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重点环节干预对提高临床护士标本采集认知水平和降低标本采集不合格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调查某三级甲等医院2016年6月—8月不合格标本采集情况,同期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500名临床护士,应用自行设计的标本采集认知问卷对其进行调查。依据干预前收集的资料分析结果制定干预措施,从标本采集前准备、标本采集、标本存储及送检三方面进行重点环节干预。干预后收集2016年9月—12月不合格标本采集情况,同时应用相同的问卷对干预后的500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分析干预前后临床护士的标本采集认知水平及标本采集不合格率情况。[结果]干预后护士对标本采集的认知评分(18.60分±1.36分)高于干预前(12.25分±3.32分),不合格标本率(0.18%)低于干预前(0.61%),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加强重点环节干预,可提高临床护士标本采集认知水平,有效降低不合格标本发生率,达到持续质量改进目的。

  • 标签: 标本采集 重点环节 不合格标本 认知 干预 持续质量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点环节安全管理在介入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92例介入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安全管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过程中加强重点环节安全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在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方面,观察组患者的身份识别错误、跌倒或坠床、药物混淆或错误等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22%,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点环节安全管理在介入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护理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安全管理质量。

  • 标签: 重点环节安全管理 介入手术室 护理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防范颅脑损伤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拔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7年 12月— 2018年 11月医院收治的 92例颅脑损伤气管插管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 46例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设为研究组,另外的 46例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设为对照组,分析非计划性拔管原因以及两组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颅脑损伤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护理中有着更好的应用效果,相比于常规护理干预,患者的非计划拔管现象更少,应该被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颅脑损伤气管插管 非计划性拔管
  • 作者: 林纳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1-08-12
  • 出处:《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0年 第36卷 第2期
  • 机构:安顺市人民医院,贵州安顺561000
  • 简介:目的:观察评价预见性护理对降低ICU机械通气患者非计划拔管率的效果和护理质量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5月~2020年5月研究时间段内入住本院ICU病房患者共84例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护理研究。将患者随机分组后,予以不同护理模式,对照组行基础护理,观察组性预见性护理,各组样本量均为42例。比较患者ICU护理期间非计划拔管率、ICU治疗指标、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质量评分差异。结果:观察组ICU护理期间机械通气非计划拔管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期间ICU治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一次性脱机成功率则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期间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时护理质量各项测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测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ICU机械通气治疗患者预见性护理实施,可在有效降低机械通气期间非计划拔管风险同时,控制患者相关并发症风险,护理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预见性护理;ICU;机械通气;非计划拔管;护理效果;护理质量
  • 简介:【摘 要】目的:对预见性护理干预对于降低中经口鼻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 2019年 6月至 2020年 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护理的 100例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 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方法,对降低经口鼻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效果进行研究,对比两组护理后患者的满意情况,分析患者的满意度。 效果:对比观察组与实验组的护理结果,观察组可以有效降低经口鼻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经口鼻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患者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预见性护理干预 经口鼻插管 非计划性拔管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阶梯式康复训练计划护理用于老年脑梗死的价值。方法:2020年9月-2022年8月本科接诊老年脑梗死病人70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采取阶梯式康复训练计划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满意度等指标。结果:关于FMA评分,干预结束时:试验组数据(86.51±4.21)分,和对照组数据(76.36±3.96)分相比更高(P<0.05)。关于满意度,试验组数据97.14%,和对照组数据80.0%相比更高(P<0.05)。结论:老年脑梗死用阶梯式康复训练计划护理,肢体功能改善更加明显,满意度提升更为迅速。

  • 标签: 脑梗死 满意度 阶梯式康复训练计划护理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管理在预防神经内科患者胃管非计划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留置胃管患者80例,按照区组随机化原则将病人随机分配到观察组和对照组,预先设定两组人数相等,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集束化护理。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神经内科留置胃管患者行集束化护理管理策略可有效地预防神经内科非计划性拔管,降低管道护理风险,提高护理人员安全意识。可以减少患者出现非计划性拔管的可能性,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 标签: 神经内科 留置胃管 集束化护理管理 非计划性拔管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在儿童早期教育中,运用儿童健康成长计划和医教融合模式,能够促进幼儿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发展,同时也能提高幼儿保健意识,增加家长和老师的健康知识,进而推动社会健康教育的发展。因此,儿童健康成长计划和医教融合模式在推进儿童早期教育中应用是非常有意义的。由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和医教融合的可行性,婴幼儿教育领域中也开始探索医教融合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早期教育是孩子的人生阶段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0-3岁这一关键时期,儿童身体和心理的发展都需要得到全面的关注。因此,在儿童早期教育中探索医教融合模式的应用,不仅可以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同时也可以提高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和医疗保健水平,对于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医教融合模式 儿童早期教育 作用研究
  • 简介:摘 要:目的 为提高护理本科生在社区教学质量,以专业认证为契机,培养符合我国护理专业质量认证标准的本科护生,探讨建立护理本科生社区护理带教模式。 方法 采用文献查阅法、专家咨询法、调查问卷法与座谈等方法,以中山大学护理学院2020年护理专业认证为导向,建立护理本科生在社区教学的模式,对 2018-2019级学生进行具体实施。 通过学生自评、带教教师评价、出科考试、认证专家评价等多种形式,评价护理本科生社区实践教学模式的效果。 结果 构建以护理本科生社区护理实践教学模式,侧重对社区的基本了解,以健康教育、家庭访视为切入点,切实培养学生岗位胜任力,基本掌握社区护理操作、护患沟通技巧等。 学生进入社区实习,安排实习两周,建立以社区功能科室为单位的实习模式,培养社区护理基本工作能力。 结论 本科护生社区护理实践模式能够系统培养本科生社区护理岗位胜任力,培养符合国家护理学专业认证标准的护理人才。同时引领社区护理本科生带教从无到有的发展 。

  • 标签: 社区护理学 社区 专业认证 实践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外固定法对留置导尿管患者舒适度、非计划拔管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我科2022年7月-2022年12月220例留置导尿管患者,信封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改良外固定法。比较两组满意度、舒适度、非计划拔管率。结果: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非计划拔管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留置导尿管患者采取改良外固定法效果确切,可减少非计划拔管,提高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

  • 标签: 改良外固定法 留置导尿管患者 舒适度 非计划拔管 满意度 影响
  • 简介:目的探讨预防非计划性拔管(UEX)工作坊(WORKSHOP)联合强化训练方法对提高ICU护士UEX知信行的影响。方法对20名ICU护士进行WORKSHOP联合强化训练方法进行培训,采用自制的《ICU护士预防UEX的知信行调查问卷》评价培训前后护士的认知、信念和行为变化。结果护士培训后总体水平较培训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知识、态度及行为评分较培训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WORKSHOP联合强化训练方法能提高ICU护士关于预防UEX知识、态度以及行为水平,使知信行达到了统一,整体上达到了培训的预期效果,提高了护理服务的内涵。

  • 标签: ICU护士 工作坊 非计划性拔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对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非计划下机采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70名需要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组35名,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干预性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最终的护理效果指标进行对比,相关指标包括非计划性下机发生率、非计划下机原因、治疗时间。结果在非计划性下,机率方面,两组呈现出明显的差异,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需要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而言,采取必要的干预性护理措施十分干茧,能够有效减少非计划下机的情况,保证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因此建议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CRRT治疗 非计划下机 干预性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阶梯式康复训练计划护理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及满意度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4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100例老年脑梗塞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治疗期间应用护理方法的差异,将其分别纳入常规组和观察组各50例。常规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阶梯式康复训练计划护理。比较不同护理模式应用下患者的语言功能、肢体功能及满意度指标。结果:研究数据显示,在不同护理模式应用下,相比于常规组,实验组语言功能以及肢体功能得到显著的改善,其护理满意度更高,数据相对比,P<0.05。结论:在老年脑梗塞患者护理中实施阶梯式康复训练计划护理,有助于患者语言功能以及肢体功能更好的恢复,护理价值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 标签: 阶梯式康复训练计划护理 老年脑梗塞患者 语言功能 肢体功能 满意度 护理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品管圈在医养结合病房降低留置胃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养结合病房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11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非计划性胃管拔管为31例,非计划性拔管率为28.20%;于2021年3月至2021年8月对所有留置胃管患者应用品管圈活动,调查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品管圈活动应用前后的护理人员业务能力与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患者不配合、约束不到位、对患者评估不全、宣教不到位、其他因素等是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四者累计占总原因83.80%;品管圈活动应用后护理人员业务能力相比于活动前有明显改善,各项分值均有上升;品管圈活动应用后的患者满意度高于品管圈活动应用前,患者满意度有明显提高,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医养结合 品管圈 留置胃管 非计划性拔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预防气管切开术后留置胃管患者非计划拔管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方法:选取我科2021年1-12月30例气管切开术后留置胃管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022年1-12月30例气管切开术后留置胃管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辅以集束化护理干预,内容包括科室培训导管管理相关知识及胃管固定方法、更换胃管固定材质及二次固定、加强患者舒适度护理、有效镇痛管理、加强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加强质控管理等,回顾性分析两组在降低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非计划拔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气管切开术后留置胃管患者辅以集束化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非计划拔管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缩减约束方案在预防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病人非计划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接收的重症监护室肺部感染病人80例,随机进行分组为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身体约束护理)和观察组(40例,实施缩减约束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缩减约束方案在预防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病人非计划性拔管中应用效果显著,有利于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提升家属满意度,进而减少医患纠纷事件发生。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缩减约束方案 非计划性拔管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住院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综合性肺康复护理计划的效果。方法:以 72例老年慢阻肺患者为对象, 36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视为参照组, 36例实施综合性肺康复护理,视为研究组,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呼气峰流速、 生活质量评分 均更优, P<0.05。结论:慢阻肺患者实施综合性肺康复护理,有效改善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护理效果显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综合性肺康复护理计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结合生活希望计划干预联合临床路径对膀胱结石患者术后治疗依从性及希望水平的影响价值做深入分析。方法:纳入我院在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期间接收的86例泌尿外科膀胱结石手术患者为分析对象,依据盲选随机原则将其均分为A、B两组,前者43例患者实施临床护路径,后者43例患者开展生活希望计划干预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后对患者护理结局进行对比。结果:43例A组患者在(康复速度、治疗依从性、生活希望水平)方面指标均呈现低于B组患者,差异性显著。结论:在膀胱结石患者术后康复中运用生活希望计划联合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干预,对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影响突出,价值巨大。

  • 标签: 生活希望计划 膀胱结石 术后 依从性及希望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采用模块式护理计划模式的效果,为患者健康生活提供建议。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2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观察组采用模块式护理计划模式,对比临床护理后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感下降,且疼痛缓解时间用时短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心理应激评分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实施模块式护理计划模式的效果显著,有助于缓解病痛,降低疾病带来的心理应激反应,为患者的健康生活提供建议和支持,值得推广。

  • 标签: 模块式护理计划模式 痛风性关节炎 疼痛 心理应激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为分析集束化干预措施在预防食管癌术后患者鼻胃肠管非计划性拔管的临床护理成效。方法; 按照 集束化干预措施实施 时间划分, 对照组 55 例 选自实施前( 2018 年 3 月 -2018 年 12 月) 食管癌术后 患者 , 试验组 55 例 选自实施后(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10 月)的 食管癌术后 患者, 对比两组患者的鼻 胃肠管非计划性拔管率。结 果: 试验组的拔管率低于对照组 ( 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集束化干预措施在预防食管癌术后患者鼻胃肠管非计划性拔管中,可以有效的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起到了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

  • 标签: 集束化干预 食管癌术后 非计划性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