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理论与实践交互渗透培养模式在护理实习临床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6年4月至2016年10月进入我院实习的40例护士专业学生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20例实习生接受常规临床护理培训方法,观察组20例实习生则接受理论与实践交互渗透培养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培训,比较两组学生培训后护理技能水平及学生对管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护士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病房管理、病历书写、护理操作服务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对护理培训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带教中采取理论与实践交互渗透培养模式可有效提升培训效果以及护士专业技能掌握熟练程度,并对提高实习护士护理管理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理论与实践交互渗透培养模式 临床护理带教 护理管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住院老年慢性胃炎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对睡眠质量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择本科室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间住院老年慢性胃炎120例患者,实施随机数表分组常规组(n=60,常规护理)、整体组(n=60,整体护理),对于不同护理方案的运用效果。结果整体组护理后睡眠质量评分较常规组明显降低,整体组生存质量评分较常规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住院老年慢性胃炎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可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和生存质量。

  • 标签: 住院老年慢性胃炎 整体护理 睡眠质量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介入护理干预用于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实践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70例脑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35例,常规护理)、研究组(35例,介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前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以及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2.86%、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00,P<0.05)。结论介入护理干预在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护理工作中应用,患者焦虑、抑郁改善好,并发症低,值得广泛在护理中应用。

  • 标签: 介入护理干预 脑血管介入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的作用。方法96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为西医组与结合组,分别给予单纯西医护理和中西医结合护理。以骨折愈合时间、颈椎恢复自由活动时间和护理前后颈椎功能、生活质量评分变化为观察指标,评价2种护理方法的应用价值。结果结合组骨折愈合时间、颈椎恢复自由活动时间均较西医组明显缩短(P<0.05),且2组护理后颈椎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护理前远远升高(P<0.05),结合组评分均远远高于西医组(P<0.05)。结论对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引入中西医结合护理能够加快康复,改善颈椎功能和生活质量。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护理 颈椎骨折脱位 颈椎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晚期胃癌患者的治疗中应用旋覆代赭汤配合SP方案(替吉奥加顺铂)化疗的实践作用。方法选取在医院治疗的93例晚期胃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两组,参照组(46例)采用SP方案化疗,研究组(47例)应用旋覆代赭汤加减配合SP方案化疗,比较两组的疾病控制率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疾病控制率比较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血液毒性、胃肠道反应、周围神经炎、肝功能异常、黏膜炎的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晚期胃癌患者的治疗中应用旋覆代赭汤加减配合SP方案化疗可提高对疾病的控制效果,减轻毒副反应。

  • 标签: 晚期胃癌 旋覆代赭汤 化疗
  • 简介:第二课堂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它可以弥补第一课堂教学的局限与不足,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基础文化素质和道德行为习惯。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不断完善第二课堂体系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 标签: 医学检验 第二课堂 素质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对糖尿病社区开展健康宣教和预防措施,查看其效果。方法在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期间选择XX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共500名开展健康宣教和预防,观察患者的接受宣教和预防后的生活习惯和糖尿病的发病情况。结果接受健康宣教后,患者的饮食控制情况、规律运动次数、按规律服药的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的概率明显改善,患者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治疗情况和社会维度分数明显提高。结论通过糖尿病社区健康宣教和健康管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行为习惯,让患者自觉地服药、运动、控制饮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糖尿病 社区 健康宣教 健康管理
  • 简介:将人文素质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是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微生物学的发展史以及蕴含在临床微生物学课程中的科学精神、科学方法与医学人文内涵,都有助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与熏陶。

  • 标签: 人文精神 临床微生物学 融合
  • 简介:在人体寄生虫学及检验技术教学课时减少的情况下,笔者通过调整教学内容,精简理论课时,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采用多媒体电化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并适当增加实验课学时,加强实验教学,突出能力培养。通过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使学生具备了较强的实践技能和较高的职业素质,为今后的工作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标签: 人体寄生虫学及检验技术 教学 培养 能力 课堂教学改革 人体寄生虫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n=36例),对两组患儿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后抑郁自评量评分(19.11±1.21)分和焦虑自评量评分(17.38±1.0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接受护理后抑郁自评量评分(28.21±2.21)分和焦虑自评量评分(25.01±1.84)分(P<0.05。)结论对门诊患者使用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进行护理工作之后,患者的疾病有了较大的改善,焦虑抑郁情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患者,对促进护患关系和谐、降低护患纠纷有着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理念 门诊护理工作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新的医疗改革的深化,我们国家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医疗保险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医院的服务水平和技术,乃至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在新形势下,医院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做好医保工作精细化管理,改善医院、患者以及医保机构之间的关系。精细化管理是医疗保险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也是提高医院管理层次的关键措施,能够使医保基金的利用更合理化,从而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让患者放心和满意,实现医院的能力和品牌的双提升。

  • 标签: 医疗保险 管理体制 医保基金 精细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BL教学模式结合情境实践在乳腺癌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于我院乳腺科进行实习的80例护理专业学生作为观察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学生接受常规乳腺癌临床带教管理,观察组40例学生则在PBL教学模式及情境实践下进行带教学习,比较两组学生带教效果及对带教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学生带教前理论、技能考核成绩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带教后观察组理论、技能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乳腺癌临床护理带教中实施PBL教学结合情景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改善学生对实习带教的态度,提高学生理论与技能掌握程度,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 标签: PBL教学模式 情境实践 乳腺癌临床护理带教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显露喉返神经在复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再手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74例复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统计和分析,根据手术过程中是否显露喉返神经分组,其中共有102例术中未显露喉返神经,将其记为未显露组;共有172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将其记为显露组。对比显露组和未显露组喉返神经暂时性损伤、永久性损伤和总损伤发生率。结果显露组与未显露组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前者永久性损伤和总损伤发生率均远低于后者,对应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再手术过程中显露喉返神经对其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 标签: 复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 再手术 喉返神经
  • 简介: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diopathicinterstitialpneumonia。IIP)是一组原因不明的以弥漫性肺泡炎和肺泡结构紊乱最终导致肺纤维化为特征的问质性肺病。IIP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患者多无特效治疗方法,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2002年,美国胸科学会(ATS)和欧洲呼吸学会(ERS)发表了IIP分类和诊断标准的国际共识意见(IIP的ATS/ERS分类,初步统一和理顺了既往IIP各分类亚型间混乱的情况。

  • 标签: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 诊断 病理
  • 简介:现代医学教育充分利用高校现有的条件,加强对医学院校本科学生实践能力、科研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十分重要。近年来,该室在生理学教学中采用科研式教学法,从渗透科研教学于课堂,开展专题报告,动员学生参与科研课题等三方面进行完整的科研能力的训练。

  • 标签: 生理学 科研 教学改革 教学模式
  • 简介:医学院校的环境科学专业不同于综合院校的环境科学专业,在《环境微生物学》课程内容要适当增加医学背景知识,体现学校的“环境科学”专业特色。环境微生物学是环境科学中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文从环境微生物学课程的特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几个方面,对环境微生物学理论与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的探索,具体介绍了环境微生物学教改中的一些想法。

  • 标签: 环境微生物学 课程改革 教学实践
  • 简介:以就业为导向,对四年制医学检验本科特色专业方向培养进行了探索。从大学入学开始,根据就业岗位对人才的知识、技能的需求,把学生分成细胞形态学检查小组、检验仪器保养与维修小组、检验仪器、试剂营销小组及参加研究生考试共4个小组,实施导师制,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分类指导和培养,培养就业岗位急需的具有特色技能的人才,有利于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 标签: 就业 医学检验 特色专业 培养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