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青少年期的孩子生理发育周期普遍提前,但是相应的性知识和性教育没有同步教育,性健康教育缺失引发的社会问题日益增多,如校园内出现性体验、未婚同居、未婚先孕以及性心理障碍等现象,所以为青少年开展性健康教育已显得非常迫切和重要。本研究为中国今后的青少年的性教育提供研究的方向以及更深度的思考。

  • 标签: 青少年期 性知识 性教育
  • 简介:摘要随着国家对“健康中国”的战略部署,营养教育行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本文就国内外营养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同时借鉴发达国家营养教育和营养师培养的经验,对我国营养教育和营养师职业规范提出建议,为“健康中国”献言献策。

  • 标签: 健康中国 营养教育 营养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妇的住院健康教育。方法通过我院9年间住院产妇的健康教育情况,总结住院产妇不同于其他住院病人的需求健康教育内容及方法。结果住院产妇对育儿知识,饮食营养,产褥期卫生及产后康复等知识需求迫切。结论在常规的住院健康教育之外,对产妇进行育儿知识、母乳喂养、饮食营养、产褥期卫生及保健等方面教育,有利于产妇身体康复,促进家庭和谐。

  • 标签: 住院产妇 健康教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健康教育是一种以患者的健康为中心的新型护理模式,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方法对照组采用骨科常规健康教育,无计划、无固定时间地进行健康教育;试验组进行系统健康教育,包括整体护理,术前、术后及出院前健康教育。结果对60例骨科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促使患者早日康复。结论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应充分发挥护士的工作主动性,促使护士认真研究疾病过程和患者特点,不仅提高了护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掌握了大量医学基础理论和健康教育知识,拓宽了知识面,增加了患者的信任感,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满意度。

  • 标签: 骨科 健康教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356例住院COPD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和常规性治疗护理,由专人评价效果。结果干预组病人遵医依从性高于对照组。结论健康教育能提高病人的遵医依从性,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合理有益的活动,减少了病人的住院频次,降低了病人的死亡率。

  • 标签: COPD 健康教育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防治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积极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9月期间自愿参与本研究的本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124例进行研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62例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施行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康复措施,对照组62例采取常规康复训练措施。比较两组精神分裂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75.81%),P<0.05。结论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施行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康复措施,可明显改善其生活质量,对康复起着积极作用,值得加强推广。

  • 标签: 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 精神分裂症 生活质量 积极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专业心理求助意愿与家庭功能、亲子抑郁症状感知时间差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青少年心理求助问卷》、《家庭功能评定》对84名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进行测评。结果家庭功能与亲子抑郁症状感知时间差负相关(r=-0.51,P<0.001),与专业心理求助意愿正相关(r=0.70,P<0.001);亲子抑郁症状感知时间差与专业心理求助意愿负相关(r=-0.65,P<0.001)。家庭功能既能够直接影响青少年的专业心理求助意愿,也能通过亲子抑郁症状感知时间差间接影响青少年的专业心理求助意愿,其中介效应的点估计及区间估计值为0.300.13,0.44。结论亲子抑郁症状感知时间差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家庭功能与专业心理求助意愿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 标签: 专业心理求助 青少年 抑郁症 家庭功能 抑郁症状感知时间差 中介效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的活动能力与负性情绪在通过作业疗法结合家庭环境的改造后的效果与分析。方法选取150名脑卒中的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含患者75名,仅对该组患者进行脑卒中治疗干预;观察组含患者75名,该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对患者家庭环境进行改造,并且开展作业疗法,为期三个月。对实施效果加以观察。结果初回家庭环境的两组脑卒中患者,其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改良巴塞尔指数与弗朗蔡活动指数差异均相对较小,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回到家庭环境后的三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改良巴塞尔指数差异逐渐增大,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的活动能力与负性情绪在通过作业疗法结合家庭环境的改造进行治疗之后均有积极影响。

  • 标签: 脑卒中 作业疗法 家庭环境改造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负性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女性产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方法采用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Ⅱ-CV)对66例已婚女性产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评定,并与量表的正常参考值比较。结果已婚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明显降低,FACESⅡ-CV“拱极模式”中,平衡型家庭比例(33.8%),明显减少,中间型比例(49.5%)增加,极端型比例(16.7%)无变化。家庭适应性僵硬的比例(52.0%)也明显增加,且家庭经济状况愈差,分型表现愈不佳。结论已婚女性产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家庭成员之间亲密度降低,家庭体系适应环境的能力降低。提出应根据患者的家庭实际情况,及早进行有针对性的家庭干预与家庭治疗。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女性 产后首发 家庭 亲密度 适应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照顾者生活质量、家庭环境与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对其照顾者展开问卷调查,了解照顾者对患者治疗依从性可能产生的影响。结果精神分裂症照顾者生活质量评分、家庭环境评分均较健康人员家属低,P<0.05;患者依从性与照顾者生活质量关系为正相关;患者依从与家庭矛盾性之间为负相关关系。结论精神分裂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受照顾者生活质量、家庭环境影响,通过改善照顾者生活质量、家庭环境可促进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提升。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治疗依从性 照顾者 家庭环境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社区护士开展健康教育的现状展开调查。方法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社区18名护士展开健康教育现状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提出相关完善意见。结果在社区护士对健康教育的认知情况上,其肯定回答人数最多的为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很重要,肯定回答人数最少的为主动到社区参加健康教育活动;在社区护士健康教育的开展内容及形式上,健康教育开展内容占据比例最大的是健康生活方式知识,占据比例最小的是特殊人群保健知识;在健康教育形式上,开展方式最多的是发放健康教育资料,采用方式最少的是现场技能培训。结论社区护士加强对各个护理知识的学习,掌握各个护理技能,为社区居民健康带来有效保障。

  • 标签: 社区护士 健康教育 现状调查
  • 简介: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由于教育者的教育方式、方法不当而产生的超限效应现象相当普遍。这种现象往往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不但削弱了教育活动应有的作用,还会阻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因而,教学中应尽量避免超限效应的消极影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教学活动更具科学性。

  • 标签: 教育实践 时效应 教学活动 教育方式 |
  • 简介:摘要产科门诊开展健康教育已经是医护人员工作中一个重要内容,我们用自己的知识,有计划有目的、系统的对孕妇采取多方面、多渠道、有针对性的宣教,影响和改变孕妇的健康状态。密切了护患关系,达到了健康教育的目的。促进了自然分娩和母乳喂养,巩固和完善了爱婴医院的成果,确保母婴安全,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 标签: 产科门诊 健康教育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健康教育,让孕妇系统了解妊娠的生理过程,提高围产期保健知识。方法从早、中、晚期不同阶段,针对不同层次孕妇进行健康教育指导,通过语言与非语言沟通,提高孕妇自我保健能力,降低妊娠并发症发生,及早发现、及早治疗。结果减少孕妇恐惧心理,并发症减少,从而降低新生儿死亡率,保证围产期的质量。结论产科门诊健康教育,提高了孕妇自我保健意识,自觉定时接受产前检查,提高孕妇自我护理能力。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对孕期不同的营养健康教育效果展开论述和评价。方法从2014年2月—2015年4月来医院进行产前检查、分娩的产妇中选取了3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通过散发宣传手册、开展孕期营养教育健康大讲堂的方式进行孕期营养教育。对照组给予孕期营养健康教育讲堂结合个性化营养指导的方式给予孕期营养教育。两组孕妇各150例,对两组进行健康教育后的孕妇观察孕期的体重增长、并发症的发生概率等。结果经过调研,发现观察组的孕期体重增长正常比例、产科并发症的发生率,自然分娩率、新生儿出生体重正常比例,均比对照组稍差一些。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不同形式的营养健康教育,在提高孕妇营养知识水平,改善妊娠生活质量等方面有着不同的效果。采用个性化营养指导和专题讲座结合的方式,效果更好。

  • 标签: 孕期营养教育 教育方式 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