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进行小儿支气管镜检查术过程中使用改良约束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9月于本院行小儿支气管镜检查的78例患儿进行研究,根据不同的约束方法进行分组,将采用常规约束的39例患儿纳入对照组,将采用改良约束的39例患儿纳入观察组,分析对比两组患儿家属对检查的满意度评分、患儿对检查的耐受情况。结果:观察组服务态度、操作熟练性、责任心、护理安全评分分别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PDCA循环在急诊科护理质量管理应用的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0年4月于急诊科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选择2020年5月~2021年4月急诊科所收治的患者为观察组,共160例,每组各8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管理应用情况。结果:采用PDCA循环进行护理质量管理的观察组其护理满意度为98.75%高于对照组81.25%,并发症发生率为1.25%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0.00%,患者完全依从性为98.75%优于对照组78.75%,P

  • 标签: PDCA循环法 急诊科护理质量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患沟通应用于门诊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共纳入88例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选取起始时间为2019-2,截止时间为2021-5。以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参照组和护理组(各44例),前者行门诊常规护理,后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护患沟通。对比两组就诊等待时间、情绪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较参照组,护理组挂号等待时间、检查等待时间以及缴费等待时间更短(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情绪评分相似,护理后,较参照组,护理组焦虑评分更低,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护患沟通应用于门诊护理中可缩短患者的等待就诊的时间,稳定患者情绪,提高就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因此可优先选择。

  • 标签: 护患沟通 门诊护理 就诊等待时间 情绪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PDCA循环在提高输液港护理满意度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期间于我院行输液港治疗的5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PDCA循环法 输液港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鼻饲在护理重症监护病房危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21.1月-2022.1月我院ICU中的危重患者80分成两组分别护理,采用注射器分次鼻饲的为对照组,采用营养泵持续鼻饲的为研究组,对分别干预后的营养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的血红蛋白、转铁蛋白以及白蛋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危重患者采用营养泵持续鼻饲取得的护理效果更好,可避免并发症的出现,维持患者所需营养,值得运用。

  • 标签: 不同鼻饲法 护理 重症监护病房 危重患者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回授联合思维导图在PICC置管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肿瘤科行PICC置管的90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宣教,观察组则给予回授联合思维导图护理宣教。观察两组自我管理能力、PICC专项护理服务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和PICC专项护理服务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回授法 思维导图 PICC置管 肿瘤患者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对一种正畸患者新式刷牙“3 秒组牙刷牙” 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取 12-16 岁均佩戴金属自锁固定矫治器的正畸患者 60 例,实验组 30 例,为 3 秒组牙刷牙宣教方式,对照组 30 例,为改良式 Bass 刷牙宣教;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 (P>0.05),排除牙周病、对菌斑染色剂过敏。经过两种刷牙的宣教后分别记录受试者刷牙后菌斑指数结果,通过 AutoCAD2010 对 2 组患者牙菌斑附着百分率进行计算。结果: 使用改良式 Bass 刷牙后牙菌斑附着降低率为 28.46±2.65%,使用 3 秒组牙刷牙后牙菌斑附着降低率为 35.99±1.43%,3 秒组牙刷牙法相对改良式 Bass 刷牙牙菌斑降低率更高,P

  • 标签: 自锁固定矫治器 菌斑指数 改良式 Bass 刷牙法 3 秒组牙刷牙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运用五常加强口腔门诊护理流程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五常应用于口腔门诊护理流程管理中,主要包括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共五个方面,比较运用五常前后口腔门诊护理质量合格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运用五常后,口腔门诊护理质量合格情况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用五常后,患者对口腔门诊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五常加强口腔门诊护理流程管理,可改善口腔门诊护理质量的合格率,提升患者对口腔门诊护理工作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五常法 口腔门诊 护理流程管理 护理质量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耳穴埋籽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治疗价值。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分2020年5月~202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资料完整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78例为对照组(运用常规干预措施)39例和观察组(运用耳穴埋籽)39例,比较两组眩晕症状、血流动力学。结果:两组干预前VSS-SF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VSS-SF评分相比对照组明显较低(P

  • 标签: 耳穴埋籽法 眩晕 基底动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开展护理管理时采取急诊快速预检分诊的效果。方法:从2021年1月-2023年1月期间进入急诊科室就诊的患者内随机选择200例,依据护理管理方式分为实验与对照,各组内人数均为100例。对照组内整体采取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内整体实施快速预见分诊,对比效果。结果: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负性情绪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诊科室实施快速预检分诊管理,可以缩短患者的等待时间,提升抢救效果,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满意度。

  • 标签: 急诊护理管理 快速预检分诊法 管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外科门诊分诊工作中采用追踪结合标准化分诊的效果。方法:参考对象具体构成为:医院外科门诊患者,组别类型为:对照组、实验组,各组中收纳样本数为41例;常规指导在对照组中开展,追踪结合标准化分诊在实验组中开展,就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诊准确率,满意度情况展开比较。结果:(1)关于护患纠纷、投诉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在实验组抽取外科门诊患者检测后,其具体数值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表现更低,分诊准确率中,实验组VS对照组,测定值居更高水平;(2)满意度方面,常规指导数据、追踪结合标准化分诊法数据有意义,且后者较前者高,实验组外科门诊患者具备优势。结论:追踪结合标准化分诊,有较高应用价值;不仅能够预防护患纠纷、投诉等不良事件,降低发生率,而且能够提高外科门诊分诊准确率,患者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追踪结合标准化分诊法 外科 外科门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穴位贴敷配合腹部摩腹解除产后便秘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8月-2023年8月本院收治的60例患者为样本,以每组3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基于前者运用穴位贴敷及腹部摩腹法治疗,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更高,临床症状积分改善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后便秘患者采取穴位贴敷及腹部摩腹法治疗,症状获得明显改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穴位贴敷 腹部摩腹法 产后 便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手术室护理带教中应用换位学习的效果。方法:选取50例于2019年3月份至2023年11月份在医院手术室中实习的护生,随机分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带教方法,观察组实施换位学习。结果:实习护生考核成绩评分、护生对护理带教方案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带教中实施换位学习,有助于进一步增强护生对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知识的了解,对护理带教有较高满意度,教学质量显著提升。

  • 标签: 手术室护理带教 换位学习法 考核成绩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PDCA循环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整理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手术室管理,观察组实施 PDCA循环。比较管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管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有利于提升管理质量,保证满意度,有推广价值。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质量管理 PDCA循环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个案追踪在神经内科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二科轮转实习的50名护生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教学查房)与个案组(个案追踪护理教学查房),各25名,比较两组护生的考核成绩及教学满意度。结果 个案组考核成绩为(88.76±3.62)分,高于对照组的(82.13±3.25)分,P<0.05。个案组护生对教学方法、内容及态度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个案追踪应用于神经内科护理教学查房,有助于提升护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并获取更高的教学满意度。

  • 标签: 神经内科 护理教学查房 考核成绩 教学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护理中应用态势分析的意义 。方法:选择本院 201 8 年 12 月至 201 9 年 11 月 间收治的 急性心肌梗死 患者 84 例作为分析对象,采用 双盲将其 分为 参照组 和 研究组 , 参照组 42 例、研究组 4 2 例 。 其中 参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行态势分析护理 。 对比二组 患者 急救时间 、急诊停留时间、分诊评估时间 、护理满意度评分 。 结果:研究组急救时间 、急诊停留时间、分诊评估时间 明显优于参照组,研究组 患者 护理满意度评分相较于参照组明显更高, 差异显著 ( P<0.05 ) , 具有 统计学意义。 结论:临床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护理中应用态势分析 能够有效缩短诊救时间,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护理 态势分析法
  • 简介:目的扩大PICC导管应用的适应证。方法对21例患者实施经股静脉穿刺PICC导管置入下腔静脉,患者分别为装有心脏起搏器和双上肢烧伤各1例、肿瘤患者静脉条件差3例、PICC导管经外周静脉穿刺失败16例。结果21例置管均一次穿刺成功,辅以相应的护理措施,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结论PICC经股静脉穿刺置入下腔静脉安全、可行,扩大了PICC导管应用的范围。

  • 标签: PICC 股静脉 外周静脉
  • 简介:目的:探讨情景模拟考核对提高低年资护士工作能力的影响。方法:将93名护士随机分为观察组48名和对照组45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考核,观察组采用情景模拟考核考核,比较两组低年资护士工作能力及对培训效果自我评价。结果:观察组综合能力及对培训效果自我评价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低年资护士工作能力相对较低,临床上采用情景式模拟考核效果理想,能够提高护士的综合能力及护理技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情景模拟考核法 低年资护士 工作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冠心病患者实施追踪护理管理对护理质量控制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将其随机分为人数均等的常规组与追踪组,对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护理质量管理,与此同时予以追踪组患者以追踪为基础的护理质量管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情况以及两组患者对于护理过程的满意度评分。结果:追踪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

  • 标签: 追踪法 冠心病患者 护理质量 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问题式学习在骨科临床路径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期间在医院进行的50例骨科临床路径护理带教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进行分析。其中,25例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作为对照组,另外25例采用问题式学习作为实验组。通过前后测评、观察记录和学生反馈等方式,对两组的学习成果、学习参与度和学生满意度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实验组在学习成果方面表现出明显优势,得分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学生的学习参与度显著提高,积极性较高;实验组学生对问题式学习的满意度较高,认为这种教学方法更有助于知识的吸收和应用。结论:问题式学习在骨科临床路径护理带教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法能够促使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更好地应用知识于实际护理操作中。因此,在骨科临床路径护理带教中推广问题式学习是一种可行和有效的教学策略。

  • 标签: 问题式学习法 骨科 护理带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