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5 个结果
  • 简介:在广西左右江地区,布洛陀是最重要的民间信仰,其仪式唱本为《布洛陀诗》。本文透过对这一信仰及《诗》形成的历史背景、叙述结构的分析,讨论布洛陀信仰与宋明期间左右江地区历史变迁的关系,认为其背后折射出了这一时期左右江社会的区域格局,是地方土司在重构地方社会秩序过程中的重要文化资源。

  • 标签: 《布洛陀经诗》 区域秩序 田州 岑氏土司
  • 简介:通过辨析孙殿起所著"子部·释家类·一切音义二十六卷"条,我们可为之增补两条新的版本信息:1.该抄本为高邮王氏家传之书.2.该抄本的底本是最早不超过明英宗正统五年(1440)的永乐北藏本,或是更晚至顺治、康熙间刊刻的嘉兴藏本.

  • 标签: 《贩书偶记》 一切经音义二十六卷 抄本 辨疑
  • 简介:本文运用族群认同理论,从历史人类学的角度,阐释了潜回族历史渊源的歧异本质,分析了潜回族族群认同的建构过程,特别是国家及意识形态对族群的建构作用。

  • 标签: 潜经回族 族群认同 族群建构 历史人类学
  • 简介:北宋大文豪苏轼在谪居惠州期间,记录了东江流域的酒文化事象和酿酒工艺技术。为了便于研究,笔者将他的这类著述归总命名为《东江酒》。博罗桂酒亦名博罗桂醑,它是遐迩著闻的地方名优特产,亦即岭南美酒之一。

  • 标签: 酒文化 产业研究 东江 苏轼 客家 价值
  • 简介:近半个世纪以来,每天清晨,人们总会看到一位身材瘦小的老人在华中理工大学的林荫道间散步。他的步履那么稳健泰然,他的神情那么悠闲自在,他的慈眉善目间始终洋溢着一股舒坦的笑意,由不得你不多注视他几眼。然而,1999年5月12日之后,人们再也看不到这位老人了;因为就在这一天,这位老人平静地走完了自己的百年人生之路。他就是世纪同龄人———中国工程图学学会的创始人之一、华中理工大学的第一位民建会员学田教授。生有亡国之忧 投身五四运动湖北省巴东县的小镇楠木园,位于长江巫峡南岸,是为湖北长江第一镇。1900年9月24日,一个弱小的男婴在该镇一家殷实的姓店铺诞生了

  • 标签: 中国工程图学 学田 老教授 机械工人 创始人 机械设计
  • 简介:延年老是我们浙江文史馆的“馆宝”。我由馆里指派去采访这位中国美术界的“国宝”前辈。2010年一个春寒料峭的早上,我们横穿城市,终于在9点钟准时赶到了赵家。果然一生守时的老早已等在那里了。86岁的赵先生身材依然修长,腰背笔挺,面色白里透红,举手投足间无不透出谦谦君子的文人气质,还兼有几分隐隐的世家的遗风。

  • 标签: 中国美术 终身成就奖 获得者 旗帜 艺术 2010年
  • 简介:北京大学图书馆珍藏一件日本古代著名的圣德太子的写,从文书的印章题记和笔迹等方面判断,次概不是圣德太子的真迹。然而,圣德太子名义的写流传到中国,本身就值得深入研究。在6、7世纪之交,隋朝与日本恢复邦交,隋朝力图重建东亚国际关系新秩序,而日本则想改变汉魏六朝接受中国册封的传统,双方既有共同利益,也有矛盾。日本派遣僧人入隋,名义上是前来学习,实际上是利用佛教的形式展开外交活动,故可称之为“佛教外交”。这种形式在东亚国家间亦有所见,可以追溯其渊源。

  • 标签: 敦煌文书 圣德太子 写经 东亚 佛教外交
  • 简介:隋唐之际是思想变革的时代。本文通过《中说》一书讨论隋王通《续六》的思想理念,论证其书对於贞观、开元“改撰”经典的启发。认为王通的《续六》是试图创建中古正统和打造帝王之道的时代新篇章,不仅影响了贞观之治,也带动了隋唐之初的疑经改之风,引发了诸多经学争议和礼制改革,促进了新经典的出笼和经典意识的变化;并认为从贞观、开元的“改撰《礼记》”,甚至直至中晚唐之际的“新《春秋》学”,都可以从王通的论述中发现其思想渊源,如此三者相续,构成隋唐思想变革的主线,此为研究中古思想史不可忽略,且有待深入的一个论题。

  • 标签: 《中说》 《续六经》 《类礼》 《类礼义疏》 改撰经典意识
  • 简介:<正>IntroductionThepresentreportoverviewsfurtherfindingsfromthesetofmiscellaneoustextsinSaradapalm-leavesfromZhaluriphug.Thepalm-leafsetwasfirstreportedbyKanoKazuo(2008),whoutilizedninefoliosintwophotographicimages(SferraCat.MT42Ⅱ/Ⅰ&2)preservedattheIstitutoItalianoperI’AfricaeI’Oriente(IsIAO)inRomewiththehelpofFrancescoSferra.Wehaveknownonthebasisofcataloguedescriptionsthatthere

  • 标签: 贝叶经 民族图书馆 西藏 梵文 散叶 中国藏学
  • 简介:学者讨论经学,自然离不开唐人注疏。今天我们研读经疏,大多采用清代阮元校刻的《十三注疏》,俗称阮刻本。根据长泽规矩也的考察,阮刻本所据底本,多为所谓“正德十行本”。十行本系、注、疏并附《释文》合刻本,原为南宋末年建阳书坊所创,因每半页十行而得名。“正德十行本”多为元代刊刻,经过明代正德年间修补而成。

  • 标签: 《礼记正义》 《十三经注疏》 钞本 校勘 北宋 《释文》
  • 简介:大理国写《诸佛菩萨金刚等启请》是大理国时期的密教仪式文本,其中记述了佛、菩萨、金刚(明王)等几十种尊圣的启请次第。经过录文、整理发现,该写绝大部分次第内容与汉地密教轨有关。尤其通过对比不空所传相关轨,显示出该写经受不空所传金刚界教法的影响至深,说明了该写与唐代密教文献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从而折射出唐密在大理国的遗存。通过对该写的研究,进一步说明了大理密教总体上属于汉地密教在云南的传播,是汉地密教轨在大理的流布,是中国中古时期汉地密教的一个流脉。

  • 标签: 《启请》 唐密 不空 五佛种子字 月轮观 菩提心
  • 简介:华夏摩尼教向据《老子化胡》之“化摩尼”说而依托道教。时至明代,福建民间明教徒还在继续将此说俚俗化,称老子寄形苏邻国禁苑石榴,王后食之受孕而诞摩尼。然本文所解读的霞浦钞本一篇汉文诗偈《下生赞》,却只言摩尼佛寄形石榴,不言老子所化;其所在科册则一反唐宋摩尼教攀附老子、依托道教之传统,不仅未提老子化摩尼,而且宁愿把古代印度教、琐罗亚斯德教、基督教等的教主奉为主神,亦不延请老子入座,全科册未见太上老君身影,由是益证该科册不可能出自唐宋摩尼教徒之手。本文以宗教学的常识,解释科册包含夷教资料的原因,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证科册乃明末清初霞浦当地意在创立新宗的民间法师所造。

  • 标签: 霞浦钞本 《老子化胡经》 摩尼光佛 何乔远 苏邻国
  • 简介:《布洛陀诗》虽然已超越“孤雌繁殖”的认识阶段,但却没有完全陷入男性“惟我独尊”的窠臼。其中关于男女祖神并尊的唱颂,以及对妇女地位和作用的某种肯定,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壮族性别哲学的精髓。这些思想是我们在寻求性别和谐发展之道时可以借鉴的。

  • 标签: 布洛陀经诗 壮族文化 男女平等
  • 简介:清乾隆四十七年海富润携书案的相关档案资料(主要是当年五月广西巡抚朱椿的一道奏折),展现了一位回民长途跋涉、远赴异乡学的生动画卷。朱椿奏折所附海富润携带伊斯兰教典籍的清单,则显示出其中绝大多数是中国伊斯兰教界长期以来最为通行的经籍;同时也说明,虽然明末以来一直有汉文伊斯兰教典籍的著译,但阿拉伯文、波斯文经典仍然在宗教领域占居着主导的位置。

  • 标签: 海富润携书案 学经 奏折
  • 简介:由浙江省文史研究馆牵头发起,与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美术馆、浙江省版画家协会共同举办的“刀木人生·延年先生作品捐赠展暨艺术研讨会”,将于2010年9月中旬在杭州浙江美术馆举办。

  • 标签: 艺术研讨会 文史研究馆 杭州 捐赠 作品 人生
  • 简介:成书于唐代初年的玄应《一切音义》引证宏富,却对梁代顾野王《玉篇》几乎未加徵引,然而出现了多处与《玉篇》高度一致的梁讳改字现象,据此线索可为玄应《音义》暗引《玉篇》寻绎确凿的新证。

  • 标签: 玄应 一切经音义 梁讳改字 暗引 玉篇
  • 简介:一、进城抗日战争时期,就在日军盘踞山西省城县城7年后的1944年]1月l7日的上午,城南关的街道上,有一个化装成日伪警备队的武工队员,正按原定计划进入了曰伪军戒备森严的城县城。他,正是洪联合县三区武工队的苗东海。苗东海只身闯入虎穴,是要配合队长林克信,执行一项特殊的任务。

  • 标签: 叛徒 谋划 处决 抗日战争时期 山西省 县城
  • 简介:2008年11月8日上午9时多,我与上海市伊斯兰教协会前秘书长张志诚、硕士研究生张巍(协助录音)三人专程到常州市清真寺,拜访了这里的教长、常州市伊斯兰教协会会长华宇阿訇和其学生,现在也担任常州市伊斯兰教协会副秘书长的米志成阿訇。阿訇年过八旬,但看上去精神矍铄,气色不错。

  • 标签: 常州市 清真寺 阿訇 精神 江苏省 访谈录
  • 简介:阮元嘉庆南昌府学刻本《十三注疏附校勘记》,是一个较为精审且流传甚广的本子。但该本有一个很大的缺陷,即所采用底本非宋十行本,而是元刻明修补本~①。此本虽说较明代诸刻本尚早且善,但也质量不高。阮元校勘《十三注疏》之时,许多于《毛诗注疏》有重要校勘价值的相关文献大多藏在海外。比如南宋刊单疏本《毛诗

  • 标签: 校勘记 十三经注疏 毛诗注疏