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转变护理模式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3
/ 2

行为转变护理模式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的效果

徐倩

成都市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0200

【摘要】目的:分析宫颈癌根治术患者采取行为转变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44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选自本院2021年3月-2022年3月期间。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考组及实验组,其中参考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行行为转变护理。每组22例。分析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实验组显优(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实验组显低(P<0.05)。结论宫颈癌根治术患者采取行为转变护理效果明显,能够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产生。此种护理方法值得推广。 

【关键词】行为转变护理;宫颈癌根治术;术后恢复;并发症

The effect of behavior change nursing mode on patients undergoing radical cervical cancer surgery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iveness of behavior change nursing mode in patients undergoing radical cervical cancer surgery. Method: 44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 undergoing radical surgery were selected from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21 to March 2022. pide into a reference group and an experimenta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the reference group receiving routine care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ing behavioral change care. There are 22 cases in each group. Analyze and compare the nursing effects of two groups. Result: Compared with the postoperative recovery of the two group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show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P<0.05).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compared to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Behavioral change nursing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patients undergoing radical cervical cancer surgery, which can promote postoperative recovery and reduce complications. This nursing method is worth promoting.

Keywords: Behavioral change nursing; Radical surgery for cervical cancer; Postoperative recovery; complication

宫颈癌属于临床上多见的女性特有的肿瘤疾病,多数患者是由HPV感染引起。此外滴虫感染、性行为、营养不良等因素均可导致宫颈癌产生[1]。盆腔淋巴结清扫和细胞学筛查的大量推广,腹腔镜技术的普遍应用以及子宫切除术及其他治疗方法虽有助于宫颈癌患者的早期检查和早期治疗,但手术创伤大,术后留置导管时间长,很容易增加感染的风险和延缓患者术后康复。针对上述情况,宫颈癌根治术围术期护理尤为重要。行为转变模式通过前意向、意向、准备、行动及维持巩固阶段对患者行为进行转变,从而实现了对良好行为的保持和巩固。为此,本研究分析宫颈癌根治术患者采取行为转变护理模式的效果。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44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选自本院2021年3月-2022年3月期间。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考组及实验组,其中参考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行行为转变护理。每组22例。其中参考组年龄25-47岁,均值范围(37.65±2.12)岁。实验组年龄24-45岁,均值范围(37.54±2.32)岁。两组资料比较差异较小(

P0.05)。

1.2方法

1.2.1参考组

本组采取常规护理,给予患者心理、饮食、药物、生活、并发症等护理干预。

1.2.2实验组

本组采取行为转变护理干预,方法如下:

(1)前意向阶段:对患者的负面心理情绪进行耐心疏导,向患者讲解疾病常识,并为其发放健康知识宣传手册,向其介绍治疗进展、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及正确的应对策略等方面的知识,深化患者的认识,纠正其错误认知。

(2)意向阶段:协助患者消除心理问题,积极耐心地和患者沟通,取得其信赖,拉近护患关系,通过护患双方的深度沟通,把握患者心中所想,协助其建立治疗信心。

(3)准备阶段:向患者和家属传授基础护理要点,促使家属起到督促作用,提高其督促意识,指导患者积极锻炼,促进其较早的康复。

(4)行为阶段:针对患者的情况,为其制定个性化、有针对性的康复方案;指导患者进行锻炼腹肌,以鼻深吸气,使得腹部向内凹陷,持续5到10 秒,然后慢慢经口呼气,并放松身体,每组10次,每天5组;鼓励患者采取盆底肌锻炼,以高抬腿动作和仰卧起坐动作使肌群协调,每天2次。

(5)维持巩固阶段:经了解患者术后运动情况和恢复情况,加强患者注意事项的掌握,在患者不同阶段产生的护理问题应给予耐心的解答,消除其疑虑,以便其能够维持良好的心态。

1.3 效果标准

   观察两组术后恢复情况,主要以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对两组术后并发症(下肢深静脉血栓、感染、尿潴留)发生情况予以观察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到的数据均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处理。(±s)用于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于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当所计算出的P<0.05时则提示进行对比的对象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2 结果

2.1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分析

表1显示,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实验组显优(P<0.05)。

1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分析

组别

例数

下床活动时间(h)

首次排气时间(h)

住院时间(d)

实验组

22

26.43±1.43

22.34±3.21

9.45±1.54

参考组

22

34.33±3.23

28.76±4.35

12.23±2.32

t

-

10.489

5.570

4.682

P

-

0.001

0.001

0.001

2.2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分析

表2显示,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实验组显低(P<0.05)。

2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分析[n,(%)]

组别

例数

下肢深静脉血栓

感染

尿潴留

并发症发生率(%)

实验组

22

0(0.00%)

1(4.55%)

1(4.55%)

9.09%(2/22)

参考组

22

2(9.09%)

3(13.64%)

4(18.18%)

40.91%(9/22)

χ2

-

2.095

1.100

2.030

5.939

P

-

0.148

0.294

0.154

0.015

  1. 讨论

宫颈癌为临床多发的恶性肿瘤,可严重影响女性健康。本病早期无明显症状,伴随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见尿急、尿频、不规则阴道出血等症状。手术对改善宫颈癌患者预后效果显着,可防止宫颈浸润癌发生,但其创伤较大,术后极易产生并发症,影响患者术后康复。为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法予以干预。

行为转变护理模式则是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出发,人行为转变的过程是一个持续动态和渐进的过程,当行为发生转变时,针对对象的实际需求,对护理措施进行合理的调整,可以加速患者的康复[2]。此次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实验组显优(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实验组显低(P<0.05)。提示行为转变护理能够促进患者术后恢复,降低并发症产生。

综上所述,宫颈癌根治术患者采取行为转变护理效果明显,能够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产生。此种护理方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罗露. 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研究[J].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2, 29(4):74-77.

[2]杨中萍, 任珊珊, 曹晓娇. 行为转变护理模式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 2022,21(016):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