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器械包装质量,提高医疗护理安全,保证病人安全。方法通过消毒供应中心信息化追溯系统,对2014年1月~12月124件对临床造成不同程度影响的无菌物品包的分类统计,并进行原因分析,根据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拟定培训计划、找准消毒供应中心持续质量改进的重点。结果缺陷原因主要是人员因素、制度落实不到位、器械本身原因。结论加强人员培训,内容涵盖法律法规、制度流程等。

  • 标签: 器械包装 缺陷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提高门诊护理质量的措施。方法采取人人参与、层层负责,完善管理制度及持续质量改进、跟踪检查。结果护士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病人得到高质量、高水平的治疗与护理。结论通过护士人人参与、层层负责及持续质量改进,护士质量意识、参与意识增强,护理质量得到不断提高,保证了病人的安全,病人满意度得到了提高。

  • 标签: 门诊 护理 层层管理 提高
  • 简介:摘要多专科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既不同于综合性医院,也不等同于单一专科医院,是既存在共性又有明显区别的,本文从我院医疗质量存在的问题方

  • 标签: 多专科医院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虽然很多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在明确医疗质量含义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应对之策第一,转变管理思想,实现医疗质量主动管理;第二,构建科学合理的医疗质量评价综合系统;第三,构建具有广泛监督性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第四,构建全面规范化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 标签: 医疗质量管理 定义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中青年男性精液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10月甘肃省敦煌市婚检的1350例中青年男性为研究对象,均进行精液检测,对其中质量较低的39例男性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影响中青年男性精液质量的相关因素有精索静脉曲张、铅、禁欲时间长、生殖道感染性炎症、肥胖等(P<0.05)。结论中青年男性精液质量影响因素主要是受生活方式等影响,因此,好的生活方式能够帮助提高精液质量

  • 标签: 中青年 精液质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CT影像及照片质量的原因,旨在提高CT影像及照片质量,为诊断疾病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随机抽检近期400个CT影像和读片分析记录,并根据日常工作经验积累,总结归纳并加以剖析其内在因素。结果在分析各种原因的基础上,提出解决方法及措施。结论优质的CT图像及照片质量,在CT疾病的诊断及会诊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影响 CT影像及照片质量 主客观因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呋麻滴鼻液的质量标准。方法用HPLC法对呋麻滴鼻液中盐酸麻黄碱和呋喃西林进行鉴别;用HPLC法对呋麻滴鼻液中盐酸麻黄碱和呋喃西林的含量进行测定,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0.1mol•L-1醋酸铵(用冰醋酸调节pH3.0)-乙腈(85︰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柱温为室温。结果HPLC法检测出盐酸麻黄碱和呋喃西林。盐酸麻黄碱在156.25~1250.00µ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0%(n=5),RSD为0.9%。呋喃西林在3.12~25.00µ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7.5%(n=5),RSD为1.0%。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并且专属性强。

  • 标签: 呋麻滴鼻液 盐酸麻黄碱 呋喃新林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调查我院住院患者临床输血病历,了解病历中存在的问题,以规范和提高临床输血病历的质量。方法输血科工作人员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临床用血科室住院患者病历946份做调查分析,内容包括《输血治疗同意书》、《输血申请单》、输血前免疫学检查、输血前评估、输血后疗效评价、输血治疗过程记录、输血不良反应回报以及大量用血的审批等8个方面。结果我院2013年临床输血病历书写不合率为22.73%(215/946),手术科室输血病历不合格率为30.55%(172/563),非手术科室输血病历不合格率为11.23%(43/383)。结论输血病历书写的不够规范、完整,部分临床医生对输血病历质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应通过对输血病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培训,增强医护人员对临床输血风险的认识,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合理性,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 标签: 临床输血 病历质量 规范化和标准化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单个社区血液透析中心的一般基本状况,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人口构成比例、社会保障水平、主要的原发病、血管通路、常见并发症的治疗、转归、死亡原因等情况。方法利用信息化的方法,分析全部患者的透析过程的数据,采用回顾性的调查方法,分析患者的透析过程治疗结果;另外采用横断面的调查,分析整个中心病人的透析质量和转归。结果社区透析中心对患者的管理和治疗是完全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质量是完全合格的,患者的数量是相对不足的。结论社区透析方便了患者,又保证了透析效果,减轻了社会和家庭的负担,值的政府政策的支持和推广。

  • 标签: 社区 血液透析 透析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护理干预对分诊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2017年6月-2018年6月,按照门诊开展护理干预时间前后将600例患者分成两组,开展门诊护理前的300例为对照组,实行门诊常规护理,开展门诊护理干预之后的300例为研究组,实行门诊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平均就诊时间和门诊分诊符合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门诊护理满意度评价84.67%,与研究组门诊护理满意度评价99.0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护理干预对分诊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既可保证整体护理质量,还可缩短患者就诊时间,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分诊质量 门诊护理干预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我院于1996年、2003、2009年分别购置了SYSMEX系列血球自动分析仪,分别为F-820、KX-21N、及XS800I,作为一家基层乡镇中心卫生院,在所购置的仪器能满足医院日常工作要求的同时,保证血液分析仪结果的真实可靠,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提供有力的检验数据支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方法利用质控品对仪器进行室内和室间质量控制。结果通过长期的室内质控和定期参加室间质控,使血球分析仪的检测结果在一定的范围内可控。讨论血液分析结果是否准确直接影响着临床对疾病诊断和治疗,为确保仪器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

  • 标签: 血球分析仪 检测结果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COPD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及影响因素,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老年COPD患者(2014年5月~2015年6月)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其发放生存质量调查表,探究对照组与观察组的生存质量。结果通过本文研究可以看出,观察组50例老年COPD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为(2.91±0.51)分,对照组50例健康体检者的生存质量评分为(1.11±0.32)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COPD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因素与社会因素、自身疾病因素有关,对其实施针对性干预,能够有效提高老年COPD患者的生存质量,其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以及推广。

  • 标签: 老年COPD患者 生存质量 影响因素 分析
  • 简介:摘要门诊西药房开创“敞开式柜台药学服务”平台,药师与患者面对面零距离服务、规范服务用语,提倡微笑服务,开展处方前置审核工作,同时加强药房管理,加强药师继续教育,努力提高药学服务质量。门诊西药房是药剂科重要药学服务窗口,承担着门诊临床科室及患者的药品保障和药学服务工作。随着我国的医疗体制改革不断地冲击着医院药学的发展,医院药师们面临着药品零差率、医药分开等医改政策对药学本身带来的冲击和挑战,但是无论客观环境如何变化,药师的核心使命与价值是不变的,即在“以患者为中心”的前提下,提高药学专业的差异性服务去优化患者的治疗结果。为了完成这一使命,我们药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通过用药指导、处方前置审核和用药咨询等药学服务工作,在减少医疗差错、增进患者用药质量方面提供更多专业保障,因此本药房结合实际工作制定如下措施。

  • 标签: 门诊西药房 药学服务 服务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从反馈的信息中获得病种控制依据,并确立起常规分析体系,为实行预期目标管理和过程控制做好基础工作。方法对单病种样本在数据方面反映出来的质量特性,依托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统计方法,从水平和动态两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平均住院日、平均费用、治疗效果是反映医疗质量的的几个不同方面,三者均直接或间接地与医院工作水平相联系,只有从各方面对病种质量进行控制,才能达到一个费用低,疗效佳,疗程短的高目标。结论既能保持费用合理的增长速度(与GDP10%相当),又能降低药品比率,是一种最优的态势,而盲目地降低费用,不仅会导致经济总量的萎缩,而且摆脱不了“以药养医”的局面,这不利于医院自身的科学发展。

  • 标签: 单病种 质控 外科病 内科病
  • 简介:摘要通过总结护理质量管理中的经验并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分析本院护理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诸如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改善医疗硬件设施,完善检查监督机制,将护理工作细致化、流程化、标准化,以全面提高医院的护理水平。

  • 标签: 基层医院 护理质量 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谈谈药品GMP认证现场检查质量存在的风险问题,并探讨相关风险控制对策。方法站在质量风险管理角度出发,对药品GMP认证现场检查质量常见的风险问题进行分析,根据风险问题制定针对性的控制对策。结果通过全面分析药品GMP认证现场检查质量存在的风险问题,并给予针对性的风险控制对策,可促进质量检查风险得到更好规避,从根本上提升药品GMP认证的工作质量。结论药品GMP认证现在的检查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需要按照质量风险管理的原则进行操作,严格控制药品GMP认证现场检查工作中存在的风险问题。

  • 标签: 药品GMP认证 现场检查 质量风险 控制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从我院选取120例重症患者,由计算机随机分取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60例重症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的60例重症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将观察组和对照组重症患者在不同方法护理后的效果相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经过不同的护理后,其中观察组的护理效果和患者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数据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值得在重症患者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重症患者 护理质量 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