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社区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方面进行护理干预产生的影响。方法 从2020年6月到2021年4月到我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8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进行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研究,将使用常规降糖药物进行血糖控制的护理方案作为对照组,将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社区护理干预的研究方案作为观察组。结果 进行社区护理干预的观察组糖尿病患者遵医人数要明显多于单纯进行药物治疗的对照组。结论 社区护理人员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进行干预,能够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糖尿病患者 社区护理 积极干预 遵医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围绕因酒精原因所导致的精神障碍患者出现危险行为进行研究,在对其危险行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来预测并干预其危险行为的出现。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酒精原因所导致的精神障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借助外显攻击行为量表(修订版)来对患者的危险行为进行评估,按照患者是否有攻击行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精神障碍患者具有攻击行为,且外显攻击行为量表评分≥4;对照组的精神障碍患者无攻击行为,且外显攻击行为量表评分<4。利用我院资质的调查问卷来对研究对象的饮酒情况、病史、生物学特征、社会环境等基础信息进行收集。借助Logistic回归法来对引发患者发生危险行为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在是否独居、妄想、睡眠障碍、思维障碍等精神认知情况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价值,p<0.05;观察组研究对象在小学文化以下、单亲家庭、城镇人口、儿时不良经历、危险行为史、合并其他行为、易激怒等数据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利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后得到的记过显示,酒精原因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出现危险行为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小学文化以下、单亲家庭、城镇人口、儿时不良经历、危险行为史、合并其他行为、易激怒等,p<0.05。结论:在分析评估危险行为危险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相关危险因素,为诊治、干预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提供指导。

  • 标签: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 危险性评估 危险行为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梗塞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抽选本院接诊康复期高血压合并脑梗塞患者共80例为研究对象,于2022年3月~2023年02月期间开展对比性护理研究,研究前取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分别实施一般护理、优质护理干预。分析患者护理期间肢体功能、中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遵医行为差异。结果:研究前患者肢体功能、中枢神经功能损伤评分测评结果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2月后,观察组FMA评分(上肢:51.56±3.58分;下肢:23.05±3.19分)较对照组提高,观察组MESSS评分(10.41±2.76)分,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期间规律锻炼、健康饮食、自主服药遵从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实施对于高血压脑梗塞患者遵医行为具有显著积极影响,可为患者预后康复期间神经功能损伤恢复及肢体功能恢复奠定护理基础,提升脑梗塞预后恢复质量。

  • 标签: 优质护理 高血压脑梗塞 遵医行为 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评价行为决策护理模式运用于急腹症急诊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医院急诊科收治的70例急腹症急诊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比组和实验组,各35例。参比组运用常规护理服务模式,实验组运用行为决策护理服务模式,对护理效果展开评价。结果:实验组分诊时间、确诊时间、急诊科留观时间高于参比组(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比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比组(P<0.05)。结论:急腹症急诊患者运用行为决策护理服务模式,会加快患者急诊救治的速度,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运用。

  • 标签: 急腹症急诊患者 行为决策护理服务模式 运用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评估妇女乳腺癌筛查行为影响因素与干预效果。方法:研究时间区间范围为2018年1月-2020年12月,择取样本来源为6010例于本院行乳腺癌筛查妇女,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分析乳腺癌筛查行为影响因素。对全部妇女性乳腺癌健康教育及综合检查,分析具体结果。结果:妇女乳腺癌筛查行为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乳腺癌筛查知识掌握水平、乳腺癌筛查信念、乳腺癌筛查资源、乳腺癌筛查社会支持。干预后乳腺癌筛查行为评分显著优于干预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团体认知行为治疗(GCBT)对焦虑障碍的疗效。方法 2019年1月-2020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预防及护理干预用于急性期精神障碍伴冲动行为患者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例2019年2月-2021年2月就诊急性期精神障碍患者为样本,随机分组,A组伴冲动行为,B组不伴冲动行为,均开展预防性护理。结果:A组精神障碍患者各项激惹因子评分均高于B组,P<0.05;A组经预防性护理干预后,冲动行为发生率均低于护理前,P<0.05。结论:精神障碍患者处于急性发作期时,预防患者冲动行为,并开展护理干预,可降低精神科意外事件风险。

  • 标签: 急性期精神障碍 冲动行为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呼吸科护理人员接种流感疫苗的现状,以及对流感预防和防控的作用。方法:于2019年1月到2021年12月,对全市医院301名呼吸科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观察护理人员的流感知识、危险感知水平、健康控制信念、以及接种情况。结果:呼吸科护理人员流感疫苗接种有71人接种,230未接种,接种人数占比明显过低;呼吸科护理人员的流感知识、危险感知水平、健康控制信念等的得分分别为15.26±3.26、34.01±6.12、20.98±4.32,流感知识、险感知水平、健康控制信念等水平明显偏低。结论:需要明显加强对呼吸科护理人员的流感知识培训,以及危险感知提升,并进一步增加流感疫苗接种人数。

  • 标签: 流感疫苗 流感知识 认知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 调查分析神经内科护士实施脑卒中病人安全进食行为情况。方法 采取调查问卷的形式对于某市的5家医院之中的100名神经内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神经内科护士实施脑卒中病人安全进食行为的具体情况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神经内科护士对脑卒中病人安全进食行为得分为(68. 72±10. 92)分,具体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是否接受吞咽障碍相关培训、学历等。结论 在针对神经内科护士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可以看出,相关护士对于脑卒中病人的安全进食行为不够理想,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特别是在进食评估等方面存在很大的漏洞,继而导致患者的康复进程受到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着重做好严格细致的教学和培训,确保护理人员高度重视病人的安全进食等相关内容,有明确的认知,在护理行为方面更加规范,进而呈现出应有的护理效能。

  • 标签: 神经内科护士 脑卒中病人 安全进食行为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从社会学视角,基于社会认知理论,了解高校学生组织氛围及知识共享行为研究现状,明确高校组织氛围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从高校组织氛围角度提出了促进高校学生知识共享行为的方法及对策。

  • 标签: 知识共享行为 高校组织氛围 社会认知理论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群体儿童计划免疫接种时心理行为反应和预防护理。方法 于2019年12月至2021年4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7名计划免疫接种儿童,分为对照组(28名)和实验组(29名)。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预防护理。将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使用效果予以对比,并分析。结果 实验组儿童一次接种成功率(27/29)显著高于对照组(24/28)。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群体儿童 计划免疫接种 心理行为反应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行为干预对艾滋病预防控制的积极作用。方法:选择200名积极参与本次艾滋病知识调查活动的社会群众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行为干预,对比干预前后艾滋病知识知晓率、避孕套使用率。结果:行为干预后,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避孕套使用率从40.50%提高到83.00%(P<0.05)。结论:通过行为干预,可以提高广大群众对艾滋病的了解程度,并规范使用避孕套,减少艾滋病的感染和传播,有力促进艾滋病防控工作。

  • 标签: 艾滋病 行为干预 预防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儿科危重症患儿心理行为反应的影响。 方法:从我院随机抽取2020年4月-2022年4月治疗的儿科危重症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护理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儿心理行为反应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的疼痛反应、控制感丧失和分离焦虑来评估危重症患儿的心理行为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心理护理 危重症患儿 儿科 满意度 心理行为反应
  • 简介:摘要:婴幼儿时期,婴幼儿行为习惯培养是最为重要的,还能纠正宝宝自身存在的不良行为。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也进一步的表明在幼儿期的时候有表现出个人特征对一个人产生的决定性影响。婴幼儿时期他们对外部世界有了初步的了解,因此在可塑性方面较强,此时灌输婴幼儿自身的道德意识,会在无形中对宝宝的成长产生影响。婴幼儿在进行早期智力教育过程中,接受过早期智力教育的婴幼儿要比没有接受过早期智力教育的婴幼儿在智力发育水平以及自身行为习惯方面都有明显的提升,以下就进行深入探讨

  • 标签: 早期智力教育 婴幼儿 行为习惯
  • 简介:摘要:科学的饮食是预防高血压的重要途径。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普遍的心血管疾病,老年人中患病率较高,且患病人数逐年增长。高血压是导致冠心病、心肌梗塞、脑卒中等疾病的重要原因。本文主要探讨了高血压患者不遵医饮食行为的原因,进而研究了相关对策。选取于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高血压治疗的20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调查问卷,其主要内容涵盖患者基本情况,最高教育水平、平时饮食结构、不遵医饮食的原因等。研究结果显示,200例高血压患者中遵医饮食者为 16例,占比8.0%;不遵医饮食者为184例,占总人数的92.0%。高血压患者不遵医饮食的原因主要有:对医护人员提出的饮食建议产生异议,持怀疑态度的患者有157例,占比85.3%;患者的饮食习惯长期处于不健康的状态者有140人,占比76.1%;对高血压患者该有的饮食结构没有系统的知识储备者为147例,占比79.9%;自制力较差为158例,占比85.9%;家庭其他人员没有积极配合患者的饮食为101例,占比54.9%;没有意识到合理饮食的重要性为40例,占比21.7%;不知道肥胖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原因30例,占比16.3%;不知道高血压会引起的并发症为166例,占比92%。因此得出结论,我们要改善高血压患者不遵守医嘱进行不科学饮食行为要做到以下几点:要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认知程度,要培养医护人员宣传教育的水平,要培养患者健康的生活习惯,要积极动员患者家属对高血压疾病日常防治的重视程度,建立社区性质的高血压防治网。

  • 标签: 高血压患者 不遵医饮食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青光眼手术患者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跨度2022年1月-2022年6月,随机对患者进行编号,奇数设为对照组(n=43例),偶数设为观察组(n=4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认知行为护理。对两组护理前后视力、眼压、视野变化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两组视力、眼压、视野比较,干预前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0.05);干预后观察组视力、视野更好,眼压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可促进青光眼手术患者的视力的恢复,并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认知行为 护理干预 青光眼 手术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在冠心病临床护理中应用认知行为干预,并分析其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82例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41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41例患者加强认知行为干预。比较2组的冠心病知识掌握情况以及自我效能感(GSES 评分)。结果:观察组的冠心病知识掌握优良率为95.12%,对照组为78.05%,差异明显(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GSES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冠心病临床护理中应用认知行为干预能够提高其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同时可提高其自我效能感,护理效果良好。

  • 标签: 冠心病 认知行为干预 疾病知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行为干预在先兆流产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21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先兆流产患者中选取研究对象,本次试验共纳入62例。利用乱数字表法获得对照组(n=31)与观察组(n=31),予以前组常规护理,予以后组常规护理+行为干预。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分别为(26.46±4.75)(24.23±6.24),低于对照组的(31.85±4.96)(32.36±6.15);观察组护理有效率(96.77%)高于对照组(80.65%);组间数据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

  • 标签: 先兆流产 行为干预 护理效果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儿童保健健康教育护理对婴幼儿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我院2022年4月-202与年4月收治的88例婴幼儿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开展儿童保健健康教育护理将本次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44例:未开展儿童保健健康教育护理而行常规保健护理)与实验组(44例:开展儿童保健健康教育护理),比较两组婴幼儿行为发育效果。结果:实验组婴幼儿护理干预6个月后运动发育指数(PDI)评分(113.72±2.3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

  • 标签: 儿童保健 健康教育护理 婴幼儿 行为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宫颈癌根治术患者采取行为转变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44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选自本院2021年3月-2022年3月期间。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考组及实验组,其中参考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行行为转变护理。每组22例。分析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实验组显优(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实验组显低(P<0.05)。结论:宫颈癌根治术患者采取行为转变护理效果明显,能够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产生。此种护理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行为转变护理 宫颈癌根治术 术后恢复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