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综合性肺康复护理计划对住院老年慢阻肺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从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住院老年慢阻肺患者中抽选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例数为40例,接受综合性肺康复护理,对照组患者例数为40例,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肺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肺功能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住院老年慢阻肺患者中采取综合性肺康复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负面情绪,促进患者康复,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综合性肺康复护理 老年慢阻肺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追踪方法学在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通过个案追踪与系统追踪结合的方式:个案追踪对发生非计划拔管事件进行分析,对日常工作导管护理质量实施质控个案追踪,找到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对诊疗风险的控制;系统追踪的方式控制各环节和层面存在的问题,制定合理的改善对策,通过追踪方法学降低非计划拔管的几率。结果:追踪方法学联合质控管理手段,可积极降低非计划拔管的几率,实施前后的非计划拔管率对比具有差异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施前后非计划拔管出现的症状进行对比,能够发现各种特征非计划拔管都明显下降,因此实施追踪方法学实施非计划拔管的改善有重要意义。结论:通过追踪方法学开展的导管管理,可降低非计划拔管的几率,提高导管护理质量,保证患者机体安全,促进患者预后。

  • 标签: 追踪方法学 非计划拔管发生率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性康复护理计划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80例老年慢阻肺患者随机数字法分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康复护理计划,观察组采用综合性康复护理计划,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水平、护理前后不良情绪评分、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前无差异,护理后观察组患者FVC、FEV1以及FEV1/FVC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综合性康复护理计划 老年慢阻肺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溃疡(肝胃郁热型)疾病患者治疗重点,评价中药和胃清热汤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消化内科2019年6月-2020年3月诊治的80例胃溃疡疾病患者,以1:1比例法分为对照组(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三联治疗)、观察组(三联治疗+和胃清热汤治疗)。比较2组胃溃疡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安全性与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胃溃疡患者临床疗效与中医症候积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联用药+和胃清热汤的中西医疗法治疗胃溃疡肝胃郁热型患者预后效果显著,具有安全性、有效性价值。

  • 标签: 和胃清热汤 胃溃疡肝胃郁热型 中医症候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于前馈控制的护理干预对预防血液透析患者非计划性下机的效果。方法:以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研究,共100例,50例是参照组(常规护理),50例是研究组(基于前馈控制的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非计划性下机发生率均优于参照组,P

  • 标签: 基于前馈控制的护理干预 血液透析 非计划性下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对孕足月计划分娩产妇使用COOK宫颈扩张球囊并同时结合人工破膜的应用情况,以便为足月分娩提供可考依据。方法:于本院内展开研究,以科室接收(2020年3月-2021年10月)的126例足月产妇为例,依照分娩计划分为参照组(63例)和分析组(63例)。参照组单使用COOK宫颈扩张球囊,分析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增加了人工破膜计划,就两组的分娩计划实施情况及结果做统计和对比。结果:分析组产妇的自然分娩占比高于参照组,1d内顺利完成分娩的占比同样高于参照组,且分析组的总产程所用时间比参照组更短,以上均经统计学验证,P

  • 标签: COOK宫颈扩张球囊 人工破膜 足月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对避孕措施的近期及远期影响观察。方法 以人工流产手术者进行研究,共计80例,40例患者是参照组,40例患者是研究组,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计划生育服务,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主动避孕意识评分高于参照组,P

  • 标签: []无痛人工流产术 计划生育服务干预 避孕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MRI、钼靶和超声对乳腺非肿块样强化病变诊断的对比。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月在本院检查的乳腺非肿块样强化病变患者70例,将上述患者均采取MRI检查、钼靶检查和超声检查,对比三组检查方式的特异度、敏感度、准确度。结果:经影像学检查资料结果可知,上述患者良性疾病人数为20例,恶性疾病人数为50例,MRI诊断的敏感度和准确度高于其他两组,钼靶诊断特异度高于其他两组,P

  • 标签: MRI 钼靶和超声 乳腺非肿块样强化病变 探寻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专案改善对降低急诊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的效果。方法  成立护理专案改善小组,通过对2021年6月-2022年12月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急诊科非计划拔管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确立“降低急诊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为活动主题,采用护理专案的方法进行干预,通过回顾性及现况调查、问题分析、目标设定、拟定策略并落实改善措施后,进行效果观察。结果:各种管道固定的有效率改善后比改善前均有明显提高;置管患者对相关知识的知晓率由改善前的 74.39%提高到改善后的95.85%:置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由改善前的1.91%降低到改善后0.44%。结论开展护理专案改善活动可规范、统一护理人员对管道护理的行为,可有效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进而提升护理质量。

  • 标签: 护理专案改善 置管患者 非计划性拔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糖尿病合并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50 例临床随访分析 。 方法: 纳入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 50 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就诊时间 2019 年 4 月至 2020 年 4 月。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基础治疗组和基础 + 复方丹参滴丸组。 探讨两组病情控制优良率 及 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基础 + 复方丹参滴丸组患者病情控制优 16 例,病情控制良 8 例, 病情控制优良率为 96 % ,明显高于 基础治疗组 ( P <0.05)。 基础 + 复方丹参滴丸组恶心 1 例, 头痛 1 例,腹泻 0 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 为 8 % ,明显低于 基础治疗组 ( P <0.05)。 结论: 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采用降血糖药物、降血压药物、降血脂药物、抗心肌缺血药物以及抗血小板药物等进基础疗法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的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糖尿病 无症状性 心肌缺血 临床随访 分析 重点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对于ICU患者实施程序化镇痛镇静护理的成效。方法 挑选2020年1月-2021年1月我院ICU收治的50例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程序化镇痛镇静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成效。结果相较对照组,观察组出现不良事件比率低(P<0.05)。观察组的各机械通气各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程序化镇痛镇静护理可以大大减少ICU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比率,利于患者尽早恢复健康。

  • 标签: ICU气管插管 程序化镇痛镇静护理 非计划性拔管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ICU气管插管过程中使用强化护理对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方法: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64例ICU气管插管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开展强化护理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未开展强化护理而行常规护理)与实验组(32例:开展强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0.00%)以及护理效果满意度(93.75%)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

  • 标签: ICU气管插管 强化护理 非计划性拔管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诊输液患者采用预见性干预措施对降低非计划拔管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我院急诊科2020年10月-2021年3月收治的228例输液置管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开展预见性护理干预将患者分为对照组(143例:2020年10月-2020年12月行常规干预措施)与实验组(85例:2021年1月至2021年3月行预见性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干预后非计划拔管率(2.35%)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非计划拔管的发生主要为脱落,数据差异明显(P

  • 标签: 急诊输液 预见性干预措施 非计划拔管发生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脑梗死患者采用阶梯式康复训练计划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对本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6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分组(各组30例)探究,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同时采用阶梯式康复训练计划护理,观察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Fugl-Meyer FMA评分量表(FMA)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FMA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7 d、14 d,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干预后14 d,FMA评分较对照组高,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阶梯式康复训练计划护理在老年脑梗死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推广。

  • 标签: 阶梯式康复训练 老年 脑梗死 肢体运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