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我校高职药学专业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了强化职业能力、突出技能型人才培养,教学过程中实施“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强化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保证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 标签: 实践能力 递进式 技能型人才 职业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CT及超声联合CT三在肾上腺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5年3月在本院发现肾上腺占位性病变患者,共72例,所有患者均同时行64排螺旋CT及彩超检查,检查后行穿刺活检及病理学诊断。结果各影像学手段在检测肾上腺占位性病变方面比较,以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超声与CT检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0,P=0.62>0.05);超声与超声+CT检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Z=-2.94,P=0.00<0.01);CT与超声+CT检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3,P=0.03<0.05);超声+CT与病理学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64,P=0.10>0.05);从漏诊率方面,超声+CT检测明显优于超声与CT检测。结论超声+CT的联合运用可以显著提高肾上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率,降低漏诊率。

  • 标签: 肾上腺占位性病变 超声 CT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上海市健康人群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以及在不同年龄段的差异。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2年9月来上海市华东疗养院健康体检的33859名体检,按年龄分为6组,<30岁组,30~39岁组,40~49岁组,50~59岁组,60~69岁组,≥70岁组。用凝固法测定他们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结果性别与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加,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不同年龄组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人在体检时要考虑做纤维蛋白原含量检测,以预防动脉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 标签: 纤维蛋白原 年龄 体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家庭照护对学龄前哮喘儿童气道管理的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6月1日—2018年5月31日在上海市某二级医院儿科门诊接受哮喘治疗的90例学龄前(0~7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数字随机表法实施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哮喘治疗护理并做好门诊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多途径的护理干预措施加强哮喘儿童照护(家长)对疾病的认知及气道管理能力,降低患儿哮喘急性发作次数,改善肺功能。对两组患儿急性发作及就医情况、干预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以及遵医行为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观察组患儿干预后急性发作、急诊就医及住院次数均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干预后的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干预后正确用药、避免诱发因素等遵医依从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提高家庭照护对学龄前哮喘儿童气道管理,能够降低患儿急性哮喘发生次数,促进患儿肺功能改善,同时降低医疗成本,此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家庭照护者 学龄前哮喘儿童 气道管理 遵医依从性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以HIV感染人群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ART前后内分泌代谢情况及对免疫重建的影响,探讨内分泌代谢障碍与免疫重建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1月到2016年12月在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ART超过24个月HIV/AIDS患者100例(免疫重建不良组5和免疫重建良好组各50例),分析两组内分泌代谢相关指标。结果ART后,两个组CD4+T细胞计数水平较入组时升高,HIVRNA病毒载量水平较入组时降低(P<0.05);免疫重建不良组FPG水平(6.15±1.67)mmol/L较入组时升高(P<0.05);两个组TG、TC、HDL水平较入组时提高,且免疫重建不良组TG(2.23±1.55)mmol/L、HDL(1.92±0.94)mmol/L,高于同时期对照组。结论ART后免疫重建不良患者出现糖代谢和脂代谢异常的可能性比免疫重建良好患者大。

  • 标签: ART 免疫重建不良 内分泌代谢 HIV/AIDS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血小板机采捐献产生不良反应中的应用。方法研究我院在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进行的200例血小板机采捐献,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护理干预,而后分析两组患者产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观察组为8%,对照组为29%,p<0.05。结论血小板机采捐献中运用全面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其产生不良反应的可能。

  • 标签: 血小板 机采 不良反应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血站在机采血小板无偿献血的招募工作中,护理人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优良的护理队务,不仅能有效改善护士与献血之间的关系,提高献血护理服务质量和水平,还能使献血招得来、留得住,提升血液招募的艺术与魅力,稳定充足的血源保障。促进无偿机采献血的可持续发展,赢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 标签: 沟通 机采血小板 献血者招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黔西南州无偿献血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情况,以确保血液安全。方法对2005年-2011年我站无偿献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其血液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进行检测。结果通过对2005年-2011年我站无偿献血调查统计显示,初筛阳性45例,其中37例复检确诊为抗-HIV呈阳性,男性明显多于女性,19-29岁年龄段检出率最高,已婚多于未婚,自由职业人员最多.结论为保证无偿献血的血液质量,确保输血安全,血站在选择试剂时要选择灵敏度高且特异性好的试剂,同时检测人员一定要做好血液检测初筛和复检质量,以避免抗HIV阳性血液的漏检漏报。

  • 标签: 无偿献血者 抗-HIV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血脂、脂肪肝在中老年人群中的分布,并分析高血脂与脂肪肝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28例洪庙社区体检的中老年人群作为本次统计对象,按照年龄分为中年组及老年组,检测人群相关血脂指标,并采用超声检测体检人群中脂肪肝的发生情况。结果老年组脂肪肝检出率为53.9%,中年体检中脂肪肝检出率为51.5%,差异不显著(P>0.05);中年组血脂异常的检出率(47.9%)显著高于老年组(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肝组血脂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人群脂肪肝的检出率相当,且脂肪肝的发生与高血脂有关,可以作为体检指标评估脂肪肝的发生。

  • 标签: 高血脂 脂肪肝 中老年体检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的影响及老年痴呆照顾角色的转变所带来的困扰和生活质量的改变。方法收集老年痴呆照顾100例(痴呆照料组),非老年痴呆照顾100例(非痴呆照料组)作为对照,通过对两组采用困扰量表(NPI-D量表)和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量表)问卷调查的方法,观察照顾角色的转变给生活带来的影响;另收集老年痴呆患者98例,按照单纯随机分组法(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研究组49例老年痴呆患者施加社区护理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对老年痴呆患者进行MMSE、ADL评分,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痴呆照料组的困扰度得分均数为15.57±7.92,非痴呆照料组为1.48±1.45,两组比较的t检验(t值为11.88;P<0.01)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痴呆照料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数为70.14±9.89,非痴呆照料组为79.02±11.35,两组比较的t检验(t值为-6.59;P<0.01)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的症状,同时老年痴呆患者在许多方面给家庭照顾带来很大的负担,直接导致照顾生活质量下降、困扰度上升。

  • 标签: 老年痴呆 照顾者 社区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无锡市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艾滋病、梅毒及丙肝感染状况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本市性病门诊男性就诊2000人进行问卷调查及血液HIV、HCV、TP检测。结果性病门诊男性就诊中接触临时性伴HIV阳性率明显高于接触小姐,3月内接触小姐大于1人梅毒感染率明显高于接触单人,有肛交史HIV阳性率明显高于无肛交史。结论男性性病门诊就诊中,临时性伴接触感染HIV的风险高于与小姐性接触,肛交是性病门诊男性就诊感染HIV的高危因素。

  • 标签: 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 HIV 梅毒 HCV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影响无偿献血血红蛋白含量(HGB)检测指标合格率的原因进行分析,探寻提高献血员合格率、减少血液报废的对策。方法对无偿献血进行HGB检测,并根据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影响无偿献血中HGB合格率的主要原因是携带地贫基因,其次生理状态。结论献血献血前应调理好身体状态,并加强对地贫基因携带人群的监测,避免该类人群献血,以提高献血的合格率。

  • 标签: 无偿献血者 血红蛋白 合格率 地贫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活动平板试验探讨健康体检吸烟与冠心病发病率的关系及临床价值。方法分析92例健康体检吸烟及110例健康体检不吸烟,应用Bruce方案进行次极量平板运动试验,同时监测血压和12导联心电图,记录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恢复期的心电图和血压。结果92例吸烟中阳性9例,可疑阳性13例,阴性70例。110例不吸烟中阳性1例,可疑阳性5例,阴性104例。结论吸烟活动平板试验阳性率明显高于不吸烟

  • 标签: 吸烟者 不吸烟者 活动平板试验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供淋巴细胞输注(DLI)的护理策略。方法依据7例移植后发生复发时病人的心理,出现的症状,进行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如心理护理、治疗指导、对症护理等措施。结果7例病人输注过程顺利,输注后发生骨髓抑制2例,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1例。结论做好DLI的护理工作,可使DLI顺利进行。

  •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供者淋巴细胞输注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南平市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情况和行为特征为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性病门诊男性就诊采用问卷方式进行调查并检测艾滋病病毒、梅毒抗体、丙肝抗体。结果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为85.3%(341/400);最近三个月与小姐发生过性行为的率是23.3%(93/400));最近三个月与临时性伴发生过性行为的率为16.8%(67/400);与小姐且临时性伴发生过性行为率为14.0%(56/400))。梅毒阳性率为19.0%(76/400),丙肝阳性率为1.0%(4/400),检出1例HIV抗体阳性标本为既往阳性病例,阳性率0.25%(1/400)。结论应进一步加大性病门诊男性就诊及暗娼人群宣传及干预力度,以控制艾滋病在人群中的流行。

  • 标签: 艾滋病 知晓率 男性就诊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襄阳市无偿献血ALT检测方案改变后检测结果,以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输血传播肝炎的风险的同时降低血液的报废率。方法对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的无偿献血的血液标本用ALT试剂进行检测,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襄阳市无偿献血的ALT报废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不同年龄段的男女不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无偿献血知识的宣传和健康征询工作,以及新检测方案、标准的建立有利于ALT报废率的减少,降低血液的报废。而提高外采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加强站内的质量审核和评审等均有利于ALT的检出,减少试剂成本的浪费,降低血液风险。

  • 标签: 无偿献血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 升高
  • 简介:摘要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各种类型的传染病开始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成人性疾病,往往具有很强的伤害性,蔓延速度快,想要有效的对传染病进行预防和控制,就建立健全国家公共卫生检测体系。想要明确公共卫生检测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起到的作用,就要选取相关案例,通过对疾病的流行趋势、控制效果以及控制工作的质量进行调查、分析、总结,根据调查结果来研究公共卫生监测在疫情的控制过程中起到的效果和价值。

  • 标签: 公共卫生监测 传染病 预防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择期剖宫产防止性运用抗生素的方法。方法32例择期剖宫产孕妈妈随机分为查询组和对照组各16例,查询组于术前加术后双次冲击性给药2天,术前20min或断脐后给予头孢唑啉钠1.5g参加生理盐水100ml疾速静脉滴注,今后不再运用任何抗生素。对照组术前不给药,术后惯例给予头孢唑啉钠1.5g参加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滴注,每天2次,共5d。查询2组术后均匀体温、产褥病率、腹部切断愈合状况、子宫腔感染、住院时刻及抗生素费用等。结果查询组与对照组产褥病发作率、术后体温、腹壁切断状况、子宫腔感染发作率对比区别均无统计学含义(P>0.05)。住院时刻与住院费用查询组住院时刻短于对照组,抗生素费用少于对照组,区别有统计学含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给予抗生素1~2次,能有用防止感染,减轻产妇经济负担。

  • 标签: 防止性抗生素 挑选性剖宫产者 临床剖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站在献血血液检测不合格结果回告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血液检测不合格结果回告的技巧。方法对本单位近1年血液检测不合格结果回告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存在的问题。结果近1年献血血液检测不合格结果回告人数占全部献血人次的2.5%,对回告内容有异议或不清楚,再次来电话咨询的占全部回告对象的3.6%。结论血站需要加强对献血服务工作及回告技巧的培训,提高服务质量。通过专业人员与献血的有效交统,完成对献血献血结果的回告工作,既尊重和保护献血的稳私,又能保障临床用血的质量安全。

  • 标签: 献血者 血液检测不合格 回告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