,在积极补钾措施的同时,采用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均抢救成功,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26例均为我科住院低钾型周期性麻痹合并呼吸肌麻痹患者,表现不同程度呼吸费力或无力,呼吸浅快、腹式呼吸。其中男23例,女3例;年龄16岁到42岁,平均(30.12+5.23)岁;发病时间8h~3天;双下肢肌力均0~Ⅰ级,上肢力0~Ⅱ级;入院时血清钾浓度1.0~2.6mmol/L,平均2.14±0.51mmol/L。其中8例伴甲亢,6例昏迷,1例心跳骤停,1例颅神经支配肌受累,24例出现窦性心动过速,2例心动过缓,1例阵发性室速,5例偶发室性早搏,8例偶发房性早搏,2例上消化道出血。1.2治疗方法和观察指标所有患者均予积极补钾,早期口服或鼻饲10%氯化钾30~40ml,3次/日,静滴生理盐水500ml加10%氯化钾15~17ml(避免使用葡萄糖配伍);在先给予鼻导管输氧疗效不佳后,立即应用...

  • 标签: 机械通气 重症低钾型周期性麻痹 合并 呼吸肌麻痹 护理
  • 简介:患者使用呼吸机2周以上,就会产生明显的呼吸机依赖性.而呼吸机依赖是长期机械通气撤离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有慢支合并肺气肿时,因肺顺应性下降,通气量不足,易出现呼吸困难,从而增加了脱机的困难.我科1例慢支合并肺气肿老年患者机械通气86日后成功脱机.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肺气肿/护理 机械通气 支气管炎 慢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舒适护理用于重症监护病房(NICU)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期间我院呼吸与危重症科NICU收治的60例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分别行舒适护理、常规护理,对比组间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机械通气、入住NICU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不良反应率明显减少,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NICU护理中对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显著提升其护理效果。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气管插管 有创机械通气 舒适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