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期间采用辛伐他汀,探究对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糖尿病肾病患者 54例,选取时间 2017年 1月至 2017年 12月,抽签法分组,观察组 27例行常规治疗 +辛伐他汀治疗,对照组 27例行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 CRP( 9.01±2.14) mg/L、 IL-6( 107.18±30.58) pg/ml、 TNF-α( 10.88±1.66) ng/ml均明显更低于对照组患者,接近于正常, 2组组间数据对比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期间采用辛伐他汀,有助于改善患者微炎症状态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辛伐他汀
  • 简介:摘要化疗是治疗癌症的主要手段,但由于化疗药物属于刺激性药物,肿瘤患者在接受放化疗期间,会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加之癌症属于致命性疾病,“癌症”确诊也易给患者带来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因此,必须要加强对癌症化疗患者的心理护理,以改善其心理状态,帮助其树立治疗的信息及提高其治疗、护理的依从性。本文先分析了心理护理的概念、原则及意义,然后,重点探讨了心理护理对癌症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希冀能为癌症化疗患者临床治疗与护理提供一定参考。

  • 标签: 心理护理 癌症化疗 心理状态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heartfailure,CHF)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焦虑状态改善情况进行评析。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接治的92例CHF患者纳入研究中,依照护理方式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比组,每组46例,均进行积极专科治疗,对比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同时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持续8周,用焦虑自量表(SAS)、评测护理前后的焦虑状态,并通过问卷调查掌握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在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均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通过调查,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8%,对比组为81.4%,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CHF患者临床治疗中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状态,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护理干预 慢性心衰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深化细节护理对眼底病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 2019年 6月 -2019年 12月来我院就诊的 500名眼底病病人作为实验对象,按照病人入院就诊号的单双号,分为常规组和细节组,单号为常规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手段,双号为细节组,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深化细节护理。在护理一段时间后通过焦虑自评量表对比两组病人的心理状况。结果:在进行护理前两组病人的焦虑状况差比不大,在护理后,细节组病人的心理状态要远远好于常规组病人,两组病人得分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眼底病患者进行深化细节护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病人的心理状况。

  • 标签: 细节护理 眼底病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利用心理护理的干预方式对癌症病患手术治疗之前心理压力缓解情况的影响。方法利用方便简单的取样方式,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癌症病患进行随机的性的分配,其中实验组34例,对照组34例。对实验组的34癌症病患实施心理护理的干预措施,对对照组的34例癌症病患进行常规性的护理。并对两组患者入园初期以及入院一周后心理的焦虑状况进行比对。结果在进行干预之前,实验组和对照组所有病患的焦虑和抑郁评分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对实验组病患进行心理护理的干预之后,两组病患焦虑和抑郁评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其中实验组的评分与观察组对比有所下降。结论心理护理的干预方式,能够帮助癌症病患在进行手术之前减轻心理压力,并顺利度过手术等待的阶段,值得临床的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介入治疗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采取了一种非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研究,采取膏方治疗组与空白对照组的比较,用膏方治疗前后疲劳症状、心理情况、临床症状及生存状况的比较,用来评价膏方调治亚健康状态气虚型的安全性及疗效,发掘有效的改善亚健康状态的膏方及其制剂的治疗方法。方法本研究采取气虚型亚健康状态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效病例6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应用临床非随机对照试验设计。给予膏方为治疗组,不接受药物治疗为对照组。疗程均为3个月。应用简明心境量表(theBriefProfileOfMoodStates,BPOMS),疲劳量表(Fatiguescale-14,FS-14),膏方治疗证候观察表(Theself-madeTCMSyndromesquestionnaire),生存质量量表(theMOFSF-36questionnaire,SF-36),进行疗效评价,治疗前后各1次。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来分析,分析方法有组内自身前后比较,描述性统计、及组间比t检验等。结果经过对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的比较,两组受试者的疲劳量表、简明心境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各维度差异不大(P>0.05),在年龄、文化程度、性别构成方面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生存质量的方面,除生理职能、精力、情感职能与精神健康四个维度,、两组在治疗前生存质量量表SF一36的GH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服膏过程中即可改善患者疲劳状态,且停药后疗效仍稳定。并且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以及生存质量。说明膏方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对调整亚健康患者的身心状态,起着积极的意义。膏方治疗气虚型亚健康疲劳状态安全有效,

  • 标签: 膏方 气虚型 亚健康 疲劳状态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干预对门诊发热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以2020年1月-2020年10月期间我院门诊接收的108例发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人性化护理。观察护理前后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情况。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更理想(P<0.05)。结论:门诊发热患者就医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对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有积极意义。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门诊患者 发热 心理状态 影响
  • 简介: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后抑郁状态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缺血性卒中患者入院后NIHSS评定为7~32分的轻、中度患者,根据Zung自评量表评分后分为脑梗塞后并发抑郁症组38例,脑梗塞后无抑郁症组64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定变化。结果急性脑梗塞并发抑郁者与脑梗塞后无抑郁者,4周后其神经功能恢复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脑梗塞后抑郁状态可严重妨碍神经功能的恢复,影响患者的后期康复和预后。

  • 标签: 卒中 抑郁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以急性饥饿状态下的小鼠为研究对象,研究短期绝食对免疫机能的影响。方法:以成年 C57BL/6小鼠作为实验对象,自由饮水,断绝饲料的供应,于绝食后第一天、第三天,对免疫机能的变化进行解析。结果:在饥饿后第 1天, IFN-r和 IL-4在 NKT细胞中产生的比例显著增加( P<0.05);所有受检器官在饥饿后第 1天和第 3天,淋巴细胞数量均明显减少,特别是在饥饿的第 3天,胸腺淋巴细胞的数量少于正常小鼠的 10%( P<0.05)。在饥饿后第 1天肝脏 NK、 NKT细胞毒性增强,在第 3天就消失,认为细胞毒性的功能激活是由饥饿相关应激诱导的。结论:短期绝食会增强机体的自然免疫功能。

  • 标签: 短期营养不良状态 NK细胞 NKT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孤独症儿童家长心理状态及其心理护理的临床对照。方法将2015年4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孤独症患儿进行归纳总结,将符合我院入组条件的74例孤独症患儿家属设为分析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不给予特殊护理,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家长在患儿入院时和治疗4周时的心理状态。结果两组患儿入院时,两组家长的SDS评分和SAS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儿治疗4周后,观察组家长的SDS评分和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常情况下,孤独症患儿家长会存在严重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故观察家长的心理情绪变化以及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 标签: 孤独症儿童 家长 心理状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护理干预应用在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的效果予以更深入的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尿毒症MHD患者58例,其中2019年3月至2020年1月的29例患者作为常规护理组,2020年2月至2020年12月的29例患者作为护理干预组。常规护理组主要实施常规基础护理,并基于常规护理前提下,对护理干预组实施护理干预。随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前后心理状态等数据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心理状态的对比得知,在实施护理前对于焦虑抑郁这方面,两组患者基本一致,但护理干预组在实施护理后,与常规护理组相比明显较高;对比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后的满意度,护理干预组的评分相对较高。结论:将护理干预方法应用在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不但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还能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使其更加配合治疗,治疗效果更加理想,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护理干预 尿毒症 血液透析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文关怀护理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4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按数字分组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20例,应用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焦虑抑郁情况比较,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总满意高于对照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可提升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乳腺癌 人文关怀护理 满意度 SAS评分
  • 简介:近年来,尽管对尿毒症的认识不断深入以及血液净化技术已有长足的进步,终末期肾衰竭(ESRD)患者的预后仍然不够理想.经过治疗的ESRD患者的死亡率仍高达25%,预期寿命比正常人群少20~25年].其中最主要的死因是心、脑血管并发症,占全部死因的50%,是普通人群的20倍以上,而加速进展的动脉粥样硬化是最受关注的原因之一.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一个非传统的危险因素-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态可能通过不同的机制导致营养不良、贫血和进展性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的心血管疾病.目前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态的认识尚不足,有效的防治手段很有限.近年来研究表明,大黄有清除氧自由基、调节脂质代谢、抗菌消炎、调节免疫、拮抗炎性细胞因子等作用.本研究旨在发掘祖国医学宝库,为临床找到一种有效、副作用小、廉价的药物来改善ESRD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态,从而改善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微炎症状态 大黄 动脉粥样硬化性 ESRD患者 抗炎性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心病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78例肺心病病人,将所选78例病人按照随机排列表法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病人,观察组39例病人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对照组39例病人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心理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心理情况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心理情况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肺心病病人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有效提升病人治疗信心,使病人在住院期间以最佳心态接受治疗。

  • 标签: 肺心病 心理状态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术前研究不同散光类型的白内障,对其术后屈光状态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选取 2018年 12月至 2019年 12月我院收治的 120例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术前角膜散光轴向将其分为顺规散光组、逆规散光组与斜轴散光组,每组各 40例。观察三组患者术后 1个月球镜、柱镜以及角膜散光差异等相关情况。 结果:顺规散光组、逆规散光组与斜轴散光组术后矫正球镜度数无显著差异(P> 0.05)。顺规散光组、逆规散光组患者术后矫正柱镜度数与术前差异不明显(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中医综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68例中风偏瘫痉挛状态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行中医综合康复疗法治疗(中医组,34例),一组仅行常规康复训练(常规组,34例),观察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Barthel指数和上下肢Fugl-Meyer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在Barthel指数方面两组比较示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在Barthel指数方面两组比较示中医组明显比常规组高(P<0.05)。干预前在上下肢Fugl-Meyer评分方面两组比较示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在上下肢Fugl-Meyer评分方面两组比较示中医组明显比常规组高(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两组比较示中医组明显比常规组高(P<0.05)。结论:通过中医综合康复疗法治疗可有效改善中风偏瘫痉挛状态,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中医综合康复疗法 中风 偏瘫痉挛状态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按摩治疗亚健康状态下失眠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接收的亚健康状态下失眠症患者88例入院时间,均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治疗与按摩治疗。分析并对比两种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果表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1.8%,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治疗亚健康状态下的失眠症,患者采用按摩治疗方法,可提高临床治疗效率,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 标签: 按摩治疗 亚健康 失眠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